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地状元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8525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下的产物,也是其宝塔尖上的金顶。读书仕进,状元及第,光耀门楣,也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终极理想。福建,正是个盛产状元之福地,自晚唐至清末,千余年间,福建共出文状元47人、武状元25人。千余年状元荣耀的成就,对我们当代人又会有什么样的启示?
  “状元”这个词的历史,起码可以追到唐朝。依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其居首者因此被称做状头,又名状元。因其为殿试一甲第一名,亦称做殿元。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是科名中最高荣誉。所以,状元指的就是古代科举的殿试第一名。不过,有时状元之名也不一定用得那么严格,唐时的新进士、宋时廷试列一甲者,都可能被称为状元。
  考中状元有多难
  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1000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750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除此而外,历史上还有“三元及第”的说法,其中提到的“三元”,更是百年难遇的考试天才,堪称状元中的状元。所谓“三元”,乃指解试(后称乡试)、省试(后称会试)、殿试(后称廷试)均为第一,因这三试的第一名分别称做解元、会元、状元,故合称三元。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据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八“三元”条考证,自科举实行以来,连中三元者,不过区区十几人而已。
  到了清朝,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考试共分10个阶段进行。前4个阶段为学校考试,后6次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在这一连串的考试之前,应考的书生要背诵多少书呢?据程羲在《中国历史帙闻》一书中统计,《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合计起来,共有401179字。这40多万字,全都要背熟精通,烂熟于心。此外,还要看大量的注释和其他非读不可的典籍、史书、文学书籍等。可见,状元并不是样子货,没有真才实学,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福建文武状元谱
  ◇ 文状元(共计47名)
  陈逖(公元890年~公元952年),字田远,号易斋,泉州晋江渎头田洋(今属池田镇)人。少好学,敏慧善属文,五代后梁贞明四年(公元918年)戊寅科状元。
  黄仁颖(公元900年~公元972年),字福佑,号潘湖翁,泉州晋江潘湖人。五代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丁亥科状元。
  张确(公元942年~公元1000年),字汝诚,号坚介,沙县崇信乡德星里(今高桥镇高桥村)人。南唐后主末年,即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军兵临南唐都城金陵城下,观政副使张洎等都对后主谎称“北师已老,将自遁去”。后主遂然自安,于是年二月,在围城中举行科举考试。张确以第一名登科,高中状元。
  叶齐,生卒年不详,字思可,建阳崇化里(今属书坊乡)人。据《闽书》卷九十五记载,叶齐于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终戊子科进士,复试时,擢第一名状元及第。
  王曾(公元978年~公元1038年),字孝先,北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乡试、省试、殿试分别中解元、会员和状元,为中国历史上14名连中“三元”者之一。
  徐奭(公元985年~公元1030年),字武卿,建安(今建瓯)人。入闽始祖徐务第八代孙。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壬子科状元。徐奭工诗赋,其廷试时所作《铸鼎象物赋》,为时人所推重,名噪天下。
  章衡(公元1025年~公元1098年),字子平,浦城人。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丁酉科状元。
  许将(公元1045年~公元1113年),字冲元,闽清县(今属坂东镇文定村)人。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癸卯科状元。
  叶祖洽(公元1045年~公元1117年),字敦礼,归化(今泰宁城关)人。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庚戌科状元。
  徐铎(公元1051年~公元1105年),字振文(一作振甫),兴化军莆田县(今莆田市荔城区)人(徙家浙江平阳)。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丙辰科状元。
  黄裳(公元1044年~公元1130年),字冕仲,号演山。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l082年)壬戌科状元。
  黄公度(公元1109年~公元1156年),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城厢区东里巷)人。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戊午科状元。黄公度工诗善文,著有《知稼翁集》。
  陈诚之(公元1093年~公元1170年),字景明,仙山(今长乐金峰镇后团村)人,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壬戌科状元。
  梁克家(公元1128年~公元1187年),字叔子,晋江(今泉州鲤城区东街)人,宋高宗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庚辰科状元。梁克家为文浑厚明白,自成一家,辞命尤其温雅,著有《淳熙三山志》传世。
  萧国梁(公元1135年~公元1185年),字挺之,永福翀峰(今永泰岭路乡陈山村)人,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丙戌科状元。
