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公堂梅朵曲巴中的音乐叙事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拉萨周边保存着藏区重要的宗教节日公堂梅朵曲巴,节日期间,僧众与附近村民共同参与,仪式隆重盛大,音乐行为贯穿其中。本文以2017年6月公堂梅朵曲巴的田野调查为例,其记录了公堂梅朵曲巴仪式过程中的音乐行为,笔者将从中探讨音乐与仪式过程中故事情节的关系。
  关键词:公堂梅朵曲巴;仪式过程;仪式音乐
  1 公堂梅朵曲巴的概况
  1.1 公堂梅朵曲巴简介
  公堂梅朵曲巴是藏语的名称,意思是公堂寺的鲜花供佛节。公堂梅朵曲巴仪式每年在藏历四月十四日到十六日举行,由拉萨河畔的宗赞寺和公堂寺联合举办。在调查过程中,主管宗赞寺仪式的僧人平措坚赞①口述,公堂梅朵曲巴的整个仪式过程大体分为相送、相会和回归三个部分,如加上仪式前的准备工作和仪式结束后的收尾工作,即准备和净身两个部分,仪式实际持续五天时间。
  公堂梅朵曲巴的仪式在两个既定的场所举行,分别是宗赞寺和公堂寺。宗赞寺位于拉萨市次角林村,归属次角林寺,寺庙建在村子东边的半山腰上,被当地村民称为地方神殿,供奉着护法神赤宗赞。公堂寺位于拉萨东边蔡公堂乡的中央,公堂寺建于1187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寺庙,在蔡巴噶举派创立之初,曾盛极一时。这座寺庙里供奉着公堂拉姆护法神,每年的藏历四月,拉萨周边的僧人和信众都会采来鲜艳的花朵献给公堂拉姆,其仪式已形成独具特色的节日文化。
  1.2 公堂梅朵曲巴仪式的由来
  次角林寺僧人平措坚赞介绍,《永增益西加措经书》②中记载:赤宗赞是一个印度的地主,但是他并不想当地主,一心想学习佛法,于是就向释迦牟尼佛诉说,释迦牟尼佛被他的真诚所感动,便封他做了守护神。在唐朝时,赤宗赞被派遣护送文成公主和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到藏地,之后成为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的守护神。在漫长、孤独、寂寞的寺院生活里,他爱上了女神班丹拉姆③的女儿白巴东赞,④被班丹拉姆处罚,流放到拉萨河南面的崩巴日山脚下,也就是现今的次角林。赤宗赞来到次角林后,转而又爱上了蔡公堂的护法神公堂拉姆,赤宗赞和公堂拉姆的爱情并不被接受,被处罚不可以再见面。次角林的村民们怜惜两位护法神,便每年在固定时间护送赤宗赞到蔡公堂与公堂拉姆见一次面,由此便有了公堂梅朵曲巴。
  公堂寺僧人阿旺旦增⑤口述,公堂梅朵曲巴是公堂寺流传已久的宗教仪式活动,被记载在《》⑥经书上。蔡巴·祥·尊追扎巴⑦在蔡公堂主持兴建公堂寺,但是在修建过程中遭到神魔的破坏,经过一番斗争,寺庙圆满落成。为了纪念,每年藏历四月十五,保护公堂寺的四位护法神要再一次接受供奉,以更好地保护蔡公堂和寺庙。四位护法神中就有赤宗赞和公堂拉姆,他们的神像会相对而放一夜,听取上师的言教,重申保护教法的誓言,在仪式期间,各地的僧人和信众会向公堂拉姆供奉鲜花,这才有了公堂梅朵曲巴仪式。在这个仪式中,公堂寺僧人诵经、奏法器、跳羌姆,为村民祈福并祈祷护法神们可以遵守誓言。
  笔者在寺庙僧人和信众当中了解到:次角林僧众认为公堂梅朵曲巴是为了赤宗赞与公堂拉姆的爱情故事而举行的,公堂寺僧人则对此种说法表示反对,坚称公堂梅朵曲巴的仪式是两位护法神在宗教仪式中的交流,全程并没有掺杂任何世俗的情感。
