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优秀生源基地建设研究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ng4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优秀生源基地的原则
  
  1.统筹规划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属性、办学层次、发展规划等因素,结合考生近年来志愿填报情况、中学录取人数,以及相关录取数据等综合分析,科学地选择一批适合建立优秀生源基地的中学。为了确保质量,应该统筹规划,每年有重点地考察一批、建设一批,不宜一次性大批量设立。
  2.三方有利
  生源基地建设要坚持高校有利、中学有利、学生有利原则,达成共识,共同发展。也就是说,在围绕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大前提下,有利于高校多招收优质生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有利于中学提高升学率,提高办学质量;有利于考生的升学和个人成长。只有坚持三方有利的原则,才能引起三方的重视,调动其积极性,确保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严谨规范
  生源基地的挑选、签订、维护及后续的反馈需要有严谨、规范的程序,一方面体现高校和中学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双方合作的长期性、有效性。
  
  优秀生源基地建设工作的策略研究
  
  1.结合高校办学实际和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中学作为优秀生源基地
  首先,在选择中学时,可以把历年招生录取中生源较好的、与本校有历史渊源的中学作为首选目标。由于高校的招生历史、办学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许多高校会对部分中学的考生及家长产生“潜在”的吸引力,双方形成了一种默契的良性关系。因此,选择生源基地中学时,可以把这些中学作为首选目标。
  其次,从生源质量上来说,基于示范性高中在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方面有更多的成功经验,可以以各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为重点考虑对象。
  2.签订优秀生源基地协议,举行挂牌仪式
  确定生源基地关系后,双方应签署生源基地协议书,举行正式的挂牌仪式。协议中明确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便自觉遵守和履行。举行挂牌仪式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了解双方关系的建立,既展示了高校的实力以及在某几个领域的特长,对中学办学质量和声誉也是一种很好的肯定。
  3.实施高中与大学教育的有机衔接
  知名教育家谢安邦曾说,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一场“接力赛”,需要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有机衔接。河南大学一位学者曾深有感触地说过: “大学要了解中学的课程安排,适应中学的变化;中学也要了解大学的改革方向,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2]如何衔接好中学和大学两个阶段的教育,如何在思想体系、教育体系等方面使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保持学生培养的连续性,是大学校长、高中校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社会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
  笔者认为大学与优秀生源基地中学开展双向进校园活动是开展中学与大学教育有机衔接的有效策略。具体措施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在生源基地中学开设“大学先修课”。“大学先修课”课程是指在高中阶段开设达到大学学术标准与学业水平的课程,供高中生选修,对学习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发放课程结业证书,升入大学后,此选修课学分可直接认定。国外实践经验以及有关研究表明,大学先修课程可以较好地解决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大学先修课(the 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在美国很普遍,它于1955年在美国设立,该课程是由大学理事会联合优秀的高中教师共同为高中生开发的大学程度的课程,有志升入大学的高中生在高中就可以选修大学一、二年级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及语言和社会科学的部分课程。目前,AP课程已走进世界100多个国家。美国近60%的高中开设AP课程,它在高中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90%的高校承认学生AP课程的成绩和学分,50%左右的大学允许AP课程考试达到相应级别标准的学生直接修读大学二年级课程。[3]国内有些高校也开始尝试开设大学先修课。2013年1月,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宣布,应国内部分中学要求,北京大学合作试水“中国大学先修课程”[4]。北京大学柳彬教授表示,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大学与中学的有机联系不应当被高考割裂,中学教育不应异化为高考强化训练班。[5]
  第二,请高校教师到生源基地中学为学生举办讲座,开设拓展性课程。高校可以根据生源基地中学的特点及要求,发挥自身教学科研力量优势,组织教授专家、知名学者去生源基地开设科技、人文类的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会,开设拓展性课程,以及与中学一起开展创新科技项目等,以增进与中学的交流及互动,加强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教师的学识、视野和教育方法具有相对的优势,借用大学师资无疑将有助于加强高中教学、推动高中师资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生源,提高了高中教育的水平,实际上也就是相应提高了大学的教育水平。
  第三,组织中学生到高校实验室、图书馆参观及参加相关研究活动。大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既神秘又向往,定期组织生源基地学生参观校园、实验室、图书馆等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高校的认同感。高校实验室及图书馆对基地中学学生开放,中学生可以通过申请的方式,获得到高校做实验或借阅书刊的机会。有特殊潜质的学生可以参加高校的学术研究团队,可以获得高校教师的学术指导,对有突出才能的学生配备学术导师,对其进行专项技能指导。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增强了生源基地学生对高校、对专业的了解,也达到宣传学校、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的意愿。
  4.开设“直升班”,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储备人才
  大学和中学都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且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但是那些高考很难涉及的内容却难以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学可以以自主选拔录取为契机,在生源基地中学开设“直升班”,积极探索与中学合作培养人才。“直升班”的学生由大学参与选拔,选拔那些对高校有认同感、有报考意愿的学生,高中毕业后允许不参加高考,直接到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直升班的设立,是希望在没有高考压力的情况下,从高一开始,大学就参与学生的培养,很早给他们传递“不是只有高分就行了,要真正能够创新、做社会栋梁”的观念。学生在中学能够提前接受大学教师的指导,通过开设大量选修课和互动课程,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提前学习大学知识,多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直升班”体现了大学选、育衔接的理念,大学招生由过去的“到瓜田里摘瓜”转变为“到瓜田培育自己理想的瓜”。直升班的学生将对高校更有认同感,对专业学习兴趣更浓,避免了高分考生落榜的风险,特别有利于那些有潜质和突出才能的中学生脱颖而出。
   5.建立质量跟踪反馈机制
  为了长远的发展,高校应建立生源基地质量跟踪反馈机制。首先,建立学生档案库,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日常表现、获奖、就业等情况全部收集整理,作为档案保存。其次,定期与生源基地中学交流情况,一方面让中学了解到学生的后续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听取生源基地中学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组织已就读高校的优秀学生回生源基地学校开展汇报会,文艺演出等。高校还可组织优秀生源基地评比、设置高校奖学金、助学金等活动,以此激发生源基地教师、学生的热情,让其更好地投入到生源地建设中。
  