  郑侨(公元1132年~公元1202年),字惠叔,号回溪,永福龟岭福兴里浔阳村(今属仙游县象溪乡菜溪村)人,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己丑科状元。
  黄定(公元1133年~公元1189年),字泰之,号龙屿,福州永福一都龙屿(今属福清一都镇一都村)人。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壬辰科状元。黄定擅长诗文,有文集行世。
  詹骙(公元1146年~公元1205年),字晋卿,崇安星村(今属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人。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乙未科状元。
  姚颖(公元1150年~公元1183年),字国聪,原名姚廓,御笔改名姚颖,号印石。姚坑(今长乐文岭镇姚坑村)人,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状元。
  余复(公元1168年~?),字子叔,《八闽通志》说他是宁德人。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庚戌科状元。   邹应龙(公元1173年~公元1244年),字景初,号南容,泰宋(今城关水南街)人。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丙辰科状元。邹应龙少力学,性刚直,中状元时,年仅24岁。
  曾从龙(公元1174年~公元1236年),字君锡。泉州(今鲤城)人。宋宁宗庆元元年(公元1199年)己未科状元。曾从龙初名一龙,由于廷对时其辞采飞扬,旁征博引,宁宗甚喜,亲擢为第一,并赐名从龙。
  郑性之(公元1172年~公元1255年),原名自诚,字信之,号毅斋,福湖(今古槐镇北湖村)人,宋宁宗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戊辰科状元。
  黄朴(公元1192年~公元1245年),字成父,福州闽县(今福州市)人。宋理宗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己丑科状元。黄朴中状元后,历著作郎,进吏部郎,官终于广东漕司。
  缪蟾,寿宁西浦村人,生卒年不详,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特奏名状元。
  吴叔告(公元1193年~公元1275年),字君谋,莆田水南村(今属黄石镇水南吴厝村)人,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乙未科状元。
  姚勉(公元1229年~公元1263年),字汝勖,一字瑞峰,姚坑(今文岭镇姚坑村)人。南宋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状元。
  阮登炳(公元1219年~公元1300年),字显之,号石坡、菊存居士,原籍宁德县五都漳湾(今蕉城区漳湾镇漳湾村)。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癸亥科状元。
  陈文龙(公元1232年~公元1277年),初名子龙,字德刚,号洞真,别号如心。祖籍莆田玉湖村(今属荔城区阔口村),幼年随父迁长乐县后山,就读于阜山明教堂。宋度宗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戊辰科状元,是南宋爱国民族英雄,与文天祥“隆名并峙”。
  林济孙(公元1315年~公元1366年),字石友,号凤梧,福建仙游县人。元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状元。
  林亨(公元1291年~公元1361年),字蒙亨,福建仙游县连江里(今枫亭镇)麟山村人,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状元。
  丁显(公元1367年~公元1398年),字彦伟,建阳崇政里(今莒口镇茶市村)人,明太祖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乙丑科状元。
  张显宗(公元1363年~公元1408年),字名远,原住宁化县石壁镇陂下村,后徙居县城薛家坊,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状元。
  陈■(?~公元1397年),字安仲,号叔恭,福州闽县(今闽侯县祥谦镇门口村状元坪)人,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丁丑科春榜状元。
  林环(公元1375年~公元1414年),字崇壁,号絅斋,莆田(今荔城区英龙街赤柱巷)人,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丙戌科状元。
  马铎(公元1366年~公元1423年),岭前(今长乐潭头镇岭南村)人,字彦声,号梅岩。明成祖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壬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李骐(公元1378年~公元1425年),字德良,沙京(今鹤上镇沙京村)人。明成祖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戊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林震(生卒年不详),字敦声,一字起龙,福建长泰人,明宣宗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庚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柯潜(公元1427年~公元1473年),字孟时,号竹岩,莆田安乐里柯山(今灵川镇柯朱村)人,明代宗景泰二年(公元1451)辛未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学士。
  龚用卿(公元1500年~公元1563年),字鸣治,号云冈,福建怀安(一作福清)人,明世宗嘉靖五年(公元1526)丙戌科状元。
  陈谨(公元1525年~公元1566年),字德言,号环江,营前(今营前街道营前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癸丑科状元。
  翁正春(公元1553年~公元1626年),字兆震,号青阳,侯官(今福州西郊洪塘镇)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壬辰科状元。
