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在“ 太空”种蔬菜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首次在“太空”种蔬菜
  保障人类在外空间自主生活的高级阶段是就地取材的方式,通过利用当地资源生产人类生活所必需的材料。
  在地球外建造人类基地,是人类多年的夙愿。虽然达成这个愿望还需要长久的努力,但是人们在这方面的经验却在慢慢地积累着。目前中国科学家的一项阶段性成果,让这个愿望距离现实更近了一步。
  12月初,中国航天员中心参试乘员唐永康、米涛结束了在密闭试验舱内进行了30天的实验顺利出舱。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受控生态生保系统试验”(以下简称“生保系统”)获得圆满成功。
  太空舱空气百分之百由植物提供
  “受控生态生保系统”虽然念起来拗口,但是它的内容其实不难理解。生保系统又称生物再生式生保系统,它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方面为航天员提供所需氧气,同时净化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完全实现大气的自给自足。同时,通过饲养动物为航天员提供动物蛋白。通过微生物,将废物转化为可再用物质。
  “这套系统的最大特点是能实现系统内食物、氧气和水等基本生保物质的全部再生,可大大减少地面后勤补给。”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邓一兵介绍。
  在模拟太空环境的密闭舱中,唐永康和米涛呼吸的空气就来自于舱内种植的36平方米的植物,其中包含了生菜、油麦菜、紫背天葵、苦菊这4种可食用蔬菜。这些蔬菜不但承担着为2名航天员提供呼吸用氧,并吸收二氧化碳的“重任”,它们同时还担负着向每名航天员提供30到50克新鲜蔬菜的职责。
  在这30天的试验中,他们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每晚11点睡觉,与航天员在太空时一样,他们吃的是航天食品,但不同的是还能吃到新鲜的生菜蘸酱。
  据了解,在30天的试验中,密闭舱中的所有氧气均来自于这36平方米的植物,舱内大气的闭合度,也就是自给自足的比例达到了100%。而水和食物的闭合度也达到了85%和15%。
  在全部由植物制造的氧气舱中,两位航天员生活得很悠闲,在18平米大的乘员舱,唐永康和米涛在这里做了心理学、中医等方面科学实验,在空闲时,他们还会蹬自行车、练拉力器以及上网等。
  自给自足是未来目标
  目前,人类在地球外活动还处于补给品主要来自于地球的阶段。“像国际空间站这样的高科技云集的航天器,也并没有做到完全系统内的自给自足。他们使用的是部分再生式生保系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告诉记者。
  据了解,距离地球350多公里的国际空间站虽然补给品等主要来自于地球,但是,比如氧气主要来自于储存在太空舱外的电解水,而电解水所消耗的电力由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而货运飞船、航天飞机也会定期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设备和生活资料。
  部分再生和完全再生的意义对于人类向太空发展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北京大学地空学院焦维新教授告诉记者,人们现在仅仅是到了低地球轨道,建立了国际空间站,可以说还没有完全离开地球。一些物资供给还可以继续依赖地球的供应。人类未来长远目的是向月球、火星乃至更深远的宇宙发展。如果还是需要从地球运送物资,人类永远不能真正在太空中走远。
  目前把一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到低地球轨道(距离地球350公里左右,国际空间站的位置),就要花费2万美元。若是送到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那么花费还有技术难度更是不计其数,更别提更加遥远的火星。如果还采用从地球补充物资的方式,不管从花费还是技术角度,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焦维新说,所以这次生保系统的试验成功,是非常有意义的。今后登陆月球,如果仅仅还是登陆,那么就等于重复60年代的美国登月,毫无意义。所以未来的登月,一定是搞月球基地。在这个目的下,这次的实验是很有前瞻性的。因为建造月球基地的基础,就是构建起一个能够全部自给自足的空间。而且这也是为未来探索更远的星球在做准备。
  真正应用于太空尚需时日
  这次实验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自给自足式空间站的制造能力。“小的地球实验室,和遥远的太空环境是有很大差别的。”焦维新说,实验总是可以在局部小环境里得到,而在真实的太空空间中建造,还有很多路要走。
  地面试验是第一步的基础,等到建造了空间站,还要到太空去做实验,观察实验的可行性。地面和太空的环境是很不同的。以植物为例,太空中,在失重环境、震动、噪声、辐射等因素的影响下,植物的生长不会像地球一样,像在失重环境下,小麦不再是向上生长,而是伸向四面八方。
  此外,焦维新坦言,我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在太空中,栽培植物用什么营养液合适、什么光照条件以及植物在太空的生长规律等,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些都必须要到真正的太空去探索。
  “这次的实验会尽量模拟太空环境,但是在地面不可能完全模拟,尤其是失重环境还有辐射等,是不能模拟的。” 庞之浩说,先把原理性的东西在地面搭建起来,真正要工程化还是很复杂的。
  实际上,人们有三条途径可以保障人类在外空间自主生活,首先是目前常用的地球补给;其次就是现在正在研究的自给自足的生保系统;而更高级的阶段则是就地取材的方式,通过利用当地资源生产人类生活所必需的材料。
