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少教多学”是新课改赋予教师的较高责任,提出较高要求,是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凸显和实现。本文从教师的巧妙导入,促使学生进入乐学状态,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一些做法,谈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的体会。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少教多学 高效课堂
少教多学,构建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需要。可是,应试教育的暗流依旧涌动,昭示着教育教学必须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少教多学”,突出“以学为本”、“以学定教”。
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案例为例,谈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践行“少教多学”的课堂模式的体会。
一、简约化的导入是少教多学的前提
1.设疑导入
以问题形式导入新课,是教师常用的方法和技巧,设疑导入法成为备受欢迎的方法。如学习《文件的下载》时,教师以聊天形式而展开教学:如果某一天,你在网上听到一首你喜欢的歌曲,看到你喜欢的文章,一部好看的电影,一个青春偶像剧,一张你喜欢的图片等,你会怎么办?循循善诱的导课方式,自然而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文件的下载》。
2.情境法导入
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时,利用影视资料展示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技术的变革过程,从身边最普及的手机开始,呈现最开始的电话、大哥大、BP机、小灵通智能手机等,一直到今天的苹果、小米等通讯设备的发展变化;以电脑的发展史,电视的进展过程和发展变化等,让学生通过PPT演示,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体会到信息就在身边,信息技术的变化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问题情境是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古人云,学贵在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或者甚至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思维、智慧之门,使学生带着问题、包含求知的欲望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如学习“搜索引擎”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个苹果手机,这个画面学生不陌生,而教师提出,苹果手机的公司的徽标是一口咬掉的大苹果,为什么?
这样,教师的巧妙的寥寥数语的导入,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海洋,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去发现,去探知,去求索。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
新课改体现少讲多学,课堂导入可以把学生引领至乐学的平台,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还是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新课改倡导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那么,教师的“精讲”和“引导”也不容忽视。教师应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和活动,在任务的驱使下、在活动的引领下,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此时,教师务必改变“知识的占有者”的权威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和指路明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乐于探究才是教师的职责。
1.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实现教学前的主要方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关键在于自学,就是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把握这节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通过自学找出不会、不懂的地方,这样,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数。如学习《信息及其特征》时,上课前,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已经学会的可以不讲,或者让学生自己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的原则。
2.自己动手操作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只有理论而不操作,则所学知识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动手操作应该成为信息技术的重点。如学习《文件的下载》时,如果教师给学生只是讲如何下载,理论知识讲得透彻、精细,然后让学生到网上下载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那么,学生顺利操作的估计寥寥无几。而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到网上亲自探究,根据操作提示一步步完成任务,比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的效果还要好。
其次,动手操作也是学好信息技术的第一步,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是掌握信息技术的核心手段。如学习Word文档的运用、Excel表格的处理等,让学生自主操作,可以实现“熟能生巧”。如让学生录入一段文字,在这段文字中选中某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而改动字体、字号、字的效果等,在操作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的真谛,熟练运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又如让学生将某一次的测验成绩录入Excel表格中,并要求学生进行升序排列,降序排列,求出平均分,筛选出60以下、60分~75分、75分~85分、85分以上的四个分数段,并对这四个分数段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这样,学生在对这次成绩的逐个进行分析的过程中,Excel表格的处理等知识构架便会自主构建,在实践中强化运用。再如学习PPT时,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个PPT课件,之后幻灯片的增加、删除和复制、移动幻灯片、设置幻灯片的版式、幻灯片的模板的设计、幻灯片背景的设计、幻灯片的切换、插入艺术字、图片、文字、音乐等、插入动作按钮等,这些PPT的常规操作,也只有在操作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心领神会,在实践中构建知识,形成技能。
“少教多学”是教学模式,但方法不是唯一的。如何真正“少教多学”,体现“以学为本”,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案例,凸显少教多学,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舍得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把知识的主动权、决策权都教给学生,自己引好路、指好路、当好带路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思维、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是课改所学、素质教育所需、社会人才所需。
参考文献:
[1]陈少兵.“少教多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2015(07).
[2]郑伟源,朱志霞.情境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践行[J].中学教学参考,2015(6).
