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纪念馆开馆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8日,江苏省淮安市委市政府及淮阴区委区政府,在淮阴举行凭吊刘老庄连82烈士殉国70周年暨纪念馆开馆仪式。万余名群众自发涌向烈士陵园祭拜。
  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朱淮清少将,“叶挺独立团”传人、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今济南军区某团四连)连长李晓上尉先后讲话。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南京军区原司令员朱文泉上将为纪念馆题词:“血洒刘老庄八十二壮士千秋泣鬼神 忠魂永不泯三千里神州万世仰英雄”。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张明亚参加凭吊并向烈士敬献花篮。
  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82位勇士,在淮阴县刘老庄与千余日伪军血战竟日,最后全部壮烈牺牲。82烈士精神被陈毅、黄克诚誉为军人的楷模;朱德称赞刘老庄战斗“是我军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赞誉刘老庄连“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2010年开工建设的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面积近4000平方米。馆内分为勇士血战刘老庄、光荣部队英雄连、淮阴革命斗争史三个展区和多功能教育区。 (朱爱民 海洋)
其他文献
我的奶奶叫胡其英,如果还活着,该是109岁了。她在临终前,一再叮咛我的母亲,一定要找到小板凳的主人——  说起这个小板凳,话就长了。1942年春的一天,我奶奶正在家给我不到五个月的二叔喂奶,忽然家里来了几位新四军女兵,她们一阵寒暄后,看着奶奶怀中的孩子,似乎有话要说,但欲言又止。奶奶说:“你们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不用客气。”一位女兵说:“是这样,我们的一位同事也生了个小男孩,但没有奶水,你能帮助
期刊
l943年1月底,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接到军部转来的电报,来电大意是:中央同意华中抽调前线部分团以上干部到中央党校学习,以保存干部,进行培训,准备迎接全国大反攻。黄克诚立即召开了师党委会议。三师决定选派彭雄、田守尧等11位团以上干部赴延安学习,并准备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经请示军部和华中局,得到批准。  这样,由三师师直、八旅、涟东独立团及地方单位抽调的部分干部组成了赴延安学习
期刊
坐落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的“爱联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笔者在阔别多年返乡时惊奇地发现,她已被“曾钰村”所取代。怀着对故乡的深情眷恋,笔者探索更名的秘密。  提起“曾钰村”不得不从一位奇女子说起,她就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年仅19岁的小姑娘——胡曾钰。  胡曾钰,江苏省无锡市堰桥人,1923年4月,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1937年11月无锡被日寇占领,她随同母亲流落到八士桥姨母家中,当时只有15
期刊
1941年1月皖南事变期间,新四军党的最高领导人项英,抛下正在浴血奋战的部队和叶挺军长,带着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以及少数随行人员,于1月8日深夜悄悄出走,试图钻出敌人的包围圈未果,于1月10日下午回到新四军军部,这是项英革命生涯中极其遗憾的一段历史。归队后项英给中共中央发电报检讨说,“临时动摇”、“行动甚坏”、“影响甚坏”。长期以来对这一历史事实并无争议。但近几年来有一些书籍和文章,蓄
期刊
在浙江的东北部,有一座绵亘于鄞州、奉化、余姚、上虞、嵊州、新昌的大山,名叫四明山。在它的怀抱——余姚市梁弄镇西的狮子山上,有一座占地四万平方米的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前不久,绍兴市公安文联组织文学协会会员举行了一次“四明山革命老区行”,主题就是拜谒烈士陵园。  经过长途跋涉,车子沿着“S”形的山间公路行至狮子山顶。空气清新而潮湿,捏一把,几乎可以渗出水来。我放眼眺望,只见穹庐般的天空犹似水墨浸染,厚
期刊
1953年6月4日,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署了第一个关于海军装备的正式文件《关于海军交货和关于在建造军舰方面给予中国以技术援助的协定》,习惯上,按签订时间称“六四”协定。  为了签订这一协定,从中央军委领导毛泽东、周恩来到政务院、海军,上上下下都做了大量工作。  1952年4月至6月,由海军司令员肖劲光任团长,率领由海军分管装备的副司令员罗舜初、海军修造部部长林真、重工业部船舶局副局长罗叔平等人组成
期刊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令人壮志鼓舞,感慨万千,浮想联翩,信心倍增,赋诗一首以贺。  东方飞起一苍龙,直上云霄傲碧穹。  华夏千年前少有,环球遍地亦称雄。  远航大海稳持舵,高举红旗指行踪。  潜海探空志无限,前程锦绣气如虹。
期刊
3月的一个下午,记者如约来到新四军老战士丁公量老人的住所拜访。丁老家中陈设简朴,但不乏书香气息。半天的交谈,这个年近百岁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爽朗大气。他动情地讲述自己的年少时光、青春岁月,历历往事生动而具体;谈起早年革命生涯,令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个时代青年的爱国情怀和精神风貌。  官宦公子汇入革命洪流  丁公量1921年10月出生于浙江定海北门一名门望族。祖父丁七爷在清朝时当过县官,父亲辛亥革
期刊
俯首在南京图书馆淘宝数日,浩如烟海的史籍只吝啬地回递给笔者几句零散的彭诗——也许戎马倥偬中将军本来就没有留下更多的诗作,也许是历史的烟尘湮没了一切。总之,笔者只能从雪泥鸿爪般的零散诗句——宛若将军彗星般人生那倏然飘逝的英灵——去追寻将军的冰魂雪魄,品味他的诗韵枫情了。  彭雪枫自幼与诗结缘,在同龄儿童还在描红本上描摹“天地玄黄”之时,他已用稚嫩的笔触写下“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这类励志诗
期刊
一代风流,庸中佼,光风霁月。为集体,剖肝输胆,呕心沥血。舍己为群成大勇,助人忘我真豪杰。正英年,烈火炼纯钢,鲜红色。  好思想,高品格,标榜样,留遗泽。放光辉、普照大地南北。发聩振聋传伟绩,灵魂相伴春渠溢。活雷锋、千万个丰碑,华山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