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凝炼、价值坚守与价值回归

来源 :兵团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honghua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价值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塑造价值观和形成价值体系的根本前提。本文围绕近年来关于沙海老兵精神内涵的探讨,就新疆文化建设从价值凝炼到价值坚守,再到价值回归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以价值凝炼推进新疆文化建设,在价值坚守中推进文化可持续发展,在历史周期性中实现价值回归的逻辑路径。
  [关键词]文化建设;价值凝炼;价值坚守;价值回归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1—0106—04
   [作者简介]史东娟,女,兵团党委党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理论与新疆文化、兵团文化;柯伟,男,兵团党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边疆问题、兵团问题;邵娜,女,十四师昆玉市党委党校教师,中级物流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形势,因时制宜制定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进程。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基本内容至少涵盖三个领域,即通过发展经济以改善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通过完善文化治理政策以健全文化建设的制度体制,通过理论研究和意识形态建设以巩固文化建设的价值体系,这三个领域分别对应于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观念)层面。新疆的文化建设因为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信仰、多元文化交流等因素,在区域文化发展方面表现出与其他省区不同的地域特色。因此,从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自身的价值逻辑延展过程提炼、浓缩和凝聚新疆文化的价值内核,不仅是建构和丰富新疆文化理论体系的需要,也是用党的文化思想指导新疆文化现代化实践的需要。
  在党领导新疆文化建设的历程中,兵团文化作为新疆文化的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起步到繁荣的艰辛探索,其中的曲折发展更是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兵团人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可。在党中央治疆方略不断深入推进和实施的新时代,从兵团精神的价值凝炼到价值坚守,当前又面临革命英雄主义的价值回归,发端于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时期的沙海老兵精神,就是这种价值逻辑延展的历史见证。
  一、沙海老兵——一段历史与一种革命精神
  兵团人对于沙海老兵的高度关注,是近年来兵团文化建设中一个让世人瞩目的社会现象。世纪之交,沙海老兵的故事不断進入公众视野,此后,在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的基础上,第十四师四十七团屯垦戍边纪念馆成为新疆特别是和田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11月8日,首届中国·新疆兵团沙海老兵节,以节庆方式表达了兵团人对沙海老兵的崇敬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溯源。2014年12月,四十七团老兵故事集《永不换防》的公开出版,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这一段历史。沙海老兵在1949年12月5日至22日的18天里,急行军790多千米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英勇壮举,在《四十七团简史》中有事件亲历者的回忆录,翔实地记载了这一段历史。文字和影像资料的不断丰富和充实,使得后人对沙海老兵历史的记忆更加生动和清晰。2018年,随着央视一套电视剧《沙海老兵》的热播和电影《奔袭和田》的开拍,让世人更加关注沙海老兵。
  (一)沙海老兵故事:彰显革命英雄主义情结
  对事件的亲历者而言,沙海老兵的故事耳熟能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新疆错综复杂形势下,革命军人为建设新新疆、建立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维护新疆南疆地区稳定而作出的丰功伟业。经历过岁月的洗礼,当历史的车轮辗过时代的痕迹,进入新旧世纪交替之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兵团人社会结构的显著变化,已经不可替代地改变了年轻一代兵团人的价值认知和价值选择。对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的再度呈现,折射出兵团人崇高的价值追求。
  沙海老兵传奇式的战斗历程和驻边守防、建功立业、屯垦戍边、亦兵亦民的生产建设活动,无不是战争年代革命英雄主义情怀在当代新疆开发和建设实践中的延续和再现。因为,那是一个需要英雄而且产生了英雄的时代。在改革开放和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关头,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寻找精神资源,以唤醒兵团人对历史记忆,不仅仅是追述兵团辉煌的过去,更是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在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对精神力量的一种渴望。而沙海老兵故事,恰恰彰显了兵团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情结,为兵团物质文化的建设和精神世界的建构,实现二者之间的创造性转化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二)沙海老兵精神:基本内涵折射时代价值
  就兵团或者新疆的理论工作者而言,研究、挖掘沙海老兵故事背后所隐含的坚定的意志品质、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坚持和弘扬沙海老兵精神,推进兵团和新疆文化建设中体现价值理性和时代担当,不断为维护兵团和新疆的文化安全,为新疆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价值引领,正是沙海老兵精神在深化改革、推进全面现代化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的最佳注解。
  沙海老兵精神和三五九旅精神、亮剑精神是兵团精神的初始来源,各级党委的高度关注下,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历经20世纪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已经成功地凝炼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基本内容,固化为兵团人应有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气质,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反映时代心声、体现时代价值、引领时代发展。
