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情算是办好了。”2月9日,魅族创始人、从不公开露面的黄章在微博上发了这么一句。这天,阿里巴巴宣布以5.9亿美元入股魅族,流传了1年之久的传言终于变为现实。
“如果我们再不联手起来,我们面对的会是另外一个帝国。”魅族副总裁李楠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他所说的帝国,是指在智能硬件领域布局新版图的小米。
时间越来越紧迫。
大约1年前,黄章就已宣布魅族要引入投资、进行变革。坊间传言包括阿里巴巴将入股魅族。当时,曾以魅族为榜样的小米,已用3年成长为一家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公司,魅族员工以及黄章本人因此深受刺激。
魅族从2014年开始,践行小米式的、以销量为先,利润为后的策略,以大用户量为基础,获得诸如App分发费用、App运营分成、内容分成之类的收入。尽管魅族手机里预装了支付宝,双方也在系统层面进行合作,用户在短信中可完成支付宝付费,但魅族的收入结构还是以硬件和配件为主。
2014年的魅族急于拉小差距。它先将自己的旗舰手机MX4从2500元降至1800元,并推出售价999元的魅蓝Note和699元的魅蓝手机,尽管这样做会侵蚀利润。
效果不是没有。魅族在2014年获得了销量上的高速增长。“我们每个月都在刷新纪录。”魅族总裁白永祥说,2014年12月和2015年1月的月销量分别为100万部及150万部。而一年前,魅族月销量在30万到50万部之间,这意味着魅族月销量同比增速在300%以上。
但从绝对数量上,魅族在2014年仅有约500万部的出货量,小米在这一年卖出了6112万部手机,两家公司的差距超过10倍。
魅族需要继续以超高速度提升市场份额。根据白永祥的说法,魅族2015年的目标出货量为2000万部。在低价情况下,要将销量提高4倍,随之而来到提升产能、扩张渠道、增加的推广费用及人力成本,都需要钱。
但如果仅仅是缺钱,问题还没有那么紧迫,投资方也绝非阿里巴巴不可。
就在魅族不断否认各种传闻时,小米已经跨越到手机行业之外。它投资了多达25家硬件创业公司,其中华米科技生产的小米手环号称销量过百万只。
在魅族去年9月发布MX4前一两个月,魅族匆匆和智能硬件厂商谈了一轮。在MX4的发布会上,魅族展示出和5家智能硬件厂商的合作成果,包括做智能插座的Broadlink、智能手表inWatch及智能手环Bong。当时,这些创业团队和小型制造商是智能硬件领域最活跃的群体。魅族与其的合作仍是初步的。
魅族的问题在于,面对小米的高份额、口碑上佳的MIUI系统,以及日渐成形的智能硬件生态系统,如何找到翻盘的可能。它希望多一些合纵连横的做法。
有点同病相怜,阿里巴巴发布了3年多的YunOS并不成功。在竞争激烈的手机业,鲜有企业愿意拿自己的畅销机使用阿里巴巴的操作系统。“只有很少人用的时候,你是很难把产品做好的。”阿里巴巴CTO、负责阿里YunOS业务的王坚说,而如果有大量用户使用,就大大提高了做出好系统的可能。
2014年10月,阿里YunOS宣布了与魅族的合作,双11天猫上售卖的魅族手机是基于YunOS系统的,现货在10万部以上。
对魅族来说,阿里YunOS似乎提供了一个超越MIUI体验的可能。这款基于YunOS的系统,希望在用户打车、买电影票等场景下,无论在使用界面还是在支付体验上,都为其提供更流畅的体验。
但很快,小米的硬件生态系统显出更有威胁性。去年12月,小米宣布入股美的,与其在智能家居领域合作。这意味着,如果小米的生态系统足够强大,是否被排除在这个生态之外,可能是生死存亡的区别。
王坚一直认同魅族的产品能力,但他说阿里巴巴投资魅族绝不是因为要投一家硬件公司,以及靠投资来获得YunOS的成功,关键在于,它在花了很多时间跟魅族沟通后,双方达成了对移动互联网的一致看法。
