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三记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enguo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静如(1933年—2016年),北京人。我国著名学者、中共历史学家、李大钊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高校党建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全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项目首席专家。
  张静如先生是党史大家,在他逝世以后,许多人都很怀念他。我是他的学生,这种感情自然要更深一层。回想从第一次拜见先生,到最后一次告别先生,我的脑海中就会闪过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这不是用一两篇文字可以表达清楚的。因此,我只能根据自己的体会,选取三个角度,裁剪三个片段,然后按照我的方式连缀起来,名之曰“先师三记”,来寄托我的哀思和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张门求学记
  我第一次见到先生是在2001年,经过一波三折,直到2004年第三次报考,才通过考试,被张先生收入门下。对于这一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是倍加珍惜的。先生言语不多,但在文章上却总有独到的见解。大到论文的主旨,小到注释的规范,我得到的是一套完整的学术训练。现在我也当导师,开始指导自己的研究生。我总是把先生教给我的东西,作为经典的教学案例讲给我的研究生,让他们从中得到智慧和启迪。
  我希望他们像先生一样,做一个合格的“资料员”。1953年,张先生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资料员”。那时候,他在资料室内放了一张床,常常睡到那里,以便看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把《新青年》月刊一卷至九卷、四期季刊、五本不定期期刊中的论文、小说、诗歌、译文、通讯、广告,都一字不落地全部看完。为了写《李大钊同志革命思想的发展》(1957年)这本书,他不满足于刘弄潮在《李大钊著述目录试编》中提及的100多篇,也不满足于蔡尚思在《李大钊著述的分类编目》中提及的200多篇,而是到北京市委档案室借来李乐光(李大钊同乡)生前所存李大钊著作的抄件300多篇,全部抄下并用能够找到的原件校对。这比195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选集》中收录的133篇要多得多。先生之所以被誉为“国内外李大钊研究的第一人”,我想与他有“资料员”的这个经历是分不开的。
   大师印象记
  石仲泉先生曾赞誉张先生为学问大家,原因有四:一是学问的开创性与创新性,不仅开辟学科建设的新领域,而且还提出诸多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二是学问的厚重性与深刻性,能做到史料扎实,分析精到,成一家之言;三是学问的广博性和多领域性,能将多门学问融会贯通并在多个领域有所建树;四是学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其著述之丰,加之培养研究生、国内外访问学者之众,在党史界可以说无以出其右者[1]。仲泉先生所说自然不虚,但除此之外,我想先生那种“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的“率真”和“自省”,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大师气象。
  先生是李大钊研究的开创者。他在24岁时就出版了《李大钊同志革命思想的发展》一书,这既是国内学者研究李大钊革命思想的首创之作,也是事实上存在的“李大钊学”的奠基之作。但先生却并不以此自满,他认为“这本小册子基本上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之所以说“基本上坚持”,是因为书中“确有不够实事求是之处,如有些结论就说得过了头,有些话说得绝对了些,不甚符合實际”。
  如果说这还有些“大而化之”的话,那么下面的这个自我批评则更见这位党史大家的“真功夫”。例如:在《关于研究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的几点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自己在1980年发表的《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形成之史的考察》一文,由于没有看到1925年党的十月扩大会议的材料,因而对李大钊的《土地与农民》一文就作出了不甚恰当的评价,认为其“提出了耕地农有的正确主张。实际上,耕地农有是在十月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而李大钊的文章则是依据中央决议精神写的。这种没有弄清情况就妄下结论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在这篇文章的“评文纪事”中,他进一步写道:“文中在举例中,对我以往文章中的错误,做了更正,我以为有错就应该承认、纠正,不要怕面子上不好看。”[2]
  正因为以研究李大钊起家,所以先生始终都在关注和反思自己的这个“老本行”。例如:在《李大钊和北京师大》一文的“评文纪事”中,他就对22年前的这篇旧作写出如下评语:“我在文章中把1921年10月李大钊在女高师的讲演与12月1日发表在《晨报》上的《美国图书馆员的训练》弄混了。……功夫不到家,必然出错。科学研究只差一步也不行,这是绝对真理。”[3]当看到自己的学生朱志敏教授写出一部高质量的《李大钊传》时,他欣然为之作序。也正是在这篇序言中,他用自我批评式的话语表达了对李大钊研究的期望:“我50年代写关于李大钊的书时,没有这样的水平。有人说在学术研究上一代不如一代,我认为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学术研究在进步,这就是我们希望之所在。”[4]
