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叶蛋”有多火?连维基百科全书都收录了相关词条:指的是对台湾综艺节目和谈话性节目对大陆社会现状的讨论,其中包含台湾人对大陆经济、社会、地域习惯和消费水平等各方面的夸张评论,是对以上种种言论的统称。
这期节目当年即被大陆网友截图上传,但如今老话题被再提,所引发的热议和反响都远远超过当年。“《虫虫危机》被翻译成
《无产阶级贫下中农蚂蚁革命史》”
两岸关系冰封逾一甲子,即使“三通”开放已经多年,仍有70%的台湾民众没有去过大陆,这60多年的时间距离,远远胜过台湾海峡的空间距离,是一层难以戳破的“微妙的纸”。在两岸对立的年代,台湾民众了解的讯息来自国民党当局灌输的大陆落后印象;而在两岸1987年刚开放时,伴随老兵探亲潮,也带动了台湾民众前往大陆观光、考察、经商。那时大陆经济社会刚刚开放,老兵们固然有对大陆山河壮丽、重返故里的喜悦震撼,但却印象不尽美好,比如,一些后来未重访大陆的人口耳相传的形象,仍是一个街上行人身着蓝黑色衣服的自行车王国、一个需要用粮票饭票行天下的计划经济年代。
如果说,这样的言论“始作俑者”是一叶障目或故意为之,那么受众却为何津津乐道呢?
有业内人士表示,传播者,包括台湾新闻和综艺节目上的嘉宾,甚至经常来往大陆的艺人谈及大陆时的夸张误导甚至妖魔化言论,固然有情不自禁的优越感,然而也是因为有受众市场。为博眼球吸引受众,一些媒体选择“出位”报道。而这样的不负责任言论,又进一步畸形催生了受众市场的发育,有些在网络上以讹传讹,“谎言传播一千次几乎成了真相”。
在台湾的脸书和论坛网站上有一个经久不衰的帖子:吐槽大陆的电影翻译。里面列举:《蜡笔小新》大陆叫《一个低能儿的故事》,《海底总动员》大陆叫《海底都是鱼》,台湾的《虫虫危机》大陆翻译成《无产阶级贫下中农蚂蚁革命史》(实际翻译为《虫虫特工队》)。
“老共好阴险,把我们的鱼都冻死了!”
其中,有一些“奇葩言论”来自于“独派”、绿色团体对大陆的抹黑。
2008年以前,在民进党执政期间,岛内“蓝”“绿”对立加剧。民进党当局一意推行“去中国化”并以此划线,从大街上的标语牌,到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上的广告或报道,都大有点“谈‘蓝’色变”的意味。党派政治的气候中,“绿色威权”甚嚣尘上,“爱台湾就要爱陈总统(陈水扁)”成为政治标牌,与大陆来往就会被扣上“不爱台湾”的罪名,一些坚持统一、反对“台独”的岛内媒体受到打压,台湾电视台也被限制与大陆合作或购自大陆的节目……
而时至今日,这些“独派”的言论也在影响着民众,尤以台湾南部的地下电台为甚。
中天电视台已经停播的《全民最大党》节目曾有一个桥段,非常形象地演绎了南部地下电台的这种风格,例如,台风吹倒了路边树、家里的猫出去打架被欺负了等,都可以归结为“拢是阿共(共产党)的阴谋啦!”陈水扁家庭曝出“海角七亿”弊案,在瑞士转移大量资金时,仍有听众不忘扯上对岸,打电话到电台说:“都是阿共仔的阴谋,与瑞士联手要消灭民进党。”
记者的一位同行一次到虱目鱼的主产区台南学甲采访时,听到一个真实故事。虱目鱼不耐低温,一到台风天就容易冻死。“绿色”电台说,这次冷空气是大陆那边都打开空调,朝我们开冷气,把我们的鱼冻死的。南部的阿公听后气冲冲地冲出房子,指着大陆的方向破口大骂:“你们老共好阴险,把我们的鱼都冻死了!”
