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叶茂 花开沃土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tsua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繁荣群众文艺,关键是要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抓好群众文艺创作生产,既是各级文化馆的一项常规和传统工作,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各级群艺馆、文化馆作为繁荣群众文艺的主阵地,要努力创作出更多特色鲜明、接地气、传递正能量、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本文将对湖北省群文创作现状进行探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群众文艺创作 现状 问题 对策 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文化馆作为文化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功不可没,特别是在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湖北省群众文艺创作同样百花争艳,佳作迭出,在全国同行中广受赞誉。在文化建设空前高涨的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馆肩负了更大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必须更加深植沃土,文艺创作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文艺精品之花才会更加绚烂多姿。
  一、湖北省群众文艺创作呈现显著特点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湖北省共创作各类群文作品6700多件,其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作品有200多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作品有10件。在中国艺术节上,群众文艺精品创作勇夺奖牌,屡获佳绩,自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以来,连续四届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被文化部称为“群文创作的湖北现象”,奠定了湖北省群文创作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这些优秀的群文作品在创作上,呈现了几大特点。
  (一)创作强强联合。舞台艺术作品的创作,艺术呈现形式比较丰富,只有一流的创作团队、一流的编导团队、一流的演出团队,方方面面精益求精,才能经得起层层筛选,经得起专家群众评判,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也突出表现在艺术家创作的过程中,他们有相对固定的搭档和班底,在老中青各年龄段,都呈现这个显著特点,强强联合,自然出手不凡,产生了诸如《我哥回》《白云深处》《三峡,我的家乡》等一批优秀的群文佳作。
  (二)深挖地方特色。荆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内涵,可概括为八大文化系列,即炎帝神农文化、楚国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清江巴土文化 、名山古寺文化、长江三峡文化、江城武汉文化、现代革命文化。这些与正在催生的现代都市文化一起,成为文艺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在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上,湖北可谓下足了功夫。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敲起琴鼓劲逮逮》一举斩获音乐门类的群星奖,这也是湖北这届唯一获奖的作品。该节目历时七年精心打造,以非遗“活化石”杨柳琴鼓为表演乐器,音乐元素取自秭归高腔《露水一条河》,通过三峡汉子高亢的歌声和铿锵的琴鼓演奏,真实再现了三峡人奔放热情、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正如群星奖的专家评委们所说,该节目特色鲜明,充分挖掘了非遗文化,并进行了有效利用和改编,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充满浓厚的地方特色,传递了正能量。