  建设优秀生源基地的意义
  
  首先,为高校提供充足、优质的生源。充足、优质的生源有利于高校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正如弗莱科斯纳所说: “决定大学发展前景和质量的基本因素是中等教育。大量高素质的中学生才是大学永不枯竭的源泉。”[6]
  其次,保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高校通过对中学教育施加影响,把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提早灌输给中学生,参与培养一批有志愿意向的考生,培养他们对高校的认同感,培养和增强他们对学科和专业的兴趣。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生源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高校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高校与中学建立优秀生源基地关系,有利于高校提高生源质量,有利于生源基地中学开展素质教育,有利于保持人才培养的联系性。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北京教育考试院,2003年-2012年北京教育考试院工作简报.
  [2]蒋雪岩.教育的链条不可割裂—对大学与中学人才培养衔接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5) : 78.
  [3]张笑岩. 美国AP课程述评[J].基础教育参考, 2010,(9):27-31.
  [4]求真问道.北京教育(高教版)[J].2013,(3):4.
  [5]原春琳.中国青年报,2013年1月28日.
  [6]刘利军.关于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对接的问题研究—对构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桥梁的思索[J].中国科技信息, 2004,( 24) : 157.
  
  [责任编辑:李艺英]
其他文献
一天,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从桃园经过,走着走着他们就争吵起来,接着拳打脚踢,大打出手。看守桃园的诸葛亮看到了,连忙赶过来劝架。  原来,三人为了争做大哥互不相让,最后决定用拳头说话。诸葛亮把手中的打狗棒舞得呼呼作响,说:“这个简单,我来主持一个比赛,谁赢了谁就做大哥。”其余三人被恐怖的打狗棒吓得连声说:“好好,你来主持。”  于是,诸葛亮坐在一块石头上,宣读比赛规则:“本次比赛比文不比武,每人一道
张静如(1933年—2016年),北京人。我国著名学者、中共历史学家、李大钊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高校党建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全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项目首席专家。  
珠宝大盗 柔 萓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2020年的毕业季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非同寻常,各高校都在为毕业生的大学生涯画上一个圆满句号。“乘风破浪”的毕业季过后,值得高校深思的有四点:一是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既要注重形式、有仪式感,更要重视内容,使毕业生、在校生及其家人受到正向的激励和鼓舞,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健康的辐射和影响。二是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毕业季的每项工作,更要注重毕业生转
侯光明,男,汉族,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驻日本国大使馆一秘,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副书记,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曾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国防科工委“511”高级管理人才、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高校模范工会主席”等荣誉。荣获国家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系统科学、组织科学、创新方法研究,出版《中国研究
摘 要:高校坚定“四个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对办学史上红色基因的挖掘与传承弘扬。高校红色基因凝结着一辈辈师生跟党走和为国为民接续奋斗的宝贵精神。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红色基因形成、积淀与传承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就如何将高校红色基因融入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出具体意见。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育人工作中要传承红色基因,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信仰、有担当的时
摘 要:高校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高校师生关系中的核心部分。教学模式从单向知识输出模式发展到师生互生共学模式,是师生平等理念在教学中的实践和贯彻,是建立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以及由此触发的教育理念转变的基础之上。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应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以促进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模式向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转变。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  师生关系是师生双方在
2015年11月,中国音乐学院提出倡导和建立“中国乐派”(中国音乐学派的简称)的构想,是以中国音乐资源为依托、以中国艺术风格为基调、以中国作品为体现、以中国音乐家为载体的音乐学派。这一发展理念的提出,为建设具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世界一流大學提供了学科依据。2017年9月,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同年10月,提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建设目标;2018年12月,启动本科“中国乐派8 1
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博士生和硕士生规模稳定增长  北京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达地区之一,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5年,北京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有在学研究生28.39万人。到2019年,在学研究生达到36.06万人。5年间,研究生培养规模扩大了7.67万人,累计增长了27.05%。  博士生和硕士生规模均呈稳步增长趋势。2019年共招收研究生12.39 万人,比2015
摘 要:北京高等教育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相关战略部署,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逐步构建起“三核联动、三重推进”的发展建设体系。北京市以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教学要素体系建设为核心基础,以促进高校分类发展、完善卓越人才培养等教学综合改革为重点内容,以推动高校结对共建、强化自主性联盟建设等高校协作发展为关键抓手,各级联动、互为补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