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很多正面的教材。小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阶段,要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这一教育素材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针对小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探讨,深入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小学德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來,随着文化建设的深入,全国上下都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包含了大量的正能量,如果能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那么学生的视野就会得到开阔,学生的内在素养、思想价值等都会受到深刻的熏陶,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一、我国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应用
1.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重视礼仪、遵守礼仪是社会的道德和规范,更是文明的象征。在我国的古代社会,“礼”包含了人们对天地的敬畏,对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人们自身的期望以及宽容。是人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2.精神
传统文化中,历朝历代都用大量篇幅记述古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事迹,深刻地表现了人民对国家统一、安宁、稳定和社会和谐的期待与向往。
3.美德
在传统文化中,我国的儒家思想阐述了对“和”的理解,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在交往中,倡导“以和为贵”,教育人们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自然环境。此外,在老子的主张中,也强调了人们与自然要和谐共处,要尊重和保护自然。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新定位
1.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教育历来重视德育,因此,传统文化与德育是相互体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更是当前我国德育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将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更好地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小学阶段的德育至关重要,学校需要抓牢基础教育,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这样既能很好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又能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熏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借助时间、空间等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借助“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一些传统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品教育。
2.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动力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德”的内容,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同时,教育工作者对于德育的关注和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也正是有了“德”的滋养,才为以德立教提供了可能,为小学德育提供了动力源泉。目前,很多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文化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师生修身、正心、养德的主要精神食粮,为小学德育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3.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的三观教育
所谓“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人真正的价值所在。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基础阶段,对小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小学德育中,融入精选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小学生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提供保障。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多方位应用
1.将优秀的文化资源融入教材内容
教材是进行德育的基础,其中思想品德等课程,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相关的授课活动中,教育工作者要应用不同的授课形式向学生传达品德内容,最大限度地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出来。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便是利用教材的编写,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还可以编写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读物,将所在区域的美德故事以及人物等编排到读物中,以便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德育的效果会非常明显,教学成果也会比较理想。
2.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节日氛围
借助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抓住时机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德育实践活动,进行相应的思品教育,以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养成。
3.课余生活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德育教学只依靠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在做好课堂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根据课堂内容向学生布置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课题,让小学生在课堂之外自主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也可以向小学生推荐适合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余生活中主动查询资料进行阅读了解;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下的德育为主题的收集展览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深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四、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时间磨洗后的结晶,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德育内容,能很好地指导人们为人处世,尤其是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上,作用更是明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小学德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以促进学生养成优良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许艳玲.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7(5).
[2]郭海秀.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1).
[3]黎大勇.浅议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意义及构建[J].现代交际,2015(8).
关键词:小学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來,随着文化建设的深入,全国上下都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包含了大量的正能量,如果能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那么学生的视野就会得到开阔,学生的内在素养、思想价值等都会受到深刻的熏陶,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一、我国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应用
1.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重视礼仪、遵守礼仪是社会的道德和规范,更是文明的象征。在我国的古代社会,“礼”包含了人们对天地的敬畏,对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人们自身的期望以及宽容。是人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2.精神
传统文化中,历朝历代都用大量篇幅记述古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事迹,深刻地表现了人民对国家统一、安宁、稳定和社会和谐的期待与向往。
3.美德
在传统文化中,我国的儒家思想阐述了对“和”的理解,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在交往中,倡导“以和为贵”,教育人们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自然环境。此外,在老子的主张中,也强调了人们与自然要和谐共处,要尊重和保护自然。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新定位
1.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教育历来重视德育,因此,传统文化与德育是相互体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更是当前我国德育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将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更好地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小学阶段的德育至关重要,学校需要抓牢基础教育,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这样既能很好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又能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熏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借助时间、空间等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借助“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一些传统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品教育。
2.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动力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德”的内容,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同时,教育工作者对于德育的关注和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也正是有了“德”的滋养,才为以德立教提供了可能,为小学德育提供了动力源泉。目前,很多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文化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师生修身、正心、养德的主要精神食粮,为小学德育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3.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的三观教育
所谓“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人真正的价值所在。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基础阶段,对小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小学德育中,融入精选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小学生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提供保障。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多方位应用
1.将优秀的文化资源融入教材内容
教材是进行德育的基础,其中思想品德等课程,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相关的授课活动中,教育工作者要应用不同的授课形式向学生传达品德内容,最大限度地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出来。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便是利用教材的编写,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还可以编写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读物,将所在区域的美德故事以及人物等编排到读物中,以便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德育的效果会非常明显,教学成果也会比较理想。
2.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节日氛围
借助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抓住时机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德育实践活动,进行相应的思品教育,以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养成。
3.课余生活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德育教学只依靠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在做好课堂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根据课堂内容向学生布置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课题,让小学生在课堂之外自主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也可以向小学生推荐适合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余生活中主动查询资料进行阅读了解;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下的德育为主题的收集展览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深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四、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时间磨洗后的结晶,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德育内容,能很好地指导人们为人处世,尤其是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上,作用更是明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小学德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以促进学生养成优良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许艳玲.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7(5).
[2]郭海秀.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1).
[3]黎大勇.浅议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意义及构建[J].现代交际,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