  (三)展示平台广阔。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全省各地成功打造一系列群文创作交流平台,其中,全省县级以上群文创作展演交流平台共334个,最具影响的是省文化厅打造的湖北艺术节、全省广场舞展演、全省社会文艺团队展演三大平台。全省广场舞展演连续举办三届,每届活动通过层层展演举办到村一级,成为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展演平台。这些平台的建设都有力地促进和刺激了群文作品的创作生产,也在展演过程中常演常新,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打磨提升,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四)宣传推广不遗余力。作品创作生产以后,不是束之高阁,不是封箱保存,而是真正服务于民,常演常新。湖北省对这些作品的交流推广,可谓不遗余力,不仅是在上述提到的全省群文创作交流平台展示,还利用全省文艺小分队、文化志愿者,带着这些优秀作品,走进田间地头,走进乡镇村寨,呈现给最需要的人。同时,也走向专业,走向“庙堂”,在由文化馆承办的全省春节团拜会、军民共建晚会以及各类颁奖晚会等活动上宣传推广。除了省内,还加大省际交流。在湖北省编排执导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颁奖晚会上,也推广了湖北省优秀的群文作品,“春雨工程”边疆行等活动也对这些作品不遗余力地进行推介。好酒不怕巷子深,但在信息时代,好的作品必须推广,这样才不会使它们淹没在浩瀚烟海,才会使它们发挥更大的效用,这也是湖北创作在全国有一定影響的重要原因。
  二、湖北省群众文艺创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配套激励机制不健全。在文艺创作领域,广泛存在重视专业艺术,轻视群众文化的现象,特别是对群文创作投入不够。相比文艺专业院团专业人才申请创作经费比较容易,资金量也比较丰富的现状,群众文艺创作经费保障严重不足,“缺水少粮”是常有的事,基本是“靠天收,凭运气”,个别地方划拨经费更是寥寥无几。据统计,2016年,全省群文系统业务活动经费2.32亿元,占全省文化事业经费总额的1/30;人均群众文化业务活动专项经费3.96元,在全国排名第21位,部分县市基本没有群文专项经费。不管是在群众文艺人才培养上,还是在作品的打磨提升上,都缺乏配套的激励机制,往往是有展示展演的平台,但缺乏对应的扶持保障措施。
  (二)打磨提升通道不通畅。作品创作打磨双向互动存在障碍,一方面,人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但业余创作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寻求专家指点、修改时,苦无门路;另一方面,一些专业创作人员,由于缺乏基层的采集、收集、整理,使作品浮于表面,疏离群众,脱离生活,创作难以打动人心。文化馆要切实负起责任,要善于搭建一座群众与专家的桥梁,改变专家闭门造车、群众有心无力的现状,要形成双向互动,让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相映成趣。另外,文化馆免费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比如录制歌曲小样的市场价格偏高,客观上遏制了创作者的激情。文化馆应在艺术创作的普及方面做出积极努力,要如同企业孵化器一样,呵护文艺创作的幼苗。
  (三)区域创作发展不平衡。就目前湖北省而言,文艺创作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全国“群星奖”为例,2013年以来,湖北省晋级全国群星奖总决赛并获奖的作品共14件,其中宜昌4件,武汉3件,恩施3件,省直2件,仙桃1件,天门1件,其他12个市州没有获奖。在举办的省级群文赛事方面,近年来共举办三届全省广场舞展演,评出一等奖39个,其中宜昌8个,黄冈5个,武汉和恩施各4个,创作实力强的基本上还是群星奖斩获较多的一批市州,有3个市州迄今为止还没有作品获得一等奖,全省社会文艺团队展演的获奖情况也大体一致,区域创作发展明显不平衡。   (四)群文作品题材不丰富。近年来,湖北省创作的群文作品,大多集中在传统题材和反映原生态的生活方面。经统计,在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作品中,75%的作品是传统和原生态题材。题材单一、老旧、不够贴近时代。这些题材不是不可以,但是过于狭窄。获奖作品中缺乏环保题材、城市题材、扶贫攻坚题材、英雄人物题材,诸如武汉市打造的小品《加油站》,反映了打工者的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但这样的作品还是太少,缺少像江苏、重庆、上海等地创作的《一条叫小康的鱼》《一分不能少》《亲!还在吗》等反映城市生活、生态环境保护、关注弱势群体等题材的优秀群文作品。
  三、思考与对策
  为继续推动高质量的创作,切实推动全省群众文艺创作,湖北省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思考,并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
  (一)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形成省级示范性展演展示平台,成为推动群文精品创作的孵化器和催化剂。精心策划组织实施“文化力量·民间精彩”全省广场舞展演、全省文艺团队展演和湖北艺术节群星奖展演,按照每年一个品牌活动、三年一轮的形式,既确保了艺术创作周期,符合艺术规律,又形成了规模化的省级示范性展演展示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各地群众的参与热情,催生了当地文化产品的创作。紧跟社会热点,全力打造的“文化力量?民间精彩”全省群众广场舞展演活动,入选文化部2017年“百姓大舞台”十大品牌项目,三届共评出一等奖39个,部分优秀作品比如潜江的《龙虾情韵》、宜昌的《建东响竹甩起来》、黄石的《摸鞋·红男绿女》等,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
