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品牌空前溃败,是渠道为王的错?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zjh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功近利,才是中国服装产业衰败的罪魁祸首。
  高房租是鞋服品牌自己挖的坑
  2015-2016年,美特斯邦威、波司登、百丽、达芙妮、李宁都在疯狂关店,正如它们都曾在很短的时期内疯狂开店一样。这是在“决胜终端、渠道为王”的思想指引下的肆意扩张。
  在那个疯狂的时期,各品牌公司的年度计划及年度报告数据甚至没有销售额数据,开店数量和店铺面积成为衡量公司业绩的核心指标。
  为了支持代理商和经销商多开店、开大店,各品牌公司推出了许多优惠支持政策。同一个城市开二店,给予50%的货柜款(道具支持);同一个城市开三店、四店,公司给予全额货柜(道具)支持,另外给予基础装修补贴支持。
  当店铺数量扩张竞争白热化以后,品牌商开始倡导开大店、开所谓的旗舰店。店铺面积开到200平方米以上,甚至500平方米、70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扩张。
  同时期内对商业店面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商业旺地一铺难求。为了在渠道扩张方面抢占先机、战胜竞品,商业铺面的转让费水涨船高。
  笔者所在的区域是一个人口只有37万的地级市,100平方米左右的商铺转让费一度从5万元炒到高达50万元,房租成本也是从年租金4万元炒到40万元,转让费比一年的租金还要高。
  在许多城市的商业步行街或者商业集中的街道上一个品牌开3个店,省会城市的步行街开店数量更多,店铺之间的距离甚至不到100米。
  在这种失去理智的疯狂下,没有人去计较消费群体的数量到底有多少?没有人去关注店铺的盈利平衡点到底是多少?当发现非常高的运营成本导致严重亏损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鞋服行业在商铺租金和转让费方面给自己挖的坑实在太大了,怎么也填不上了。这个时候就塌方了,把创业初期积累的财富葬送在自己给自己挖的大坑里了。
  价格虚高,失去民心
  当商业铺面的转让费和租金炒到极致的高度之后,终于无法承受开店成本极高的压力,进而转向相对来说没有转让费、没有年房租的传统百货。
  由于传统百货采用扣点的形式,相对于地铺的前期投入是少了很多。但是国内品牌在款式、颜色、工艺、面料甚至于单价来说,同质化相当严重,接近30%主销品达到无差异化的程度。
  百货商场面积有限,还是狼多肉少,为了抢占百货商场的有利位置,各品牌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暗箱操作最后就变成了一种潜规则,公关费用从数万元上升到数十万元。
  无论是女装的少淑区还是中大淑区域,男装的时尚休闲区域还是绅士精品区,甚至运动户外区域,都摆脱不了数店一款的尴尬竞争局面,各种优惠促销、各种折扣的活动就从冷战转变为狼烟四起的明刀明枪的战争。
  加之各百货商场之间的激烈竞争,最后就变成你满200返100,我就满200返150,你满200返160,我就满200返220的恶性商业战争,活动力度大到空前绝后。
  商场为了保持利润,返款的扣点越来越高,活动返款越来越低。各品牌为了应付烽火连天的商战,不得不将商品的吊牌价格提高,提高,再提高。
  这样导致的一个严重后果是,消费者变得无所适从,电商的价格反倒要踏实很多,消费者分辨性价比更容易一些。
  订货会上的冲突
  到如今终于明白竞争的核心来自于消费者。
  但是曲儿还是给唱歪了调子——发动一切力量,制定各种措施,培训各种技巧,把功夫下在了“VIP”上,各种积分兑换方案,充值返点,办卡折扣。短时间内的销售额是冲上去了,但是这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销售额是虚的,是没有实际商品交易产生的。只是卖了券、充了卡。依照销售额数据做采购预算,订的货越来越多,售出率却没有增长。
  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服装的储值卡、提货券作为礼品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空前加大,空前持久的影响,作为礼品消费的储值卡和提货券市场突然间就沦陷了。
  2010年,笔者曾经服务于福建某品牌男装。当时公司(品牌厂家)给每个经销商都有很重的订货任务,每个季度的订货会必须完成公司下达的订货指标,如果完不成指标,差额较大时,公司拒绝收单,就意味着收回授权,更换经销商。差额小的就增长供货折扣0.2到0.5个点不等,这意味着采购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压缩。
  每次订货会都充斥着浓浓的火药味。在订货交单的时候,时时都在爆发冲突,在厂家要多定、经销商要少订的矛盾冲突中博弈。所有关于市场饱和的理由都不能成立,所有关于库存压力的理由都是消极对抗。
  当消费者厌倦了各种VIP邀约的时候,当储值卡被禁止的时候,虚拟销售这个气球终于吹爆了。
  产品和设计没有灵魂
  表面上看服装行业的荣辱盛衰都在于渠道,其实产品同质化才是最根本的问题症结所在。
  路易·威登、杰尼亚、ZARA、H&M等国际品牌,无论是价位极高的奢侈品,还是价格亲民的快时尚,百年传承核心都在于其产品的优势。要么是有自己格调传承的个性化设计风格,要么是有性价比优势的产品,这些品牌都不会盲目扩张,它们的开店速度都很慢,对于市场拓展都非常谨慎。并不是它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或实力扩張,而是它们更加注重产品。
  iPhone的成功不是简单的品牌因素。在中国,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不比iPhone手机差。iPhone手机的成功是产品的成功。消费者的关注点在于产品本身,而不是单纯的品牌或者价格。
