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精神,感受思想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chen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将这本散文集起名《我的精神》时,自己也笑了。
   与我有缘的人,拿起这本书,多少也会认为此人在玩深沉,或者说玩深刻。
   其实,我丝毫没有想炫耀自己多么高尚和不平凡的情结。
   四十多年的人生,我的生活是单纯的。这种单纯是指,不论是我在为着吃饭、穿衣、住房这些基本的生存必须付出艰辛的时候,还是多年的编辑工作给我带来了吃饭、穿衣、住房生活稳定的时候,还是在吃饭、穿衣、住房这些问题上我也知道,追求到哪里就该止步的时候,我都坚守着一种长年的自我的精神生活。
   说来,我到现在,最大的遗憾,就是只生了一个孩子。我曾经多少次地幻想,在吃饭的时候,有几个调皮的脑袋,几双调皮的小手,在我眼前不断地晃动。
   前不久,在《环球时报》上,看到在瑞典南部居住的韦唯一家的报道。韦唯说:“在这里人与大自然紧密地融为一体,简直是童话般的生活。”尤其看到韦唯依偎在丈夫的臂膀上,俩人背靠着温暖的壁炉,而他们的腿前,是三个用手托着地做着怪脸的男孩子。韦唯的丈夫迈克又说:他还有一个心愿,希望爱妻再为他生一个孩子。我的心里羡慕了许久。
   而不久前,我家住宅楼门口的一家小门市,本是买奶、买油盐酱醋都十分方便的小超市,突然就关闭了。几天之后,那里就开始了装修,原来很宽敞的门窗,全用砖砌上了,仅留下几个小小的窗口,让人立时想到好似监狱的窗口。我忍不住问装修的人:“这里做什么?”
   他冷冷地说;“不知道。”
   又过了一些日子,就见里面摆上了白色的像学生上课一样的小课桌。还是丈夫明白得快,我们路过时,他说:“我知道了,这是一个网吧!”
   果不其然,又过了不久,外面有了灯箱:网络电脑房。墙上还贴了海报:开业免费上网三天。丈夫说:“这就像烟草刚进入中国市场,整包的让你白抽,抽上瘾就要钱了。”
   这时,我又不由得想起去年报纸上登载的:十岁的孩子,在游戏厅里玩着通宵的游戏机,不吃不喝,而后趴在那里孤单睡去的报道。
   现在的孩子们,从小泡在电视、电脑里;从小在歌星、影星的欢呼雀跃里;而后就是沉重的书包、沉重的分数、沉重的学位,孩子们似乎对“精神”二字,感到特别的遥远,或者就是一个来自外星球的宣言。
   而我们现代生活的大人们,或是为了孩子,让他们在国内有更好的学校上,而后到国外又有更好的学校上,而后再有更好的工作去做;或是为了自己,有更好的房子住,更好的汽车开,有更好的情人、爱人,都在拼命地奔波着。
   我曾经为我的一位老邻居,而默默地掉下眼泪。他的妻子45岁已经下岗,拿着500元的退休金。他是一个普通的电工,一个月工资也就1000元,家中有一个上中专的儿子。为了省钱,每日中午单位管一顿饭,他“打”得格外多,用来晚上再吃一顿。本是46岁的人,原来身体十分健壮,而多年来的缩衣紧食,满口的牙齿都已松动,好在他那憨厚、朴实的性格,总在伴随他,他每天过得都还快乐。
   由此,我想到,我在这里谈“精神”,是否太奢侈,或是太不识时务。
   如果说人类曾经有过崇尚理性,敬畏精神的世纪;眼下人们似乎很难再去相信肉眼看不见的虚幻的精神,甚至拒绝认为精神的存在。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条向上延伸的精神曲线: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什么才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些发问绝不就是哲学家才能想出的发问。或者你已吃饱穿暖有着舒适的住房、奢华的汽车,或者你还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睡觉的窝,但这生命中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精神曲线,总会伴着肉体的滋养而诞生。
   此时,我很想引用印度五千年前最古老的经典《博伽梵歌》中讲的一句话:“只有心中有意识要询问这类问题时,他才算是人。”
   应该说我们的现实生活就都依附在这条曲线上,并不知不觉地使它强大,只是人与人的点不同,人与人延伸到哪里的不同。
   当人能够在吃喝、性爱之时,渐渐地感受着、寻觅着,成长着精神,穿衣吃饭,娶妻生子,世俗世外自会有大乐,而这种乐是生命深处真正的需要。你最终会收获到“至小无内”、“至大无外”,通向无限光明、安宁、喜乐,爱和感恩的,真正属于自己的自己之中,似乎与天地流行的一种生命永恒的存在中。
   我多么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从脑白金、巨能钙、电视、电脑、歌星、影星的生活氛围中,再学会感受精神,感受思想。
   而此时,北京正在防“非典”,人人都在关注预防之时,我的脑子里却是翻来覆去的“人文”思考。在“非典”的背后,我们是否人人都需要忏悔:上帝创造了人,我们在地球上是否和其它生命和谐相处了?我们吃了哪些不该吃的生灵?我们砍了哪些不该砍的树木?我们污染了哪些不该污染的河流?我们自身在肉体和精神的和谐上有了多少倾斜,在追求身体靓丽、长命百岁之时,我们忘掉了本该有的多少精神?!
