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围手术期结果比较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hizunb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术(EVAR)与开放手术围手术期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VAR组(40例)和开放手术组(26例)。EVAR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71±7)岁。开放手术组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72±9)岁。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ICU时间、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二次干预率的差异。

结果

EVAR组手术时间、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数量、ICU时间、病死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开放手术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82±44)min比(384±108)min,t=–10.59,P=0.00;(0.4±0.8)单位比(1.1±1.8)单位,t=–2.19,P=0.03;(3.0±1.8)d比(8.5±5.1)d,t=–6.34,P=0.00;20.0%(8/40)比46.2%(12/26),χ2=5.10,P=0.02;25.0%(10/40)比53.8%(14/26),χ2=5.67,P=0.02]。2组术中输注冰冻血浆数量、二次干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1.98,P=0.05;χ2=0.49,P=0.48)。

结论

EVAR较开放手术可降低破裂性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但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患者连续无创血红蛋白监测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患者200例,孕周36~42周,年龄19~40岁,BMI 20.5~35.1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术中采用Masimo Radical-7连续无创血红蛋白监测仪监测Hb(SpHb)。分别于切皮前(T0)、胎盘娩出后(T1)、子宫止血缝合后(T2)、手术结束(T3)时抽取桡动脉血样2 ml,测定全血Hb(tHb),并于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手术指征、时机及方式对改善坏死性胰腺炎外科治疗预后的意义。方法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胰腺外科共收治急性胰腺炎(AP)患者5 538例,其中CT影像确诊的坏死性胰腺炎患者2 415例,筛选出首次外科干预即在该科进行的坏死性胰腺炎患者732例纳入研究。男性439例,女性293例;年龄20~76岁,中位年龄45岁。732例患者中,行腹膜后微创清创引流2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理生理过程复杂,从而导致治疗决策困难。SAP的治疗理念历经多次变迁,在保守治疗为主和外科治疗为主间徘徊。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Werner Koerte等陆续报道外科治疗SAP成功案例,并使外科手术在未来的30年内占据了SAP治疗的主导地位。继而,陆续有保守治疗SAP成功的案例报道。Peter Walzel在1929年提出保守治疗SAP的疗效优于手术
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不同乳腺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具有很大的差别。除外目前的分子分型系统,需进一步寻找更好的预后及疗效预测指标,指导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目前研究发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浸润程度在不同乳腺癌病灶中差异较大,三阴性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病灶中TIL浸润程度较高。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TIL浸润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及对特定治疗的反应性相关,可用于指导乳腺癌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