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革命文学理论的翻译和出版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uto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看到有些文章称赞鲁迅对苏联十月革命颂扬之早,证据是一九一九年五月发表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上的两篇《随感录》:《“来了”》和《“圣武”》。因为《“圣武”》文中说:“看看别国,抗拒这‘来了’的便是有主义的人民。他们因为所信的主义,牺牲了别的一切,用骨肉碰钝了锋刃,血液浇灭了烟焰。在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种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纪的曙光。”粗粗一看,这“新世纪的曙光”确是颂扬之辞。但细审原文,这里赞扬的是“有主义的人民”,而不是“主义”本身。所以,他又说:“中国历史的整数里面,实在没有思想主义在内。这整数只是两种物质,—是刀与火,‘来了’便是他的总名。火从北来便逃向南,刀从前来便退向后,一大堆流水帐簿,只有这一个模型。”原来他针砭的是无信仰、无主义的国民思想,其实是一九一一年所作小说《怀旧》主题的延续和发挥。所以在《“来了”》的结末,还提到当时的情况:“民国成立的时候,我住在一个小县城里,早已挂过白旗。有一日,忽然见许多男女,纷纷乱逃;城里的逃到乡下,乡下的逃进城里。问他们什么事,他们答道:‘他们说要来了。’可见大家都单怕‘来了’,同我一样。那时还只有‘多数主义’,没有‘过激主义’哩。”
  但是,鲁迅对于苏俄文艺思潮的变化,却是早就加以注意的。只要看看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二日为任国桢所译《苏俄的文艺论战》一书所写的《前言》,就可以知道他对于十月革命之后的苏俄文艺派别及其论争,已是非常了解。即使是为苏俄文艺作品的译本所写的前言后记,也不是就书评书,而是从文艺思潮的高度立论,来评价该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如为胡成才所译的勃洛克的长诗《十二个》所写的《后记》,即从勃洛克出发而论及当时苏俄的文坛状况,而且特地为此书添译了托洛茨基的《勃洛克论》。鲁迅的翻译,比韦素园和李霁野翻译《文学与革命》还要早三年。而这些,都收入鲁迅所主编的《未名丛刊》中。
  因此,当创造社发起“革命文学”论争,并联合太阳社来围攻鲁迅的时候,鲁迅对他们的路数早看得一清二楚。因为创造社和太阳社的“革命文学”理论,是从苏联的“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那里来的,有些还经过日本“纳普”(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的转贩。他们不过是二道贩子或三道贩子。鲁迅对他们的源头早就看得清楚,说他们是“拾‘彼间’牙慧”,“专挂招牌,不讲货色”(1928年4月9日致李秉中信)。所以在这场论战中,创造社虽然声气夺人,而且无所不用其极,但鲁迅却占据了理论的制高点。
  人们常常引用鲁迅在《三闲集·序言》中所说的那句话:“我有一件事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底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并且因此译了一本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以纠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其实,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里,还有一句更有意思的话:“但我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的,以为倘能味道较好,庶几在咬嚼者那一面也得到较多的好处,我也不枉费了身躯:出发点全是个人主义,并且还夹杂着小市民性的奢华,以及慢慢地摸出解剖刀来,反而刺进解剖者的心脏里去的‘报复’。”
  我們大抵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待鲁迅的革命文学理论的翻译和出版工作。


  一九二八年的革命文学论争,促使了革命文学理论翻译和出版的繁荣。
