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3948706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思路、专业设置管理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就业导向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占据了半壁江山,获得了快速发展,是与经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的一种教育。而专业设置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是高职院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和发展,甚至关系到学校的兴衰与存亡。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之举。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中指出,教育部将采取一系列重点措施对高职院校进行改革,重点措施中第一条是“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结构,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整合发布全国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招生就业以及各地、各行业劳动力市场供需等方面信息,引导各地政府和院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如何才能培养出适销、畅销的高质量人才,成为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最迫切问题之一。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专业设置。
  一、当前高职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的设置与退出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
  一方面,新专业的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行业领域的出现,各高职院校确实需要开设新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然而,新专业的开设具有盲目跟风现象,即发现哪个专业热门,各高校纷纷争抢开设。同时,新专业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包括前期的调研分析、师资的引进、设备投入等。而目前高职院校开设新专业的过程往往不够科学严谨,跟风开设新专业的倾向严重,导致专业建设滞后、教学质量不佳。另一方面,在专业退出方面也存在盲目性。例如有很多专业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需要急剧减少,然而却因为开办时间长,或者该专业是重点专业等,即使其就业率低,学校也很难将其撤掉。还有种情况则是传统农林类专业或新开设不久的专业,由于招生生源、就业形势均不理想,学校不能及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造和调整,就匆忙将其撤销,短期行为明显。总的来说,专业设置与退出的盲目性都增加了学生就业的难度,不利于学生就业。
  (二)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大量趋同,专业特色不明显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适应能力强的各种专业人才,专业的设置要与地方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但是目前而言,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大量趋同,低投入成本的专业开设过多。财经、电子信息和文化教育大类的数量及比例都远远超过其他大类专业规模。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这些专业开设的硬件条件都比较低,开设成本小,并且被人们认为是“热门专业”。同时,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对接度不高,匹配度有待加强。按照专业结构要与产业机构相适应的理论,各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结构及其比例应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相适应。依照目前实际情况来说,这仍然是各高职院校的努力方向。另外,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不明显,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有待加强。产业的高集聚性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既要求与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相对应,还要求所设置的专业必须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但是,高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求多求全,都希望把学校办成“综合型”院校,特色专业较少,品牌优势不明显,各学校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大同小异,学校间竞争优势不明显,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在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区域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设置特色性、前瞻性强的专业。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思路
  (一)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的,适应社会需求,就是既要适应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需要,也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对产业调整的要求。专业设置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还应根据地方经济的调整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专业设置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招生和就业。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紧密结合的纽带和桥梁,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时,要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高职院校可聘请本地区企业界的专家或经济理论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或社会调查委员会,了解本地区现有岗位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并对这些数据、情况进行分析论证,预测未来几年所需要人才的层次、规格和数量,然后再决定专业的取向和专业的设置。加强专业建设不仅是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要确保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只有适应社会需求,各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实现良好的就业,专业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专业设置要符合地方经济的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紧贴地方经济,面向地方支柱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经济的需要。贴近市场办学、依托区域经济,才能培养出大批可就业、深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才会有稳定的生源和较强的声誉,才能稳定地成长和健康地发展。要根据地方的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专业,使得所设置的专业能服务于三大产业,并使得专业结构能与三大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不断提高。只有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结构,密切关注地方产业机构的发展和走向,根据此来设置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才有才能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于三大产业的人才,实现良好就业。   (三)专业设置要注重职业需求和兼顾教育资源