  在最早成功的国内服装企业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赚取了首笔财富之后,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自己的设计团队上面,把资金投入在产品的研发上面,而是用这一部分资金去投房地产、投酒店、投矿业。
  没有自己的设计灵魂,没有自己的产品理念,依赖于抄袭和仿制,永远也走不出恶性竞争的怪圈。
  急功近利,才是中国服装产业衰败的罪魁祸首。
其他文献
中间商的责权利  经销商现在上受制于品牌商,下受制于零售商,又有平台商释放的巨大的竞争压力;实体经济环境不好,人员成本高,货款周期长,日子难过。怎么破?  资历深的经销商一定还记得“渠道为王”的幸福日子,就像短缺年代,销售科长很爽而采购很苦逼。现在完全反过来了,采购是“大爷”,卖东西的是“孙子”,很多企业的销售人员必须靠长期打鸡血才能保持工作状态。  这首先是供需关系改变的原因。这个咱不扯,没用。
期刊
无印良品“沉默”了14个小时,让公众和媒体骂了自己14个小时。  无印良品315事件反转了吗?  在社交媒体时代,危机公关处理的“黄金24小时”已经变成了“黄金24分钟”。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失去了这“黄金24分钟”,危机公关就不做了?  显然不是,无印良品给出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示例,但这真的是一个好的公关教材吗?  央视315晚会报道称,在无印良品门店,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装上都被贴上了产地为日本
期刊
让人大跌眼镜的达利  十年前,达利开始做饮料,业内一片看衰。  达利是做糕点饼干起家,在渠道管理上又特别粗放,当时大概十几个销售人员,却有十几亿的销售。用经销商的话来说,达利的业务就知道“压指标、催款、压货”。而饮料行业,都是可乐、娃哈哈、康师傅等大咖,渠道管理工作精细而又落地。很多人预测达利会在这上面栽跟头。  网上还能查到当时业内人士对达利的预测:“光会打广告是不行滴”“饮料不是这么玩滴”等等
期刊
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中童观察的年度盛会CBIS了,每次参会都会收到一堆企业宣传手册,大大小小,制作也算精美,但实话实说,多数也就是翻看一下,发现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从会场拿出来,扔到酒店客房,它们的使命就结束了。  燕玲也曾在多家企业担任营销负责人,虽然印制产品手册不占太多费用,但没有是不行的。结果往往是,各种版本的印刷品堆积在仓库里,造成资源浪费。  看不见的浪费更可怕  很多企业都会印制一种折页形
期刊
老曾从企业出来后,在很高档的梅凡小区开了一家北岛超市。他从来见人就说“超市多难做啊!生意多难做啊!每个月都在赔钱”,就怕别人知道他这个小超市,其实每月利润都有二三万之多!就在他偷偷摸摸闷声发财的时候,小区内又新开了一家胜业超市。  胜业超市的出现,使老曾变得愁眉苦脸,这家新开的超市整个一个反面典型!不会别的,就知道靠低价竞争!你一根大蒜卖七毛,他就卖五毛九。虽说这个高档小区内的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
期刊
真的要了解这些年轻群体,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而不是抱着大象腿就高喊大象长得像柱子。  95后一点都不独特  前两天被一篇文章雷到了:《正在崛起的95后市场,正在残酷惩罚不懂“骚浪贱”的品牌》。  大致逻辑是,95后不是一代人,而是一类人,这类人喜欢贴标签;他们喜欢的标签就是各种“骚浪贱”,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候,就已经在舞台中央了,不重视的品牌将被严惩,不懂是因为你太老了。  用老苗的
期刊
几千年都抬不起头的中间商  2016年一则投放量很大的广告,让老苗看了很心塞。  “瓜子二手车网,个人车主直接把车卖给个人买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这则广告利用了人们的直觉认知,让消费者以为没有经销商赚差价,卖家就可以卖更多钱,买家可以买得更便宜。  它把“中间商”设在了人们的对立面,隐含的前提是:中间商是只赚利润不提供价值的“吸血鬼”,把他们拿掉,买家卖家直接碰面,双方都占便宜,皆大欢喜,“
期刊
你得知道淘宝的这种个性化推荐算法的运作模式是什么。  千人千面、个性化、小而美等等,其实这些词表达的意思差不多是一致的:把消费者最有可能成交的商品优先推荐给消费者。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充分利用每一个流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流量效率。  尤其是无线端的发展,因为手机更加“私人化”,所以,各大搜索引擎也就更容易根据在手机上的行为,包括手机的型号、每个月话费的消耗量等等信息,去推断手机持有者的消费行为和消
期刊
贝恩公司曾基于中国4万个家庭真实的消费行为,总结提炼出一个系列的12篇报告。这4万个家庭分布在1000多个不同层级的城市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他们所消费的产品覆盖了106个快消品的品类,其中有20多个品类每年都会进行深入研究。  贝恩通过这一系列报告看到了几个现象:  1.整个消费市场呈现双速前行的趋势。  2.总体是在大幅度放缓。  3.有一些品类与零售的渠道在高速发展,不再是统一的趋势。  中
期刊
“新口红效应”是指基于互联网社交传播,通过明星、网红对产品的推广,促使中产阶级消费者的“色彩觉醒”,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  口红很“红”  去年10月,YSL霸屏朋友圈。  吃瓜群众表示很蒙圈,YSL是啥?  在此我们温馨提示,“YSL”不是以色列,更不是伊斯兰,而是圣罗兰,是法国著名的奢侈品牌,在这件事中特指圣罗兰星辰口红。  知道了YSL,群众依然不解,小小的口红怎么突然这么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