  2 公堂梅朵曲巴的仪式过程(以2017年度为例)
  第一天:2017年6月7日(藏历4月13日),准备,诵经、敲击手柄鼓。
  下午5:00次角林僧人平措坚赞和坚赞群培为赤宗赞描金、整理衣服。仪式开始前两位僧人先诵经,并根据诵经内容敲手柄鼓,诵经的内容大致是祈福类经文。
  第二天:2017年6月8日(藏历4月14日),相送,诵经、吹奏法器和跳羌姆舞步。
  上午8:30儀式开始,赤宗赞被抬出宗赞寺。
  乐队吹奏大法号,示意仪式正式开始,僧人开始诵经,由甲林、手柄鼓、钹和胫骨号组成的乐队走出寺庙,为赤宗赞引路。
  上午8:40在次角林村空地煨桑祈福,9:00赤宗赞上车出发。
  赤宗赞被放在场地中央,僧人和乐队休息,这时村民们会送上酥油茶和食物,供奉赤宗赞,并祈福。僧人诵经,伴随经文,乐队奏响达玛如、手柄鼓和金刚铃。在队伍行进过程中,大法号只吹奏一次,甲林、手柄鼓、钹全程使用,僧人在行进过程中全程诵经。
  上午9:30到达香嘎村,10:40到达蔡公堂乡居委会大院。
  附近的村民排队朝拜赤宗赞,敬酒敬献哈达。此时乐队休息,僧人诵经,并奏达玛如、手柄鼓和金刚铃。赤宗赞离开香嘎村先奏响大法号,稍后甲林、手柄鼓、钹和胫骨号齐奏,送赤宗赞上车继续行进。到达蔡公堂乡,村民们自发排队祈福,抚摸赤宗赞腰间的钥匙,祈祷祛除病痛,传说此钥匙可以治疗眼疾,僧人诵经,乐队只吹奏甲林。
  中午12:30到达公堂寺。
  公堂寺僧人抬着公堂拉姆等候在寺庙外的道口,公堂寺僧人诵经,乐队分别站在公堂拉姆神像的两边,依次有大法号、甲林、手柄鼓、钹和胫骨号。当赤宗赞来到公堂寺门口时,公堂拉姆踏着羌姆舞步迎接,之后两位护法神被同时抬进公堂寺大殿,分放在大殿的两边,相视而望。
  第三天:2017年6月9日(藏历4月15日),相会,诵经、吹奏法器,村民献唱。
  上午11:00,赤宗赞和公堂拉姆被抬出大殿。
  两座寺庙的僧人和乐队分站两边,奏响大法号,赤宗赞和公堂拉姆在僧众的拥护下抬进院子相会,之后再抬回大殿分别放在大殿的两边。
  晚上9:00,次角林村民献唱公堂拉姆。
  次角林村民扎西平措⑧主管护送赤宗赞的乐队,这一天晚上由他为公堂拉姆献唱。在献唱之前次角林僧人平措坚赞会先对着公堂拉姆神像发誓,大致内容就是发誓遵守教法等内容,发誓完之后由扎西平措献唱。
  第四天:2017年6月10日(藏历4月16日),回归。
  上午10:00左右,公堂拉姆送别赤宗赞。   两座寺庙的乐队先同时吹奏大法号,乐队其他乐器再齐奏,僧人依次抬出公堂拉姆与赤宗赞,走到寺庙外的路口,两位护法神分别,场面表现极为悲伤。
  上午10:30,赤宗赞上车回次角林,11:10,路过香嘎村,11:40到达次角林村空地。
  乐队奏响大法号引领赤宗赞回去的道路,中途乐队的大法号抬下车吹奏,其他乐器在车上吹奏,不再下车,停留十余分钟,回次角林村。次角林村家家户户门前煨桑,供奉鲜花,在村子里的空地上也摆满鲜花,赤宗赞神像被抬到空地中间,接受村民供奉。僧人诵经,奏达玛如、手柄鼓和金刚铃,乐队奏甲林、钹和胫骨号,出发时吹奏大法号。
  中午12:20到达次角林林卡地。
  寺庙僧人和乐队领着赤宗赞来到次角林村子的林卡地,这里聚集了来自各地的信众,赤宗赞被放在林卡帐篷中供人们朝拜。僧人和乐队在帐篷里休息,没有诵经及奏乐。
  下午5:30村民们唱歌跳舞欢送赤宗赞回寺,8:30为赤宗赞净身。