  创造社和太阳社将革命搞得很恐怖,他们不但将鲁迅作为主要批判对象,而且旁及周作人、郁达夫、叶圣陶、冰心等许多新文学知名作家。如说周作人是趣味主义,郁达夫是颓废主义,叶圣陶是市侩派代表,冰心是小姐的代表。“我们若要寻一个实有反抗精神的作家,只有一个郭沫若”,而“创造社的Romanticism运动在当时确不失为进步的行为”。总之,除了创造社的作家之外,五四时期的作家都在批判之列,而郁达夫则因为不与他们唱同一调子,也已被排除在创造社之外。而且加在鲁迅头上的帽子,也是变幻不定,开始说是有闲阶级,而有闲即有钱,就是资产阶级。继而说是封建余孽,是二重的反革命,接着又说是不得志的法西斯谛。这种随意性的判断,不但当事人无法接受,就是读者也感到莫名其妙。所以大家都想看看革命文学理论的原版是一个什么样子,于是这方面的翻译就兴旺起来。
  除了单篇和单本译作之外,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三○年还出版了两套很有影响的文艺理论译丛:冯雪峰为水沫书店主编的《科学的艺术论丛书》和陈望道为大江书铺主编的《文艺理论小丛书》。这两套丛书都得到鲁迅的大力支持,鲁迅的一些译作,也在其中出版。
  水沫书店是刘呐鸥、戴望舒、施蛰存等人经营的一家出版社,由第一线书店转化而来。冯雪峰是他们的朋友,还在开办第一线书店时,就常劝他们要出些“有意义”的书。施蛰存说:“他所谓‘有意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就是其中之一。”这时,冯雪峰自己正从日文转译苏俄的文艺理论书籍,还请柔石介绍,向鲁迅请教翻译问题,因为鲁迅也正在通过日文转译同类书籍。施蛰存回忆道:“一天,雪峰来闲谈,讲起鲁迅正在译卢那卡尔斯基的《文艺与批评》。我们便灵机一动,想到请鲁迅主编一套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丛书。我们托雪峰去征求鲁迅的意见。过了几天,雪峰来说,鲁迅愿意编一个这样的丛书,但不能出面主编。对外,他只能参加几种译稿,其他都和他没有关系。我们同意了鲁迅的建议,就请雪峰和鲁迅一起做一个计划,并拟定书目,分配译者。”(《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
  这套丛书原来拟定的计划共有十二种:《艺术之社会基础》(卢那卡尔斯基著/雪峰译)、《新艺术论》(波格达诺夫著/苏汶译)、《艺术与社会生活》(蒲力汗诺夫著/雪峰译)、《文艺与批评》(卢那卡尔斯基著/鲁迅译)、《文学评论》(梅林格著/雪峰译)、《艺术论》(蒲力汗诺夫著/鲁迅译)、《艺术与文学》(蒲力汗诺夫著/雪峰译)、《文艺批评论》(列褚内夫著/沈端先译)、《蒲力汗诺夫论》(亚柯弗列夫著/林伯修译)、《霍善斯坦因论》(卢那卡尔斯基著/鲁迅译)、《艺术与革命》(伊列依契著/冯乃超译)、《文艺政策》(藏原惟人、外村史郎辑/鲁迅译)。施蛰存说:“这份书目是鲁迅和雪峰拟定的。除了梅林格以外,其他十种都是苏联批评家写的马列主义文艺理论。伊列依契即列宁。最后一种是日本人写(按:应为辑译)的关于十月革命以来苏联文艺政策的介绍,鲁迅以为这是一本简单明白,有总结性的著作,放在最后一本,非常适当。”但沈端先、林伯修、冯乃超三人的译稿没有完成。“从一九二九年五月到一九三○年五月,这个丛书依次序出版了五种,排印美观,校对精审,差不多都是译者自己校的。封面采用了日本出版的一套同类从书的图案,请钱君匋设计绘制,陈列在书架上,特别显目。五种书发行出去,各地反应极好。”“鲁迅译的《文艺与批评》,于一九二九年九月初已打好纸版,即待付印,岂知承印的华文印刷所发生火灾,把纸版及校样一起烧掉,于是不得不委托别的印刷所重新排字。这本书卷前,鲁迅要印一帧彩色版的卢那卡尔斯基像。最初到中国人办的制版所去做三色铜版。做了两次,鲁迅都不满意。第三次是由吕本人开的制版所承制的,鲁迅才认为可以满意。有此一段曲折,这本书的出版最不容易。”“我们这个丛书计划预告以后,上海有几家书店急起直追,也在打算出版几种马列主义文艺理论书。大江书铺和光华书局都分别找鲁迅和冯雪峰,向他们组稿。鲁迅译的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原来是我们这个丛书的第六种,在光华书局的情商之下,给了光华书局。冯雪峰另外又为光华书局译了一本伏洛夫斯基的《社会的作家论》。大江书铺也出版了鲁迅的一二种译著。”(《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   其实,大江书铺与鲁迅的关系更深一些,鲁迅在大江书铺出书也更早一些。
  大江书铺是陈望道、施复亮、汪馥泉等人开办的书店,出版和营销文艺书刊,后来成为左翼文艺运动的一个据点。陈望道与鲁迅认识得较早,一九二六年八月鲁迅赴厦门大学任教,路过上海,郑振铎招饮,也有陈望道在座。一九二七年十月,鲁迅从广州抵达上海,陈望道当月就来约请鲁迅到复旦大学演讲。后来陈望道提倡大众语运动,出版《太白》杂志,也都得到鲁迅的支持。
  鲁迅在大江书铺里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译作有日本片上伸的《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苏联卢那卡尔斯基的《艺术论》。