  各高职院校设置专业,除了注重社会需求外,还要考虑求学者的职业需求,从而满足求学者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未来的劳动者服务。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仅要满足当地企业的需要,还要满足接受教育者的需要,即满足求学者的职业需求。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吸引大量生源,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得以持续、稳定发展。高职院校还必须考虑其可能性和自身条件,即学校教育资源情况是否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专业设置的根本动力和主要依据是社会需求,专业设置的重要基础是教育资源,它决定了社会需求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从高职教育中得到满足。科学的专业设置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以产生最大的办学效率,避免教育资源的闲置浪费。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管理建议
  (一)根据岗位群设置专业,宽窄并存,以宽为主,拓展学生的就业面
  为了加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拓宽就业去向,学校一般应当设置面向大区域的宽口径专业,以有限的专业覆盖尽可能多的职业岗位。同时注意内容的综合性,以及相近专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联系和沟通。对于就业需求量大、职业岗位针对性强、就业岗位相对比较稳定的专业,可以根据岗位设置专业,突出专业性和深度;反之,则应注重专业的宽广性。专业面窄适应性比较差,既不利于毕业生第一次就业的选择,也不利于用人单位“一人多岗”的需要,更不利于毕业生今后的转岗和再就业。另外,专业知识面窄的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少,专业的稳定性差,难以持续发展,会导致办学效益不高。因此,学校应实施“宽窄并存,以宽为主”的策略。简言之,学校应该以“宽口径、多方向” 的专业设置模式应对职业岗位群中具体岗位的人才需求的变化。
  (二)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人才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专业
  以“地方性、应用性”为导向,稳步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专业。对学校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调查,搞清楚哪些是主要产业,哪些是支柱产业,哪些是新兴产业;弄清楚当地人才分布的现状与需求情况,做好人才预测。从而设置符合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专业,培养出服务区域经济的人才。
  (三)根据就业状况动态调整专业
  学校根据各专业的就业状况动态调整、控制各专业的发展规模。现在很多学校都委托第三方机构如麦可思公司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根据此调查中的就业竞争力、专业对口率等指标所反映出来的各专业就业质量,可以调控专业的招生规模,对连续几年就业率、就业竞争力比较靠后的专业停办或者转成其他相关或者相近专业;同时也能以此来督促各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
  (四)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
  首先,专业要融入相关的行业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了解行业的前沿需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不断提升专业的内涵建设,方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行业岗位的人才要求。其次,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教学改革等都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合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改革等都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各专业都需要从这几方面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强调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总之,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专业知识面,突出行业专业特色,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同度。
  【参考文献】
  [1]杨红玉.对高职专业设置重要性的探讨.职教论坛,2011(23).
  [2]郑宝仁.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思考.教育探索,2010(8).
  [3]丁金昌,童卫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管理机制改革的对策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0(10).
  [4]朱林.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中国成人教育,2010(15).
  [5]关瑾,周海玲,孙绍荣. 就业视角中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2).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让数学课堂融入“生活”  我们在备课时要想到所教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
期刊
【摘 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能遇到各种必须解决的问题, 这就教师做出准确的判断,发挥教学机智,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学机智的涵义、特点及在课堂教学中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机智 运用  一、教学机智的涵义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那么什么是教学机
新课改以来,教育部加大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改革,提倡推广素质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是义务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近年来初中语文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
[摘 要] 阐述多媒体在药理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媒体技术、内容太多以及彻底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药理学教学中加强多媒体使用的应用策略:提高教学效率与实验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简化理论知识课件的应用,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可视化。  [关 键 词] 多媒体;药理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
鉴于散粒堆积体滑塌风险评价尚处于经验研究阶段,针对风险评价定量化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针对散粒堆积体滑塌影响区域概率分布的思路。即在大量重复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得出试
ITER磁体馈线(Feeder)导体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压缩成型。为了模拟导体的真实工况,铠甲力学测试样品在准备前都压缩到了导体要求的尺寸。文中测试了ITER磁体馈线导体在正式生
【摘 要】《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护理人才的整体素质,从贯穿一个现代护理模式、实现二个教学目标、结合三个方面的知识、采用四种教学方法这四方面加强理论教学,并注重实践教学和考核,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不断积累教学方法,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教学 教学质量  内科护理学是研究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内科病人的影响,介绍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内科护理理论知
【摘 要】思想政治课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思想政治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 参与式 多媒体 评价方式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
断层泥是断层活动过后的产物,受断层活动的影响。同时,断层泥中也记录了大量的有关断层的信息,值得我们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断层泥的物质组成,断层泥的组构,以及断层泥的工
2017年陵水国际羽毛球挑战赛的第一个比赛日,身为赛事副裁判长的郑三粮老师非常忙碌,协助审查赛程安排表、召开裁判员会议、司线员会议、协调赛事各方面工作、处理场上突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