  僧人诵经,为表示感谢前来朝拜的信众们敬献哈达,为乐队献哈达。吹奏大法号,乐队排开,村民们自发站成一排唱歌跳舞,送别赤宗赞。晚上僧人诵经并敲击手柄鼓,村民为赤宗赞净身。
  第五天:2017年6月11日(藏历四月十七日),圆满结束。
  上午9:00寺庙僧人诵经,次角林村民再次给赤宗赞净身,并抬回寺庙大殿,一年的公堂梅朵曲巴仪式圆满结束。
  3 公堂梅朵曲巴仪式中的音乐形态描述
  3.1 仪式中的声乐
  诵经是宗教活动的必要环节,在公堂梅朵曲巴仪式中,僧人唱诵经文形成了仪式中的诵经音乐。次角林的僧人介绍寺庙里没有专门为公堂梅朵曲巴仪式唱诵的经文,仪式上唱诵的大致是祈福和保佑次角林村民的内容。除了仪式中的声乐音乐,在唱诵经文时中,按照段落的停顿还加入了达玛如和金刚铃。
  平措坚赞口述,在准备阶段,他们唱诵的经文与仪式中其他经文不同,此部分经文的内容主要赞颂赤宗赞的英勇神武。整理音频发现,其音调接近于语言的音调,节拍为3/4拍,节奏较为均匀,吟唱的经文没有旋律性,音区较窄。描金过程中,诵经的同时加入了手柄鼓,手柄鼓的敲击只是诵经节奏,鼓点有轻重之分,速度则不变,鼓槌敲击位置是手柄鼓的下方三寸处。
  公堂寺的诵经音乐内容是有专门的经书记载,在公堂梅朵曲巴仪式中,公堂寺的僧人要唱诵《帕姆五神》⑨经书,这本经书的内容主要赞颂各个护法神,祈求护法神们保护寺庙,造福蔡公堂及周边的村民。对调查时搜集到的音频进行分析,发现诵经部分曲调平稳,接近语言的音调,节拍为2/4拍、3/4拍,唱诵的速度有快有慢。在诵经的过程中有大法号、甲林、手柄鼓、钹、胫骨号、达玛如和金钢铃伴奏,这些法器在诵经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划分经书中的段落,其中设有一位领经人,在每段经文唱诵前奏响达玛如和金钢铃,段落间奏响法号、甲林、手柄鼓、钹和胫骨号,循环反复直到当天的仪式结束。
  在采访中,笔者问及仪式中的诵经音乐寺庙中是否记录乐谱,寺庙僧人均表示没有。仪式中的诵经曲调是由寺庙内师承关系传承下来的,并不会去记录曲调乐谱。
  藏历四月十六日的晚上,按照仪式的流程,次角林村民平措扎西为公堂拉姆献唱,村民们介绍献唱环节现在已成为公堂梅朵曲巴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公堂寺的僧人表示之前传承下的仪式中是没有献唱环节的,他们也不认同信众口中赞颂赤宗赞与公堂拉姆的爱情故事的说法,在公堂寺僧人看来,仪式仍然是宗教活动,通过宗教仪式迎请两位护法神守护公堂寺。
  以下是根据公堂梅朵曲巴仪式上村民的献唱歌曲,记谱如下:
  在赤宗赞回归仪式中,次角林村的林卡中,村民也会自发唱歌,此类歌曲为民歌体裁,其内容主要是诉说赤宗赞与公堂拉姆的故事,感叹一年一次会面的不易,表达惋惜不舍之情。此类歌曲在后续整理中将进一步分析。
  3.2 仪式中的乐队及乐器
  (1)乐器种类及乐队组成。公堂梅朵曲巴仪式中有两类乐器,分别是打击类和吹奏类乐器。打击类有手柄鼓、达玛如、金钢铃和钹;吹奏类乐器有大法号、甲林和胫骨号。
  乐队组成情况如下:
  宗赞寺乐队:
  大法号()2支 甲林()2支
  胫骨号()2支 手柄鼓()1把
  钹()1对 达玛如()1个
  金钢铃()1个
  公堂寺乐队:
  大法号(),2支 甲林()4支
  胫骨号()2支 手柄鼓()2把
  钹()1对 达玛如()1个
