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消费方式的变革

来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_hai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农村建设是在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二分法"思维方式下进行的.在这种"二分法"下,农村与城市被置于对立的两级.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工业化,把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便是农村建设的全部含义,这种做法导致了始料未及的难题.新农村建设必须打破城乡对立的"二分法",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真正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在日益谋求个性发展、自我实现的"生活政治"时代,农村消费方式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标志着中国告别由生产资料的分配主导生活方式的"解放政治"时代进入到"生活政治"时代,也标志看中国新的消费革命的到来.
其他文献
首轮《江苏省志》已于2007年底全面完成,二轮《江苏省志》也于2009年3月全面启动。无论是首轮还是二轮,经济与社会部类都是省志乃至三级综合志书编纂中的极其重要的部分。因
目的 探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以便及时有效地认识护理安全隐患并加以解决,保障护理安全.方法 建立护理安全隐患讨论上报制度,每月组织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问题进
社会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不断地加强,这些都为中国大多数的农村青年提供了机遇.同时,大量的人口仍然留守农村,无论流动人口输出地有多么偏僻,它们仍继续与日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家庭生育意愿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式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手段应当由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向诱导性的经济手段转变--这就要求将利益导向机制引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不应该被看作是仅仅存在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而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生
跨学科、跨地区和跨历史时段的研究是近年来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发展趋势.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历史学系苏堂栋教授(Prof.Donald S.Sutton)在访谈中,以"边缘区"的概念为主轴.回
作为知、行领域的存在,社会实在既具有建构的性质,又表现为自然的历史产物,从而包含自在之维;其形成与运作的过程,同时交错着意向认同与实践认同。就其难以离开人的存在而言,
利用北京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北京市以及以北京市区县为单位的人户分离人口的状况,从中找出北京市外来人口的分布规律,寻求北京市人户分离人口的分布规律,找出存
从经典社会学到现代社会学,货币都是分析现代社会的重要参照系.这些研究围绕货币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主题,凸现出货币与社会结构、货币与现代文化发展、货币与人的生活方式建构
以6~10届全运竞技为研究平台,以项群为单位,划分历届全运会各项群的等级区域,并研究各区域构件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技能主导类各亚项群优势区域构件以对抗类较为稳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