  鲁迅除了在大江、水沫、光华这三家书店出版了片上伸的《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卢那卡尔基斯的《艺术论》和《文艺批评》、苏俄《文艺政策》和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等五种革命文艺理论译著之外,还翻译过许多相关的单篇论文,如金子筑水的《新时代与文艺》、片上伸的《阶级艺术的问题》、青野季吉的《艺术的革命与革命的艺术》等,都收在《壁下译丛》中。
  鲁迅翻译这些新兴文学论著,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而且往往在前言、后记中点出。
  如在《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的《小引》中说:“至于翻译这篇的意思,是极简单的。新潮之进中国,往往只有几个名词,主张者以为可以咒死敌人,敌对者也以为将被咒死,喧嚷一年半载,终于火灭烟消。如什么罗曼主义,自然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仿佛都已过去了,其实又何尝出现。现在借这一篇,看看理论和事实,知道势所必至,平平常常,空嚷力禁,两皆无用,必先使外国的新兴文学在中国脱离‘符咒’气味,而跟着的中国文学才有新兴的希望—如此而已。”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了同一时期他在杂文《扁》中所讽刺的现象:“中国文艺界上可怕的现象,是在尽先输入名词,而并不绍介这名词的函义。于是各各以意为之。看见作品上多讲自己,便称之谓表现主义;多讲别人,是写实主义;见女郎小腿肚作诗,是浪漫主义;见女郎小腿肚不准作诗,是古典主义;天上掉下一颗头,头上站着一头牛,爱呀,海中央的青霹雳呀……是未来主义……等等。还要由此生出议论来。这个主义好,那个主义坏……等等。”现在看来,他所翻译的文论有些内容虽已陈旧,但要使中国文学脱离“符咒”气味的用意,却并没有过时。因为这种尽先输入名词,树起各种主义的旗帜,各各以意为之的现象,现在依然存在。
  卢那卡尔斯基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是政治家, 同时又是艺术家、批评家,有许多著作。鲁迅译了他两本书:《艺术论》和《文艺与批评》。
  《艺术论》是实证美学的基础理论著作,但是与中国的革命文学很有关系。鲁迅在译者《小序》里说:“如所論艺术与产业之合一,理性与感情之合一,真善美之合一,战斗之必要,现实底的理想之必要,执着现实之必要,甚至于以君主为贤于高蹈者,都是极为警辟的。”这些话,显然也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当时的革命文学家们只讲理性,排斥美感感情;突出思想性,而不讲真和美;一味追求理想,而不顾现实性,这都是需要纠正的。
  《文艺与批评》是一本批评论文集,是卢氏美学原理的具体运用,其中有批评理论,也有批评实践。鲁迅在本书的《译者附记》中,通过卢氏在不同时期写的评论托尔斯泰的论文,找出了他立论的根据:“借此可以知道时局不同,立论便往往不免于转变,豫知的事,是非常之难的。在这一篇上,作者还只将托尔斯泰判作非友非敌,不过一个并不相干的人;但到一九二四年的讲演,却已认为虽非敌人的第一阵营,但是‘很麻烦的对手’了……到去年,托尔斯泰诞生百年记念时,同作者又有一篇文章叫作《托尔斯泰记念会的意义》,措辞又没有演讲那么峻烈了。”尽管卢那卡尔斯基从政治出发,对托尔斯泰持批判态度,但也并不以他为完全的正面之敌。鲁迅引日译者的话说:“这是因为托尔斯泰主义在否定资本主义,高唱同胞主义,主张人类平等之点,可以成为或一程度的同路人的缘故。那么,在也可以看作这演说的戏曲化的《被解放了的堂·吉诃德》里,作者虽在揶揄人道主义者,托尔斯泰的化身吉诃德老爷,却决不怀着恶意的。作者以可怜的人道主义侠客堂·吉诃德为革命的魔障,然而并不想杀了他来祭革命的军旗。我们在这里,能够看见卢那卡尔斯基的很多的人性和宽大。”鲁迅特别引出这些话,显然是与当时创造社大批托尔斯泰为“卑污的说教者”,并把鲁迅当作堂·吉诃德来祭旗的事实相对照,以显示出创造社理论之左和狭隘。同时,他在卢氏于十月革命之后不久的艰难困苦之时所写的《今日的艺术与明日的艺术》与《苏维埃国家与艺术》里看到“其中于艺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之必得完全自由,在阶级社会里之不能不暂有禁约”和“那时艺术衰微的情形和指导者的保存,启发,鼓吹的劳作”,认为“这对于今年忽然高唱自由主义的‘正人君子’,和去年一时大叫‘打发他们去’的‘革命文学家’实在是一帖喝得会出汗的苦口的良药”。
  总之,鲁迅翻译这本《文艺与批评》,目的就在于给中国的革命文学批评家们有所借鉴。“我们也曾有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自命的批评家了,但在所写的判决书中,同时也一并告发了自己。这一篇提要,即可以据以批评近来中国之所谓同种的‘批评’。必须更有真切的批评,这才有真的新文艺和新批评的产生的希望。”
  他还特意在这篇《译后附记》的末尾写道:“鲁迅于上海的风雨,啼哭,歌笑声中记。”此虽闲笔,却有深意存焉!


