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z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一条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一规定既表明法律监督是我国检察制度的根本属性和理论基础,检察机关必须忠于职守,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又表明检察机关的监督权是国家权力机关授权性的法律监督权,是国家权力机关法律监督的延伸,具有国家法定性、权威性和专门性。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最高法律监督和检察机关的专门法律监督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法律监督制度,这是我国在确立集权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吸收分权制衡制的长处建立的完全符合国情的一种先进的监督制度。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督职能发挥得如何,不但关系到我国法律能否得以统一正确地实施,而且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然而,目前检察机关监督职能弱化令人堪忧,与宪法定位要求极不相称。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如有谬误,恭请批评指正。
  第一是“先天不足”。所谓“先天不足”,主要是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有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和现行检察机关管理体制不科学。
  (一)法律监督的有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是立法存有缺陷。
  一方面,国家高位法有关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规定过于原则和宽泛,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我国有关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法律规定主要散存于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之中,由于根本法和地位较高的基本法的原则性、概括性所限,不可能对检察法律监督做出具体翔实的规定,而低位法又缺乏规定和不便规定,更没有专门的监督法,因此检察机关监督职能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力。仅以检察机关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为例,作为检察三大诉讼监督中两大监督的民事检察监督和行政检察监督,在长达二百七十条的民诉法和七十五条的行诉法当中,有关检察监督的规定分别只有五条和两条,并且内容比较原则抽象,监督的范围限定在判决生效之后,监督的方式仅仅是抗诉(基层院仅限于提请抗诉、建议提请抗诉和提出检察建议),不但忽视了程序监督和监督透明度问题,而且即使抗诉成功且判决结果公正,也只能是迟到的非完全意义上的公正。这种事后的监督,不仅难以实施,难以及时避免造成诉讼当事人不应有的损失,也缺乏监督应有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我国加入WTO之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责和任务将更加艰巨繁重,现行高位法有关检察监督的规定过于原则、宽泛的问题,对于专门法律监督的力度、效果以及司法透明度的影响不言而喻,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一方面,法律监督的有关立法存在缺失和空白。实施法律监督的首要条件必须有相应的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然而,在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中,一般法律监督较之司法(诉讼)监督显得更薄弱。由于现行法律对于检察机关一般法律监督的范围、内容、方式方法等界定不清或没有界定,因此造成了监督上的许多盲点和空白。例如,公安机关的治安处罚,部分侦查活动和审判活动,以及几乎所有行政执法活动,都游离于法律监督立法之外,而这些恰恰是执法不严和权力可能被滥用的领域,因为缺乏法律依据,尤其是缺乏国家高位法的强力支持,所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只能“望洋兴叹”。即使有法可依的监督,由于缺乏具体实施监督的程序性和实体性的规定,致使监督刚性不足、措施乏力。例如立案监督,刑诉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检察机关应当通知其立案。如果公安机关仍不立案,检察机关“立案通知”的指令性便显得苍白无力,只能陷入无可奈何的尴尬境地。又如,刑诉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检察机关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将书面意见送交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然而,没有规定批准决定机关应当在作出决定后多长时间内将通知送达检察机关,造成检察监督严重滞后,使监外执行检察成了“马奇诺防线”。再如,公诉人既履行公诉职责又负有监督责任。这种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双重身份,既不利于法律监督,也不符合诉辩平等的诉讼原则。
  (二)现行管理体制不科学。主要表现是领导体制不科学和检察机关地位偏低。
  首先,领导体制不科学制约法律监督。所谓的“双重领导”的现行检察机关领导体制。实际运作中由于地方各级检察机关的人、财、物均受制于地方,法定的“双重领导”基本上成了以地方党政领导为主的“一重领导”,上下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基本上只局限于检察业务,宪法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实际上变成了只向地方党政负责。在人事方面,虽然检察官职务的任免权在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检察官等级的评定权在上级检察机关,但是与利益挂勾的检察行政职级的晋升权在地方党政。上级检察机关确定下达的编制和内设机构,只有争取地方党政有关部门同意才能执行,而地方党政则可以不经上级检察机关同意,根据“需要”对检察机关增减地方编制。现行“双重领导”体制及其变异,势必造成检察机关地位的“附属化”和检察权的“地方化”,当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发生冲突时,检察机关不得不听命服从服务于地方,甚至成了地方保护主义的“保护伞”。
  其次,检察机关地位偏低影响法律监督。虽然,中央曾明确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应相当于同级政府首长副职,但是并未提高检察机关的整体地位。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长期以来检察机关一直被视为同级党政机关的部门,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则被视为同级党政机关所属部门的内设机构,检察机关的干部也因此降格配备。
  第二是“营养不良”。所谓“营养不良”,主要是指检察机关的财力、物力和人才与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相比凸显匮乏。
  (一)财力物力匮乏。主要表现是业务经费紧缺和技术装备落后。检察机关的办公经费包括一般性行政经费和检察业务经费两部分。如前所述,地方各级检察机关办公经费均依赖于地方财政。
  (二)人才匮乏。主要表现是人才吸纳难。检察机关人才匮乏是个历史沉积的问题。现实的问题是检察机关人才吸纳难,不论是“土生土长”的还是外引的人才都难以留得住。
  第三是“环境不佳”。所谓“环境不佳”,主要是指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作祟对法律监督的干扰。
  (一)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主要表现是一些领导的不正常干预。如前所述,检察机关是在人、财、物均受制于地方的情况下实施法律监督的,因此法律监督不可避免地受到地方利益的制约。当法律监督与地方利益相一致时,地方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不言而喻;当法律监督触及地方利益时,地方领导往往从地方考虑处理问题。
