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hanica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育的特性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目标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美育可以通过精心筛选材料,挖掘思政课教学内容之美;通过寻求多样教学形式,营造思政课教学过程之美。
  关键词:美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7-026-02
  
  当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陷于“三不太满意”的尴尬状态:领导不太满意、学生不太满意、教师自己也不太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有:枯燥、空洞、教条、缺乏实效性等。把美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运用美学理论和原则,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审美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和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更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为手段,以激发情感,陶冶性灵,培养情操,追求理想为特征,潜移默化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1]。具体地说, 首先,美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离不开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其次,美育是一种能力教育,通过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全方位作用于受教育者的知情意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最后,美育是一种潜移默化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美育的最终目的。
  一、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王国维都曾大力倡导美育。蔡元培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2]”王国维认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为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3]”美育理论家苏霍姆林基也认为,完整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相互渗透与交织的过程。其中,美育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并对德智体三育具有促进作用。高校不仅要加强美学和美育理论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要重视美育在各门学科中的渗透。具体来讲,美育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以下作用:
  (一)美育的特性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多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方式,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过时、教学内容枯燥。“说理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敬而远之,无趣厌烦的情绪随之而来。如果学生在思政课课堂上感受不到激情和美感,内心对教师所讲的理论产生不了认同感和共鸣感,那么又怎么能够让他们接受那些抽象难懂的理论呢?
  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将审美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正如论语中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超越认知的层面,内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需求,才能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真正养成,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感染和体验,而这也正是美育独特的功能和特点具有的。美育的特性如下:
  1、寓理于情的情感性
  所谓寓理于情的情感性,就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寓情于理。思政课教育是一种理性教育,侧重于晓之于理、以理服人,缺乏动之以情。如果能够将抽象的理性内容通过感性教育,便能激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认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学内容,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2、寓教于美的形象性
  美育的形象性特点是由美的事物的形象性所决定的。正如黑格尔所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是我们“可观照,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5]”。无论是自然美、艺术美亦或是社会美,形象性都是它们的基本属性。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具体、可感、生动的美的形象的直观、感受和激发,使学生浸润在美的形象体系中受其打动、感染和教育。
  3、寓趣于美的趣味性
  美育的趣味性指的是“美育过程总是伴随着个人趣味的激发和满足的过程[6]。”美育的趣味实质上源自美育的感性形象性。美育的过程始终伴随着生动直观的形象以及对生命形象的体验,使受教育者对审美的欣赏和创作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审美是一种人们心甘情愿、乐意接受的愉悦活动,这与思想课传统教学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的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二)美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目标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主要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人身依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形式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个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可见,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这个社会形式最基本的原则。
  美学理论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曾经讲到:“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8]”。这句话前一个“自由”指的是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这种方式是自由的;后一个“自由”指的是美育的目的是要培育自由的人[9]。由此可见,美育的目的是使人得到更多的自由从而成为完美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美育的情感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特征使得美育对受教育者不能带有任何强迫和灌输,而只能依靠美的形象本身的魅力达到吸引受教育者。在接受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动参与、自愿参与并愉悦参与,摆脱了狭隘的物欲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超脱和解放,凸显了自主的地位。从对人的培养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美育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美育的方法,是指美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具体手段。文无定法,育人也无定法,以下所讲的方法,只是两个较为典型的方法而已。
  (一)精心筛选材料,挖掘教学内容之美
  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具有内在联系的美的材料十分丰富。不管是祖国美好山河、优秀艺术作品还是英雄崇高品德,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它们要么弘扬正气、要么富含生活哲理、要么给予人生启迪,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材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如概念、原理都是相当抽象的,教材的编写大部分是以浓缩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发掘教材中原有的美育因素并将其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教材内容。例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当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这部分内容时,笔者挖掘了其中闪烁着的“美”的光芒: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提供了方法和观点;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现实的经济状况相结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著名的“剩余价值理论”,深刻地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把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加以发展完善,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理论成果展示的便是辨证之美、运动之美和伟大之美。
  又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绪论部分时,笔者并非枯燥空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而是首先让学生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一定感性的认识。通过讲解马克思及其家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马克思的才华、马克思的浪漫、马克思的坚韧。马克思一生当中,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不惜得罪资产阶级,不惜丢掉优越的工作,贫困潦倒伴随一生却始终不悔,这是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的原因,也是人格美的表现;恩格斯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放弃优越的家庭条件,走进工人、了解工人、组织工人解放运动,为了让马克思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寻找一条真理,恩格斯放弃了自己对经济理论的研究,从事了20年他所厌恶的商业工作,这也是思想美的典型。
  (二)寻求多样教学形式,营造教学过程之美
  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美育结合得好,除了挖掘教学内容之美,以美学知识充实教学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能否通过好的教学形式营造出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