  (二)逐步建立门类齐全的群众文艺专家库,加强群众文艺创作的智力支持,畅通群文作品打磨提升通道。省群艺馆积极探索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研究制定并提请省文化厅出台《湖北省群众文艺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专家联络机制,设置专家委员会,促进湖北省群文创作,多出深入人心、流传于世的群众文艺精品。遴选的专家是在全国及全省范围进行,是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很深造诣,被业内公认的专家学者,创作有经典的作品或研究论著,特别强调能够对湖北省群众文艺创作、演出和研究等工作进行指导,并參与提出有实效的建设性意见。办法中要明确专家产生的程序、任务、待遇及管理。省群艺馆架起一座专家与群众文艺创作者的桥梁,专家理论功底深厚、艺术眼光敏锐、实践经验丰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而创作者有了方向和指引,便可以更加成竹在胸。省群艺馆为这种需求和服务之间的对接和匹配做出了积极努力,这也正是文化部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一部分,有效地推动了群众文艺创作工作。
  (三)加强顶层设计,推出繁荣群众文艺“双百工程”,实现群文创作扶持激励机制零的突破。群众文艺创作缺乏配套的扶持激励机制,是一个普遍现象,为激发群众文艺创作活力,在湖北省出台《关于繁荣湖北群众文化的意见》《湖北省“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实施方案》后,省群艺馆认真研究起草,提请省文化厅出台了《湖北省繁荣群众文艺“双百工程”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群众文艺创作的扶持保障机制。“双百工程”中“百人百艺”群众文艺创作工程,就是围绕群众文艺精品创作和拔尖人才培养提出的,即按照艺术门类,面向全省征集和遴选100名优秀文艺人才及100件优秀文艺作品予以跟踪帮扶,从中选拔20件优秀群众文艺精品及20名文艺创作拔尖人才予以重点扶持与资助。该文件的出台,是对群文创作扶持激励机制零的突破,在对人才、资金的扶持力度上具有开创性。在文件酝酿过程中,得到了全省文化馆同行的拥护。相信该工程的实施,会极大地点燃全省群文创作者们的创作热情,推出更多更鲜活的艺术佳作。
  (四)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区域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精准扶贫一样,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精准施策,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这就必须深入调研研究。一些地区为什么工作成效显著,一些地区工作为什么仍需推进,要认真调研总结,通过调研发现问题症结所在,通过调研挖掘成功的经验做法,着力缩小地区差异,以呈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蓬勃局面。在全省各市州中,重视文艺创作生产、优秀作品生产丰富的地区是比较突出的,以先进带动落后,扩大经验交流,通过经验上的“拿来主义”,不失为一种有成效的方法,比如湖省年初召开的全省县级以上的文化馆长会就专门开辟创作专题,进行经验介绍交流,效果非常好。
  (五)利用全国文化馆协会音乐创作委员会的力量,推动湖北省音乐创作再上新台阶。中国文化馆协会音乐创作委员会是最早成立的四个协会专委会之一,挂靠在湖北省群艺馆,这既是中国文化馆协会对湖北在音乐创作方面取得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湖北省群艺馆的信任,要善于利用专委会的全国影响力和号召力,组织好、管理好、发挥好专委会作用,加强横向联系,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专业优势、组织协调能力和区域影响力。立足音乐创作委员会,就要善谋善为,善做善成,在理论研讨、创作采风、展演活动等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贡献湖北智慧和湖北方案。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聚焦现实,饱含深情地为人民、为时代鼓与呼,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尚、弘扬核心价值、文质兼美的艺术佳作,正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担当。今年又是湖北第三届艺术节举办之年,要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为角逐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湖北省文化文物产业统计资料[Z],2017.
