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社区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的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kak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联动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在改善患者预后中的效果,以及定期监测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因心血管病再住院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共300例随机分为常规管理组和团队管理组,按照不同的策略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因心血管病再住院率和全因病死率;定期监测患者的NT-proBNP较基线NT-proBNP的增加值(△NT-proBNP),比较无事件患者和因心血管病再住院患者间△NT-proBNP.结果 团队管理组3个月内、6个月内和9个月内因心血管病再住院率均较常规管理组呈轻度下降(分别为13.4%vs.17.4%,24.6%vs.32.6%和34.5%vs.45.7%),团队管理组12个月内再住院率较常规管理组显著下降(43.1%vs.55.8%);团队管理组与常规管理组间3个月内、6个月内、9个月内和12个月内全因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0岁患者无事件组和再住院组间△NT-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LVEF<40%以△NT-proBNP 4154.0 pg/mL为切点,LVEF≥40%以△NT-proBNP 8795.5 pg/mL为切点,对患者因心血管病再住院有预测价值.结论 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联动管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液体可有效降低患者12个月内因心血管病再住院率,但未能降低其12个月内全因病死率;△NT-proBNP≥4154.0 pg/mL(LVEF<40%)或≥8795.5 pg/mL(LVEF≥40%),对≥80岁的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因心血管病再住院有临床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易复发.目前国内外利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难愈性创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其规范化采集制备、质量控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文针对自体PRP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比值(AAPR)对肾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127例作为肾癌组,另选取体检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术前外周血PNI和AAPR.术后随访5年,根据预后状况将127例肾癌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记录肾癌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Fuhrman分级等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
目的 探究右侧颈总动脉与右侧喉返神经交叉点所处气管软骨环平面位置,并评价依据右侧颈总动脉与喉返神经交叉点的位置指导甲状腺术中寻找右侧喉返神经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76例,选取前26例患者作为探查组研究对象,在喉返神经入喉处显露神经,随后向下游离确定喉返神经与右侧颈总动脉交叉点所处的气管软骨环平面;其余5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根据探查组数据,于第5气管软骨环平面在右侧颈总动脉内侧寻找显露喉返神经.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探查情况、手术时间、寻找喉返神经成功率、神经分叉发生率、喉返神经损伤率
目的 观察经后路椎间孔镜选取新的穿刺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并对操作要点进行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CT测量数据记录旁开距离、穿刺角度、穿刺深度,术中在C型臂X射线机引导下按照术前CT测量数据进行穿刺,用美蓝、克氏针及环锯标记V点,辨识镜下组织并减压神经根,23例患者均行颈椎Keyhole手术.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肩痛VAS评分、颈椎JOA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9.00±6.04)min,术中出血量为(20.00±2
目的 探讨胃节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68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远端胃切除术,研究组患者行胃节段切除术.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胃肠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及随访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时间与方法在MOT、VIP、SS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性疾病,保留髋关节对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各种保髋方法的有效性有诸多报道,但是关于保髋治疗股骨头坏死失败因素分析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临床常用的多种保髋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对可能导致保髋治疗失败的因素进行总结,旨在探索正确的补救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 研究介入封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术后残余分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成功行介入封堵手术的患者76例,封堵后70例(92.1%)有残余分流,院内死亡15例,将其与存活病例进行差异性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对出院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中位随访时
目的 研究电击室颤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模型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97只雄性SD大鼠,经食道电击诱颤建立心脏骤停CPR模型.复苏后大鼠按存活72 h与否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记录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CPR时间、使用肾上腺素剂量、按压初始心律、复苏后血压和心率等指标.结果 45只大鼠在复苏后72 h内死亡,52只存活.死亡组CPR时间明显长于存活组(233 s vs.119 s,P<0.05),且使用肾上腺素剂量也多于存活组(μg:9.1
表面肌电技术(sEMG)是客观反映人体肌肉活动的技术,由于其无创、实用及便捷的特性,在临床骨科中应用广泛.临床医师可通过表面肌电信号值对骨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康复情况等进行评估,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sEMG在提高诊断效率、减轻医务人员负担等方面快速发展,应用前景广泛,社会经济效益巨大.本文就表面肌电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在骨科应用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拔管前腹内压变化值(ΔIAP)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2月入住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且机械通气>24 h的患者188例.在拔除气管插管前30 min,通过导尿管与静脉连接管相连进行手工液柱测量由气道吸引诱导咳嗽而产生的ΔIAP.收集患者的拔管结局、疾病资料和预后情况.根据拔管结局分为拔管成功组(n=160)和拔管失败组(n=28)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ΔIAP,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分析ΔIAP对拔管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