  金钢铃()1个
  由以上乐队组成分析:两个寺庙所使用的乐器种类是一样的,在乐器数量上公堂寺要多一些。调查了解到,在乐器演奏方面,两座寺庙与藏传佛教寺庙乐器的奏法是一致的。在乐器使用方面,宗赞寺乐队中的大法号起到发布信号的作用,大法号单独吹奏,在迎送和回归仪式中,大法号走在乐队的最前方,引领乐队前进。而公堂寺的大法号只是用于殿堂内诵经音乐时段落的间奏,和其他乐器同时使用。相会当天的仪式中,在乐器使用方面,两座寺庙基本相同,诵经音乐中乐队配合使用,根据唱诵的经文的不同位置演奏乐器,达玛如和金钢铃由同一名僧人演奏,诵唱经文的间歇处根据经文内容,不同乐器组合演奏。
  (2)乐队现状及传承。乐队成员是寺庙僧人和村民。宗赞寺除了次角林的3名僧人之外,其他成员均为次角林村民,共计10人,乐队组织者平措扎西介绍,在乐队成员选拔上有严格的要求,乐队的成员必须从拉古夏巴、紫噶、沃玛、次仁康萨等12户家庭挑选,这些村民家参加公堂梅朵曲巴仪式都是祖辈传承。 公堂寺乐队共计13人,其中有8名僧人,5名附近村民,对于乐队村民的选拔,公堂寺没有指定人选,由村民自愿參与,因乐器演奏技法较为简单,村民们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故人选方面并没有次角林那么严格。   调查了解到,关于乐队成员的培养,人员选定之后,在学习乐器过程中无专门人员教学,乐队成员们依靠老一辈成员口传心授,学习仪式流程及乐器演奏方法。
  3.3 仪式中的羌姆乐舞舞步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仪式中只采用了羌姆的几个舞步姿势缩影。羌姆舞步由背着赤宗赞和公堂拉姆的村民或僧人完成,左右脚交替跨步,动作幅度并不大,之后护法神塑像左右摆动数次,姿态端庄威严,其速度由刚开始的缓慢随着乐队节奏的变快而变换。
  公堂寺阿旺旦增介绍,之前在十五那天,公堂寺有盛大的羌姆表演,现在已经没有,羌姆的影子只剩下几个简短的舞步。公堂寺经书中记载公堂梅朵曲巴仪式中曾有108位僧人一起表演羌姆,场面极其壮观,现在寺庙中只有8位僧人,没有足够的僧人表演羌姆,因此现在的仪式中已经没有大型羌姆表演。如今公堂寺大殿中还保留着1998年在仪式上跳羌姆的照片,照片记录了在当时的热闹场面。
  在采访时,公堂寺僧人向我们展示了近些年最后一次在公堂梅朵曲巴中跳羌姆的视频影像,视频拍摄于2007年,由村子里的蔡寺和公堂寺的20余名僧人一起表演,其中羌姆乐舞表演者10名,乐队伴奏10名,乐队组成有钹(4对)、手柄鼓(1把)、甲林(2支)、胫骨号(1把)、大法号(2支)。如今也只有从寺内保存的有限影像及图片资料才能看到公堂梅朵曲巴中的羌姆表演,期待还可以继续表演羌姆乐舞。
  4 结语
  现在的公堂梅朵曲巴仪式较最初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仪式流程开始世俗化,仪式中融入了更多世俗感,次角林村民献唱的环节,以前从未有过,信众们更倾向于通过献唱等形式表达情感。此次调查真实展现了公堂梅朵曲巴的整个仪式过程,根据其中仪式行为的世俗化,仪式流程的简单化,可以更好地了解仪式活动的演变历史。本文从公堂梅朵曲巴的仪式程序着手,具体地描绘了公堂梅朵曲巴仪式过程中的音乐。仪式中的音乐行为对仪式过程具有特定的意义,通过寺庙诵经音乐、器乐音乐、村民献唱和羌姆舞步等音乐行为讲述仪式故事情节。笔者认为仪式中的音乐本体分析尤为重要,在调查中进行了多次访谈,搜集了第一手、二手资料,为后续深入研究公堂梅朵曲巴仪式中的音乐本体奠定了基础。