  由于时代的关系,也由于个人的作用,这时,鲁迅翻译革命文学理论书籍,已不是像当年翻译《域外小说集》那样,既无赞成也无反对,如置身于荒原那样寂寞了,而是一开始就引起强烈的反响。
  有支持,有反对。有讽刺,有攻击。
  支持的力量,从出版社争相索稿,出版后读者“反映极好”,就可看出。反对的力量,则来自左右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创造社和太阳社。当《文艺政策》的译文还在《奔流》上连载的时候,郑伯奇就在他所编的《文艺生活》上,嘲笑鲁迅翻译这本书是不甘没落,而可惜被别人着了先鞭—指画室(冯雪峰的笔名)已翻译过一次了。鲁迅说:“翻一本书便会浮起,做革命文学家真太容易了,我并不这样想。”(《“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其实我译这本书,倒并非救‘落’,也不在争先,倘若译一部书便免于‘落伍’,那么,先驱倒也是轻松的玩意。我的翻译这书不过是使大家看看各种议论,可以和中国的新的批评家的批评和主张相比较。与翻印王羲之真迹,给人们可以和自称王派的草书来比一比,免得胡里胡涂的意思,是相仿佛的,借此也到‘修善寺’温泉去洗澡,实非所望也。”(《〈奔流〉编校后记九》)   还有一种小报,则说鲁迅翻译《艺术论》是“投降”。鲁迅说:“是的,投降的事,为世上所常有。但其时成仿吾元帅早已爬出日本的温泉,住进巴黎的旅馆了,在这里又向谁去输诚呢。”后来,攻击者的说法又两样了,钱杏邨和刚果伦在《拓荒者》和《现代小说》上,都说是“方向的转换”。鲁迅说:“我看见日本的有些杂志中,曾将这四字加在先前的新感觉派片冈铁兵上,算是一个好名词。其实,这些纷纭之谈,也还是只看名目,连想也不肯想的老病。译一本关于无产文学的书,是不足以证明方向的,倘有曲译,倒反足以为害。我的译书,就也要献给这些速断的无产文学批评家,因为他们是有不贪‘爽快’,耐苦来研究这些理论的义务的。”(《“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另一方面来自新月社。梁实秋在《新月》杂志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论鲁迅先生的“硬译”》和《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对鲁迅的译作从译法到内容,全面加以否定。鲁迅则写了《“硬译”和“文学的阶级性”》的长文,全面地加以反驳。关于文学的阶级性问题,过去讨论的很多,我们暂且置而不论,这里只谈一谈“硬译”问题。
  所谓“硬译”,其实就是“直译”, 梁实秋却把它丑化为“死译”。
  鲁迅最初选择直译的方法,是有鉴于林琴南意译的缺陷,不但失却了原著的文情,有时连内容也走了样。所謂文情,鲁迅后来在与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中有所说明:“我的译法,是譬如‘山背后太阳落下去了’,虽然不顺,也决不改作‘日落山阴’,因为原意以山为主,改了就变成太阳为主了。”这是需要仔细体会才能明白的,林琴南不懂外文,靠着别人口译来笔录,当然不能体会。鲁迅一直坚持直译的方法,不但要忠实转达外国作品的内容,而且还要将外国的句法、语法和文情介绍过来,以丰富我国语言的表达方式。
  而在革命文学理论的翻译上,他更要坚持直译的方法。因为这种理论本来就遭到严重的歪曲,所以他一定要将这种理论逐字逐句地准确翻译过来,以纠正“革命文学家”们的曲解。当然,鲁迅对于直译方法的缺点和他自己翻译能力的不足,也是清楚的。他在《文艺与批评》的译者后记里坦率地说:“从译本看来,卢那卡尔斯基的论说就已经很够明白,痛快了。但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所谓‘没有出路’—了,所余的唯一的希望,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但梁实秋却抓住这一点,竭力加以攻击。