  二、价值凝炼——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所谓价值凝炼,是对某一时代精神特有的价值内涵进行高度浓缩,以期概括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群体价值观中最为核心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特质蕴含的理念既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群体倡导的主流价值诉求,能够以此为起点,不断扩散和延伸出符合不同时代特定社会群体的精神力量,从而为价值观的塑造和价值体系的建构提供原初动力。兵团精神内涵的确定虽然已经从沙海老兵精神中汲取了时代精华,但是,假设我们简单地以兵团精神的内涵来替代沙海老兵精神的内涵,从文化的价值内核审视,就可能陷入无法自圆其说的理论困境。因此,关于沙海老兵精神内涵所涵盖的内在价值,必须从理论上进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终形成完整的成果体系。   (一)从物质到观念: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凝炼
  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凝炼,发端于从物质文化到观念文化相互映证的过程之中,物质文化的适度发展是价值得以凝炼的根本前提,没有物质文化的高度发达,不可能实现現代观念文化的提升和创新。价值凝炼在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历史脉络中作为二者之间的黏合剂,发挥其独特的桥梁和纽带功能,催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建构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维系社会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和价值传承。
  沙海老兵在新疆和平解放初期的革命战斗经历和20世纪50年代从事的生产建设活动,是为兵团,尤其是和田地区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对新疆特别是和田地区的历史贡献是开创性的、划时代的,激发沙海老兵革命斗志与和平年代从事生产劳动的是隐含于内心的精神动力,那就是沙海老兵精神。辛敏将沙海老兵精神的基本内涵表述为:“英勇顽强、忠诚为民、艰苦创业、扎根边疆、无私奉献[1]”,比较贴切地提炼出特定历史时期沙海老兵群体的精神特质。而任新农则把以南泥湾老兵为代表的三五九旅精神的实质内涵概括为“五种精神”,即“不畏艰险,顽强作战的精神;铁胆忠诚,爱国为民的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的精神;甘于寂寞,坚守阵地的精神;勇挑重担的精神[2]”。更加形象地表述了南泥湾老兵的精神世界,对三五九旅精神进行了高度凝炼。
  (二)从具象到抽象:集体行动传递理想信念
  沙海老兵是一个光荣的革命群体,其英雄形象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真实的人物而得以再现的,如盛成福、张远发、李炳清等鲜活的个性化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多数老兵已经离开人世,后人只能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来还原当时的人物形象。文化建设中价值凝炼的作用,就在于把具体的、个性化的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和表达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抽象出为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并通过长期的社会活动和文化实践,固化为以价值理念引领的文化认同。
  关于老兵精神的内在价值,任新农将其表述为一种“顽强、忠诚、团结、争先的特有精神体系[3]”。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现实性,表明兵团的理论工作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已经逐步深化。实际上,兵团的老兵群体所从事的革命活动和社会生产实践,向社会公众清晰表达出在集体行动中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在笔者看来,其意志品质和价值观内核,可以用“忠诚、使命、责任、担当”简洁地加以表述,其更加丰富的具体内涵仍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至此,对于兵团老兵精神所折射出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从价值凝炼推进到价值坚守成为可能,对老兵精神内涵的认知有了更为合理的价值起点、递进关系和逻辑框架。
  三、价值坚守——文化建设的可持续路径
  所谓价值坚守,是文化建设中对经过总结、提升而形成的作为核心价值观根本要素的价值的坚持与弘扬。价值凝炼只是完成了对文化建设中核心价值理念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使文化中最为关键的精神力量从实践到理念得以提升。在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在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弘扬中华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化载体,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不断把价值凝炼形成的核心理念,植入不同的社会群体头脑中,固化为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入脑入心,实现文化价值对人的塑造功能。
  (一)理念践行与弘扬——价值观可持久延续的文化建构路径
  践行文化价值理念,在文化领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疆推进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疆精神、兵团精神、党中央和新疆地方党委提出的一系列治疆新理念,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理念的践行需要相应的实物作为载体,书籍、博物馆、影像资料等作为精神产品,承载着文化观念、文化价值等精神领域的诉求,从而形成精神产品世界,作为连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中介,发挥文化凝聚人心、传承价值、塑造品格的功能。文化理念的践行与弘扬,使持续推进新疆文化现代化成为可能。
  价值不是摆在社会群体生活空间中的奢侈品,而是来自火热生活实践的精神产物,如果说,理念的表达形式类似于阳春白雪,那么践行方式则类似于下里巴人。价值的功能如果不能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加以传承,就失去了接近生活本质的存在意义。近年来,从十四师到和田地区、从兵团到地方,社会各界对沙海老兵精神的持续关注和践行,正是对其核心价值理念的坚持和弘扬。当前,第一代老兵“往事已去、精神永存”,时代的发展促使兵团人必须更多地关注“老兵二代”,因为,这种精神的接续需要有更多的后来者代际传承。
