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史诗》里读懂中国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ytsx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崇拜英雄的国度,历朝历代的英雄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能够走入史诗的英雄,数量就少多了。仁钦道尔吉和郎樱合著的《中国史诗》,全面呈现了中国史诗的面貌,尤其是对史诗的梳理,让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的源头。
  所谓史诗,即是一种以长篇叙事为体裁,讲述英雄人物的经历或是事迹的诗。我国留存下来的史诗可谓浩如烟海,有数百部之多。它们流传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故事多样,内容丰赡。这些史诗由于其族群的高度认同,才不断地被口口相传,一直传颂到今天。这与其说是史诗文化的呈现,倒不如说史诗作为民族精神凝聚着一个族群的思想内涵。
  然而,对中国史诗的研究,却晚得多。这是因史诗来源不一,需要学者对此持续挖掘和整理。《中国史诗》中,作者将史诗细分为北方英雄史诗和南方英雄史诗。前者包括突厥和蒙古两类英雄史诗,其史诗围绕草原游牧生活来书写。而后者则常常表现为英雄与自然的搏斗或部落之战等内容。作者对此进行了充分考察之后认为,两者的史诗叙述有一定的共性,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也一致,却由于产生史诗的环境差异,又有各自的特性。
  这些史诗并非是简单的英雄崇拜,而是包含了与命运抗争的叙述。不管是洪水神话,还是后来的英雄群像描绘,都在告诉我们:任何时代都需要英雄。
  当我们观察中国史诗的传承时,不難发现这些史诗都是“活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细微的变化。但这并不等于说,史诗随着时代变化在改换样貌,而是指史诗在动态中传承。这犹如时下流行的国学传承,是让国学在当下生活中“活”着,而不是僵化地复制从前。
  无疑,史诗的出现从一个层面体现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但随着时间的变迁,中国史诗仅仅作为“史诗”而存在,并没有像欧洲史诗那般带来深刻的人文、社会影响。尽管如此,中国史诗所呈现出的特性让我们看到了东方文化的含蓄和优美。
  《中国史诗》中仁钦道尔吉、郎樱的研究让我们从整体看到了波澜壮阔的中国史诗的样貌和影响,这正是促使传统文化复兴的基础。唯有深度理解传统,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创文化复兴的新机遇。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2019年1月11日,数学家迈克尔·阿蒂亚爵士去世。他是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和阿贝尔奖双料得主,在拓扑学、几何学和数学、物理等方面有卓越贡献。他终生洋溢着追寻真理的热情,去世前的三四个月,还在试证黎曼猜想。  与数学结缘  1929年4月22日,阿蒂亚出生于英国伦敦。由于父亲工作的原因,阿蒂亚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战时的中东地区。  阿蒂亚很早就显露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不凡的数学天赋,他曾说:
期刊
2019年1月13日18时,奥地利维也纳Jasmin饭店张灯结彩,奥中友好协会华人委员会新年晚会暨第十五届主席团换届庆典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会上,大家为一位名叫格尔德·卡明斯基的老人起立鼓掌,不仅为他的演说,还为一段感人的奥中情缘。  结缘中国,源于“干妈”  格尔德·卡明斯基是奥地利知名学者、社会活动家、奥中友协常务副主席。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卡”。  50年前,正在上高中的老卡对博大精
期刊
遇见汉字,一见钟情  理查德·西尔斯出生在美国俄勒冈州,20岁时,他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浪迹天涯,首先要解决语言问题。经查阅资料,他发现世界上有20%的人说汉语。掌握了汉语,是不是就可以去更多更远的地方?带着这些想法,他开始学习汉语。  一段时间后,西尔斯对汉字有了初步认知。他觉得无论是读音,还是偏旁部首,都像是一门艺术。一个简单的汉字,还能表达出很多种意思。因为表达意思不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读音。
期刊
云南景洪市区向北20余公里,有个名声越来越大的傣族文化农庄——曼掌村,傣语里的意思是“大象寨”。如今曼掌村早已见不到大象,却保留了大量的傣族传统生活细节,人们都说值得一去。  来到村头,迎面是一片水塘,水塘对面是一棵20多米高的大榕树,枝叶茂密。曼掌村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这大榕树是哪一代人种下的?从小树苗到荫翳蔽日,要经历多少风吹雨打!一个村,一棵树,第一眼就推开心扉。  小道边开着各种花,有
期刊
十八年前,我来到南京读大学,感受到了古都的兼容并包,体会到了南京城鲜活蓬勃的生活气息。这些感受与体会,始于舌尖。  冬天,常去学校对面的大市场秤一包黑瓜子,夜间卧谈备用。途经一家家小吃摊,情绪随之被大火爆炒。妆容精致的女孩或坐或站,弯腰啃串,一支接一支根本停不下来。什么风度,什么矜持,统统被食物裹挟进嘴里嚼得稀烂。  至今记得《零距离》新闻调查中的一个镜头:记者问正在吃串的女孩,你知道这家烧烤摊的
期刊
鱼跃龙门  罗伯特·赫德出生于北爱尔兰,父母都是普通百姓。本来身世平凡的赫德很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但是,当他得知遥远的中国充满机遇时,赫德毫不犹豫地开始学习汉语:“我总有一天要去中国!”1854年,19岁的赫德循着理想,来到了英国驻华外交机构,毛遂自荐的他凭借熟练的汉语,赢得了英国外交官的青睐。  第二次鸦片战争,赫德趁着英国军队占领广东,却没有合适的翻译人员的机会,做了当地的领事馆翻译官。虽然官
期刊
在黄河体验羊皮筏,有点风浪,筏起伏漂动。临近的筏上坐着一对情侶。姑娘跟身边的男人说:“没事,这个挺安全的。”男人笑道:“用你说?这项目那么成熟,肯定特安全。”姑娘问:“你真知道?”男人说:“真知道。”姑娘突然扬起手捶他,边捶边喊:“你真知道!你真知道!大腿都让你捏青了!”
期刊
本人是一名教師。昨天凌晨2点有陌生来电,我接听后,对方说:“你睡了吗?”  我迷迷糊糊地问:“这么晚打电话干吗?你谁啊?”  对方冷笑道:“你倒是睡得舒服,我还在写作业!”然后挂了。
期刊
“脱欧”如火如荼,英国正走在与欧盟分道扬镳的道路上。回顾历史,英国和欧盟间几番周折的故事,剪不断,理还乱。从1961年,英国提出加入欧共体被拒,到1973年,时任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斯重启英国入欧谈判,再到2013年1月23日,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举行脱欧公投,到2016年近2000万英国民众在公投时选择脱欧,再到2018年6月,英国女王批准了保守党政府提交的法案,正式结束了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
期刊
沿着南京中山门大街往西,路的末端便是历经六百载风雨的中山门。这座明城墙最东边的内城门,路旁苍梧繁茂。不远处,绿树环抱中,南京博物院大门明黄的琉璃瓦亮亮的,迎接着进城人的目光。灵动的叶影、鲜明的屋瓦与方正厚重的石墙融于一体。沧桑与轻盈交织出南京这座古城独特的气质。  踏进南京博物院大门,现代建筑和古建筑交相辉映,各具特色。而最别致、最打动人心的,则是坐北朝南的“老大殿”。这座庑殿顶建筑,是在上世纪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