“大陆像胖虎,台湾像大雄,两边刹不住车怎么办”
“大陆像胖虎,台湾像大雄,两边刹不住车怎么办?”服贸(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宣传列车进入台湾政治大学校园时,一位学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小米手机在台湾发布,第二天基本上了所有台湾媒体,包括深绿媒体的头条;微信在台推出仅3天后,就跃升全台APP下载排行榜第一名;台湾仅2300万人,但淘宝台湾注册会员已正式突破100万名;《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综艺节目在岛内热播,也让台湾社会开始惊呼以往被台湾引领的大陆娱乐,原来已经如此茁壮成长……
如果仔细阅读在台湾立法机构前抗议学生中流行的“反服贸”懒人包(懒人包,即对其中内容的简明介绍),会看到里面充斥着这样的不实言论:600万新台币全家移民台湾、计程车“小黄变小红”、大陆“控制台湾物流、台湾媒体”……
这是另一个视角下的台湾看大陆。如果说“茶叶蛋”中的台湾看大陆,是哈哈镜中的“压缩、拉低”的小矮人,那另一个“看大陆”则是“膨胀、拉高”的巨人。以此次服贸协议在台湾引起的学运风潮来看,背后的一个因素就是担心大陆的经济渗透,“鲸吞蚕食”台湾。
台湾指标民调曾公布统计数据,里面就台湾民众对大陆整体印象进行调查。数据显示,86.6%民众认为大陆实力“强大”,68.3%以“成功”形容大陆的整体表现。
指标民调公司表示,调查结果显示两岸即便能够保持良性互动,还需要一些时间,才可能化解两岸60余年的对峙氛围,未来应经由民间社会互信的建立与累积,建构出两岸政治互信的基底。
台湾交通大学学生陈燕珩说,就连台湾小小的校园群体中,都存在着南北部的文化差异,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对岸幅员广大、13亿人口的大陆。“两岸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构架不同,在许多面向上有不同的表现,那是正常的。交流让我们接受彼此的差异,但下一步应该尝试理解差异的原因,而非陷入无尽的比较之中。”
(郑益坤荐自《报刊荟萃》)
责编:高冗
这期节目当年即被大陆网友截图上传,但如今老话题被再提,所引发的热议和反响都远远超过当年。“《虫虫危机》被翻译成
《无产阶级贫下中农蚂蚁革命史》”
两岸关系冰封逾一甲子,即使“三通”开放已经多年,仍有70%的台湾民众没有去过大陆,这60多年的时间距离,远远胜过台湾海峡的空间距离,是一层难以戳破的“微妙的纸”。在两岸对立的年代,台湾民众了解的讯息来自国民党当局灌输的大陆落后印象;而在两岸1987年刚开放时,伴随老兵探亲潮,也带动了台湾民众前往大陆观光、考察、经商。那时大陆经济社会刚刚开放,老兵们固然有对大陆山河壮丽、重返故里的喜悦震撼,但却印象不尽美好,比如,一些后来未重访大陆的人口耳相传的形象,仍是一个街上行人身着蓝黑色衣服的自行车王国、一个需要用粮票饭票行天下的计划经济年代。
如果说,这样的言论“始作俑者”是一叶障目或故意为之,那么受众却为何津津乐道呢?
有业内人士表示,传播者,包括台湾新闻和综艺节目上的嘉宾,甚至经常来往大陆的艺人谈及大陆时的夸张误导甚至妖魔化言论,固然有情不自禁的优越感,然而也是因为有受众市场。为博眼球吸引受众,一些媒体选择“出位”报道。而这样的不负责任言论,又进一步畸形催生了受众市场的发育,有些在网络上以讹传讹,“谎言传播一千次几乎成了真相”。
在台湾的脸书和论坛网站上有一个经久不衰的帖子:吐槽大陆的电影翻译。里面列举:《蜡笔小新》大陆叫《一个低能儿的故事》,《海底总动员》大陆叫《海底都是鱼》,台湾的《虫虫危机》大陆翻译成《无产阶级贫下中农蚂蚁革命史》(实际翻译为《虫虫特工队》)。
“老共好阴险,把我们的鱼都冻死了!”
