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热”峰值过后是否值得再入手?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jzj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文化的百科全书
  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617-650)兴起的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信仰色彩及独特的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贵的宝物。“唐卡”是藏文音译,是一种用纯金、银和天然矿物、植物颜料画在布上,或刺绣在丝绸上的彩色卷轴画。其绘画风格既不同于油画,又有别于国画,构图以平面为主,讲究线条流畅和颜色的丰富变化,构图严谨,属于工笔重彩画。
  作为一种佛教艺术,唐卡的起源与发展和佛教在西藏的兴盛几乎同步。关于西藏的第一幅唐卡,传说是吐蕃王朝第一代赞普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画出的女神白拉姆,但的确在吐蕃时期,唐卡就已经成为信徒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西藏,唐卡画师被称为“拉日巴”,意思是画佛或神的人。过去的唐卡画师往往是寺院的僧侣或依靠家族传承。
  佛教传入西藏以后,开始并没有固定的寺院礼佛,唐卡成为一种可以移动的神像。藏民在荒凉辽阔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就是随身携带的庙宇,无论挂在哪里,都可作为神的象征顶礼膜拜,因此又被称为“随身佛”。唐卡主要题材是信仰主题绘画,但也会取材西藏社会历史和生活习俗,藏医药、天文历法等内容也会登上唐卡,这便是唐卡被赞誉为西藏百科全书的缘由所在。
  在藏族传统美术理论界,以贡追· 云旦加措的《知识总汇》一书为代表的观点称,唐卡的主要风格可归纳为5大流派,分别是白赤派、吉岗派、勉唐派、钦孜派和噶赤派;区域性流派又分为藏赤、卫赤、艾赤、康赤等。作为信仰用途的唐卡,由于其不同的应用和表现手法,又分为村唐即多彩唐卡、纳唐即黑底唐卡、蔡唐即红底唐卡、瑟唐即金汁底唐卡等。唐卡是一种手工的绘画(制作)工艺,完成一幅唐卡作品至少需要几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传统手工绘制决定了唐卡无法进行产业化发展,是一种即使有市场需求也不能进行批量生产的艺术品。
  市场有所回落但依然坚挺
  虽然唐卡的历史悠久,而且一直也深受藏族同胞尊崇,但唐卡作品真正进入国内收藏市场的时间并不长,出现快速升温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事。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艺术品收藏市场刚刚兴起时,唐卡的价格一般也就两三百元;自20世纪90年代起,藏传佛教艺术品逐渐进入收藏市场后,唐卡的价格才突破千元大关;直到2000年以后,内地唐卡拍卖才多有万元纪录出现;2005年可视为内地唐卡收藏市场具有里程碑式的一年,在这一年,国内古代唐卡作品拍卖突破百万元大关,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唐卡收藏市场逐年升温。后几年内古代唐卡精品的拍卖价格继续飙升,单是2012年各拍卖活动中,成交价过百万元的单幅老唐卡就超过50幅。2014年,随着那件“明永乐御制红夜魔刺绣唐卡”拍出3.48亿港元的天价,将唐卡收藏推上高潮。
  近几年,随着艺术市场的深度调整,佛教艺术品市场(包括唐卡)开始出现回落。同时,随着佛教艺术鉴赏知识的进一步普及和佛教艺术品藏家收藏水平的不断提高,佛教艺术品价格泡沫的水分被逐渐挤压,交易市场归于理性和平静,投资者和藏家对于佛教艺术品的购藏越发谨慎,我们很难再在拍场上看到某件艺术品以高于大众心理价位太多的高价成交,绝大多数艺术品的成交价格在多数藏家的预估空间之内。但当前的“低迷”,在部分投资者眼中,却为未来无可限量升值空间提供了可能性。唐卡是集宗教信仰、历史、美学及工艺价值于一身的艺术品,体现了深厚的宗教信仰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还有一批比较固定的信仰者在支撑基础收藏市场。此外,随着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唐卡爱好者的队伍逐渐壮大,唐卡已经跳脱出一般信仰之物的范畴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收藏门类,给人以心灵的平静和无限的收藏乐趣。凝固历史、展现宗教美感的老唐卡當然是众人所望的收藏品,新时代的唐卡画家们也在不断地创作着,呈现出藏区独有的文化和审美信息。
其他文献
近期,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制定印发的《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更进一步对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就包括文物的定价问题。  《办法》要求,将成本能够可靠取得的文物资源资产及时登记入财务账,其价值增减变动也要及时反映在财务账中;成本无法可靠取得的文物资源资产(暂时无法明确定价的文物),先在备查簿登记,待可以定价时,从备查簿移入财务账。对文物资产评估,文件要求