  (二)价值内核的坚守——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与时代精神
  价值内核是从价值体系、价值观中提炼出的最核心、最关键的价值要素,其核心理念通过社会群体的社会实践而得以再现。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视角来看,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在长期文化创造和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内核的坚守,从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对价值体系的构建,能够梳理出其演进和发展的路径,并用以引领新疆的文化建设。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文化价值的建构,其表述方式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涵也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宏大叙事,凝炼精炼表述,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维度建构了价值的时代底蕴。
  沙海老兵精神是兵团精神的重要来源,其构筑的沙海老兵对党、国家和人民的高尚情感,是一笔精神财富。沙海老兵身上体现的广阔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动力,正是对沙海老兵精神价值内核的坚守。只有一代代兵团人坚持和传承这种精神,兵团的伟大事业才会成为永续的事业,兵团才会成为一支维护新疆稳定永续的力量。对沙海老兵精神内在价值的坚守,是兵团难以推卸的责任。
  四、价值回归——文化建设的周期性展望
  所谓价值回归,是在价值凝炼、价值坚守的时代进程中,从历史演进中寻求传统精神资源以实现价值理性。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入文化现代化建构,通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唤醒国民近代以来富国强国目标。改革建国以来党领导新疆文化建设的历程,也是党不断探索和形成新疆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的历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框架下,党领导新疆文化建设的思想脉络也逐步清晰。   (一)牢记初心与不辱使命——政党主导的螺旋式上升文化整合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是一个具有历史使命感的执政党对新时代的庄严承诺,同样也是党领导新疆文化建设的初心和使命。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了亡国灭种的危机,综合国力跌入历史低谷,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建立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才翻开了新的一页。党领导当代新疆文化建设,是对新疆多元文化的整合,在新疆文化变迁的逻辑进路中,伴随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同样历经了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曲线,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沙海老兵開创的事业,是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起点,是对新疆自汉代以来屯垦的历史延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了当代兵团屯垦事业以新的内涵。一部沙海老兵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当代兵团人牢记初心、不辱使命、开拓创新的奋斗史。当代新疆和兵团的文化建设,同样与近代以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艰辛探索、艰苦卓绝和艰难抉择,找到了光明的前景,谱写了一曲靓丽的时代华章。
  (二)回归理性与价值升华——文化强国战略的历史性选择
  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价值诉求,政党宜于引领而不宜以行政手段介入文化价值的建构。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改革开放,把当代新疆的文化建设带入了以文化自信为基轴的新的历史阶段。当代新疆的文化建设,回归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性轨道,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时代,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旋律引领下,新疆各族人民将进一步地实现新疆多元文化的价值升华。而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则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到1949年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再到党的十九大确立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了繁荣和强盛,以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百年中国梦从梦想成为现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引领下,新疆的文化建设和兵团的文化发展迎来了历史上最好时期。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响应中央、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的号召,不断推进兵团维稳戍边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加快实施兵团向南发展战略,从沙海老兵精神中寻找精神动力,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价值选择。从价值凝聚、价值坚守到价值回归,新疆的文化建设逐步走上了一条理性务实的道路,其核心价值理念也逐步转向以中华传统文化引领时代风气的融合型文化理念,在党确定的文化强国战略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完成了新疆文化建设核心价值理念的高度升华,而我们探讨沙海老兵精神内涵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孙成武.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王栓乾.走向21世纪的新疆(文化卷)[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3]李瑞君.当代新疆民族文化现代化与国家认同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4]罗全.沙海老兵精神的时代内涵[N].兵团日报,2018-4-12(06).
