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可以不读科幻小说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qua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懂天文,也算不上严格的科普爱好者,却每每被讲述宇宙的书和图册所吸引,读这些书,有时比读一本小说要认真多了。吸引我的,并非科学上的爱好,倒是对于经历诗意的上瘾。人类历史,亦即诗意所存在的历史,宇宙学或关于宇宙、时空的认识的拓展,总会延伸出与以往不同的诗意。当你读到宇宙是泡沫状的,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起伏幻灭的泡沫,有的瞬息破灭,有的膨胀无休,每一个便是一处宇宙,“有的宇宙包含有星系,其他一些宇宙是空荡荡的,还有一些地方刚出生不久……”泡沫里还可以生出泡沫,只不知它们能否相互透“视”。这样的宇宙,其实不止在《多重宇宙》里读到,以前在别的宇宙学的书里也见到过,还有婴儿宇宙、果壳里的宇宙,每种描述都带来一种巨大诗意的撞击。
  可是我从《多重宇宙》里还读来别的。譬如泡沫宇宙在宇宙学家铁马克的描绘中只是第二级多重宇宙,而“第三级”多重宇宙,“众世界不再是并排于物理空间内,而是处于数学的‘组态空间’里”,可被想象成“一棵正在生长的树木:世界发展生生不息地分枝抽条。各个枝条在彼此完全长开之前,根据量子力学的规则互相影响。”到了第四级多重宇宙,“再没有哪个自然法则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存在总括型物理学。只要是在逻辑上不存在矛盾的一切,都确确实实存在着。有些宇宙是由一根会说话的咖喱香肠和数字‘7’构成的。不可能有更多的多重宇宙了。”
  这里所说的第四重宇宙设想就是《多重宇宙》主力讲述的:我们的宇宙只是无数宇宙中的一个;我们每个人在其他的宇宙中都有个貌合神似者。我们居住于其中的宇宙,只是多元宇宙中的一处蜗居。任何一个可以设想的世界都实际存在着,任何可能发生的故事都会在某处发生。在其他宇宙里某个地方,“一个貌合神似者正在实施骇人的谋杀;另一个貌合神似者去年生意上冒出了一个天才绝伦的想法……”甚至在这个世界中死去的人,在另外的宇宙里继续活着。只是,那些宇宙的那些“我”无论比这个此时此刻的我更幸运还是更不幸,都同我没什么关系,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只能如此,继续。
  听上去相当异想天开,但《多重宇宙》整本书在讲的,就是如何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不是在幻想这个说法,而是来真的!这些支持多重宇宙说的科学家,“他们在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里从事科学研究,他们在举世闻名的专业刊物上撰文里说,他们属于理论物理学的领路精英。”本书“实况报道一场科学革命”,回溯“多重宇宙”这一看似疯狂的想法点滴形成的历史,一些人物出场,落幕,一直到最近几年的学界现状。这时我们发现,永不落幕的,仍是实证和猜想的博弈。
  那些真实计算过的数据,开启的机器,都赋予这一宇宙解释、想象以最具刺激性的魅力—这里聚集了最大胆的科学家,在他们发挥猜想、幻想能力的同时,也必须不断通过专业操作来反驳自己的幻想冲动。这是众多自我反驳的科学幻想家所共同具有的魅力。计算和推想在这里既是科学的(符合实证),又是幻想的(既然根据经验原则没有人亲眼看到)—这仿佛是由一系列确定的知识共同链接而成的不确定的知识链。
  而诗意那不确定的知识,即由此而生。也就是说,“多重宇宙”的诗意不仅来自场景描绘和语言命名的奇异,更来自于这种确定所形成的不确定,诗意在此是超越真实的,如同这里的知识超越了确定与不确定。
  作为文学爱好者,我要说,这种诗意是大部分科幻小说无法满足的。不需要情节,只需要知道科学家的描述或设想,这也是我选择这类科学读物而非科幻小说来读的理由—它没有情节,但有横生于情节、人物、心理、起承转合、叙事方法与节奏之外的蓬然诗意。
  而大部分科幻小说却都是人本主义的,无论对宇宙和人类持有怎样的伦理见解与科学想象,很多作品都还是将人类的情节和情感加诸宇宙背景之上,由此构成小说的情节发展。我们是否有能力用生自人类经验的语言去描述非人类、宇宙的一个个“故事”—既然“故事”。这个词在人类的经验中与“时间”几乎无法分割开来,那么我们的语言是否也可以讲述时间之外非时间的某种形态,一些完全没有人类经验、人类情节和人类心理参与其中的“故事”这重重不灭的、虚无的泡沫,它们自己的起伏与历史,完全没有人参与其中,我们要想描述它们,恐怕得为我们的书写创造无尽的语言,而这也正是我们关于语言的想象力可堪锻炼的维度之一。
  
  多重宇宙: 一个世界太少了?
  作者:(德)托比阿斯·胡阿特,马克斯·劳讷
  译者:车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定价:25.00元
  
