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发生让美好生长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zh21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应该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学生是课堂存在的全部理由。学生是课堂的根、课堂的命,是整个课堂的开始、发展和结束。让静听、顺从、被动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开放,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以乐促学,构建真正属于孩子们的音乐课堂,让学习发生,遇见课堂生成的美好。
  【关键词】以生为本 以教导学 以乐促学 美好生长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师不仅应该给学生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而且应该观察学生的生长并给以真正的引导。课堂上,学生在哪里?学生究竟学习到了什么?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了吗? 这些都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其实,课堂应该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学生是课堂存在的全部理由,是课堂的根、课堂的命,是整个课堂的开始、发展和结束。课堂上,唯有“以生为本”给学生创造充分的生长条件,才会让学习真正发生,才能让美好不断生长。
  一、以生为本,润物无声,倾听课堂深处的声音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指出: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注意倾听,却很少意识到教师也要学会认真倾听。课堂上,教师用心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点评、指导,远比单纯的教导更重要。面对课堂上的问题,不该过多在意学生小手如林的虚假应付,而是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关注学习是否真的发生了,关注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是否成长了。
  在一次随堂调研中,《微笑波尔卡》这节欣赏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前,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同学们,在欣赏音乐后小组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请一个同学说,其余三个同学听,听的时候要尽量靠近说话的同学。每个同学说话时要面带微笑,听的同学用微笑、眼神、点头等示意。在说的过程中可以和别人有交流,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友情提醒:倾听同学分享是你自己的事,认真倾听更是对别人的尊重哦!”在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多听多记音乐主题,储存更多的表象,在聆听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这位教师善于发掘、注重引导,在欣赏主题B时,教师精心设计了小组讨论的问题,学生在欣赏、倾听、交流的过程中记住了主题音乐,感受了《微笑波尔卡》的段落结构,并创造性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这节课,教师在课前就给学生提出了倾听时的“规矩”,整个课堂上,学生自然而然地侧耳倾听,分享交流时轻声细语,即便有些学生比较胆怯,分享时的声音相对较小,但其他同学耐心、认真的倾听给了学生说下去的勇气,教师时常走进学生的学习小组中,轻轻摸着学生的头,蹲下身子认真倾听,并朝发言的同学竖起大拇指或是送给他一个会心的微笑以示鼓励。
  当下,我们追求的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以生为本,用心倾听课堂深处的声音,让人心思宁静。这样的课堂润物细无声,悄悄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一次次的交流、分享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也让学生学会了倾听、尊重和悦纳。教师倾听时,从语言、眼神、表情、动作等各方面对学生充满关注和期待,这对学生是无比重要的精神力量。学生轻松自如地参与,自由地交流分享,学习悄然发生,收获成长。
  二、以教导学,授人以渔,优化课堂对话的氛围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在“授人以渔”导学意义的指导下,不断优化课堂对话的氛围,让学习真正发生。弗莱雷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课堂不该是教师“独角戏”表演和学生被动“观赏”的场所,应该是师生间进行交流、对话、沟通和探究学习的互动舞台。
  在一次“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赛课活动中,有位教师借助先进的信息技術,设计了“音乐知识大挑战”这一环节。教师以“接龙”游戏让学生参与“挑战”,轮到一位男生时,他边起身站立边一个劲地嘟囔:“为什么还要挑战啊?我对这些音乐知识又不了解。”畏难和厌倦的情绪尽显脸上,课堂上出现了差不多1分钟的冷场。要知道,在公开赛课的场合,如果出现冷场不免显得有些尴尬,不禁为上课老师捏了一把汗。但上课教师却非常淡定,没有丝毫的急躁:“你别急,慢慢想,我们等你,我来帮你。”老师轻轻走到男孩旁边,并向他伸出了友爱之手,小男孩接过老师伸过来的手,彼此友好地握了一下,老师接着说:“这位同学,请你随意抽取一道音乐知识题,我们一起来作答,好吗?”男生点了点头:“好,那就试试看吧!”老师带着鼓励的眼神看向男孩:“不用担心,不用紧张,让我们一起在挑战中超越自我。”老师微笑着,耐心地等待着,旁边的学生也不断鼓励:“试试看,相信你可以的哦!”在师生的帮助和鼓励下,这位男生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勇敢地完成了挑战。“下一个环节请同学们相互提问、相互挑战,会思考、会提问题的你同样优秀!”教师的话语再次响起,教室里顿时掀起一小阵“勇于挑战”的小浪潮。教师始终用和风细雨的话语鼓励着学生,她把学生带进思考、探究的妙境,一起遨游在音乐知识的海洋里!