移动互联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小米示范了另一种“无限”贴近用户的可能:小米手环可以记录你每天的身体状况,与小米合作的美的冰箱了解你的饮食状况,进行食品推荐和购买;小米盒子了解你的娱乐需求……这些提醒会出现在用户每天使用的小米手机上。
在以加速度迭代更新、充满焦虑感的互联网业,每个公司都怕错失先机。在智能硬件领域进行布局,是2014年IT业的共识。
2014年,百度推出了类似Google Glass的可穿戴设备BaiduEye、检查食品安全的“筷搜”,以及Baidu Inside智能硬件合作计划。京东成立子公司“京东智能”,还以自己的销售渠道为筹码,在智能硬件领域进行投资,通过京东众筹来聚拢小的硬件创业公司,希望它们未来都联入京东智能云App。
建立一个足以对抗敌人的生态,变得无比重要。仅仅在10多天前,魅族、阿里巴巴、海尔刚宣布在智能硬件领域里展开合作。“小米想在整个生态里做一个帝国,我们作为后来者,再去做一个帝国,我觉得不太现实,”魅族总裁白永祥在这个会议上说,“所有产业都需要有一个对立、矛盾的东西。”白永祥说的矛盾的东西,是不排他的智能硬件生态系统。
这3家公司认为,2015年的智能硬件领域将会形成互联互通的标准,并可能出现销售量达到百万、千万级的单个爆品,出现示范性案例。“如果2015年我们不做,别人会做出来,所以我们必须得拉最强大的合作伙伴。”李楠说。
阿里巴巴在这个生态中的角色,是利用自己的大数据能力,提供给用户比小米生态更好的体验。例如,如果小米可以做到根据地理位置定位,在用户到家前自动打开空调等电器,那么联入阿里云的智能空调,就无需用户手动选择温度,会自动算出什么温度合适。而魅族的位置,是“专心致志地把手机做好。”李楠说,这样自然有魅族的立足之地。魅族也不介意阿里巴巴与华为之类的竞争对手合作。
阿里魅族合作之后,是否能在操作系统、智能硬件生态的体验上提供超出对手的体验还不可知,但阿里巴巴以及海通开元基金这笔共6.5亿美元的投资,魅族将先用来扩大销量—包括产品研发、服务、市场推广。此外,魅族“有可能”在2015年生产非手机的智能硬件。根据李楠的解释,是不是做、做什么,取决于是否有其他厂商做得不够好、而这个生态中又需要的产品。
“如果我们再不联手起来,我们面对的会是另外一个帝国。”魅族副总裁李楠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他所说的帝国,是指在智能硬件领域布局新版图的小米。
时间越来越紧迫。
大约1年前,黄章就已宣布魅族要引入投资、进行变革。坊间传言包括阿里巴巴将入股魅族。当时,曾以魅族为榜样的小米,已用3年成长为一家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公司,魅族员工以及黄章本人因此深受刺激。
魅族从2014年开始,践行小米式的、以销量为先,利润为后的策略,以大用户量为基础,获得诸如App分发费用、App运营分成、内容分成之类的收入。尽管魅族手机里预装了支付宝,双方也在系统层面进行合作,用户在短信中可完成支付宝付费,但魅族的收入结构还是以硬件和配件为主。
2014年的魅族急于拉小差距。它先将自己的旗舰手机MX4从2500元降至1800元,并推出售价999元的魅蓝Note和699元的魅蓝手机,尽管这样做会侵蚀利润。
效果不是没有。魅族在2014年获得了销量上的高速增长。“我们每个月都在刷新纪录。”魅族总裁白永祥说,2014年12月和2015年1月的月销量分别为100万部及150万部。而一年前,魅族月销量在30万到50万部之间,这意味着魅族月销量同比增速在300%以上。
但从绝对数量上,魅族在2014年仅有约500万部的出货量,小米在这一年卖出了6112万部手机,两家公司的差距超过10倍。
魅族需要继续以超高速度提升市场份额。根据白永祥的说法,魅族2015年的目标出货量为2000万部。在低价情况下,要将销量提高4倍,随之而来到提升产能、扩张渠道、增加的推广费用及人力成本,都需要钱。
但如果仅仅是缺钱,问题还没有那么紧迫,投资方也绝非阿里巴巴不可。
就在魅族不断否认各种传闻时,小米已经跨越到手机行业之外。它投资了多达25家硬件创业公司,其中华米科技生产的小米手环号称销量过百万只。
