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治蝗虫

来源 :小读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崇,字元之,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他担任丞相后,注重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有一年,河北、河南闹蝗灾。蝗虫多得成了片,一飞起来,像乌云一般。地方官员和百姓都说蝗虫是神虫,不敢捕杀,反而烧香跪拜,求上天快把蝗虫收回去。姚崇得到报告,连忙下令各地官员带领百姓捕杀蝗虫。姚崇说:“田里的禾苗都是有主人的。只要向他们说明利害,谁还会不肯出力捕杀呢?大家一起動手,一定能把蝗虫扑灭干净。”姚崇还提出了捕杀蝗虫的具体方法,派人分发给各地官员。
  各地官员接到了姚崇的命令,有照着办的,也有相信流言不敢照着办的。开封一带的官员叫倪若水,拒绝捕杀蝗虫,还写奏章给皇帝,说蝗虫是上天降下来的灾祸,必然越除越多。他劝皇帝多修德行,只要感动了上天,上天自然会把蝗虫收回去。
  奏章一般先由宰相看。姚崇看了倪若水的奏章,生气极了,提起笔来就写了封信给倪若水。姚崇说:“要是做了有德行的事,就能免掉蝗灾,你管的地方蝗虫这样多,难道说你是个没有德行的人吗?你眼看禾苗让蝗虫吃掉,竟忍心不救,将来要是闹饥荒,你怎么能安心?别耽误时间,要不,后悔也来不及了!”
  倪若水看了信,明白自己错了,马上照姚崇的方法,叫老百姓在田里开了沟,夜晚在沟边烧起火堆。蝗虫看到火光就成群扑过来,有的被火烧死了,有的落在沟里被老百姓用土埋了,几天工夫,老百姓就杀死了十余万石(dàn)蝗虫。
  各地捕杀蝗虫的数目报到朝廷,有个叫卢怀慎的大臣劝姚崇:“蝗虫是神虫。外面有传言,蝗虫杀得太多,会得罪上天。”姚崇回答:“蝗灾如此严重,任由它们吃光粮食,那老百姓只有饿死了。捕杀蝗虫是为了救人,如果说这也会招祸,那我一个人担当就是。”
  由于姚崇治蝗彻底,这一年,河北、河南没有发生饥荒。
  (摘自《老友》)
其他文献
爸爸在我面前倒下的时候,正下着小雨。他仰面倒下,我吓坏了,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去扶他。  我上初二,那天是我返校的日子。准备送我去学校的爸爸,还没踏上电动车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救护车在通向县城的路上疾驰,秋雨敲打着车窗,树叶纷纷落下,我第一次在现实中触摸到了“死亡”这个冰冷的词语。爸爸脸色苍白地躺在救护车里。我不敢碰他,害怕他会因为我颤抖的手而二次受伤,更害怕他会随时离开我。幸好他在医生的抢救下醒了过
期刊
我有两个姐姐,所以小时候我家务活特别是针线活儿做得很少。记得十二岁那年,母亲身体不好,没满月的弟弟需要两个姐姐照顾,我也想帮家里干点活儿,便私自将自己的旧棉袄拆了,洗完晾干发现,坏了,棉袄里子都是补丁摞补丁,一洗,变得像网兜一样,再也缝不起来了。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家里每个人都只有一件棉袄,连块大一点的碎布都没有,母亲见状,气得大骂了我一顿。大姐知道后,将她的衬衣送我当棉袄里子用。  记得那天,大
期刊
少年故事  孙卫卫/著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是一本娓娓道来的散文集。作者回忆了中学时代的学习和生活,追寻了逝去的美好,记录了求索的过程。是言志,也抒情,兼说理。阅读本书,如同走进一条乡村少年的时光长河,拾起一块块朴实无华却又闪闪发光的记忆碎片。少年回忆里的人和事,磨砺了当年痴迷读书与写作的追梦人的心志,也会给今天渴望上进的有志者以鼓舞。让我们跟着作者去书中体会吧!  给孩子的莎士比亚(上
期刊
河马不想让妈妈去开家长会,怕老师告状,但妈妈一定要去。和别的妈妈一样,河马妈妈很关心他的学习,还喜欢拿他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今明两天没有课,学校举行家长会,妈妈早就在网上约定和十字架老师见面的时间。我真不想让她去,十字架老师肯定会说我坏话的,因为我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说话,挨了好几次批评。如果妈妈知道我上课捣乱,会生气的。  走进教室时,我叫妈妈轻点,别吵醒了查理——它正在睡觉呢。查理是谁?是我们班
期刊
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选进北京市郊一个爱心棒球基地,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队,跟着70岁的传奇教练“师爷”从零开始学习打棒球。 少年马虎以“刺头”状态闯进了基地,天天打架干仗;而“元老球員”小双心思细腻敏感,对未来满是怀疑和不确定。不同家庭背景和心性习惯的少年在一起训练、生活,一支棒球棍,把他们带进无尽的冲突和欢乐,也带给他们久违的热血与梦想。 几个月后,他们将飞往美国,代表中国登上世界少年
期刊
原文  不敌①其力②,而消其势③,兑下乾上之象。  ①敌:攻打。  ②力:最坚强的部队。  ③势:气势。此处表示事物存在的根据,力量产生的本源。  在我方力量还不足以战胜敌方之时,应该避其锋芒,间接地削弱它的气势,这就必须运用以柔克刚的战术取胜。  在吴国期间,越王勾践忍辱偷生,终于取得了吴王的信任,三年后被放回了越国。回国后,勾践不忘在吴国所受的屈辱,一面卧薪尝胆,磨炼意志;一面在国内发展生產、
期刊
【释义】  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完了一半路程。比喻越接近成功,越不能松懈,要坚持到底,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出处】  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  【故事】  秦王依靠秦国强大的实力、有利的地形,成功地实行了“远交近攻”的“连横”政策。几年来,六国或被攻破,或被削弱,眼看着大局已定,为此秦王逐渐放松了对国家的治理,把政事交给了相国,自己在宫中饮酒作乐,恣意享受起来。  一天,侍卫向秦王
期刊
妙招四:抓住动作写动物  猴子捞月、鸳鸯戏水、饿虎扑羊、鸡飞狗跳……这些成语你一定熟悉吧?是的,动物有各具特点的外形,也有风趣独特的动作。写好动作,同样是描写好动物的关键。  同学们对课文《母鸡》一定印象深刻吧,我们来看其中的一段文字:“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你们看,短短两句话,就将母鸡的动作描写得生动传神。  怎样
期刊
在很早以前,龙溪河畔的乡民,男耕女织,过着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  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条大黄龙,作恶多端。它不是呼风唤雨破坏庄稼,就是吞云吐雾残害生灵,把整个峡谷搞得乌烟瘴气,不得安宁。每年六月初六它生日的这天,更是强迫人们献上一对童男童女和十头大黄牛,一百头猪、羊等物供它享用。如若不然,它就发怒作恶,张开血盆大口,窜上村庄吞噬人畜,破坏田园,害得宁河黎民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峡口龙溪镇上,有
期刊
鲁班发明了锯子,的确为木匠们带来了方便,让他们做木工活时轻松了很多。但是,又有一个难题摆在了鲁班的面前:加工木料時,无论是用刀削,还是用斧砍,木料表面总是坑坑洼洼的,很不美观。为了保证木料表面光洁、平整、美观,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磨,不仅费力,而且费时。于是,鲁班又发明了刨子,用刨子刨木料省时省力,而且刨出的木料表面光滑、平整,美观多了。但是,鲁班用刨子刨木料时,木料总是移动,很不方便,因此每次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