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走出的诗情少年:曹敬辉

来源 :青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63076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第五届“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中国诗歌学会“十大校园诗人”、国家少工委“全国十佳小记者”、青年文艺社“全国最具潜力文艺青年”等权威称号获得者。
  多次获得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两篇散文被编人高中《语文》课本。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数十余万字,发表剧本、专业论文数十余篇(部),获过新概念等奖百余次。
  最近,他又获得了中国戏剧文学奖、梁斌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山东青年作家文学奖、山东省五个一文艺工程奖以及全国青年文艺作品奖等多个文学奖项。
  著名作家莫言在见到他之后。亲切地拉着他的手称赞;这么小年纪就有如此成绩,了不起!希望咱们山东能出一位大作家,名字就叫曹敬辉。
  著名散文家、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林非先生亲笔为之题词:“追求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自然而然地打动读者心灵”。
  中央教科所“全国十佳校园作家”颁奖词评价他: “乡村赋予了曹敬辉文学的才情,不管是他的诗。还是他的文。都充满了对人生的一种责任,对生命的一种礼赞,朴实的情愫中跳跃着机智的文字。浓郁的乡土气息中飞翔着青春的美好,字里行间表现着汉语所具有的韵律,让人看到了中国文学的希望。”……
  他就是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2005级编剧班学生,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曹敬辉,一个在全国校园文学界小有名气80后末的少年作家、编剧、学者。
  在“文学”极易“边缘化”的今天。一个初出茅庐的文学少年。为何如此备受关注?喜欢文学的人很多,获得成功的人却少之又少。他又缘何能获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
  “因为无所依靠。所以必须坚强;只有卓越信念,才能常开不败。”在他的经历中。曹敬辉一直诠释着这句话,诠释着在成长的天空自由放飞的青春。
  
  贫穷是成长的第一课堂
  
  曹敬辉给人的第一印象,高高的身材,消瘦的面容,椭圆形的眼镜后面是一双明亮清澈而腼腆的眼睛。似乎稚气未脱,却又是胸怀滚烫热情、才华横溢的少年作家。曹敬辉出生于风光秀丽的山东沂蒙老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爷爷奶奶已年逾八旬,还有一个姐姐正在上学,一家六口靠种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清贫。家境的困窘让曹敬辉从小懂得自立自强。使他自觉比同龄人多了一些责任。他说,我们首先要学会做人,造就健全的人格与人品,才有能力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学会感恩。
  采访中,曹敬辉真诚流露着对父母、老师和故乡的敬仰、感激之情。他特别谈到了对自己影响最大的父母,正是父母教会了他做人。从小学到初中,曹敬辉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很多人都称他为“天才”,但是曹敬辉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的成绩是与刻苦努力分不开的。初中时候学校没有食堂,每个周末敬辉只好从家带足够的米和咸菜到校。做饭、洗衣服已成了敬辉的第二课堂。虽然条件艰苦,可曹敬辉仍然很快乐,他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在学习上,曹敬辉从不放过一个问题。课前,他首先做好预习,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课后再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平时,曹敬辉还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遇到不会的问题他都记到本子上,然后向老师“取经”。由于曹敬辉好问问题。同学们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为什么”。
  曹敬辉喜欢读课外书。但因家贫买不起书,他就养成了借书读的习惯。念大学的姐姐每次放假回家都会从校图书馆借来一些书,曹敬辉就利用假期抓紧时间把书看完。有时,曹敬辉要返校了。可书还没有看完,他便等书看完后用自己一点点积攒的零用钱作邮费将书寄给姐姐。
  高中后。曹敬辉刚开始时并不显得出色。由于先前所读的农村中学教学条件有限,曹敬辉在英语方面的弱点更加明显。浓重的家乡口音和不连贯的口语表达让敬辉在课堂上出了不少洋相。曹敬辉承认自己不如那些城里的学生,但他坚信这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我会超过他们的。”