  庄际昌(公元1578年~公元1629年),字景悦,号羹若,原名梦岳。祖籍泉州永春湖洋庄厝,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己未科状元。
  庄有恭(公元1713年~公元1767年),字容可,号滋圃,祖籍泉州晋江三十五都浦西乡(今属丰泽区泉秀街道浦西村),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己未科状元。
  林鸿年(公元1804年~公元1886年),字勿村,侯官(今福州)人,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状元。
  王仁堪(公元1849年~公元1893年),字可庄,又字忍菴,号公定,闽县(今福州)人。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状元。
  吴鲁(公元1845年~公元1912年),字肃堂,号且园,晋江池店钱头村人,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状元。
  ◇ 武状元(共计25名)
  黄仁沨,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后徙莆田。生卒年不详,晚唐时武举状元。
  薛奕(公元1052年~公元1082年),字世显,宋兴化军兴华县清源西里风博村(今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孝池村)人,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丙辰科武举第一名。
  熊安上(公元1086年~公元1127年),字仲达,建州建阳莒口(今属建阳市)人,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己丑科武举第一名。
  杨友(公元1077年~公元1127年),字叔端,泉州晋江杨厝人,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壬辰科武举第一名。
  叶顗(公元1097年~公元1126年),福建仙游县善化里(今属大济镇)古濑村人,北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甲辰科武举第一名。
  柯熙,字仲嘉,福州永福(今永泰)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甲辰科武举第一名。   汤鸴,号琼山,生卒年不详,南宗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辛未科武举第一名。
  郑矼,号信仲,闽县(今福州)人,生卒年不详,南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甲戊科武举第一名。
  樊仁远,闽县(今福州)人,生卒年不详,南宗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庚辰科武举第一名。
  蔡必胜(公元1139年~公元1203年),字直之,莆田(今莆田市)人,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丙戊科武举第一名。
  林宗臣(公元1133年~公元1189年),泉州晋江(今前林)人,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壬辰科武举第一名。
  陈说,字和中,闽县(今福州)人,生卒年不详,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戊戌科武举第一名。
  江伯虎,字君用,福州永福(今永泰)人,生卒年不详,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丑科武举第一名。
  林,字珙中,福清东塘(今东门外)人,生卒年不详,南宋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甲辰科武举第一名。
  陈良彪,字绰然,麟墩(今金峰镇陈墩村)人,生卒年不详,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乙未科武举第一名。
  林仲虎,字景瞻,号定窗,宁德二都梅溪(今属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梅田村林厝自然村),生卒年不详,南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丙辰科武举第一名。
  郑公侃,福州人,生卒年不详,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乙丑科武举第一名。
  林汝浃(公元1178年~?),字伯深,号则庵,长溪县(今福鼎磻溪镇磻溪村)人,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武状元。
  刘必成,字与谋,长溪县苏阳(今福安赛岐镇苏阳村)人,生卒年不详,南宋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武状元。
  陈亿子,字则大,福宁州二十二都廉村(今福安溪潭镇廉村)人,生卒年不详,南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庚戌科武举第一名。
  庄安世(公元1574年~公元1644年),字可平,号念德,晋江(今泉州丰泽区)人,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武状元。
  胡上琛(公元1615年~公元1646年),字席公,一字逢圣,侯官(今福州)人,南明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武状元。
  丁锦堂(公元1849年~公元1901年),字笏初,上杭县城关人,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武状元。
  黄培松(公元1855年~公元1925年),字贤礼,号菊三,泉州南安仁宅后坑垄人,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武状元。
  状元文化影响深远
  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所以一旦考上便极为荣耀。当时有“蟾宫折桂”、“独占鳌头”、“大魁天下”的说法。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因为状元登第的无比艰辛和无比荣耀,导致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已经作为出类拔萃、吉祥喜庆的象征。早在宋代,就有一种牡丹花被命名为“状元红”。据称:“状元红者,重叶深红花,其色与橙红潜绯相类,而天资富贵……以其高出众花之上,故名状元红。或曰旧制进士第一人即赐茜袍,此花如其色,故以名之。”大意是说,这种状元红或是因为叶大花艳而冠群芳,或是因与皇帝赐给状元爷的衣服颜色类似而得名。