  梁实秋是站在与革命文学对立的立场,他当然不能领会这种理论的意义,他说:“我们‘硬着头皮看下去’了,但是无所得。‘硬译’和‘死译’有什么分别呢?”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翻译主张说:“一部书断断不会完全曲译……部分的曲译即使是错误,究竟也还给你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也许真是害人无穷的,而你读的时候究竟还落个爽快。”这种翻译主张,鲁迅当然也不能同意。他说:“我的译作,本不在博读者‘爽快’,却往往给以不舒服,甚而至于使人气闷,憎恶……愤恨。读了会‘落个爽快’的东西,自有新月社的人们译著在”。
  这里其实是两种翻译观,也是两种文学观的冲突:一种是要求忠实于原著,使人读了有益;另一种是认为译得对错不重要,只要读者能落得个爽快就好,其实也就是把文学当作娱乐人生之用的观点。
  按理说,这两种翻译观的是非正误是很清楚的,但是,“爽快”论却大有市场。一九三一年赵景深又发表了《论翻译》一文,说:“译得错不错是第二个问题,最要紧的是译得顺不顺。倘若译得一点也不错,而文字格里格达,吉里吉八,拖拖拉拉一长串,要折断人家的嗓子,其害处当甚于误译。所以严复的‘信’、‘雅’、‘达’三个条件,我以为其次序应该是‘达’、‘信’、‘雅’。”鲁迅将这个理论归结为这样两句话:“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并在《风牛马》一文中专找出赵景深的许多错译来加以讽刺,叫作“乱译万岁!”
  信、达、雅的翻译主张,是严复提出来的。这样,鲁迅在与瞿秋白讨论翻译问题时,又回到严复的翻译上去,并远涉汉唐的佛经翻译史。
  鲁迅说,严复为了译书,曾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他的翻译,实在是汉唐译经历史的缩图。中国之译佛经,汉末质直,他没有取法。六朝真是‘达’而‘雅’了,他的《天演论》的模范就在此。唐朝以‘信’为主,粗粗一看,简直是不能懂的,这就仿佛他后来的译书”。所以,不能从《天演论》的翻译来推论严译的全盘。
  那么,严复为什么要将《天演论》译得桐城气十足呢?这是因为当时社会上大抵认为留学生只会讲洋鬼子话,所以算不得“士”人的。严复自己就说过:“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可见留学生所受到的歧视。“因此他便来铿锵一下子,铿锵得吴汝纶也肯给他作序,这一序,别的生意也就源源而来了,于是有《名学》,有《法意》,有《原富》等等。但他后来的译本,看得‘信’比‘达雅’都重一些。”而且,他本来也就不把《天演论》称作翻译,而写作“侯官严复达恉”,在序例上发了一通“信达雅”之类的议论之后,结末却声明道:“什法师云,‘学我者病’。来者方多,慎勿以是书为口实也!”可见,严复是有自知之明的。
  现在无论是翻译理论还是翻译实践,都比那时丰富多了,但鲁迅的翻译主张和他对佛经翻译史和严复翻译实践的分析,却仍旧值得后人记取。
其他文献
作家是难以共处的一类人。海明威曾抱怨过,纽约的文学圈就像一个装满绦虫的瓶子,所有虫子都在里面靠吞噬他者果腹。同时代的文人,相轻、相伐,在所难免。弗洛伊德具体分析了后辈作家对前辈作家的心理。他觉得后生的“绦虫”会跨越时空,对前辈产生一种类似儿子对待父亲的焦虑感。“我不想从父亲那里得到任何东西,我欠他的一切都要偿还”,奥地利心理学家如是说。在此心理下,儿子(后生作家)为了达成“偿还”的意愿,编织出一场
期刊
作为从苏州走出去的一代历史学名家,顾颉刚先生一直对家乡苏州的规划有着个人的想法。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三年间,受苏州市文化人士谢孝思的邀请,顾颉刚成为苏州市政建设委员会委员。由此他对苏州未来的规划撰写了详细的报告书,名为《苏州市文化建设计划书》。这份报告对苏州的历史渊源、名胜古迹的保护、园林古建筑的利用以及未来的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工作都进行了一番阐述。如今,距离此文写作已经过去了六十五年,再读旧文,对
期刊