  1、发挥教师的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0],也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手段。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语言美,而语言美也是教师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彼得罗夫斯基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活动的高度有效性在许多情况下依赖于教师语言的修养。……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言语的丰富性和动人的表现力。[11]”教师在课堂上假如能够很好地运用语言,把上课当成一门艺术,把讲课当作是独具一格的演讲,相信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的语言分为口头语、文字语和态势语。文字语主要包括板书、作业批语等;态势语如眼神、表情、肢体等。口头语言的运用不宜过分文雅书面化,也不宜过分低俗口语化,假如能够适当结合与时俱进的各种语言模式,如:淘宝体、黛玉体等,会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同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由于现在很多高校的思政课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一些教师受制于电教控制台,基本的板书和与学生的交流几乎为零,文字语和态势语在高校的教学中受到极大忽视,这大大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
  2、展现教学方法之美
  (1)利用多媒体教学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和感染性,使思政课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
  (2)利用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Web-based instruction,WBI)就是运用因特网的搜索与传递功能,以及它所拥有的充足资源来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2]。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学生和教师能够获得以前很难得到的信息资源;可以将学生课堂上的展示成果制作成为视频上传从而作为共享资源,同时还可以开辟讨论专区,实现思想的碰撞。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3) 利用影视、音乐等媒体,设计寓教于乐的教学环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总是给人枯燥、沉闷的印象,在教学环节中融入趣味性元素,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例如:在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时,笔者将班里的学生分为5个小组,由学生自选主题(也可由教师提供),自选展示形式,如:PPT讲解,小品、话剧表演,辩论、演讲、访谈,自制DV、音频等,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展示成果,展示成绩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评比。整个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开发了他们的自主能动性,使他们能够在丰富多彩、全面发展、寓教于乐的教学实践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以深度情感体验的方式内化于自我心中。
  三、小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审美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更有利于改善思政课的枯燥性和沉闷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国春.大学美育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基础性核心课教材)[M]. 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4.
  [2] 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 王国维文集 第3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4] 《论语?雍也》
  [5 ] 黑格尔.美学 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 王一川主编.美学与美育[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第145页
  [9] 闫寒英.美育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开放性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
  [10] 列宁选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508页.
  [11] A.B.彼得罗夫斯基.年龄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教研室译.1980.
  [12] 胡谊.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在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的多重作用下积淀形成的、特有的办学特征。而在高校评估体制中,高等教育被物化为一套可观察的、标准化的评估指标。评估中,能够反应办学特色项目的“文本”,被指标化、标准化,从而忽视了高等教育本身的文化—历史的特殊性。以哈贝马斯的认知旨趣为出发点,探寻高校办学特色的本质,分析评估指标标准化与办学特色独特性的冲突。  关键词:办学特色
摘 要:中国古代文化的乳汁哺育了日本古代文化;但现如今被日本所引进、吸纳和消化过的文化波澜壮阔地流入中国,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切实体会到日本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反哺”。本文以中国当代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日本“文化反哺”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旨在客观的反映出日本文化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文化反哺”的物质因素及背后支撑的精神因素,进一步为处在信息多元化时代的当代大学生如何将世界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招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屡创新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但此道路充满了艰辛,而造成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深入剖析,希望通过探析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主、客观因素,能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 内外因原理 大学生自主创业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内外因共同作用推动
摘 要:包容性增长旨在让所有人享有发展的平等机会,合理地分享发展的成果,现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包容性增长”和中国近年来提出的“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等思想,从根本上说是一脉相通的,都代表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本文讨论其来源及意义,旨在加深对此概念的理解,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当中。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内涵    1. 前言  2009年11月15日
摘 要:高校隐性课程的实施发挥着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在高校教育中, 一直都很重视显性课程的作用, 而隐性课程对大学生的影响却经常被忽略了。因此,高等学校应该积极地开发与建设隐性课程,使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互配合发挥作用,对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隐性课程 开发与建设 高校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课程根据是否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分为显性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锅炉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转换设备,它的运作环境通常是高温和高压,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安全事故。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经常地对过滤进行检验检测。本文简要分
摘 要:基于企业对就业毕业生的投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现场调查,确定了职业岗位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典型工作任务,从而制定课程标准,大胆改革,以满足企业需求。  关键词:电厂化学 课程标准 技能标准 对接    笔者的调查研究表明,电厂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后企业不满意的绝大多数投诉是,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岗位、满足企业生产要求。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现行的电厂化学专业课程标准
低聚糖素,属植物源低毒杀菌剂,主要剂型:0.4%水剂。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花生锈病,荔枝龙眼霜霉病、炭疽病,雪梨黑星病,苹果落叶病,香蕉叶斑病、枯萎病,柑橘溃疡病,橡
第三方物流脱胎于传统的仓储、运输、货运代理等业务,它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商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行业。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第三方物流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用工的市场变化,高职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影响地域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提出若干促进就业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 地域性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7-024-02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  1、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一般而言,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总量越大,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