  笔者不禁感慨:作为教师,不是我们不够专业,而是不够有耐心,我们的音乐课堂少了些安静的等待,缺了点有效的、更有意义的课堂对话……真正让学习发生的课堂无须太多的催促和手把手的指导,而是需要静静等待,需要那一句句被呵护、被信任、被尊重的对话交流。在师生温暖对话的课堂中,学生有了存在感,有了被接纳和包容,这时学生的学习已经真正发生了,而这些都源于这个被尊重的、优化的课堂对话氛围。
  三、以乐促学,寓教于乐,遇见课堂生成的美好
  英国教育理论家斯宾赛指出:“快乐学习,能使学生自学不辍,并得到精神的满足。”把教学寓于快乐之中,激发学生的乐学欲望,激起学生主观能动的学习追求,保持学习热情。激励的表扬话语、点赞的大拇指、甜蜜的小糖果、可爱的音乐娃娃……这些小小的激励手段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无穷的、神秘的吸引力和推动力,它既能激发孩子乐学的欲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能加强师生的交流、配合。以乐促学、寓教于乐、以学为乐,必将渐臻佳境,遇见课堂生成的美好。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木瓜、芒果、香蕉、番石榴,菠萝、榴莲、杜古和橘子;木瓜味道真呀真是好,又甜又香解渴又爽口…… ”学生在学唱歌词的过程中,笔者就将准备好的水果放到学生们跟前,他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笔者对学生说:“音乐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音乐,歌曲中唱到了好几种水果,老师喜欢品尝新鲜的水果,你们喜欢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喜欢!”这时,笔者把综合实践老师请进教室,学生更觉得诧异。笔者接着说:“同学们,综合实践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水果刀、摆盘、牙签等,大家能否小组合作,一起制作精美的水果拼盘呀?”听完我的话,学生一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教师从学生迫不及待的眼光中,看出他们已经激起了良好的乐学心理和追求欲望。伴随着学生们欢乐的歌声,开启了以“有趣的水果拼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教师在课上先让学生欣赏精致漂亮的水果拼盘图片,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分工合作,边欢歌《木瓜恰恰恰》边纷纷拿起自己心仪的水果,在盘子上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碰撞出美丽的火花。心灵手巧的孩子们奇思妙想,还为自己的作品起了富有创意的名字,如:果蔬娃、满天星、月亮船、小脚丫……制作完后,学生们各自介绍了作品的“创意”,教师用相机将学生的作品一一留存。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经历了一次快乐美好的音乐学习,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还在与他人的协作中培养了合作精神。以“乐”相伴、以“乐”为舟,让学生亲近音乐、享受音乐,让音乐成为学生心灵深处最美的期待和向往,让美好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真正的学习,是开启、是适合、是激发,唯有这样,课堂才会变得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构建真正属于孩子们的音乐课堂,就是要让静听、顺从、被动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就是要秉承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以乐促学的理念,让音乐课堂变得灵动而美好。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里,增添了更多的乐趣,留下了多彩的记忆,课堂生成的美好不期而遇,学习在真正发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愿每个教师都能做一片美的叶子。
其他文献
都说班主任是全天下最小的主任、最烦琐的主任。可是在我看来,班主任更像是个大家长,是一个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家长”。作为“家长”,班主任应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关注细节,做好小事,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一、语言就是教养  几天前,我在班级微信圈里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家长们好,最近我发现班上有个别男生,在课间休息时,话语不太文明,甚至出口成“脏”。请各位家长监督起来,一旦听到孩子说
2014年4月22日,为期一天的“2014中国汽车论坛”在北京召开。该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承办,堪称国内汽车行业高规格、全球化的论坛。  从2011年开始本论坛已举办三届,时间都在北京、上海两大车展期间,地点也相应地设在北京或上海。“中国汽车论坛”有两个特色:一是顶级、高端,每届论坛开幕的前一天,中国政府部门、汽车业界大佬、论坛重要来宾都会举行一场闭门峰会,峰会没
“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小学语文教材试图抛砖引玉,将中国古典名著巧妙地特别编排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中,以单元推进辅之以补充的形式单独设立了名著欣赏单元(第五组),其中的四篇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分别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史记
学了长(正)方体后,在同步练习(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上有一道拓展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涂上红色,然后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则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 )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 )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 )个,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 )个。这是一道好题,如果充分利用,能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
解决问题是社会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学生要提高数学素养,就要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相关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数学家大会就提出解决问题,并确立解决问题的四个基点: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合作意识和反思意识,策略从而进入教学范畴。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
“我们的所作所为从来都不是什么英雄主义,那只不过是一种人之常情。”  一场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平时习焉不察的“人之常情”却在此时让我为之动容。病毒肆虐时,我不愿安心享受“岁月静好”,我愿意成为这样“负重前行”的人。  当病毒横行,肆无忌惮时,当阴霾笼罩、人心惶惶时,有这样的一群人,裹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带着坚定的目光,义无反顾地投身抗疫一线。他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
摘 要 在追逐航空梦想的道路上,中国人无可避免地承受着历史的阵痛。回顾航空百年历史,工业文明的曙光已照耀中国,希冀早日实现民族的航空梦。  关键词 航空史 历史阵痛 航空梦   回顾20世纪的中国航空史,前50年的悲惨经历令人扼腕。我们不乏冯如这样的航空探索者,也不乏高志航这样的空中勇士。然而,当全球航空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当人类不可避免地进入空战时代,我们却没能建立起自己的航空工业体系,更没能建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的需要又产生了数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决定了数学课堂情境形式的多种多样。小学数学课程通过情知交融的数学情境,把课堂教学与儿童生活结合起来,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数学文化与儿童的精神世界结合起来,使儿童主动参与、主动合作、自由呼吸、忘我投入,在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沉淀,达到知、技、能、情的和谐统一。  纵观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相对于教学内容而言的作用是显性而
1、日 记  2018年5月13日 星期日 晴  我和我妈,还有我的女儿豆豆,现在需要快速决定一件事。  我们已经在迪士尼玩了一整天,想玩的项目只剩下两个。  但是离烟花秀只有不到半个小时了,时间只够玩一个。  必须放弃一个。  我跟豆豆说,扔硬币吧。  “字”就去小飞侠,“花”就去小矮人矿山车。  豆豆说,好。  就是这个决定,让我经历了六个月噩梦般的煎熬。  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我有了六个月和别
摘 要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和以产业为纽带以及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建立产业学院已成为四川、广东等地深入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重大战略举措。借鉴成功经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轻工行业,面向生活产业,确立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建设目标,通过资源整合重点成立与建设了轻化工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并瞄准世界500强企业下设多个产业学院,有效下放人财事权,促进跨界深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