  先生是党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开创者,其代表性著作是《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对此,党史界有很高赞誉,认为它是中共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最有价值的成果”[5]“这种结构性、层次性分析对根除中共党史研究中存在的教条化、原理化思维模式是一种理性的救治”[6]。但先生同样并不以此自满,“我以为这本书的主要毛病,是没有能提出一个完整的中介理论体系。”正因为认识到书中的缺憾,所以先生始终都在关注和反思这个“中介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此后历经十年思考和反复论证,他终于得出一个较为成熟的结论,并将它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一是以近现代社会史为基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为主线;二是以社会进化为基础,以社会变革为动力;三是以群体社会作用为基础,以个人社会作用为契机;四是以社会心理为基础,以社会意识形态为导向;五是以历史辩证法为核心,以中国传统治史方法和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精华为辅助。[7]   一般说来,史学批评是史学理论产生的基础。它为史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与素材,成为史学抽象的根据。先生构建的“中介理论体系”,不仅具有推动党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而且还具有指导党史批评的独特价值。
  关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先生曾有一个总体评价。他说:“在有关中共历史研究方面,我提出的新的并在学界产生较大影响的主张有四点: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应该属于历史学科;二是以现当代中国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历史研究;三是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研究中共历史;四是倡导研究中共历史学理论和方法。在我的研究中,毛病是在每个新开创的研究领域中没有深入下去。”针对文中的“功过是非”,在《张静如文集》“评文纪事”中,他均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从“信、达、雅”的角度作出了精彩评论。
  第一,就真实性而言,先生总体上肯定其文章,“思想解放,比较实事求是”[8]。但他也严肃指出一些文章中的不实之处。例如:在《〈汪精卫评传〉序》的“评文纪事”中指出:“文中说在本书出版前还没有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的汪精卫传,这话说得不准确,说明我孤陋寡闻。”“看来,不要轻易说‘以前没有过’‘填补了空白’‘历史上第一次’之类的话,说了,常常会被打屁股。”[9]
  第二,就思想性而言,先生总体上肯定其文章,“有开创性,提出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观点”[10]。但他也不放过对一些“陈旧”之作的反思。例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思想》的“评文纪事”中说:“没有什么新的见解,只是把以往的观点集中一下。”[11]
  第三,就艺术性而言,先生总体上肯定自己“写文章、讲话深入,通俗易懂”。但他也对一些文章的叙事文风提出批评。例如:他在《“问题与主义”的论战》的“评文纪事”中说:“文中的缺点,十分明显。不仅论断绝对化、简单化,如对胡适的分析之类,而且叙述方法上也很呆板。”在《李大钊和陈独秀》的“评文纪事”中说:“有些话不通畅,从内容上说是很肤浅的。”[12]
  先生认为,“有的学者很在乎自己的对错,其实也没有什么,对了当然好,不对改了就是。这类事,我觉得不必隐讳。”[13]正因为能不隐不讳,知错即改,所以在自我评价中才会说出“大实话”。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不怕自揭其短,却比别人更受敬重的原因”[14]。
   千秋功业记
  “八十三载人生路,党史学科擎天柱。务实求真开新经,情满杏坛英才出。”[15]这既是先生学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励耘”“乐育”精神的生动体现。
  先生的最大功业,就是率先构建党史学科大厦。党史学属于史学门下的历史学科还是法学门下的政治学科,曾一度成为困扰该学科发展的最大难题。因为自1958年以后,党史被确定为高校的政治理论课之一,人们便渐渐忘记了它作为历史学科的性质。在中国学术界,先生最早关注这一问题。他认为,高校历来都有依据不同时期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思想教育的需要,选择一定的学科充任政治理论课,被选入的学科,并不因此而改变它们的本来性质。但由于人们长期忽视了这一点,将党史认定为政治理论学科,容易引导人们不是按照史学而是按照政治学的方法来研究党史学,这样既不利于党史学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展,也不利于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为高校的理论和思想教育服务。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之后,先生于1987年发表《党史学科建设断想》,首次明确指出“党史学是历史学”“党史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的纵向学科,是近现代历史时限之内的一部专史,其性质自然应该属于历史学科”[16]。
  党史学科发展落后,与学科性质不明有密切關系。因此,在阐明党史学科性质之后,先生便呼吁学界加大对党史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力度。1989年,先生还与访问学者唐曼珍教授合作编写《中共党史学史》,对党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各个时期党史研究概况,以及党史重要文献资料的编纂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并从理论上提出党史学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意义,从而为党史学科的发展和完善作出重要贡献。此外,他还强调:“任何人文社会科学都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但每个学科又有自己的独立理论,历史学科也应如此。”“用唯物史观指导党史研究,需要建立起一个中介理论体系。否则,无法应用。”[17]先生说他写《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一书就是打算要解决这个问题。