  [5]辛敏.弘扬沙海老兵精神推动维稳戍边新实践[J]兵团党校学报,2017(4):77—78.
  责任编辑:张洋
其他文献
中国的经济政策目标  过去20年,中国的整体政策目标是经济发展,具体目标是增加居民人均收入。中国通过提高劳动力生产率,非常成功地实现了上述目标。中国经济发展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的实施,在本质上是循序渐进的,与西方国家(比如波兰)的发展政策截然相反,后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实施了与所谓“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一致的重大改革。  中国政策当局提高人均产出的办法,是建立激励机制以
期刊
过去20年,中国跨国企业不断向海外扩张,尤其是向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重要的是,这些跨国企业不仅包括传统制造业,也包括科技、能源、娱乐和教育等行业。中国跨国企业越来越为人瞩目,这既包含新的竞争,也蕴含互惠互利的商机。  中国企业在海外如何扩张  英美市场监管完善,给中国企业带来了重大机遇。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主要通过以下四大途径:  第一,通过并购投资。考虑到国际运输成本和进口关税较高,中国企业直
期刊
2013年5月,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首次表示,美联储可能逐渐退出其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即所谓“量化宽松”。不出所料,随着流动性枯竭和美国长期利率的急剧攀升,市场波动开始加大。相关影响迅速蔓延到其他发达经济体及新兴经济体,凸显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特征。  从伯南克首次提及“退出”至今,很多人都想知道,新兴经济体能否妥善应对退出造成的动荡。我的观点是,凭借过去数十年金融动
期刊
对一个外国人而言,为某国建言向来风险巨大。然而,多年来我一直是中国的朋友。在近30年前的1985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访问美国(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美)时,就走访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这令我深感荣幸。李先念在与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会晤后直接来到了芝加哥商交所。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通过访问芝加哥这个风险管理之都,李先念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准备改变其经济
期刊
扩大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已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目标。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之后,中国也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一道,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推行改革,在新的国际金融格局中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大的发言权。此外,中国政府认识到,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中重要性的提高,人民币势必会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亚
期刊
中国与全球经济现在都处于转型阶段,由此可能带来这样一个结果:在中期内的某一时刻,中国可能会出现经常项目赤字。对于见惯了中国庞大经常项目盈余的中外观察者来说,这或许不可思议。事实上,这将对中国有利,对世界其他国家则是更大的福音。  经常项目赤字对中国是好事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经常项目赤字?为什么这种情况有利于中国?原因一目了然。截至目前,中国的增长模式一直是由出口和投资驱动。而其中所需的很大一部分资
期刊
互联网日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我们使用电子邮件办公,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在淘宝上购物,用网络银行理财,发微信和亲友联系,休闲时看网络视频消磨时间。而众多IT企业,则不断在互联网上开发出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超越空间和地域限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在互联网进入中国20年后的今天,它已经默默地、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我们也越来越对互联网的存在习以为常。这就
期刊
过去20年来,国际社会一直在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但结果却越来越令人失望。这充分表明,需要世界各国先签约同意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再出台协作政策的“自上而下”的方式不太可能成功。最初,许多工业化国家同意出台实质性的温室气体减排举措,尤其是欧盟(EU)各国建立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然而,直至不久前还是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美国,迄今仍未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而中
期刊
泰国中小企业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占泰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1%,但中小企业在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和企业管理知识方面存在不少障碍。  2006年,开泰银行(大众)有限公司成立了中小企业业务总部,专门服务中小企业客户。此后,开泰银行迅速拓展中小企业市场,实现了三年内成为“中小企业银行”的目标。  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开泰银行深入研究280多万户中小企业的行为和需求,找出金融
期刊
欧盟法律框架中银行业联盟的两大支柱  过去两年来,欧洲银行业监管和问题解决的制度框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欧盟的金融危机清晰凸显了单一金融市场、金融稳定与国家级银行监管和解决制度碎片化间的矛盾。因此,2012年,欧洲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呼吁成立欧洲银行业联盟,以补充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MU) 的不足。银行业联盟有两大支柱:其一是单一监管机制(SSM),负责欧元区银行业的有效监管(以及可能加入SSM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