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h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日常授课中,笔者深刻体会到没有精心设计过的提问所带来的弊端。变无效提问为有效提问是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它是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课堂信息及时反馈的重要手段。本文尝试从日常提问存在问题着手,尝试多角度改进,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有效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有效提出问题就谈不上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历史,锻炼历史思维能力,能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有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有效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应该从有效提问开始。
   一、发现问题,勇于自我剖析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课堂中的提问最大的问题是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课堂提问形式化。课堂提问只是流于形式,为“问”而“问”。在课堂中,很多提问采用是“是”或“否”的提问方式,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觉得有点不屑回答,无需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懒得思考的习惯,实效不高。
   第二,课堂提问简单化。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如经常提问某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而不管该历史年代是否重要,这样就造成学生时间混乱,感觉学习历史真难,什么时间都要记忆。
   第三,课堂提问繁难化。所设计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经验水平,太难,使学生感到难以回答。
   上述问题的存在,往往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课堂上显得死气沉沉,课堂往往成了自己个人独自表演的舞台,阻碍了师生互动的正常开展,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有时甚至会误导学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有效提问。
   二、寻找对策,不断推陈出新
   (一)提问要适时——提高提问有效性的基础
   1、提问要适时
   提问时要考虑时机,即什么时候问。如果教师不把握提问时机,随时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就会使课堂显得松散,起不到实效。新课导入时,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都是提问的好时机。
   如上《工业革命的兴起》一课时。在导入时就给出一个问题“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1831年英国《机器的成绩》”为什么英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对于这个看似熟悉的袜子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纷纷进行作答,得出一个结论:靠手工生产袜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由此自然牵引出此时的英国为了满足需求,需要在生产技术上做出革新的。在恰当的时机提出这样一个恰当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又突出了重点,加深了学生印象,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2、追问要适时
   在恰当的时机还要进行有效追问。追问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连贯性问题组成的提问。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更清晰,使学生的回答更规范、更详细。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够明确、不够准确或不够深刻时进行追问,这是建立在注重关注学生的回答和善于利用反馈信息进行指导的有效行为。
   如在《屈辱的岁月》一课的教学中,提出问题:英国为什么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以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为借口)学生回答后,紧接着追问以下问题:
   ①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用意究竟是什么?(用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以打开中国市场)
   ②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何?(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乾隆皇帝把四个通商口岸减为广州一处。)
   ③英国为什么要打开中国的市场?(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了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④那么,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鸦片战争是必然的,虎门硝烟只是导火线。)这样一个问题的系列追问,把前后所学的知识点连贯起来,学生觉得很新鲜,兴趣盎然,以主动、轻松的心态投入到本课的学习,教学效果极好。
   (二)提问要精确——提高提问有效性的前提
   有效的提问其难易度要符合学生实际,要具有层次性。设问前教师应对学生的水平有清楚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准确把握问题的难易度,提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问题。
   历史知识本身是有层次的,教学时应根据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地按一定梯度展开设问,按知识点难易级差从低到高逐层进行,前后相连,环环相扣,如同“阶梯”。如不仅要有回忆背诵的知识性问题、描述归纳的理解性问题,还要有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比较评价的综合性问题。提出的问题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上《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时,设计了以下一组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发生于何时?
   ②“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③“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④同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相比,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有什么特点?
   上述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使学生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一是寻找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必然发生,二是何时发生要看特定的时代背景,三是科学理论和发明创造是有一定联系的。同时,也向学生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这一问题,还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三)提问方式要恰当——提高提问有效性的保障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恰到好处、巧妙使用,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1、开放性提问
   使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甚至有的问题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历史学科是一门教化明智的社会科学,其最大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现象、汲取历史营养、进而用之服务现实生活。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开放性,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探究性提问常常是一种悬念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体现问题的开放性。
   2、激趣性提问
   经常有学生反映,一到历史与社会课就想睡觉。的确,在初中,由于一直实行开卷考,中考比分又不大,历史与社会课一向不被重视,再加上课本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听来就索然无味。若教师能抓住契机巧妙地设计问题,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上《工业革命的兴起》新课时,为了更好的讲述英国在棉纺织业进行的一系列技术革新,采用了这样一张图片,把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形,在图中学生更加形象的了解各个发明出现的原因,并明确了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更好的发明会孕育而生。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总之,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更在于会问。对待课堂提问,教师要找准疑问的切入点、精心设计问题、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使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更有效。参考文献[1]王定奎,《刍议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五个度”》内蒙古教育, 2010年12期[2]周美红,《对历史课堂中有效提问的几点实践性认识》长三角(教育) , 2012年05期
其他文献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教和学中存在的有利因素,避免妨碍教学顺利开展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和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并运用高超的教学技艺使教更为灵活,学更为主动,以促进历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师学生因素在历史教学中,难免存在由于教和学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落后的现象。从学生的角度讲,有传统的重理轻文的思想认识问题:认为文科无非是背背记记的事情,比较容易学习,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有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广泛性、区域性、动态性和实用性。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地理学科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鉴于当前初中学段地理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加强和改进。    一、加大认识力度形成共识。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地理学科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尤其是乡村中学。人们习惯称其为 “副课”、“小科”,导致地理教学非
斑秃是为自身免疫性、非瘢痕性的毛发脱失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损容性疾患,表现为头皮部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状脱发,若头皮毛发全部脱落则称为“全秃”,除头发外还有累及眉毛
【摘要】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思维能力更是人类智力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在现有的历史教学条件下,应从挖掘思维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着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词】历史教学提高思维能力方法“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214 “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新教材的施行,初中历史的知识容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使得历史成为了初中时期学生学习的一项难点科目。由于课本知识的时间跨度较大,需要学生掌握的历事件、历史人物又多,而初中时期的学生整理、汇总能力有限,众多的知识点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无从下手,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科目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多总结、多汇总,根据历史知识的时间性特点以及事件发展的规律性特点,
诗歌,是文学艺苑里的一枝奇葩,它博大的精神力量涤荡着凡夫俗子的魂灵。读诗,人会更灵秀、儒雅、洞彻。那跳跃着的、有着温度的文字,总会在不经意间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爱恨情仇、酸甜苦辣的诗情画意。如何利用有效的40分钟荡起诗情,觅得诗魂呢?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的一管之见。一、诵读为经,“身”入诗境。  “三分诗词,七分读。”诵读是一门用声音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它融入了诵读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只有诵读才能感受
【摘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阶段,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是个值得深研的问题。【关键词】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当前,全国掀起“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央国务院在教育工作会议中叶明确提出了“减负不减质的号召”,特别强调教学要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力的发挥,要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科特点,现就新时期中学阶段英语的教学提出几点看
【摘要】历史新课改要求学生会主动学习,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钻研问题然后提高自己的能力,历史“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历史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历史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历史课本,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才是传授给学生自己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学生也只有自己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历史课堂学习方法历史新课改要求学生会主动学习,要
【摘要】本文从体态语言所具有的功效入手,分析了体态语言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并就观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关键词】体态语言表情姿势人类的交际有两种渠道: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体态语言属非言语交际范畴,所谓体态语言是种以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势等来传递信息的一种非语言交际。在语言交际中,体态语言具有强调重复信息功能、补充和增加信息的功能 、替代功能、表露情感和态度的功能。当前英语教学中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史料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如何选择和运用好史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关系到学生史料研习能力和历史学习素养的养成。本文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谈谈史料的选择和运用。【关键词】史料史料选择史料运用    一、巧设情境,神入历史案例1:《辛亥革命》一课中,《浙江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仆后继的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