   在这里我是否又犯了“精神”的毛病,实在请读者原谅。
   在此,我要感谢新华出版社要力石、张宝瑞先生为我们策划了这套散文丛书,也感谢这套丛书的编辑、美术编辑们,在“非典”时期,丝毫没有影响用心地编辑。
   同样也感谢与我有缘的人,我们能在21世纪一同神交。
   写在2003年4月20日北京“非典”时期
   《我的精神》 韩春旭著 新华出版社 2003.8 定价:25.00元
  
  
其他文献
马占山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是凭弹无虚发的“本事”独霸一方的绿林“当家人”,是张学良东北“易帜”后所倚重的东北军高级将领,是伪满洲国成立时受到溥义单独接见的应邀观礼者;是“九一八”事变后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民族英雄;是与日本人“打得火热”的伪黑龙江政权42天的执政人。他曾远走苏欧,请蒋委员长“给碗饭吃”,毛泽东因“纯系误会”的原故与之邂逅。   仅以这些经
期刊
《蚂蚁》是于1990年出版的专著,获得了极大的学术成功和格外广泛的社会关注。以蚂蚁为蓝本创造的《蚂蚁的故事》则把一流的蚁类研究压缩在更易于理解的篇幅内,较少使用专业术语,不仅篇幅短小,一读就懂,而且每一章都讲述了令读者拍案叫绝的故事。   这本书告诉我们,蚂蚁是在约1亿年前从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并迅速地扩展到整个世界的。像大多数具有极大生态优势的生物(人类是值得注意的例外)一样,它们无所不在地
期刊
著名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曾说过:“最让人类感到恐惧的可能还是公开演讲。”尽管人类现在拥有了先进的工具,但这种恐惧仍无法得到丝毫的减轻。   现代商业演讲术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在商业领域,演讲所指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包括了沟通、表达、演示、演说等形式。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杰出人士,不论在商界、政界,还是在公共服务行业,仅仅做好本职工作已经不够了。成功与否取决于你有无能力清晰地表
期刊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人们对健康的意识得到了超常规的强化,但因受历史、文化、地域、习惯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对待健康人生这样一个问题上,人们对一些相关的基本知识更是匮乏,不仅存在误区,甚至还有种种谬说。鉴于此,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套“金手指丛书”,通过有关专家的“金手指”,给人们拨开了云雾,指点了迷津,帮助人们走出健康的误区。   这套“金手指丛书”包括《走出吃的误区》、《走出育儿
期刊
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利益群体的重组,妇女在劳动就业、教育、健康和婚姻家庭方面的特殊权益与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之间的矛盾冲突依然存在,作为弱势群体,女性在各种冲突中屡屡成为受害者。妇女群体对自身权益维护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迫切、更具有多样性。   在《女人,你该如何讨回公道》一书中,作者着力于强化妇女自身的自尊、自强、自信、自主意识,培养妇女利用现代社会的信息资源与法律武器的能力,并在实
期刊
第一本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历史的高校教材《中国编辑出版史》(下册),已由辽海出版社出版。   1996年12月出版的《中国编辑出版史》(肖东发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是首批“普通高等教育编辑出版类规划教材”中的惟一以“史”为中心内容的教材,讲的是我国古代至1949年以前的中国编辑出版事业发展史。该书出版后受到了编辑出版专业师生们的欢迎,先后加印了三次,在一些以编辑出版史为议题的研讨会上
期刊
“名家之间”丛书第一批推出的这六本书,很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女性主义”的话题。丛书的所有作者都是女性,或是著名的女作家,如陈丹燕、陈染、林白、方方、黄蓓佳和朱文颖,或是著名的女画家,如夏俊娜、申玲、蔡锦、喻红、闫平和陈淑霞。这其中也确实不乏中国女性主义的先驱和代表人物。但作为编辑,我们并不想在女性主义上做文章。从“名家之间”这一选题的名称就能看出,提出它的最初意愿与性别无关。选择作家与画家的对话形式
期刊
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文化源远流长,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经多位全国著名的中医专家在临床实践中归纳创编的“中国自然疗法首席专家讲座系列”正是传承祖国医学文明的体现者。祖国医学理疗之根本,是以诊病求源、治病求因、辨证施治、从根论治为临床指导思想,突出了自我保健、有病治病、无病先防的宗旨,从而提升免疫力,增强了人类战胜疾病和增强自我身体素质的信心,它的简单易学、行之有效也成为传承中医的有力途径。  
期刊
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照片为“希望工程”这项全民性的捐助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单说摄影的社会意义及社会影响力,他足可骄傲一生。   问:摄影在专业类别上也有很多区别,“希望工程”用的您那套“大眼睛”的照片,是您自己主动搞的专题创作,还是受政府委托去拍摄的?请您介绍一下创作的过程。   解海龙:我从1980年到1989年一直在学摄影,最基本的东西都会了,得个什么奖的也没问题了。你
期刊
海天出版社宣传策划中心    商界人常说:市场情况就像一个婴儿,有时候在哭,有时候在笑,来得快,去得也快……  图书市场與其他商品市场一样同样具有晴雨季节,懂得把握它,才能掌握它,为你所用。  出版的图书,要切中市场的需求、读者的需求,就必定要找准读者群的定位。广东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周围分布着星罗棋布的大中小城市,这些城市都汇聚着大量的“打工族”,为了填补自己匮乏的知识,又希望自己能在商海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