  从那以后,教室中、操场上、寝室里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曹敬辉决心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一切。要想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录音机是必备的,可曹敬辉知道家里穷,没钱买。于是他就利用班级公共的录音机来练习。每天中午,当别人在休息或玩的时候。曹敬辉就悄悄来到教室随着录音机发出的标准音大声朗读。一遍、两遍、三遍……甚至连上课前的几分钟他也不放过。曾经有个同学对他开玩笑说:“曹敬辉,你就让咱们班的录音机歇一歇吧,它都累了一中午了。”为了能省钱。两个硬馒头、一小袋咸菜、一杯自来水就成了曹敬辉的午餐。为了能尽快提高成绩,曹敬辉每天早来晚走,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转眼间,半个学期过去了。期末考试后,曹敬辉各科总成绩排进班级前三名。
  曹敬辉自信地说:“生活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公正的,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怀有一颗希望之心,总会迎接来幸福的微笑。”
  
  乡情:一部没有扉页的典籍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大书,那么。乡情该是那一本没有扉页的破旧典籍。它没有预言。没有征兆。读与不读,却由不得你。
  曹敬辉的故乡是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山歌就像蓝天白云般,时时飘荡在大地的上空。令人心生向往。沂蒙山不但山美水美,山歌也同样是醇美而醉人的。曹敬辉从小就在心底里对美好生活和秀丽山河的充满了热爱,对山里世界的欢喜和对山外世界的好奇,令他对山歌如痴如醉。他经常自己编造一些山歌,一个人躲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品味。也由此养成了独立思考和耐得住孤独的诗人品格,也养成了曹敬辉多愁善感的习惯。课余时间。敬辉很少跟同学们一起玩耍,而是一个人默默地在一边想着心事。或许是因为成长的经历不同,许多事情,曹敬辉总是比同龄人想得更多,久而久之。独立思考成了他生活与学习中的一大爱好。
  写作是为了让心灵站出来说话!这是敬辉在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可见当时的他是多么的孤独,多么的想要表达啊。
  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表达,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并非喜欢沉默的人。曹敬辉在课本上、在周记上、在日记上、甚至在放学途中、在一切可以写字的地方,经常把自己心灵中迸发出来的火花记录下来,进而为文为诗,经常是一个月下来,这类记录载体就攒了满满一大包。这也令生性沉默少言的他在学校举办的各种作文竞赛和平时的作文课上成为焦点。他写的文章总是那么思想缜密,观点独特,文笔优美,却又总是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在里边……而他的作文,也总能获奖或被当作范文来读,由此他得到老师热心的关爱,给生性多愁善感而又自卑的他倍增自信。
  天道酬勤。初中三年。曹敬辉取得了让同龄人羡慕不已的成绩:他一系列优美的散文诗、诗歌、散文等在《阅读与写作》、《青春诗刊》、《中学生》等刊物发表。他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各类校园及青少年刊物上。眼看着作品墙外开花墙内也香,开始得到里里外外的认可,敬辉打心底里感到高兴。毕竟,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老师们没有埋没他的才华啊。很快,他幸运地被推选为校文学社社长兼校刊主编。 心愿得偿,平日里拘谨、腼腆的他终于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高中三年里。曹敬辉的写作可谓废寝忘食。平日里一有空或逢节假日,同学们都三三两两相约着去玩,首飞就一个人一头埋进书堆里,踏踏实实啃着各种文学书籍,也读各种版本的哲学著作和文艺理论著述。但是勤奋的他更注重实践。虽然自己敏感多愁,有着能思善想和悟性好的天性,但他一刻也不肯松懈。随着作品在质量和数量上的渐渐提高和增多,《岁月》、《青春》、《诗刊》、《中国校园文学》等纯文学刊物频频发他的作品。《年度诗歌精选》、《中华诗歌精选》、《美文精萃》等权威文学选本也开始收入他的作品。《中学语文》、《散文诗》、《新作文》、《三角洲》、《小天鹅》等众多杂志为他开设了专辑;《山东青年报》、《临沂日报》、《临沂广播电视报》、《语文报》、《中国中学生报》、《作文周刊》、《小记者》等40余家报刊接连不断地大篇幅报道他;《现代语文》、《全国优秀作文选》、《青少年日记》、《小天鹅》等把他做为封面人物推出并专栏介绍,高一时候写的两篇游记散文也被编入了高中语文课本。作品到处获奖……曹敬辉在学校内外的名气与人气与日俱增。被吸收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成为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年纪最小的理事,《当代家庭教育》报社聘他齐鲁校园专刊编辑部主任,他尝到了第一次领工资的甜头。