  [2]湖北省情概况[OL].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作者简介:李国姣,女,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办公室副主任,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徐参文)
其他文献
摘要:交互式电影游戏作为一种新的游戏类型,通过电影化的叙事风格,跌宕起伏的剧情,游戏进程中无数个分支选择,使玩家获得比其他类型游戏更为强烈的角色代入感。这类游戏主要是通过选择剧情分支选项和即时QTE(快速反应按键的英文缩写)两种操作来推动故事的发展,虽然牺牲了一些探索的自由度和操作的爽快度,但同时也带来了交互式电影游戏中独特的沉浸式游戏体验。  关键词:交互式电影游戏 互动性 电影游戏发展 非线性
期刊
故国开疆,  海外钦服,  广宇泰安。  待盛唐兴旺,  山欣水笑,  睦邦亲善,  物阜民欢。  凋敝晚清,  屈膝夷外,  民庶忧忧水火煎。  联军入,  恨火烧名苑,  毁我江山!  五星旗帜翩然,  情激荡,  龙吟震宇寰。  看改革开放,  焕发祥瑞,  创新进取,  突破精尖。  华夏悠深,  人民伟大,  兴复中华盼梦圆。  心澎湃,  奔宏圖伟业,  万众争先!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融媒体”理念成为新闻实践中不可忽视的一股新浪潮。这股新浪潮的兴起,给日趋庞大的媒体从业群体提出了能力与素质上的全新要求。高校新闻学专业作为未来媒体人的摇篮,应当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顺应潮流进行改革,以保证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在“融媒体”背景下的竞争力和上升潜力。  关键词:“融媒体” 新闻学 教学改革 高校  一、研究缘起:“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和考验
期刊
摘要:《故里杂记·榆树》是汪曾祺写于1981年初,收在1985年《晚饭花集》中的作品 。小说主要塑造了一位孤苦寂寞的老年妇女侉奶奶的形象。作品不仅呈现出淳朴的民俗生活,还隐含着对劳苦人民生活的赞美与同情。  关键词:汪曾祺 侉奶奶 民俗  民俗作为历史的积淀产物,有其传承性、稳定性和民族性。当作家把特定的社会生活和民俗现象融入作品时,民俗的民族性、地域性就直接加强了文学作品的民族意识。汪曾祺可以说
期刊
仰望嘉兴思浩瀚,红船焕彩掩青荷。  南湖浪涌连天啸,北斗光明遍野歌。  九秩华章同日月,百年盛世共山河。  一如初見钟情地,举酒豪斟两颊酡。
期刊
摘要:本文将通过对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研究,探寻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非遗文化有效传播的新模式。依据大数据海量数据、多维度视角和完整性等特征,借助PC网络平台、移动智能设备、社交网络等的支持,提出在大数据背景下苏州非遗文化应建立有效的大数据信息收集平台,提升以数据为驱动力的江苏非遗文创产品转化效率,打造大数据支持的苏州非遗文化多维体验服务系统,从而建立苏州地区非遗文化发展的全新视角。  关
期刊
摘要:从20世纪40年代到今天,当代中国民间舞对民间的体验、认知、思考、保存及传承太少,这就需要我们重回民间,重新认识它,了解它,把握它,知道它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本我。重回民间不等于文化回归和复旧,而是“反思的均衡”。知识学科要走进当代中国民间舞的研究和实践中,只有与中国固有的乡土语境和知识承接,才能将中国民间舞发展得更好,并获得自己的学术和艺术立场。  关键词:民间舞 民间 反思  《身份、模态与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体育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加速提档升级现有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积極申办和自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标志”作为一项体育赛事整体形象的重要一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关键词:体育赛事 标志 设计  标志作为一项体育赛事整体形象的重要一环,将会应用到赛事的各项宣传、物料运用等工作中,成为赛事形象的代表,给球迷留下最直观的印象,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期刊
摘要:儿童剧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类型,是儿童亲近艺术的早期形式之一。儿童剧一般有非常典型的人物塑造以及丰富的表现手法,具有艺术思想和哲理内涵,在为儿童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的同时,能让孩子们感受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走进儿童内心的艺术,分析儿童剧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追求,不仅是对这种艺术形态本体特征的聚焦,更是对儿童情感诉求和社会未来的关注。  关键词:儿童剧 内心世界 艺术表现追求  儿童剧是戏剧艺术范畴
期刊
摘要:欧文·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方法论一直被用于西方的再现性艺术,但以此理论用于中国艺术研究尚且偏少,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人们应该增加不同文化体下的文化交流,借鉴西方理论研究中国的艺术作品。陈洪绶是中国明末清初人物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他的人物画大多是经过夸张变形,追求特殊表现力的形式。本文尝试将图像学的理论用于研究陈洪绶的人物画中,使西方理论在中国画中得以实践。  关键词:图像学 陈洪绶 人物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