期刊
近期,重庆淳辉阁2021年春拍版画专场,受到已故版画家家属们的集体质疑,指出该专场的12件拍品全部为赝品。一时舆论哗然。在5月16日上午,淳辉阁发布了对该专场拍品撤拍的声明,事件算是告一段落。在这一起事件中,引发艺术家家属集体气愤的地方在于,在明确告知拍卖行其版画专场作品为赝品时,拍卖行的回应是“我们对拍品不保真”。  如果从理性角度分析这起事件,可以得出两点:艺术家无权干涉拍卖;拍卖可以不保真,
期刊
巨人肩膀上寻求釉色突破  充满挑战性的烧制总能吸引各种能人异士投身其中,不断创烧出令人叫绝的惊艳色彩。早在清朝时,一代督陶官唐英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历数十年之功钻研陶瓷烧制,制造出一个个名垂青史的名品。今天,依旧有人前赴后继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试图烧制出具有当今特色颜色釉。  初看陈齐爱的作品,会惊叹于颜色釉的发色纯正,又或是因各种叫不出名堂的新颖窑变而感到惊奇。原来,炉火纯青的釉色不是出自老艺人
期刊
前段时间,“中国赌石第一案”开庭的消息登上热搜榜。究竟是欺诈还是交易“传统”,成为原告与被告双方的争议所在。此次事件也将“赌石”这个能使人一夜暴富,也可能让人倾家荡产的地下行业暴露在公众视野。  行话说:“一刀穷,两刀富,三刀穿麻布。”可想而知赌石的水有多深。近期各种线上直播平台赌石交易风头正劲,有八成以上都是新手小白,其中半数都是年轻人。没错,“赌石”行业正在割着年轻人的韭菜,而抱着“切出帝王绿
期刊
“不是有钱什么事都能办得成的。”在今年很火的那部电视剧《三十而已》里边,女主角顾佳很不客气地怼了楼上那位不可一世、居然把自己拍回的莫奈油画《睡莲》误为梵高作品的王太太。因为后者要求顾佳帮忙买颗小行星,以此作为她帮顾佳搞定儿子入读幼儿园的条件。  自己上门求人办事,脾气当然不能好像在家跟老公吵架那么任性。但顾佳说的却一点都没错。中国人历来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以致常常忘记“有钱不是万能的”。为了让
期刊
白居易《琵琶行》中最后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言下之意,“江州司马”这个品阶的官,只能穿青色的官服。而对颜色作出规定的,正是唐代的“官品服色制”,这是唐人独特的色彩审美观对传统服饰色彩文化所做的一次总结性规范。  “三品以上官服紫,五品以上服绯(红色)、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青。”这个制度主要针对官员常服而言。常服形成于南北朝时期,脱胎于鲜卑服饰,逐渐代替了汉魏的褒衣博袖。以紫
期刊
西皮漆是被誉为漆中贵族,它带着抽象而斑斓的纹路,古就备受贵族推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西皮漆秘而不宣的制作工艺也曾一度失传,庆幸在现代漆艺人的努力下,终于让这门古老的工艺重获新生。  神秘的漆中贵族  西皮漆也叫犀皮漆,又叫“虎皮漆”或者“波罗漆”,它在历史一直是珍稀之物。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推崇它为漆器之首;审美高雅的雍正皇帝亲自下旨,要生产宫廷专用的西皮漆家具。  而西皮漆最具特色的,就是它不画
期刊
近期,日本排放核污水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也让大家再次陷入遭受核污染的恐慌里。有人说面对灾难时,艺术是“无力”的。其实不然,多年来,不少艺术家都对核污染密切关注。他们有的以“浪漫”的形式把无色无味的核污染呈现出来;有的“玩命”般走进禁区进行创作;有的通过作品悼念核灾难……他们以切实行动,唤起人们对核污染的关注,并激发大家对和平、美好的希望。  “浪漫派”以唯美的方式呈现看不见的杀伤力  福岛核泄漏事
期刊
近期,德国向尼日利亚归还了一批古贝宁王国青铜器,这一消息在欧洲文博圈又掀起了一场关于文物归还的热烈讨论。近年西方开始主张将文物归还给原属国,并将这视为“普世价值”与“政治正确”。德国这一波“高风亮节”的操作,迅速引来各方点赞,同时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当年欧洲列强掠夺全球各地的文物是不是都应该回归原属国了? 然而事实是,西方在文物归还上,执行的却是双标操作,其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问题存在。  殖民者良
期刊
翅膀,源于萨珊波斯的神秘羽人  1959年夏,考古学者们在呼和浩特市以西的水磨沟口挖到了一位可怜商人的骨架,他的墓中没有棺椁,陪葬却并不贫瘠,其中一枚金戒指(图1)引人注意。从工艺上来看,它应出自古罗马,而这枚金戒指在戒面上还雕刻了一位裸身的羽人。从体型来看更像是个大腹便便的顽童,手持一物前行,翅膀耷拉在背后。  带有翅膀的羽人,便是我们要说的第一个异相。和魏晋画像石上仙风道骨的羽人相比,这位小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