  几年来,曹敬辉能这么坚持不懈,除了他坚毅的性格之外。就是他在全国各地有着众多的读者的支持。正如他一篇散文中所说:“一些作品刚刚发出来,连自己也还没有收到样刊,就收到很多读者的信;有的作品发出两三年了,一些读者还在落满灰尘的旧书堆里看到,还给我写信。收信的日子,多则平均每天十封,少则四五封。如果还有人读。甚至只剩下最后一个理想的读者也罢。也值得我有坚持的必要。也值得我继续写。并继续发表出来。”这些成为他信念之路上的一盏明灯。就这样,在乡情,在老师、朋友、读者的帮助下,曹敬辉带着感恩的心,带着坚定的信念一点点成长起来。
  
  信念之花常开不败
  
  全国十佳文学少年颁奖大会上。作为“十佳”代表。曹敬辉在会上自信而深情地发言:“偏僻的农村。淳朴的民风。优美的自然环境,赐予我无穷诗意的情怀。然而,从小在偏僻的农村成长。深知贫穷的滋味。我在封闭的山村,看到无数孩子在贫穷中挣扎。看到很多大人们,找不到出路。仍被困在山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不在那种环境里走出来的人,他们根本不能感同身受。或许,没有多少人去关心这些问题。在那些地方,似乎是片被遗忘的土地。所以,这样的生活背景,注定了我的作品浓厚的伤感基调。今天我的这一点点虚荣,应该感激故乡的大山、给了我生命和希望的父母;感激这些年默默关心过我。支持过我的老师和恩人们;感激全国十佳文学少年评比活动。没有忽略了沂蒙山这片热土……”他的才情、自信以及对故里的深情,深深打动了评委。这个沉默了很久的少年。他淤积心底很久的情感以及思想。通过他深沉的声音。在颁奖大厅回响。他醇醇的深情,他盈眶的泪水,沙哑的声音,深深感染着每一个听众。会后。林非先生为曹敬辉题词: “追求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自然而然地打动读者心灵”。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走过坎坎坷坷、有苦有乐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今天的曹敬辉已经成长为一个基本能够自食其力的文学青年了。在洁白的稿纸上,在万能的网络上。把自己和家乡、亲情、友情和爱情,以及那一腔为文学、为人生而歌咏的热情,一起托付给文字。托付给诗歌。让千千万万熟悉或不熟悉的读者与乡亲。在文字里与自己相聚、畅谈。年少的敬辉也像许许多多同龄人一样,在孤独的漂泊路上,就是他在某一段真实而具体的青春情感中所体悟到的一种真切的爱。在缪斯向他招手的这些年份,即使再孤独,他也不会寂寞——因为他有诗歌;即使再寂寞,他也不会孤独——因为他拥有那么多热爱着他作品的读者。有那么多关注和关怀着他的师友们。
  “文学和苦难,都是上帝为我打开的一扇窗”;“写作是为了让心灵站出来说话”,他如是说。我不知道在他的字典里,还将有多少辉煌的片段没有大声说出来。但我知道:这是一位长袖善舞的诗人。也是_个在层层叠叠的疼痛中成长起来的“空灵派”歌者——忧伤遍布他轻灵飘逸的文字。疼痛伴随其脱胎换骨的过程。他略带羞涩腼腆的微笑,与其说是因为谦和,倒不如说是一种自信的内蕴。
  日前,因为丁建军、刘桂成、王超、李景宽等二十余位全国著名编剧、戏剧专家、教授的推荐,曹敬辉已被山东某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破格录取,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并且已经向编剧界顺利转型,小有收获。在《电影文学》、《剧作家》、《戏剧文学》、中国戏剧家协会内部教材等发表电影剧本、话剧剧本,不少作品被搬上舞台,并发表大量戏剧影视专业论文,获得权威的中国戏剧文学奖,在两年一届的“弘扬传统文化推介艺坛新人”全国青年文艺作品大赛,获剧本组金奖和银奖。受到中国戏剧家协会曾献平、周光主任等领导的关注。
  曹敬辉脱俗的文字和清丽的文风,得益于他的勤奋好学与对文字的热爱。他说,写作应该是一种情感的渲泄,是心灵感悟、生活积累的表达,是知识积累的迁移。“肚子里没有草的牛”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苍白、暗淡的。学会思考,明辨善恶,保持一颗不染尘埃的心也很重要。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应该通过竞技证明自己,寻找方向,给自己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动力。有目标,才会有于劲。现在,他制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大学阶段好好学习,多写些大些的东西,然后准备考研;中期目标是在30岁之前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而长期目标就是自己能够被人们叫做编剧。“我比较喜欢‘只有卓越信念,才能常开不败’这句话。不是野心,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是一种对完美的努力追求。其实真正的人生也就是这样。树立了自己的目标。然后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高,然后再找到新的目标。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他微笑着说。
  或许,正是这种不断追求完美的理念,才让他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在人生的路上走出了一种更加亮丽的风景。祝愿他在今后的理想之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物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和普遍的问
