浅谈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认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里,规律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物理规律教学要联系过去的与将来的知识,得出并建立物理规律的理论依据,掌握怎样研究规律的手段,从而使学生理解相关的物理意义;认清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与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激发和安排学生掌握用物理规律、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难题。在物理规律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掌握物理的规律,还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升观察事物、动手作实验的能力,同时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可以运用物理规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规律教学;知识的联系;解决问题
  运用物理规律可以分析、解决普通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规律是物理在变化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的集中反映,展示了事物本质属性里的内部关系。运用物理规律可以掌握物理公式、定理、原理、法则、定律和方程。
  物理规律同时也就是在平时的观察、手工实验、个人思维、想象和数学推理相融合的结晶,不随人的意志、精神转移。现在物理的各种客观规律不会被人类创造,只是在人们的观察、实验中被发现。物理规律表现各种相关的物理概念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物理规律具有一定的相近性与局限性。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科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教学中物理规律的成功与否会影响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水平,因此物理规律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初中物理最新的课程目标、课程理念。因此教师在日常物理规律的教学中有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一、 要掌握物理新旧两种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树立规律的理论依据
  会运用研究物理规律的各种办法,使学生懂得从学习旧知识向学习新知识的过渡办法,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人的认知事物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人认识自然界各种客观事物的实践里,如人对各种信息量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是人由外到内,由现象到本质,是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的表现。是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等认知水平要素内在组成。人得到知识或运用知识的时间是感觉与知觉的开始。因此在物理定律教学时做到以下几点。
  (一) 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
  例如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前面学习与掌握了力的作用知识,明白力的作用能改变地球上物体的运动状态。而物体从静止到运动、从运动到静止,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的,称做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在此基础上要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可以进行如下教学过程:
  引出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照下图那样,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
  (二) 把握建立规律的事实依据
  由此让学生清晰的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事实依据,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小,这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同时要让学生知道牛顿第一定律是如何得出,并能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中的一切物体和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
  再如,在液体内部压强的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完成以下实验
  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结论:(1)同一种液体在一样的深度位置上不同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2)同样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随这种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这样的教学过程,以感觉知识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用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的过程,符合初中生的认识规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记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但有很多的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愿意组织学生实验,而是用课本讲解实验。学生也能理解该规律,表面上教学效率很高,但过不了多久,学生就把知识给忘记了。没有真正掌握知识。
  (三) 懂得研究方法
  伽利略被称为物理实验方法的开拓者,同时他又创造了理想实验的方法.他在科学研究中善于运用理想实验法,例如他在发现惯性的过程中运用了理想斜面实验,堪称物理史中的一绝.因为他所设计的理想斜面在实际当中是无法实现的.尽管我们可以把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尽量减少,但是绝不可能完全排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可是这并不能阻碍人们根据多次运用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进行科学抽象而做出应有的结论.伽利略运用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被牛顿概括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实验是人在科学实验的理论基础上,使用逻辑的推理方式和空间想象力,利用人类思维,把现实的实验条件和探究对象理想化,从而抽像理想化得出的结果.这就告诉我们牛顿第一定律的获得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为后人研究物理规律所借鉴。这种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对于初中生来说,同样是教学上的难点。
  二、 要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带领学生认真分析文字表达的内涵、掌握它的真正意思,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
  对有一定规律的所有文字表述,一定要让学生对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事物的本质的研究要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不要让学生在毫无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条件下拿出来灌输给学生。
  例如“密度”知识的教学,如果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密度知识的灌输往往会造成学生无法得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无法真正理解密度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让学生主动去理解密度的特点,让学生分析得出同一种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进而经过分析知道同一种物体的質量和体积成正比,教师也可以运用类比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来帮助学生理解密度知识。   (二) 用数学公式表述的规律的物理意义对于规律的概念形式要充分表达出定律的内涵可以表达出研究对象之间的相关联系,要达到如下教学要求:
  1. 事物的研究规律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在各种实验总结中,怎么把实验数据在思维与数学转化为规律用实在看得见的公式表达出来;在现实分析中,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如何通过科学地推理出来的,推导的关键是数学方法。如:压强计算公式p=F/S,推导式p=ρɡh(液体)是根据p=F/S,F=G,G=mg,m=ρV,V=Sh推导出来的。
  2. 掌握物理公式的意义:让学生把物理意义的意思与理解公式方法物理关系联系起来,不能用单纯数学的知识理解。如:压强计算公式p=F/S,F是指压力大小,S是指受力面積大小。压强推导式p=ρɡh(液体),ρ指液体的密度,ɡ是指重力比值,h是指所求的位置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3. 使学生明确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由于规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规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明确各个规律的适用范围可以合理地使用规律来探究和解决问题,不可乱用规律,乱套公式。如: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尤其理解什么属于不受外力作用),欧姆定律是I=U/R运用(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压强推导式p=ρɡh(一般用于液体)。
  三、 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物理规律、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课程标准》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作为课程学习基本理念之一。所以,对于主要的物理规律,要让学生理解,还要学会灵活使用。理解学习物理规律就在于可以利用物理规律来解决问题。在这事件中,就是把理想化的物理规律转化为具体的看得见的过程,轻松掌握认识上的再次“腾飞”。所以,在《液体压强》的教学设计中,得出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公式后,师生讨论“拦河坝为何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的问题。更深一层组织学生理解掌握连通器的原理,学会了船闸的工作原理。这些知识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学生能理解液体内部压强基本物理规律的基础上。
  典型习题:如图所示,水桶的底面积为400 cm2,重为10 N,现倒入13 kg的水,桶内水的高度为30 cm,放在水平地面上,求:(1)水对桶底的压力和压强;
  (2)水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解:由题知,S底=400 cm2=4×10-2 m2,G桶=10 N,m水=13 kg,h=30 cm=0.3 m,
  ①水对桶底的压强:p=ρgh=1×103 kg/m3×10 N/kg×0.3 m=3000 Pa,水对桶底的压力:F=pS=3000 Pa×4×10-2 m2=120 N;
  ②桶内水的重:G水=m水g=13 kg×10 N/kg=130 N,地面水平,水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F=G桶 G水=10 N 130 N=140 N;水桶对地面的压强:P=F/S=140 N/4×10-2 m2=3500 Pa
  答:①水对桶底的压力为120 N、压强为3000 Pa;②水桶对地面的压力为140 N、压强为3500 Pa。
  教师总结:固体压力、压强计算过程,先通过F=G算压力,再根据定义式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压力计算过程,先根据p=ρgh算压强,再由F=pS计算压力。
  教师通过示范利用物理规律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与他们一起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深化对规律的内涵,慢慢地掌握怎样分析现实问题、处理实际问题的手段,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激发学生利用数学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各种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自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方法等。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在物理规律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还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手段,提高观察、实验的能力,利用创新思维手段和运用科学的发展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阎金铎.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
  [2]《物理》8年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简介:
  缑乐,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红楼梦》大量描写了贾府的饮食场面。贾府的饮食文化描写是整部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化转向角度来看,认为翻译和文化要紧密结合,饮食名称的翻译是不容忽视的,饮食名称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很高的学科,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难度大、入门难等多种问题。学生对高难度的数学产生恐惧心理,因害怕教师的批评指责也不敢向教师请教自己心中的
【摘要】幼儿园课程教育的品质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极其重要的,而教育的载体是通过回归课程来实现的,如何通过回归生活课程使幼儿得到最好最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希望达到的终极目标。教育回归生活正是在当代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逐步发展的核心理念。本文主要通过对幼儿园园本课程中的回归生活理念的性质作用以及开发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对幼儿园课程开发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园本课程 幼儿园
余秋雨先生将《文化苦旅》中的每个篇名都起得典雅而带有风韵.倒不是说花了很多的精力去构思,而是大部分的山水和人文都处于江淮和江南地段,其本身的存在就带有着一种小家碧
期刊
新课改的指引下,中小学设定的德育教育日渐拓展。依循了“每天读书半小时”这样的校训,展开关联着的德育培育。养成优良习惯,培育更为健康的平常生活习惯。每天读书半小时特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初中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微课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正是由于微课在教学内容上能抓住重点且简练的教学特点,以及微课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方便并没有特殊限制、在学习中的应用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微课在教学中的发展和应用才会越来越普遍。由于微课对广大群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大一部分初中地理老师已经将微课引用到课堂教学过
摘 要:在一段时间内国内外所发生的大事件便是时事政策,在高中政治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生可以对当前的时事政策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从而强化对高中政治课本内容的理解程度。由于高中政治教材的更新速度较慢,而通过对时事政治的学习可以弥补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局限性,同时将时事政策与高中政治知识相融合还可提高高中生的政治思想水平,从而有效提高政治学习能力。本文探讨了时事政策在政治学习中的重要性。  关
现代社会已进入大众娱乐时代,流行语的使用更是广泛,每年的流行语层出不穷,这些流行语反应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关注点,甚至是时代背景各方面的信息。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流行语的性质特
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而且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