一  也许是受到骑士小说或战争大片的影响,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之中,相比骑兵,步兵似乎是一个配置很低、攻击力很差、等级不高的兵种。可是,在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那一段漫长的希腊古典时期,并非如此。那时候的战争,恰恰是重装步兵的天下。  重装步兵以敞开的队形接近敌军,横列关闭,盾牌横挡,无数的青铜和木头组成一堵固若金汤的防护之墙。当军队人数增加至一万到三万人时,方阵长度会增至一两英里。整支全副甲胄的
期刊
一  “维特根斯坦住宅”(Haus Wittgenstein)是维特根斯坦在一九二六年协助建筑师伊格尔曼设计的一栋房子。没有材料表明维特曾在里面生活过,这也并非他的财产。真正的业主是格蕾特·维特根斯坦,维特的二姐。在研究这栋房子的过程中,我对维特根斯坦产生了兴趣。我从未造访过此宅。从照片上看,这座位于维也纳第三区库德曼街的房子有一种阴郁的外观。它由四个大小不等的矩形体块穿插而成。除了顶部的收边之外
期刊
《理查二世》的原型故事  英国编年史家拉斐尔·霍林斯赫德(Raphael Holinshed,1529-1580)所著《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编年史》(The Chronicles of England, Scotland, and Ireland,以下简称《编年史》),无疑是莎剧《理查二世》“原型故事”的主要来源。这部著名的《编年史》于一五七七年初版,首印时为五卷本,十年后出第二版时改成三卷本。
期刊
每年炎炎八月,读书消夏,也正是高考放榜后,寒窗学子们前程定局的季候。此时清心,静气,剖瓜,饮茶,读《太平广记》“贡举”卷,也别有一番共情滋味。  “贡举”一卷,讲述唐朝科举考试各个环节的故事,包括出题、放榜、谢恩、期集、过堂、题名、关试、宴集等等。其中,宴集無疑是及第者人生最风光的时刻,也是一生都会难忘的记忆。卷中有这么一番描绘:  曲江亭子,安史未乱前,诸司皆有,列于岸浒。幸蜀之后,皆烬于兵火矣
期刊
天神  一度以为自己是个变态。  银河倾泻下来叶子僵直的身躯,坚针刺入瞬间佐助混沌的黑珠,瘦骨嶙峋的园子腰边飘起白罗纱丧服的一角。读日本文学,容易被漆黑而唯美的篇章蛊惑,血红色曼珠沙华蕊间缠绕彼岸的光晕,烂在腐气湿热的夜里。但这并非最可怖的,彻底倒错的美,将敬畏生命的人类教旨彻底抽去的决绝,才是令人神经上瘾的剧毒。  三岛由纪夫的笔是不甘于现状的,谷崎润一郎坟头的“寂”字绝不是他的归宿。因此,金阁
期刊
“当代中国文学”是指一九一九年新文学运动时期或之前的中国文学,作者是民国早期留欧学者宋春舫(1892-1938)。宋氏以《宋春舫论剧》(共出版三集)等中西戏剧论述著称,堪称晚清以来有系统地引进西方戏剧知识的第一人。返国之初任教上海圣约翰大学期间,宋春舫以法语著述《海外劫灰记》(1917),借留学海外期间之见闻一抒知识分子感时忧国的怀抱。《书城》在二○一五年分期刊出该书译文,让这本清新真挚的少年游记
期刊
锡金街上,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四方形岗楼:高大,正方形,两层楼的格局,带着一个金字塔尖的波状铁皮屋顶。那是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此时的毕司沃斯先生已经四十六岁,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为了这座房子,毕司沃斯先生背负三千元的债务已经四年。不久后,《特立尼达守卫者报》报道了一则关于他的新闻—“新闻记者突然死亡”,虽然他曾经表示希望用“漂泊的记者离开人间”来报道自己的死讯。房子改变了一切,这是奈保尔小说《毕司沃斯先
期刊
我们大致能从《去海拉尔》中拼出一位中年男子的生活:他在文学杂志社工作,于上海西郊购置了一幢农家院子,有三上三下的房间,村里有一口被污染的池塘,坐74路至娄山关站转941路可达火车站。除了明显的自述味道,同样引人注目的,是这部小说集里充塞着的大量生活细节。如《拍卖会》一篇,作者不紧不慢地从当天气温写起,写到了光线的质感、隐隐约约的雨声、秋日天际的色泽与高度,以及两位主人公的对话和“我”的遐思。故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