  在党史学科建设中,先生不仅强调“固本”,强化基础理论研究,而且主张“开新”,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王炳林教授曾对其学术贡献作八个方面概括:一是以五四运动为基础的中共历史事件研究;二是以李大钊为中心的中共历史人物研究;三是中共历史学科建设研究;四是中共历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五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研究;六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七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八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改革研究。
  在以上八大研究领域中,先生均保持国内领先地位。除此之外,先生还积极推动党史学科为现实服务,在北师大党史学位点开设新的研究方向。一是设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研究方向。自1991年设立这一方向以来,先生带领他的同仁和学生先后发表了《“五四”与中国社会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再论社会现代化》等一系列论著,从现代化角度观察共产党历史,突破传统的研究模式,从而引领了党史研究的新潮流。二是设立高校党建研究方向。2004年,先生倡导成立北师大高校党建研究中心,并在全国党史学位点中率先设立了这一研究方向,并得到学术界的初步认可。
  先生还有一项重要功业,就是教书育人。在63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践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格言,谱写“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篇章。先生一生桃李满天下,培养的博士、硕士和访问学者近150人,还有更多的编外弟子。先生喜欢年轻人,总是积极创造条件奖掖后学,帮助他们进步。从1986年开始,他就发起组织全国党史学位点年会,构筑青年人相互学习、交流思想的学术平台。每次会议,他都慷慨解囊,对学生论文演讲比赛的优胜者予以嘉奖。现今,这项活动已成为我国党史学界一件盛事,30多年从未间断。先生一生俭朴生活,但他却把节省下的工资收入10多万元贡献出来,于2002年设立“张静如中共党史党建优秀论文奖励基金”,用以奖励全国范围内党史党建研究的优秀论文成果。这是目前我国党史学界唯一的学术论文奖励基金,对于全国党史专业中青年学术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016年8月29日,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在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我想最好的纪念方式,就是对其精神风范作一次深入总结。我以为,我们一定要学习先生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从一个动荡年代的知识青年,成长为一代学术名家,没有这种执着精神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也一定要学习先生富有理性的批判精神。在学术与政治之间,他总是能够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这是多么难得的一种可贵品质。我们还一定要学习先生自信达观的生活态度。他从不因处境的一时困难而终日忧心忡忡,也绝不为追求富贵而往来奔走、到处钻营。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是要继承先生的遗志,光大先生的事业。他虽已筑起党史学科这座大厦,但的确还有一些“添砖加瓦”的事,需要我们这些后学者来完成。
  参考文献:
  [1]贺张静如先生从教60周年[J].北京党史,2013(2):29-34.
  [2][3][8][10][12]张静如. 张静如文集:第1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6:299,350,序言,序言,76.
  [4]朱志敏.李大钊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序言.
  [5]郭德宏.中共历史研究不断创新的一个典范—评《张静如文集》[J].中共党史研究,2007(4):121-122.
  [6]一部凝聚理论思维的创新之作─评张静如著《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J].北京党史研究,1996(1):50-56.
  [7][13]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第3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6:778,715.
  [9]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第2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473.
  [11]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第4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1216.
  [14]李向前.人有多真,学有多深—张静如《暮年忆往》读后[J].中共党史研究,2013(3):121-125.
  [15]周良书.张静如先生的学术人生[J].唐山学院学报,2016,29(5):1-5.
