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大文明体系的见证(四)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ei1984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文化与中华文明
  
  印度文化给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面仅举若干例子。
  5000年前印度产的色子和今天中国人打麻将时使用的色子一模一样,可以肯定这不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创造,或许这也是今天麻将之风独在成都昌盛的原因之一吧。假如是印度移民给他们带来的色子,可谓源远流长,倒也是一段历史佳话。
  这支移民队伍还给中国带来了导引术。瑜伽术在印度已经有至少5000年的历史,在哈拉巴时期就已成熟。我猜测,经络等学说恐怕都是从中发展而来的,而且中国的气功与武术确实与印度文明关系很大。
  中国许多不好破解的超出本土文明解释能力的谜团,也许也可以拿这支移民队伍来试一试运气。著名的《河图》、《洛书》是曹魏时期发现的一个出土文物,或许这不过是一个以点线表示数学的模板而已。《河图》、《洛书》中图上的符号是一些由点线巧妙组合而成的数学组合,按照今天的计算来看非常有趣,是一种类似七巧板的智力游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数学符号。
  在玛雅人的数学符号中,也出现了点线的组合,与此类似。
  在玛雅人那里,一个数就用一个点表示,横竖排列皆可,例如“:”就是2,点数可以累加至5。这个思维方式使我们联想到中国珠算的产生,而它们之间是否也有联系呢?在我看来,以算盘为例可以更容易地说明玛雅人的数学思维。
  在中国算盘的下档中,1个珠为1,上档中以1为5,逢十再进一。这是中国的珠算,但也基本上就是玛雅人的方法。也就是说,无论是在中国的珠算还是在玛雅人的演算中,这点是统一的那么玛雅人的数字中以什么表示5呢?用线条,也是横竖皆可。这样的话“:”表示7,“:”就是12。由于分级方式和书写的简便,玛雅人的计算甚至可以达到亿,区别只是他们用的是20进位制
  顺便说一下,古埃及人用的是10进位,而巴比伦人却用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60进位。难道中国古代纪年特有的60甲子进位法没有使人联想起什么吗?考证一下中国人60甲子纪年的最初开端会很有意思。
  算盘在中国的使用据说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源头为春秋战国时代。但是,中国人也承认,算盘的起源没有得到过准确考证。它从哪里来,是什么人发明的,至今仍是个谜。许多年前,据说在国外某个国家出土过一件肯定早于中国算盘发明时间的算盘。假如可以证实为印度的话。那就太有意思了。我只记得是在亚洲国家,一时却查无实据了。质材似乎记得是石。
  对于算盘笔者还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的算盘在上档中会多出一个珠呢?数学如此发达的人,为什么会在创造算盘时没有考虑到上档中的两珠实际上有一珠是浪费的?在20世纪,注重经济的现代人就把上档改为一个珠来使用了。难道上档中的两个珠实际上都有用,只是我们不知道怎么用罢了?或许它是用在20进位制中,而不是10进位制中?果真如此,则玛雅人与中国人就更接近了一步。当然,这需要数学家来考证
  “哈拉巴人的医术也很发达,头疼脑热就不用说了,只有医学发展到比较高级的水平才可以进行整容。让人意外的是,古印度就有脸部动刀的整容术。那么,明显超出我们想象的中国神医扁鹊和华佗到底是何方神圣呢?在中国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他们又是怎么给人进行脑部等复杂手术的呢?假如他们是哈拉巴人,或者他们的师傅来自哈拉巴,则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了。5000年的时间是可以积累很多智慧经验的。另外请特别注意扁鹊和华佗的名字,前者为“鸟”,后者为“陀”,这都有印度人的重大嫌疑,陈寅恪也曾论证过华佗来自西域境外的可能性。
  对中国的埙和编钟,我们也可以质疑它们的来历。在一张关于古印度5000年前文化的图片上。笔者曾见过一个类似于中国埙的东西,其上部有一个小口,据说这是给小孩的玩具。并且会发声。也许它在后来演变成了乐器,中国人为其取名为“埙”。
  早有人说过,中国和印度在历史上有着友好密切的文化交流。但笔者要强调的是,这个密切程度远远超出了传统上人们的想象,而且时间根本不是发生在2000年前佛教传播期间,而是发生在之前更早的文明期间。
  