其中,有一些“奇葩言论”来自于“独派”、绿色团体对大陆的抹黑。
2008年以前,在民进党执政期间,岛内“蓝”“绿”对立加剧。民进党当局一意推行“去中国化”并以此划线,从大街上的标语牌,到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上的广告或报道,都大有点“谈‘蓝’色变”的意味。党派政治的气候中,“绿色威权”甚嚣尘上,“爱台湾就要爱陈总统(陈水扁)”成为政治标牌,与大陆来往就会被扣上“不爱台湾”的罪名,一些坚持统一、反对“台独”的岛内媒体受到打压,台湾电视台也被限制与大陆合作或购自大陆的节目……
而时至今日,这些“独派”的言论也在影响着民众,尤以台湾南部的地下电台为甚。
中天电视台已经停播的《全民最大党》节目曾有一个桥段,非常形象地演绎了南部地下电台的这种风格,例如,台风吹倒了路边树、家里的猫出去打架被欺负了等,都可以归结为“拢是阿共(共产党)的阴谋啦!”陈水扁家庭曝出“海角七亿”弊案,在瑞士转移大量资金时,仍有听众不忘扯上对岸,打电话到电台说:“都是阿共仔的阴谋,与瑞士联手要消灭民进党。”
记者的一位同行一次到虱目鱼的主产区台南学甲采访时,听到一个真实故事。虱目鱼不耐低温,一到台风天就容易冻死。“绿色”电台说,这次冷空气是大陆那边都打开空调,朝我们开冷气,把我们的鱼冻死的。南部的阿公听后气冲冲地冲出房子,指着大陆的方向破口大骂:“你们老共好阴险,把我们的鱼都冻死了!”
“大陆像胖虎,台湾像大雄,两边刹不住车怎么办”
“大陆像胖虎,台湾像大雄,两边刹不住车怎么办?”服贸(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宣传列车进入台湾政治大学校园时,一位学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小米手机在台湾发布,第二天基本上了所有台湾媒体,包括深绿媒体的头条;微信在台推出仅3天后,就跃升全台APP下载排行榜第一名;台湾仅2300万人,但淘宝台湾注册会员已正式突破100万名;《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综艺节目在岛内热播,也让台湾社会开始惊呼以往被台湾引领的大陆娱乐,原来已经如此茁壮成长……
如果仔细阅读在台湾立法机构前抗议学生中流行的“反服贸”懒人包(懒人包,即对其中内容的简明介绍),会看到里面充斥着这样的不实言论:600万新台币全家移民台湾、计程车“小黄变小红”、大陆“控制台湾物流、台湾媒体”……
这是另一个视角下的台湾看大陆。如果说“茶叶蛋”中的台湾看大陆,是哈哈镜中的“压缩、拉低”的小矮人,那另一个“看大陆”则是“膨胀、拉高”的巨人。以此次服贸协议在台湾引起的学运风潮来看,背后的一个因素就是担心大陆的经济渗透,“鲸吞蚕食”台湾。
台湾指标民调曾公布统计数据,里面就台湾民众对大陆整体印象进行调查。数据显示,86.6%民众认为大陆实力“强大”,68.3%以“成功”形容大陆的整体表现。
指标民调公司表示,调查结果显示两岸即便能够保持良性互动,还需要一些时间,才可能化解两岸60余年的对峙氛围,未来应经由民间社会互信的建立与累积,建构出两岸政治互信的基底。
台湾交通大学学生陈燕珩说,就连台湾小小的校园群体中,都存在着南北部的文化差异,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对岸幅员广大、13亿人口的大陆。“两岸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构架不同,在许多面向上有不同的表现,那是正常的。交流让我们接受彼此的差异,但下一步应该尝试理解差异的原因,而非陷入无尽的比较之中。”
(郑益坤荐自《报刊荟萃》)
责编:高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