  注释:①次角林寺僧人,次角林村人,现为次角林寺寺管会主任。访谈时间:2017年10月1日。
  ②宗赞寺保存的经书,其中记载有赤宗赞的故事。
  ③班丹拉姆,藏文dpal-ldan-lha-mo的音译,亦称“吉祥天母”“吉祥天女”,她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主神,后被藏传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和世界欲愿之主,她在苯教中也是一位受尊敬的主神,藏族信徒认为供奉她可以去除灾难,使人兴畜旺,现供奉在大昭寺三楼的护法神殿,作为大昭寺和拉萨城的护法。西藏人为远道而来的吉祥天女取了个藏族名字:班丹拉姆。
  ④传说中班丹拉姆的女儿,与赤宗赞相恋。
  ⑤公堂寺僧人,拉萨市林周县人,2000年12月15日入公堂寺,现为寺庙主任,从2000年每年参加公堂梅朵曲巴,现在是公堂梅朵的主要负责人。访谈时间:2017年10月3日。
  ⑥此经书保存于公堂寺中,记录公堂寺的宗教仪式活动,其中记述有公堂梅朵曲巴仪式活动。
  ⑦蔡巴噶举派创建人,出生在吉雪擦瓦珠地方,家族为那囊向氏,因此又称为喇嘛向或向仁波切。
  ⑧次角林村村民,现为宗赞寺乐队的管理者,仪式中的献唱人,家族传承,其父亲曾经也是重要参与者。访谈时间:2017年6月10日。
  ⑨公堂寺保存的经书,其内容是赞颂护法神,祈求护法神守护寺庙,造福村民。
  参考文献:
  [1] 格桑曲杰.中国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蔡巴·贡噶多吉.红史[M].陈庆英,周润年,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
  [3] 更堆培杰.西藏宗教音乐史[M].拉萨:西藏民族出版社,2009.
  [4] 孙林.西藏中部农区民间宗教的信仰类型与祭祀仪式[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
  [5] 曹本冶.仪式音声研究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6] 洛秦.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7] 田联韬.走进雪域高原——青藏高原音乐考察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
  [8] 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奥地利).西藏的神灵和鬼怪[M].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9] 群培.拉萨市藏传佛教寺院[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
  [10] 西饶旺姆,达瓦卓玛.拉萨公堂梅朵曲巴及其赤宗赞传说研究[J].神州民俗,2015(241):41-43.
  [11] 赤烈曲扎.西藏岁时节日民俗概述[J].西藏大学学报,2007(2):26-32.