期刊
【摘 要】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正以其特有的优势,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开创了我们教育教学的新天地,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关键词】多媒体 激活 小学数学课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使得现代教育媒体在教
期刊
结婚五年,梅子还没有生孩子。  对于女人来说不会生孩子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为此。梅子成天奔波在省城各大医院之间,医生检查后说梅子没有了生孩子的功能。回到家后,梅子痛苦不堪。  丈夫见梅子的样子说:我们领养一个吧。看来也只好如此了。夫妻两人跑遍了城市里的所有孤儿院。也没有领养到自己的孩子。不是孤儿院里没有孩子,梅子想领养个与自己心有灵犀的孩子。直到几个月后,在城市找不到自己想养的孩子的梅子来到了农村
期刊
一    村子中央的那一湾清水塘是天上的那弯月亮落在我们村子里的——儿时的记忆里。常常在塘水边那座小泥屋的门前,依在爷爷的身边,望着一湾塘水,听着天空里的星星叮当叮当歌唱的时候。爷爷总是这样对我说。我们村庄里的人家都好象是天上的一颗颗星星。我们紧紧的依偎在我们的月亮旁边——依偎在那一湾塘水边。那一湾塘水给我们欢乐,也给了我们温暖。  春天。踏着一阵阵微风来了。塘边的那些老柳树就泛起了一团一团淡淡的
期刊
【摘 要】教学中强调学生体验运动与锻炼的乐趣,要有多方面功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其继续锻炼下去,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培养学生具有体育锻炼能力的目的,为全面发展身体,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中体育 培养 习惯  体育教学不仅能使人的体力得到发展,而且能使人的智力得到启迪。科学实验证明,经常坚持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的质量和皮层的厚度,使人变得更加聪明,从而提高学习和运用科学文化
期刊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17岁的初中生榕榕。正是花季妙龄的她却躺在病床上,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她短短十七年的生命历程里,竟发生了四次骨折。她是怎么挺过来的,她的生命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强烈的好奇心和同情心让我走进这个小姑娘。  榕榕的家住在布吉,五个姐弟中排行老二。小时候,榕榕是个非常顽皮的孩子。经常和邻居的男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七岁那年冬天,刚上小学的第一个寒假。榕榕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舞蹈培训班。7岁
期刊
父亲理发回来,我们望着他的新发型都笑了——整个一电灯泡造型,一毛不留。父亲五十多岁了,越来越像个孩子。吃饭时要哄好久,才会吃完;看电影时争吵着跟我们枪频道;不知什么时候起,寒冬时节。他会执拗着不肯添衣穿袜。要我们解释老半天。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穿上袜子,披上外套。 父亲喜欢吃三层肉,有—次父亲很委屈地在我们面前告母亲的状。“我每次都夹多少吃多少,只—次我夹了三块大的吃不完,剩下半块。你妈就嫌我浪费。
期刊
春分、清明来之前。江南总有一段雨季。今天周末,一整天都下雨。没有停的迹象,我也一整天没有下楼。心情跟着有些许压抑。好在晚饭有点生机,餐桌上三道菜被我和妻子风卷残云地干掉,妻子显得有点兴奋,直夸:难得的没有留过夜菜。  晚饭从6点30分开始。断断续续吃了近一个小时。其实。晚饭就我和妻子两个人。这对妻子来说,是个奢侈的晚餐,对我来说,是个温馨的晚餐。菜肴也就三道:两道是老家鄱阳的风味——藜蒿炒腊肉、饶
期刊
1989年,我高中毕业。高考前一天,当民办教师的姐夫到县城看望我。可惜我不争气,落榜了。  拿到成绩单的那天。我和一位要好的同学呆在家门前的大坝上。久久不敢回家。“这咋向父母交差呢?”直到日立中头。心情和人一样被炽热恶毒的太阳晒蔫了,才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家。  娘第一个看到我,见我一脸重灾,心底凉了半截。这时,爹从后院进屋,劈头就问,“考的么样?”我嘟哝着。“有考上。”声音细得大概只有自己才能听见。
期刊
1    我接到永胜的电话,已是晚上11点钟了,正准备关掉手机,熄灯入寝。老婆早已很暧昧地催我关灯了,一双很秀气很温热的脚正压在我的腿上。像是一种暗示。  我说:“再读完学文兄这篇大作,就睡觉”。这时,手机却迫不及待地叫起来。很刺耳,在万籁俱寂的夜晚。  “你马上赶到南岳坡,半个小时。”是永胜在电话里嘶喊。  “天!都啥时候了,老兄,给我一点安宁,好么?”我说。  “别叫我老兄了,倘若你不来的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