  [16]张静如.党史学科建设断想[J].党史研究,1987(6):18-23.
  [17]周良书.“党史学是历史学”—访张静如先生[J].北京黨史,2016(5):58-62.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苑聪雯]
其他文献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双一流”的关键是要为中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作贡献,而“世界一流强国”,必须以“中国特色”为基础,核心或根本在于文化。因此,要在当代世界文化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使中国文化能引领当代世界文明。高校要进入“双一流”,大
摘 要:高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包括项目申报、结题、经费管理和意识形态审查等内容,涉及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和学校科研、财务、审计等部门。从粗放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些部门的工作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就细节管理而言,其职责又密切相关。新形势下,推进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有利于加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细节管理,进而推动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部门协
摘 要:同行评议制度是符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特点的重要评价机制。在当前高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和“反五唯”背景下,同行评议机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至关重要。委托代理理论为研究同行评议机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高校作为委托人和同行评审专家作为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代理人有可能做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因此,需要在激励相容约束和参与约束两个条件下寻找委托人设计的最优契约,使代理人努力的方向和结果符合委
放假真好,爸爸妈妈上班时,我可以在家里玩游戏。但今天是星期六,妈妈一大早就打扮得花枝(zhī)招展(zhǎn)的,对我说:“少鸿,和我一起去参加同学聚(jù)会吧。”  我撇(piě)了撇嘴,“我可不想跟着这么多妇女逛(ɡuànɡ)街。”  妈妈脸色一沉,“难道我是中年妇女吗?”  我连忙说:“你是漂亮妈妈!”  妈妈眉开眼笑地说:“漂亮妈妈当然要把帅气儿子带给我那些姐妹看看,瞧,我的产品多棒!”
摘 要:通过北京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提升工作背景的分析,提出“以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与战斗性为着力点,以严、细、实、新为落脚点”的工作思路,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探索构建由“两体系”“一矩阵”和“四库”组成的组织生活质量提升策略体系。  关键词: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提升  北京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提升的工作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更就“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
“0”被宠坏了。它认为自己最完美、最重要,于是趾(zhǐ)高气扬起来。  “8”扭着腰肢来了。“0”瞥(piē)了它一眼,轻蔑(miè)地说:“嗤(chī),拦腰扎根皮带,臭美!”  “9”走来了,“0”取笑道:“啧啧,几日不见,竟长出一条长尾巴来了。”  正巧“6”走过来,“0”马上冲着它嚷:“喂,长尾巴就长尾巴呗,还玩什么倒立!”  “挺个大肚子,还叼着根香烟,大款嘛!”“5”被“0”说得一愣
将企业请到学校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智慧零售金牌店长特训营”和“财务共享特训营”。在“智慧零售金牌店长特训营”中,学生们体验了智慧门店经营的实操、实训,提高了新零售综合技术技能水平,并获得国内首批“新道智慧零售金牌店長特训营”培训证书。在“财务共享特训营”,学生们学习了财务人的十大职业素养、简历制作及指导、小微创业企业账务实操、报税实操、信息化课程初级实训、商贸企业账务实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河南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出,要把学习焦裕禄精神贯穿活动全过程,做到深学、细照、笃行。在指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融入其中,通过抓好顶层设计,实现了“两个结合”,筑牢了“两个阵地”,使学生党员在“党建路桥工程”和“学生党员先锋工程”活动中展示了良好风貌,探索了一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优异的实践成果。  关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建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明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责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必须和各项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目前,高校校级层面对所属二级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年度考核形式不一,考核内容不够明确,大多数学校没有制定自己的考核指标体系。再者,教学、教辅部门工作性质和机关各职能处室工作性质不太相同,不能用
一天,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从桃园经过,走着走着他们就争吵起来,接着拳打脚踢,大打出手。看守桃园的诸葛亮看到了,连忙赶过来劝架。  原来,三人为了争做大哥互不相让,最后决定用拳头说话。诸葛亮把手中的打狗棒舞得呼呼作响,说:“这个简单,我来主持一个比赛,谁赢了谁就做大哥。”其余三人被恐怖的打狗棒吓得连声说:“好好,你来主持。”  于是,诸葛亮坐在一块石头上,宣读比赛规则:“本次比赛比文不比武,每人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