  (二)部门保护主义干扰。主要表现是被监督者的不配合。法律监督是对遵守、执行法律中的违法行为和失误行为予以依法制裁和矫正。在监督与被监督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中,表面上看监督者处于优势地位、被监督者处于劣势地位,其实并非如此。如前所述,由于法律监督的有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尤其是现有法律规定缺乏应有的刚性,被监督者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以种种理由和方式对监督说“不”。一是。认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不必要、没用处,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意见和建议不以为然,或者推诿拖延执行;二是,认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是“找岔子”、“乱挑刺”,与自己过不去,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意见和建议置之不理、拒不执行;三是,自立章法遏制法律监督。刑诉法规定,检察院发现刑事一审案件违反法定程序时,有权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然而,最高法院在相关的司法解释中将检察院对刑事一审的监督限定为“庭审之后、监督意见书面提出、法院认为正确”三个条件,不但制约了检察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责,而且违反了刑诉法有关庭审诉讼监督的立法本意。
其他文献
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面对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大发展的大好形势,无可避免地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检察保密工作同样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保密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保密工作必须服从党和国家大局,服从改革、发展、稳定的指导思想,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抓住机遇促发展,充分发挥保密工作“保安全、保发展”的作用。
期刊
作为科学与非科学划界标准的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和证伪主义的证伪原则,不少科学哲学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批判。本文力图从相变理论的“对称破缺”概念出发,对这两个原则进行剖析,试图揭示其合理与否的深层原因之所在。  所谓对称性是指事物在某种变换下的不变性,而对称破缺指事物对称性的突然降低和减少,它是事物有序演化与发展的一种度量。因而用对称破缺来分析证实与证伪原则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新意。    一、证实与
期刊
摘要:通过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促进了干警依法办案意识,规范了执法行为,实现了司法公正。但我们认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的适用范围过于狭窄,还有进一步延伸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的空间。  关键词:监督效力;监督范围;控告申诉    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解决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缺乏有效监督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探索。通过
期刊
摘要: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结果之一,近年来,其成员的养老问题面临诸多困境,已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给予更多关注的社会现象。在农村,空巢家庭更是困难重重,潜伏着很严重的养老危机。本文在选取样本,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农村空巢家庭养老的现状以及空巢家庭老人面临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问题;对策建议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报告
期刊
以反腐倡廉为核心内容的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反腐败斗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作为一种与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密切联系的特殊文化形态,廉政文化具有鲜明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创新性。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廉政思想,这是加强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不可忽略的思想文化基础;然而,传统廉政思想又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它不可能完全解决政治清明和反腐倡廉问题,学习和借
期刊
摘 要:完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对于保证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当前,我国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还存在着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渠道不宽、信息不畅,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管理及侦查管辖属地化、抗干扰能力不强,初查手段立法规定位阶低、较为单一,职务犯罪侦查资源分散、力量不集中,职务犯罪侦查队伍管理和建设现状落后,拘传12小时时限的过短,职务犯罪侦查法定手段不力、尤其是不能使用特殊侦查手段,职务犯罪
期刊
人民监督员制度经过几年的试点已逐渐成熟,建立了诸多规范性工作机制,尤其是对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拟撤销案件的和拟不起诉的“三类案件”的硬性监督开展得较为规范、严格,但总得来说,人民监督员外部监督的效力仍未充分显现,在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制化进程中,需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人民监督员监督机制建设上,突出人民监督员监督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增强监督效果,提高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的透明度和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权
期刊
在构建社会安定、和谐、有序的今天,检察机关控中部门行使着信访接待、举报初查、申诉复查、刑事赔偿等职责。目的在于通过依法办理刑事申诉、刑事赔偿案件、处理来信来访、监督纠正诉讼中的违法,从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防止矛盾,协调国家、社会、个人之间利益关系。现阶段我国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多种社会矛盾相继暴露,涉检涉法案件不断的上升。它一方面表现在以往的案件办理中,司法机关不论在程序上,还是
期刊
摘 要:伴随国际化进程和对外语人才需求的扩大,双语教学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众多高校甚至中小学已经开始了双语教学的探索实践。本文从双语教学的历史背景入手,厘清双语教学的概念,分析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结合我国双语教学的实际,提出我国双语教学走出困境,达到预期目的的解决之道,对我国双语教学在理论及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语教学;背景;现状;对策    2001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加
期刊
摘 要:本文在解析有效学校文化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有效学校文化的“DIEP”路径模式,并从建设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有效的学校文化;学校效能;路径;策略    正像学校的目标是多维度的一样,不同的学校其组织文化也是多样的。但总的来说,从其综合文化特征来看,高效能的学校基于的组织文化应该是良好、健康、优质的,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有效的学校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