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qu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生活实际去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空间与图形”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密切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出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求知的过程中,去感受成功的愉快。但是,我校老师在校内和校外的听课活动中发现,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情境创设中还存在着生冷硬误导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情境创设过于生硬有牵强之嫌,有的情境创设过于冰冷,学生不喜欢,没有探究的热情,还有的情境创设没有过渡衔接显得硬,不够自然,还有的情境创设存在着误导。导致情境创设成了一个摆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剖析。
   一、探索浮于表面现象
   【案例】《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师A:
   1.出示     家                   学校
  2.问: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近,说说为什么?
  生:走下面的,因为它是垂直线段…………
  3.师:这三条线段刚好围城了一个三角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教师B:
  1.师:如果给你三根小棒,任意选三根你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2.动手操作,学生拉一拉不易变形的三角形学具,引导体验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深入探索。让学生用3小棒摆三角形。就用这三根小棒还能摆成不同的三角形吗?(学生尝试摆三角形,感悟只要3根小棒一定,只能摆出唯一的三角形。)
   【反思与评析】
   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三角形的特性之一,是学生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和高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的内容。如何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A用让学生拉一拉学具的方法进行了简单处理,接着就是举例说明了,显然这样的探索是浮于表面现象的,学生没有深入理解的時间和空间,只能得到一个初浅的认识。
   而教师B的安排分三个层面,思路清晰,层层深入,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学生是有一定感性认识的,教师就抓住了这个起点,通过情境图片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揣测三角形的作用。接着通过拉来进行体验,使学生的认识更加直观、提高。更别出心裁的是,教师安排让学生摆三角形,引导学生从数学思考的角度来深入理解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真是入木三分。
   二、探索结果成为摆设
   【案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A:
   1.提供材料,让学生尝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反馈初步想法。出现两种想法:邻边×邻边=面积;底×高=面积。
   2.拉易变形的平行四边形,得出“邻边×邻边=面积”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3.用剪拼法证明“底×高=面积”是正确的。
   教师B:
   1.出示平行四边形,复习底和高相关知识。
   2.提供材料,让学生尝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反馈:出现两种想法:邻边×邻边=面积,底×高=面积,两种答案产生矛盾冲突。
   3.验证:提供格子图、剪刀等辅助工具,操作验证自己的算法。反馈不同验证方法:
   (1)数格子:初步验证“邻边×邻边=面积”,“底×高=面积”两种方法是否合理。
   (2)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重点演示两种割补方法:沿高剪下三角形拼的、沿任意高剪成梯形拼的,明确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提炼学习方法:转化。进一步验证“邻边×邻边=面积”,“底×高=面积”两种方法是否合理。
   4.再一次验证明确“邻边×邻边=面积”是否合理:让学生拉易变形的平行四边形,知道虽然两条邻边不变,但是随着高的变化,面积会发生变化。
   【反思与评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转化的思想是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计算方法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地位。如果掌握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对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活动、体验、探索、建构”是再创造的学习过程。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这样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建构起知识的轮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学习思路。但是,教师A将不正确的探索结果作为摆设,拉易变形的平行四边形,就轻易地把“邻边×邻边=面积”的方法否定了,扼杀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这是十分有害的。
   教师B的教学让人眼前一亮,那就是从不轻易肯定或否定学生可贵的探索发现: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出来后,首先通过数格子初步验证各自的方法是否合理。接着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验证是否合理,此时此刻,学生虽然已经基本确认“底×高=面积”是正确的,但是教师还是不忙下结论,又让学生通过拉易变形的平行四边形来进行验证,使学生心服口服,不仅知道了“邻边×邻边=面积”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同时又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对应的高有关系,使每位学生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一箭双雕。
   三、探索缺乏思考性
   【案例】《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师A:
   1.问题引入。对于三角形内角和你们知道些什么?(大多数学生说“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否正确。
   3.学生有的测量,但是结果大都是180°,即使有个别学生有误差,也自己马上纠正。有的剪角,有的折角等等,虽然方法不同,但是结果都是180°。
   4.得出结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教师B:
   1.了解学情。对于三角形内角和你们知道些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设问: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什么是内角和?(结果表明,学生对于这两个问题并不清楚。)教学中首先来理解这两个概念。
   3.设问:为什么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吗?(学生说不上来。)
   4.出示正方形,问正方形的内角和是几度?当了解有四个直角,内角和是360°后,启发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那么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学生的探索积极展开。)
   【反思与评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大都能說出来。但是,课堂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只是听说而已,究竟为什么是180°?学生并不知道,但是学生在探索中却会处处套用结果来说明理由,显然这样的探索做假的成分很多。教师A的教学没有积极应对学生的“做假”,在探索这个过程中,虽然有操作,但是从课堂实际来看,显得十分零乱,只是种种方法的热闹表演而已,根本没有思考性,达不到探索的目的。
   教师B却独具慧眼,了解学情时,得知学生能说出结论,并不沾沾自喜,而是着眼于“内角、内角和”两个概念,果然不出所料,学生并说不上来,教师就适时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同样,面对为什么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学生答不上来时,教师就巧妙地寻找突破口:从正方形的内角和引入,从探索直角三角形起步,为学生的探索搭起了脚手架,探索效果明显。可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实现再创造。
   综上所述,学生对探索过程,实际上是对知识的提炼和升华,是对新知识的再加工,再创造。学生的思维正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在“迷惑不解”到“豁然开朗”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名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表现犹其强烈。”因此,学生的探索活动是对问题识别、归类和假设、验证的过程,也是试误和顿悟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归纳、类化、演绎、直觉、想象的重要途径。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探索的具体过程,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土建类的核心专业课。本文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下,基于职业能力为主线,重视实践能
引言在英语教学中,难免会有一些学生因为英语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不强,从而成为英语学习中的后进生。由于后进生本身英语成绩较差,也逐渐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造成他们
自从开展绘本阅读以来,我们老师接触了很多优秀的绘本。在小班的教学中,我们选择的绘本,大多故事情节简单,角色关系单纯,画面色彩丰富,贴近幼儿生活和经验。其中不乏一些极具想象力
苏教版语文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设置了专题教学,这个教学点的设置很好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便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特别是课外知识的兴趣,对传承我国乃至世界优秀文化知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语文教师进行研究究性教学提供了的舞台。在专题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中知识的传授,那么,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还是相当窄的,并不能充分发挥专题的导向作用,因此,我把专题的教
[摘 要] 当前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大多数采用的是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个性的发展,也阻碍了科学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科学 多样化 探究 资源 电化 评价  当前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大多数采用的是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个性的发展,也阻碍了
【中图分类号】G633.6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总认为阅读是语文的事,其实不然,数学学习同样不能离开阅读,在数学阅读中才能让学生亲近数学,理解数学。  许多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实际解决问题时,由教师读题学生大都可以理解题意;可是一到让学生独立完成时,往往错误不断。这也说明了没有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多么的
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网络经济应运而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日常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受到网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和动力。”作文,多少学生对它不是摇头言苦?对这些学生来说,怎堪言及兴趣?在教育教学中,我逐渐觉得作文的启蒙教育宜早不宜迟,最好从一句话开始。少是多的基础,江河湖海是由无数水滴汇集而成,宇宙万物皆起于尘埃。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写作文的道理也一样,学生若先组词成句,从句子开始。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就会化难为易。而且,这一过程中也能更好地对学生的
构建主义理论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  1.支架式教学概述  支架式教学是典型的建构主义教学策略之
新形势下,产业是诸多县域经济、林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加强现代物流管理系统设计工作对于发展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重点探讨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