  历史比较语言学
  
  网友kulturo在“凯迪网络”与“中青论坛”上曾发表一篇短文,我摘取其中一些原文片段与读者共享:
  西方学者在比较梵语、希腊语、拉丁语等语言时,发现它们的许多词发音大致相同或相关。比如“二”,都有“t”音;“父亲”,都有“p”音。扩大比较的范围,这种现象仍然存在。这应该不是巧合,而是规律。根据这些语言的共同特征,他们提出了印欧语系的概念。
  历史比较语言学于19世纪风行于欧洲。这是一门从欧洲产生的针对印欧语系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存在于中国古代新疆的吐火罗语,与意大利语接近,是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检验和挑战。吐火罗语“牛”读“ko”,与梵语guah、德语kuh、英语COW和原始印欧语gwou同类。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其他语系的研究中得到了应用。汉语古今语音发生了巨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中古有清浊对立(如b和p、g和k),现在普通话没有b和g,只有送气的p、k与不送气的p、k的区别。汉语拼音方案的b、d、g是不送气的清音,使学习俄、法、意等语言的学生面对“不送气”摸不着头脑。中古只有平声,不分阴平和阳平,清音声母的字现在读阴平,如“诗”,浊音声母的字现在读阳平,如“时”。在各大方言中,清浊音、韵母、声调的分合很不一致。历史比较语言学用于具体的一个场合可行,若全盘考虑就不那么简单了。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用保存下来的材料推断过去的语言规律和语音形式。如果某一原始语言的特征在其子语言中没有被继承下来,构拟出的原始语言当然也没有那个特征。任何一种语言、方言都不完全一致,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梵语都是一样。构拟一种单纯的整齐划一的原始语言,是否就说明某个地区乃至全人类最初只使用同一种语言,也是有疑问的。
  在历史研究上,历史比较语言学对于语音的深入研究。特别是经过验证的理论。是非常有力的证据。汉藏语系各语言的关系是与中国历史密切联系的。玛雅人管“人”叫in,与中国多数地方的发音一样,是玛雅人来自中国的又一证据。不能用普通话代替古汉语来研究!(待续)
  (选自苏三“破译飓风系列”之《三星堆文化大猜想》)
  
  苏三是有关史前文明的“破译飓风系列”的作者,曾经入选“2004年度新浪文化人物”。她有关三星堆文化的思考在学术界和我们的读者中已经掀起了惊天的波澜。反对者有之,方舟子说:“对这种贻笑大方、荒诞不经的‘学术成果’,本来应该将之当成科幻小说看待。”但更多的人则对苏三的“文明同源说”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一些读者在苏三的博客上留言:“我不认为中华文化外来就贬低了中华文化。不是自己的,自己学的好,那就成为中国化的东西。是自己的文化,自己不要了也就没了。比如古诗实际上都是歌词,但是曲谱都没了,只能弄些个平仄的规律来猜。要是还有曲谱,一唱就知道该填什么发音的词合适了。现在据说还保留一些古代曲牌的曲谱。比如西安古乐和纳西古乐。”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移动社交平台,将传统的图书采集方法进行改进,更好地为图书馆的采访工作服务。文章对采集器间互查系统、自主研发手机应用程序图书采集系统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
介绍了黄石理工学院体育馆的扩声系统设计方案,并阐述了在室内面积较大及声学环境复杂的场地中,如何应用集中吊装大功率、高灵敏度的扬声器来达到所需的声学特性指标.最后提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埃克尔斯爵士(澳洲生理学家,1963年得奖)于1973年写了一本名为《了解脑》的书,其序言一开始就说以“脑去完全了解脑”不单是未来式,同时也是个刁诡的说法:脑究竟能了解脑吗?四分之一世纪后的今天,英国的格林菲尔德教授再度尝试了同样的工作。有趣的是,两本书的缘起都是由系列的演讲稿衍生而来,只不过埃克尔斯爵士的演讲对象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师生,内容着重实验的细节,非一般人所易懂;而
<正> 本文采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某些细菌作为灭活指标以观察消毒巾的消毒效果。经试验表明消毒巾在室温存放二个半月对杀灭细菌和乙型肝炎病毒效果未见明显下降:存
自然资源平衡表可以有效地反映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间拥有的自然资源资产,给予领导干部的自然资产离职审计可靠的信息基础和保障。但是,现有的自然资源平衡表存在限制资产负债
好莱坞的科幻影片其宗旨不是科普而是娱乐,这是谈沦任何科幻影片之前必须明确的。要娱乐就要讲票房,“叫好不叫座”和“叫座不叫好”的事都是经常发生的。
根据标准加入法和双波长等吸收法及系数补偿法的原理,将上述三法结合起来,设计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双波长标准加入系数补偿法(双标补偿法)。该法可消除共存物干扰,改善选择
利用亲和层析和分子筛凝胶过滤等技术,从海芋根茎中分离纯化到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简称AMTI。经PAGE、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均显示单一条带,经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为22000,经等电聚焦(IEF)测定,其等电点为6.2。根据对胰蛋白
利用基于"Matching Pursuit"算法的自适应信号分解方法,探讨了主动声呐信号处理中多目标回波的检测及参数估计问题.该方法既能实现多目标分辨,又能提取出更多的目标特征信息,
在未来世界,有一种新型技术已经被成功地商业化了。这种技术可以在盟儿出生时将一个被称为Zoe的芯片植入其脑中,该芯片可以记录此人一生的活动。当此人去世时,可将该芯片取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