  焦维新说,探索宇宙是一项聚集了高精尖科技并且花费巨大的工程。所以未来建造地球外的人类基地,就地取材的方式将是未来的方向。比如在众多星球中,月球的氧元素是最多的,所以人们就要考虑如何利用氢、氧元素合成水,因为即便是自给自足的生保系统,还是需要在前期带上足够的水,而若是就地取材,这个问题就简单很多。在每公斤载荷都异常宝贵的情况下,减少基本生活物资的装载,就能为科研器材的搭载提供更多的空间。
其他文献
2020年发射新火星探测器  美国宇航局(NASA)日前宣布,将于2020年发射新的火星探测器,为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做准备。美国新的火星探测预计耗资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它将采用与“好奇”号火星车相同的登陆系统,零配件也是后者遗留下来的。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在声明中说:“下一个使命(2020年火星探测计划)将确保美国在火星探测方面继续领先于世界;而到2030年,探测计划则将更进一步
期刊
中国确定8类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国家环保部12月5日发布《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划定了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并提出“十二五”期间,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包含二氧化硫治理、油气回收、黄标车淘汰、能力建设等8类重点工程项目,投资需求约3500亿元。  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务院近日批复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
期刊
60多米抛下  海上逃生舱成功浮出水面  挪威的游艇制造商Norsafe将其生产的海上逃生舱“GES50MKI-II”从61.53米的高处抛下后成功浮出水面,打破世界纪录。报道称,如此高的自由落体运动,心脏不好的人可不能乘坐它逃生。这个逃生舱长15米,具有防水性能,高空降落时速达113公里,能装载70人,紧急情况下所有人登舱只需要1分半钟的时间。Norsafe表示,随着大型集装箱船和钻井平台使用量
期刊
善解人意的机器人(中国)  身穿黄短袖,绿色的背带裤,领口系个蝴蝶结,这个会唱歌跳舞,能看图说话的“小猴子”叫Robii,它是一个互动陪伴性娱乐机器人,它的造型好似玩具,但却非常神奇,因为它十分“善解人意”。机器人的面部由170个LED灯组成,可根据外界的指令能做出100多种表情。  小物件福音“蓝牙贴”(美国)  你是不是常常因为找不到钥匙、遥控器、钱包等小物件而烦恼?甚至有时候还会想不起把宠物
期刊
“卫星”环球之旅  震动视觉神经  美国泰罗斯全球环境观测卫星从1960年4月1日成功地进行第一次发射起,到1982年年底,总共已有28颗卫星入轨,形成了一个泰罗斯全球环境观测卫星系列。几十年以来,这些卫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以及看待地球新的视角。美国宇航局(NASA)出版了一本书,名为《作为艺术的地球》(Earth As Art),里面记录了由NASA的陆地卫星5号、7号、TERRA卫星、水卫
期刊
多吃海鲜也致命?  文/记者 秦勉?编辑 孙燕燕?视觉设计 柴青艳?校对 李云凤  海鲜和大闸蟹都是公认的美食,可日前媒体报道,连续两人在大享海蟹螃蟹盛宴后出现全身疼痛、小便减少的情况,送往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后被确诊横纹肌溶解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一度生命垂危。经医院多科室联合救治,方转危为安,目前都已康复出院。此事让很多食家惊呼,“难度海鲜有毒”?横纹肌溶解这个很少听说的病症也令
期刊
人造大脑能通过IQ测试  加拿大一个科学家组称,他们已经研制出迄今为止最接近真实大脑的机能大脑模型。这个利用超级电脑运行的模拟大脑拥有的一个数码眼睛,可以用来进行视觉输入,它的机械臂能绘制出它对视觉输入做出的反应。这个模拟大脑非常先进,它甚至能通过IQ测试的基本测试。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神经学家和软件工程师表示,这是迄今为止产生的世界上最复杂、最大规模的人类大脑模型模拟。这个名叫Spaun的大脑
期刊
该拿孩子的皮肤怎么办?  “关爱儿童健康护理科学沙龙”  在京举行  你知道儿童护肤的奥秘究竟有多少?皮肤过敏只是“面子问题”吗?“绿色无添加”靠谱吗?12月6日,由北京科技记者协会指导、北京科技报社主办、强生(中国)有限公司支持的“关爱儿童健康护理科学沙龙”在京举行。  此次沙龙是一个面向中国新闻媒体的大型公益活动。活动邀请的演讲嘉宾包括空军总医院皮肤科专家刘玮教授,美国药剂学博士David M
期刊
如何让静电不再“放电”?  有网友在微博上抱怨,再也不买廉价围巾了,那静电哗哗的把我电得跟爱因斯坦一样,特怕静电的我还是绕道走吧。也有的调侃说,要是把冬天的静电攒起来,明年夏天开一季的空调也不用交电费了,传说中的自给自足。  的确,一进入冬季,静电这位老朋友就如期而至,怒发冲冠、电光四射,啪啪作响的静电弄得好不热闹,让很多人都产生心理阴影,静电究竟都有哪些危害?人们要如何预防静电呢?  什么是静电
期刊
黄金大米无害却违规 错在哪?  黄金大米这样一项原本出于善意的试验,却因操作者的违规和隐瞒,造成了受试者极大的心理负担。  “试验违规 黄金大米相关责任人被撤职”,12月7日,新华社发布的这则消息终于对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黄金大米”一事盖棺定论。  回顾黄金大米试验  时间倒回到4个月前,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8月30日向媒体表示,美国一科研机构发布了其对24名中国湖南省儿童进行转基因大米人体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