  据清人金学侍《牧猪闲话》记载,明清时有一种戏具即称之为“状元筹”,以牙、骨或竹为筹,最大者为“状元”,其次为“榜眼”、“探花”、“会元”、“进士”、“举人”,最小者为“秀才”。以掷骰子来获筹,筹多者大者为胜。“这一科第习俗在厦门演变成中秋节博状元会饼,以大小不同的‘科名月饼’取代签条,至今在厦门一带还很盛行。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在元宵前后踩街游行中,按过去点状元发榜列队游街,以‘大魁天下’横幅作为前导”。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是由于状元的这种巨大社会影响,“状元”已经成为第一名、成功者的共有称谓,并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去。状元精神,体现着一种公平竞争的原则,体现着自强不息的毅力和勇于奋斗的精神。这是整个社会给予成功者的极大鞭策,同时也是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道德力量。”
其他文献
枫亭游灯是福建省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始于宋代,迄今已有千年,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起,至十七日结束。宋代王十朋曾作“庆历名臣乡,端明学士里”之诗赞誉,乡人以此为荣耀,正月十三夜游灯,由霞桥村和九社村青泽亭、学士街后垅自然村等三处薛姓村居民起游,下街、兰友、学士及下街北门自然村依次进行。  枫亭元宵游灯始于宋代,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不同于各地的元宵灯节,它汇集了社火、放灯、游神、傩舞等多种古典文化和
期刊
比欧洲洞穴画还早2000年  最新研究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画作是人类一只手的轮廓。60年前,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上,一群考古学家发现了上百个石灰岩洞穴中的系列画作。当年发现的这些图画呈现不同色泽的棕色,描绘有人类手臂以及运动中动物的模样。最近,科学家们测定苏拉威西画作最起码有4万年的历史,这样一来就比欧洲洞穴画作还要早上2000年。
期刊
对我而言,绘画是我的生存方式与生存价值,也不完全是求得别人的评价或是赞美,重要的是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我生性喜爱平淡闲静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也极为简单,除了读书画画就是旅行了。这诸多的安排是随机而又随性的,随性自然是我人生及创作的理念。我喜欢出发的感觉,喜欢行进感和全新的体验。无论是熟悉的田野山川,还是陌生的异域风情,每次的旅行除了积累创作的素材外还会给我带来许多生命的感悟,而这些体验也逐渐地
期刊
没有确切的统计,大多数的高考状元都没有在职场中表现得特别拔尖,原因自然很多,不过他们的“状元”标签确实在某个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更好地发展。事实虽如此,但每年高考的季节,状元的出现还是引起了公众足够的狂热。毕竟,谁不爱状元郎?  这是一个状元辈出的年代。每年高考成绩的公布,都给一些学校提供了上榜上报的机会,理科状元和文科状元都是谁?多少分?哪个学校?有何学习窍门?学生开心,老师骄傲,学校欢喜,媒体雀跃
期刊
梁丹雯的花鸟画体现了学院派绘画的经典性,画家以松动、自由的笔墨、色彩,精致地表现了南国田园生活场景,干湿、浓淡、疏密关系处理的十分精致,见出画家的修养和功力。  ——徐恩存(著名艺术评论家)  梁丹雯的创作很随性,善于在博览众长中融会贯通。她的画经常是工写结合,墨彩交融,刚柔相济,不赶新潮,不近狂怪,既有整体的雄奇博大,又有细节的精致细腻,既不失中国传统精神,又具有当代审美意识,好看耐看。  ——
期刊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素有“海滨邹鲁”之誉,文化积淀深厚。宋状元、泉州知州王十朋所撰悬于州衙门口的对联:“八闽名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对泉州的人文赞叹备至。  百年一遇文状元  历史上泉州状元数量长期以来一直难以说清楚,原因是有的人是从泉州考上状元;有的人则是泉州籍人士,在外地考上状元;还有的人曾为泉州状元,但因古今地域之变化而另当别论,如原属于泉州范围中的莆田,其状元又要重新另计;另有的尚存疑
期刊
中状元 成钱头  “吴鲁中状元——成钱头”,“成”在闽南有“使其产生价值”的意思。据吴氏族谱序言记载,“钱头村”位于“清溪一弯”的泉州晋东小块平原,吴氏一族大约于明朝末年从浙江钱塘迁来此处,继续沿江而居的生活,所以钱头村古称“钱塘乡”。原来仅仅数百居民,田陌清溪,山路蜿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是一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因为吴鲁大魁天下,一时间冠盖满钱头,前来交结契阔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乡村小道也变得车
期刊
挪威的托罗尔斯第根山道是一条热门观光公路,平日里絡绎不绝的游客几乎挤满了远眺公路的最佳观赏点。一天傍晚,摄影师罗森·沃立诺夫有幸独享了那一位置,“那天晚上,我带着相机和三脚架去了那个地方,简直太棒了。”他将相机设置好后给自己冲了杯咖啡,一切安排妥当后才回到车里睡觉。
期刊
以摄影艺术的视角展现莆田的生活、文化、经济、环境、人文等发展成果。  拍摄内容主要为莆田A级旅游景区、莆田新旧二十四景、莆田乡村旅游休闲集镇、乡村旅游特色村、地方民俗风情、莆田传统美食等。  一、赛程安排  1.征集日期:2017年3月15日-2017年9月15日(已收到稿件为准)  2.评审阶段:初评、终评截止时间2017年9月29日  3.展出时间:2017年10月8日(以莆田市旅游局确定为准
期刊
印度新德里的一座清真寺正在为开斋节举行庆祝活动,一位父亲伸手帮兒子调整头顶的帽子。摄影师乔比特·乔治拍下了这一幕,并这样说道:“画面展现了两代人之间那种亲密的情感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