[3]李天文.高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谢桐品.创新理念,有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成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少教多学 高效课堂
少教多学,构建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需要。可是,应试教育的暗流依旧涌动,昭示着教育教学必须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少教多学”,突出“以学为本”、“以学定教”。
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案例为例,谈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践行“少教多学”的课堂模式的体会。
一、简约化的导入是少教多学的前提
1.设疑导入
以问题形式导入新课,是教师常用的方法和技巧,设疑导入法成为备受欢迎的方法。如学习《文件的下载》时,教师以聊天形式而展开教学:如果某一天,你在网上听到一首你喜欢的歌曲,看到你喜欢的文章,一部好看的电影,一个青春偶像剧,一张你喜欢的图片等,你会怎么办?循循善诱的导课方式,自然而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文件的下载》。
2.情境法导入
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时,利用影视资料展示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技术的变革过程,从身边最普及的手机开始,呈现最开始的电话、大哥大、BP机、小灵通智能手机等,一直到今天的苹果、小米等通讯设备的发展变化;以电脑的发展史,电视的进展过程和发展变化等,让学生通过PPT演示,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体会到信息就在身边,信息技术的变化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问题情境是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古人云,学贵在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或者甚至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思维、智慧之门,使学生带着问题、包含求知的欲望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如学习“搜索引擎”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个苹果手机,这个画面学生不陌生,而教师提出,苹果手机的公司的徽标是一口咬掉的大苹果,为什么?
这样,教师的巧妙的寥寥数语的导入,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海洋,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去发现,去探知,去求索。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
新课改体现少讲多学,课堂导入可以把学生引领至乐学的平台,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还是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新课改倡导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那么,教师的“精讲”和“引导”也不容忽视。教师应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和活动,在任务的驱使下、在活动的引领下,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此时,教师务必改变“知识的占有者”的权威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和指路明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乐于探究才是教师的职责。
1.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实现教学前的主要方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关键在于自学,就是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把握这节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通过自学找出不会、不懂的地方,这样,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数。如学习《信息及其特征》时,上课前,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已经学会的可以不讲,或者让学生自己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的原则。
2.自己动手操作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只有理论而不操作,则所学知识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动手操作应该成为信息技术的重点。如学习《文件的下载》时,如果教师给学生只是讲如何下载,理论知识讲得透彻、精细,然后让学生到网上下载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那么,学生顺利操作的估计寥寥无几。而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到网上亲自探究,根据操作提示一步步完成任务,比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的效果还要好。
其次,动手操作也是学好信息技术的第一步,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是掌握信息技术的核心手段。如学习Word文档的运用、Excel表格的处理等,让学生自主操作,可以实现“熟能生巧”。如让学生录入一段文字,在这段文字中选中某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而改动字体、字号、字的效果等,在操作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的真谛,熟练运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又如让学生将某一次的测验成绩录入Excel表格中,并要求学生进行升序排列,降序排列,求出平均分,筛选出60以下、60分~75分、75分~85分、85分以上的四个分数段,并对这四个分数段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这样,学生在对这次成绩的逐个进行分析的过程中,Excel表格的处理等知识构架便会自主构建,在实践中强化运用。再如学习PPT时,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个PPT课件,之后幻灯片的增加、删除和复制、移动幻灯片、设置幻灯片的版式、幻灯片的模板的设计、幻灯片背景的设计、幻灯片的切换、插入艺术字、图片、文字、音乐等、插入动作按钮等,这些PPT的常规操作,也只有在操作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心领神会,在实践中构建知识,形成技能。
“少教多学”是教学模式,但方法不是唯一的。如何真正“少教多学”,体现“以学为本”,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案例,凸显少教多学,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舍得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把知识的主动权、决策权都教给学生,自己引好路、指好路、当好带路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思维、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是课改所学、素质教育所需、社会人才所需。
参考文献:
[1]陈少兵.“少教多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2015(07).
[2]郑伟源,朱志霞.情境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践行[J].中学教学参考,2015(6).
[3]李天文.高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谢桐品.创新理念,有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成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