  清朝京控制度研究
  作者:李典蓉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定价:56元
  京控就是上京告状伸冤,此制度脱胎于叩阍(向皇帝告御状),在清代即为民众到京师都察院、通政司或步军统领衙门等呈递诉词,实为一种越级诉讼。京控原意是清朝中央为保护百姓允许上控的传统,但在地方实际操作中保护的却是官员的乌纱帽。书中详细分析了光绪年间一起京控原告“被疯癫”的案子:湖北人李在铨托在北京营生的堂弟李在庠京控乡邻陷害自己一家老小,呈词写得有条有理,都察院接了呈词后咨文湖北巡抚,湖北方面派官员下去调查,邻居声称李在铨患疯疾多年,李在庠也改口供称确实是李在铨发疯时乱写信要他代为京控,湖北方面对此案的供词先后有四批,第四批供词称是李在庠接到字迹模糊的控告信后请人重新代写的,最后该案判决李在铨“有疯病”而不予追究,李在庠则被杖八十。作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湖北方面担心这件疑点重重的案子如果被上面深究,牵连的各级地方官员必定众多,只好大事化小,使李在铨“被疯癫”。
  京控从清初到清末,逐渐由“伸冤至得益”发展,并成为清朝司法实践和社会问题逐步加重的表现,更刺激了各阶层不断上控。最终,在行政司法合一的传统制度下,京控制度也并没能补救司法问题,直至清王朝积重难返,这尤其值得今人注意类似的上访问题。 (徐图之)
  
  立宪时刻:
  论《清帝逊位诏书》
  作者:高全喜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7月
  定价:25.00元
  末代皇帝溥仪逊位整整100年了,宣布逊位的诏书似乎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长期乏人问津。宪政学者高全喜重新发现并解读了这份诏书的价值:清帝逊位不仅是南方革命党人武装起义和北洋将领通电要求共和推动的结果,也是满清皇室主动顺应民心和时代潮流完成政治转型的识时务之举。在政权移交上,诏书确认:清王朝的统治权既不是交给袁世凯,也不是给南方的革命政府,而是给“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虽然袁世凯的北洋系与南方的革命派此后并未遵循遗愿,但这个政治声明当时也的确遏制了西藏和蒙古王公贵族策动的“独立”。 (徐图之)
  
  幸福之道
  作者:韩东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定价:29.80元
  韩东是诗人、小说家,同时跟很多作家一样,在写大部头之余也写专栏随笔。《幸福之道》收录了近百篇韩东近年来的随笔作品,这些报刊之作看似随意随性,但却包揽万物,可以看做作者人生历程的结晶和文学之路的延伸品。同时结集出版的还有《夜行人》、《一条叫旺财的狗》,它们既是一位诗人以近似乎挑剔的眼光看世界,也是一名小说家以敏锐洞察力剖析世事的集合。韩东不缺乏敏锐,但他并不急促,更不宣泄愤怒,他总是慢悠悠温和地告诉你人生如何不规则以及世事多么操蛋的本质。(朱白)
  
  邮差总按两遍铃
  作者:詹姆斯·M·凯恩
  译者:主万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定价:24.00元
  这部英语文学史上的名著,故事非常简单,见色起意、图财害命,谋杀的情节也简单到仅仅是符合日常逻辑而已,但值得一说的却是詹姆斯·M·凯恩讲故事的方式,他永远不动声色,笔下的人物在冷冰冰的场景里发生了一些冷冰冰的心念和行为,悬念、动机、情节却都是在持续加温,阅读起来也自然是拿起来放不下。也许凯恩掌握人类阅读时的一种律动,他看似平淡却笔笔击中这种律动,将节奏成功灌输到读者的大脑中。本书曾经出版过一次,这次重新翻译是一种还原,质感更好,品质更佳。(朱白)
  