在魅族去年9月发布MX4前一两个月,魅族匆匆和智能硬件厂商谈了一轮。在MX4的发布会上,魅族展示出和5家智能硬件厂商的合作成果,包括做智能插座的Broadlink、智能手表inWatch及智能手环Bong。当时,这些创业团队和小型制造商是智能硬件领域最活跃的群体。魅族与其的合作仍是初步的。
魅族的问题在于,面对小米的高份额、口碑上佳的MIUI系统,以及日渐成形的智能硬件生态系统,如何找到翻盘的可能。它希望多一些合纵连横的做法。
有点同病相怜,阿里巴巴发布了3年多的YunOS并不成功。在竞争激烈的手机业,鲜有企业愿意拿自己的畅销机使用阿里巴巴的操作系统。“只有很少人用的时候,你是很难把产品做好的。”阿里巴巴CTO、负责阿里YunOS业务的王坚说,而如果有大量用户使用,就大大提高了做出好系统的可能。
2014年10月,阿里YunOS宣布了与魅族的合作,双11天猫上售卖的魅族手机是基于YunOS系统的,现货在10万部以上。
对魅族来说,阿里YunOS似乎提供了一个超越MIUI体验的可能。这款基于YunOS的系统,希望在用户打车、买电影票等场景下,无论在使用界面还是在支付体验上,都为其提供更流畅的体验。
但很快,小米的硬件生态系统显出更有威胁性。去年12月,小米宣布入股美的,与其在智能家居领域合作。这意味着,如果小米的生态系统足够强大,是否被排除在这个生态之外,可能是生死存亡的区别。
王坚一直认同魅族的产品能力,但他说阿里巴巴投资魅族绝不是因为要投一家硬件公司,以及靠投资来获得YunOS的成功,关键在于,它在花了很多时间跟魅族沟通后,双方达成了对移动互联网的一致看法。
移动互联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小米示范了另一种“无限”贴近用户的可能:小米手环可以记录你每天的身体状况,与小米合作的美的冰箱了解你的饮食状况,进行食品推荐和购买;小米盒子了解你的娱乐需求……这些提醒会出现在用户每天使用的小米手机上。
在以加速度迭代更新、充满焦虑感的互联网业,每个公司都怕错失先机。在智能硬件领域进行布局,是2014年IT业的共识。
2014年,百度推出了类似Google Glass的可穿戴设备BaiduEye、检查食品安全的“筷搜”,以及Baidu Inside智能硬件合作计划。京东成立子公司“京东智能”,还以自己的销售渠道为筹码,在智能硬件领域进行投资,通过京东众筹来聚拢小的硬件创业公司,希望它们未来都联入京东智能云App。
建立一个足以对抗敌人的生态,变得无比重要。仅仅在10多天前,魅族、阿里巴巴、海尔刚宣布在智能硬件领域里展开合作。“小米想在整个生态里做一个帝国,我们作为后来者,再去做一个帝国,我觉得不太现实,”魅族总裁白永祥在这个会议上说,“所有产业都需要有一个对立、矛盾的东西。”白永祥说的矛盾的东西,是不排他的智能硬件生态系统。
这3家公司认为,2015年的智能硬件领域将会形成互联互通的标准,并可能出现销售量达到百万、千万级的单个爆品,出现示范性案例。“如果2015年我们不做,别人会做出来,所以我们必须得拉最强大的合作伙伴。”李楠说。
阿里巴巴在这个生态中的角色,是利用自己的大数据能力,提供给用户比小米生态更好的体验。例如,如果小米可以做到根据地理位置定位,在用户到家前自动打开空调等电器,那么联入阿里云的智能空调,就无需用户手动选择温度,会自动算出什么温度合适。而魅族的位置,是“专心致志地把手机做好。”李楠说,这样自然有魅族的立足之地。魅族也不介意阿里巴巴与华为之类的竞争对手合作。
阿里魅族合作之后,是否能在操作系统、智能硬件生态的体验上提供超出对手的体验还不可知,但阿里巴巴以及海通开元基金这笔共6.5亿美元的投资,魅族将先用来扩大销量—包括产品研发、服务、市场推广。此外,魅族“有可能”在2015年生产非手机的智能硬件。根据李楠的解释,是不是做、做什么,取决于是否有其他厂商做得不够好、而这个生态中又需要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