  [12] 旺宗.拉薩地区节日的发展演变及其民俗文化内涵分析[J].西藏大学,2008(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婴儿用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将逐渐提高,对婴儿用品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情感化设计的研究,从不同层次提取婴儿背带的创新点,探求婴儿背带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婴儿背带;产品设计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以人为本的情感化设计成为趋势。婴儿背带设计不仅考
期刊
摘 要:东山魁夷的风景画在日本画坛独树一帜,作品本自具足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20世纪日本艺术之美的代表。本文通过对《白色风景》这本画文集的理解和感受试图从此画文集中解读东山魁夷风景画的艺术创作风格及其启示。  关键词:东山魁夷;风景画;艺术风格;禅意之境;物哀之美  东山魁夷(Kaii Higashiyama,1908—1999)是日本现代美术的集大成者,纵观其作品可以发现其热衷于表现未被污染的澄明
期刊
摘 要:当代邮轮早已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大型的旅游文化载体。各大邮轮品牌纷纷对自己船队的邮轮进行较为统一的风格塑造,其中重要的手段即是船体彩绘。本文以丽星邮轮为例,阐述当代邮轮船体彩绘的立意设定与表现手法,通过分析各种艺术风格在船体上如何运用与延伸,探寻其对品牌形象创设及市场的影响。对立意确定和各种艺术元素的运用进行剖析,总结规律,对当代邮轮的船体装绘设计带来一些实用的启发。  关键词:邮轮船
期刊
摘 要:儿童活动场地作为提供给儿童活动的空间,儿童不仅可以通过游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也能够提升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应当满足儿童活动的需要。本文对武汉国际园博会创意园“掌园儿”进行分析,阐述其设计内容,探索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够为其他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活动场地;掌园儿;自然  0 引言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重
期刊
摘 要:村落空间通过街巷系统联系和贯通,保持自然环境和土地特征的同时,又维持着土地肌理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联系;既保持着村落景观文脉的延续,又维持着生态体系的完整,无不体现了古人的生态营建智慧。本文以江西宜丰县芳溪镇下屋村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对村落街巷空间体系的梳理和溯源,探讨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智慧营建方式,以期对传统村落保护设计有所助益。  关键词:传统村落;街巷空间;智慧营建  0 引言  村落空
期刊
摘 要:中日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在隋唐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度。隋唐时期的燕乐融合了各民族的音乐形式,是中国传统音乐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燕乐形式多种多样,日本遣隋使、遣唐使进入中国交流,并将隋唐时期的宫廷乐舞带回本土进行了传承。本文主要以日本第五大乐书《新撰乐道类聚大全》中的曲目为出发点,叙述隋唐时期燕乐向日本的输出、燕乐在中国和日本的异同以及隋唐时期燕乐在域外的传承与流变。  关键词:传承;流
期刊
摘 要:2017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批示。这一文化带建设的宏伟构想和规划,已成为继大运河于2014年成功申遗之后的又一件盛事。而民间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一种集中的表现方式,在唤醒大运河沿岸各省市人民集体文化记忆、沟通彰显运河沿线共同文化根脉以及促进运河文化带建设进程等方面,均能够发挥不可或缺的独特功用。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京杭大运河北段,以河北、山东民歌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从遗产到资源的非遗保护视野,以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为例,提炼蜀绣傳统服装的设色特点,探讨传统设色融入服装色彩教学的意义,对非遗传承与设计教学的结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蜀绣;传统设色;服装色彩教学  中国传统服装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设色文化。蜀绣是四川丝绸文明的代表,最初的功能正是装饰华服,蜀绣传统服装所蕴含的传统美学值得现代设计学习借鉴。本文以蜀绣传统
期刊
摘 要:根据不同功能所表现的特征,投影技术在展览中的应用也有所不同,其在展览中的本质是“承载信息的光柱”,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关键词:投影技术;传递信息;展示设计  投影技术也叫投影显示技术。是利用单个或多个投影的组合,将内容直接投影到显示表面的陈展显示技术。[1]投影技术的发展从投影仪的产生开始。第一台投影机是1640年由一个教会教士发明的幻灯机,利用光影技术讲述简单的故事,类似于中国的皮影。
期刊
摘 要:郎世宁为西方传教士最早在中国宫廷供职的画家,其艺术经历与宗教活动是构成“清三代”宫廷艺术的重要风貌,因而,对郎世宁生平的考察、对其主要作品与政治关系的梳理,均反映了17至18世纪中国绘画史的转向。本文通过对郎世宁传记、作品的阐释,分析其作为传教士和画家双重身份背后的真实人格。  关键词:郎世宁;清三代;视学;平定回疆图  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米兰人,原名F. Josephu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