  无梦楼随笔:
  苦难中的孤独灵魂
  作者:张中晓
  整理:路莘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定价:16.00元
  在曾经的疯狂年代,张中晓是堪与顾准、遇罗克、林昭并列的思考者。他生于1930年,1955年被打为“胡风反革命分子”,在1966年或1967年默默死去——已经不会有人说得清他究竟死于何时。张中晓留给世人的只有四本读书笔记,也就是整理后的这薄薄一本《无梦楼随笔》。在这本书中,我们找不到任何的理论体系,有的只是零落的随想,但那一段段话语却让作者成为一位先知。比如对于国家与社会,张中晓说,“一切美好的东西必须体现在个人身上。一个美好的社会不是对于国家的尊重,而是来自个人的自由发展。”(杨津涛)
其他文献
看完电影《钢的琴》以后,很嫉妒,这个导演居然不上我们电影学院。张猛有些才气,剧作紧紧扣住主线,主线紧紧扣住人情,又把那被人为扔出社会的老工人和老烟囱穿插其中。一个穷爸爸陈桂林为了留住小女儿,找一帮杂七杂八的工人弟兄帮忙,为女儿造了一架钢的琴!这句话讲出来,听听就有戏,有情。父女情,哥们义气,他们在穷日子里坚持的那点尊严和忘却自己的追求,全在里头。结尾时,旧烟囱被炸掉了,老工人故去了。但我们终于看到
这会是一趟怎样的飞行?  我坐在民航史上最大的商用飞机——A380,准备开始一段奇妙旅程。这是一趟“春游”。从新加坡到墨尔本,一端是已现秋意的北半球,另一端是正春暖花开的南半球。  这趟春游,开始就充满好奇与期待: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全新的上下两层客舱、翻躺自如的平躺床,再加上早已耳闻的美食、体贴入微的新航服务……虽然事先做了功课,但是,在踏入新加坡航空公司的A380客舱之后,我的视觉、触觉、味觉还
尽管贵为首府,但札幌或许是北海道最易被忽略的城市。大部分人来去匆匆:夏天直奔美瑛、富良野赏花,冬天到佐幌滑雪,到知床半岛看流冰,其他季节去小樽、函馆,总之,札幌总被看做中转站。这个全日本第五大城市的价值和魅力一直以来都被严重低估,在这里住上几天,不说别的,单是这里的美食与美酒,就让人回味无穷。    从一碗拉面说起  对日本人来说,拉面不仅仅是一种果腹的快餐食物,而是上升到精神层面,幻化为一种民族
DO HIT CHAIR  屈打成椅  设计者:消费者  Droog与电影公司 KesselsKramer的名为“做 do”的合作计划。它所标榜的是“你所买下的是一个经验”。所有消费者都被邀请参与创作、玩耍“做”计划的第一个方案便是“屈打成椅”;给消费者一把大铁锤,让他们对着一个正方块体形状的钢铁箱子敲打,打歪打扁,或者像一个雕刻家般地对着铁块做有计划性的雕塑,最后的形态,就是消费者自己设计出的椅
当《爱情呼叫转移》、《保持通话》这些影片热映之时,在影院观看的你是否知道他们其实是“主题先行”的定制电影?你见识过低端的广告植入,却未必懂得更高端的植入模式——定制。当越来越多的电影制作公司寄希望于大制作、大明星带来的大回报时,也有一些公司因为定制电影而活得有声有色。    上海电影节刚刚落幕。在6月17日晚上的电影节上出现了一部特别的纪录片电影——《真情来电》。  与《巴黎我爱你》、《纽约我爱你
PC市场第一的惠普,正与PC渐行渐远,特立独行的苹果却搅乱了整个PC江湖。    老大惠普,学习IBM好榜样    尽管PC市场第一的宝座,惠普已经连坐多年,但如今惠普却与PC渐行渐远。  在目前惠普的收入结构中,PC业务只占了三分之一;打印机、耗材占了四分之一;服务器、存储、软件及服务等占据了剩下的份额。从业务构成上看,惠普早已不是一家PC公司,而这也与惠普多年来推行的向服务转型密切相关。  近
尽管她的父母是国内文坛著名的作家伉俪李锐和蒋韵,尽管她的老板是颇能引起话题的郭敬明,但她也依然是她自己,她是笛安,现在凭长篇小说《西决》成为2009年度《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联合主办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新人。“笛安有一种写作的野心,一种掌控语言和代言一代人青春的野心……《西决》,结构繁密,叙事沉着,语言精美,那种为爱受难之后的怅然和神伤,有着微妙的痛感,也饱含美好和希望……笛安正带着这代人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欧元区只统一货币、未统一财政这一二元差异,为欧洲债务危机提供了滋生的温床;而对如此债务危局处理不当的话,它很可能成为第二波金融危机的引爆点。    对欧洲来说,历史上从未出现如此多的不确定:没人知道希腊人将如何摆脱债务缠身的危局,没人知道如此星星之火会不会让整个欧洲货币联盟最终四分五裂……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欧元区只统一货币、未统一财政这一二元差异,为欧洲债务危机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早晨起来,拿着剪刀,去阳台上剪一小篮子生菜叶,夹三明治;周末烤排骨招待朋友,剪一大盆茼蒿,配菜吃解油腻;下雨懒得出门,拔几棵芥兰,白焯了,漂亮的叶绿素;又或者芥菜漂汤、香菜凉拌、菠菜煮面......    自然条件菜比花对光照要求高,瓜果类,一般需要6-8个小时的日照,才能开花多结果。叶菜,也需要每天三小时左右的阳光。如果有一个开放的、平均日照超过4个小时的阳台,那就可以折腾一个小菜园子了。  种
通胀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公然进行的掠夺和财富再分配,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又诱导大量错误投资,周期性地制造出经济危机,甚至酿成政治危机,这才是通胀最大的社会危害。    最近通胀的话题很热闹,但舆论中关于通胀的常识性谬误很多,这里只拣两个最重要的来说说。  谬误一:要用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是否有通胀,通胀有多少。  这个说法的错误有两层。第一层:CPI是可任意制定的指数。CPI,是一些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