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米芾“米氏云山”在传统山水画中的艺术表现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芾(1051—1108),初名黻,字元章,至元佑六年(1091)开始用芾名。世居太原,迁居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而卒,故《宋史》本传称吴人,徽宗时为书画博士,后任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
  米芾一生作画不多。宋人邓椿亦云:“公(米芾)字札流传四方,独于丹青,成为罕见。”如今其画作已佚失很久。浅析米芾在传统山水画之表现,其成就主要还是在山水画上独创的“米氏云山”。他不喜欢作危峰峻岭的北方山水,却情有独钟地作江南的山山水水。虽然他的画作现在已经看不到,但我们可以从其子米友仁的传世作品中领略到“米氏云山”独特的神韵。“米氏云山”的画法是用大小错落的横点点饰出山的形状,上密下疏,上浓下淡,点与点之间自然随意地留出空隙,笔笔可见,云气以淡墨空勾并渲染,树枝多用浓墨简洁勾出,以大浑点作叶,山脚坡岸以淡墨卧笔横扫,此画法乃米芾前无古人的独创。连《宋史》也称“米芾在艺术上独具慧眼,有着超凡的感悟力。”米芾在山水画上之所以能自出机枢,一方面得力于其丰富的收藏,因而眼界甚高,下笔不凡;另一方面,其酷爱自然,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寄情山水。米芾山水画之中“山水”,影响最大的是镇江的山山水水。其中早年定居镇江,海岳庵就在北固山甘露寺下,北固山陡入江中,三面临水,金山、焦山遥相互映,向南远眺,则“云气涨漫,冈岭出没,林树隐现”,俨然一幅天然图画,故而产生了米老画笔下的《海岳庵图》和《金山图》,描绘出了动人的图画,也体现了米芾的绘画功力和对镇江山水的热爱之情。
  一、“米氏云山”的艺术渊源
  早在北宋中期之前,当朝文人从事绘画创作的极少,尤其是对山水画的创作,主要是在野文人和职业画工的活动领域。然而,北宋中后期以后,伴随着文人画潮流的涌起,庙堂上的从事绘画创作的官僚文人日益增多,而且成就出众,例如:李公麟画道释人物,文同和苏轼画枯木竹石,而山水画则以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氏云山”影响最为深远。
  米芾、米友仁父子(又称“二米”)在继承五代时期董源、巨然江南山水画派的基础上,结合对大自然的观察、感受,创造出“米氏云山”。当人们在观赏米氏作品时,云雾弥漫的画面上点缀着树林和山泉,景物就好像在蒸汽中漂浮流动,那变化无穷的韵味,都是作者利用水墨渗化的多变功能在墨色湿润的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如梦如雾的感觉,那静静的群山、幽幽的小径、沉沉的树林,显得那样的静谧,让人能感受到画家在以率真的情意诉说着对自然美的赞扬,在用自在的笔墨书写着对现实世界的感受,书卷雅逸之气跃然纸上,在画家的心灵中似乎永远保持着超然绝谷的态度。
  据米芾的《画史》自述:“……以山水古今相师,少有出路尘格,因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己。知音求者,只作三尺横挂……更不作大图,无一笔李成、关同俗气。”这句话是说米芾更喜欢用写意的手法直抒胸臆,信笔而作,认为那些工整精细的作品是俗气的,而且他不创作大幅的作品,可惜米芾的画迹荡然无存,幸好他的儿子米友仁的真迹还在,从中还可以看到“米氏云山”的庐山真面目。
  单从“米氏云山”的艺术表现来看,还要从其历史演变的过程来论述,在美术史上,每一个流派的出现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根源的,要想了解米氏云山,就必须就需了解米芾在美学观念和艺术实践方面的渊源。
  “米氏云山”表现上重在用意韵、用墨来象征人品的艺术品格,主张山水画作画应作“适兴之具”,书写“胸中盘郁”,要把绘画作为书写心绪的寄寓快乐方式,通过水墨写意的手法来宣泄情感,直抒情怀,作品中更多地体现画家的自我感受。
  “二米”用水墨写意点染的方法,发展了墨的用法,“米氏云山”中的那些水墨点染的格局,最成功的是简化了物象,却深化了对意境的表达,他们注重在宣扬心灵感受上下功夫,而不仅仅是对景物表象的刻画,显示了中国绘画史上美学思想的新发展,也是中国画史上笔墨技法的新创新。
  1、师古人
  从“二米”艺术实践的背景看,其艺术创造的基点就是向古人学习和向自然学习。米芾赞扬五代时期董源作品“平淡天真多”“不装巧取、皆得天真”、“意趣高古”、“率多真意”;称赞巨然的画由“平淡趣高”的画格,从中可以看出米芾在审美理想追求再到发展自我个性方面,找到了艺术上溯的源头。我们现在欣赏“米氏云山”,特别是用墨渲染,“为云为烟,再有无之间”,以水墨的横点来描写烟峦云树,多是取法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最可贵的是不拘泥古人画理画法,在大自然的熏陶下进行开拓,逐步形成的自我风格。另外,米氏父子充分汲取了董源、巨然“淡墨轻岚”的艺术韵致,在于意似、心象,趋向于“点滴烟云、草草而成”,在笔墨表现上显示出“由实转虚”,有严谨刻画转向疏松、灵动的简率意向,这个大突破源于前贤的创造,当然也同样启迪了后人。
  2、师造化
  在米派作品中,“米氏云山”题材充分展示了“师造化”的创造结果,是对自然感受的艺术深化,是包含着一定的写实因素的。有人称,看了“米氏云山”,有掩卷追念,不觉怅然之妙,徐悲鸿更是称米派“首创点派,写雨中景物,可谓世界第一印象主义者”。
  但是现今学术界一致认为米芾画作难以寻迹,远不如其书迹流传广泛可供研读,究竟他是如何摄取自然神理,构成“米氏云山”图像,现在已经没有办法通过赏析他的作品来加以引证了。只有米芾《珊瑚帖》中的《珊瑚笔架图》可确认为是他的真迹,虽然不是完整的画作,但聊胜于无。这里应着重指出的是,正是由于米友仁的创作实践和对米芾画法的进一步开拓,才巩固了“米氏云山”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地位。
  二、“米氏云山”的艺术特征
  董其昌讲:“唐人画法至宋乃畅,至米又一耳。”那么,“米氏云山”到底体现在哪些创造性变化,其艺术特征何在呢?
  一是专画“云山”题材,信笔草草,不失天真,“米氏云山”或表现“天上浮云如白衣”,或描绘“片片行云著蝉翼”,都是着意描绘云雾和山景,这是它的基本特征。“云山”的形象随意性很强,不过烟云变幻“虽无常形,但有常理”(苏东坡语)。以水墨写意手法表现这类题材,画家常常赋予浪漫主义理想化的构想,并结合现实来处理画面创造意境。
  二是在墨法上有突出的创造,提高了墨在山水画中的地位,墨法的运用,是以“米点”为特点的。“米点”是笔法,也是墨法、笔、墨交融,使江南迷蒙润泽的景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米点”的运用,是米氏写意山水画重要的表现特征。“打点也可作皴”(黄宾虹),积点可成线,点的并列渗化又可以成面或联点成片,构成画面的朦胧感、空间感,变幻出生意无穷的艺术趣味,令人叫绝,
  “米氏云山”对墨的运用方法,特别适合表现江南“春雨初霁,江上渚山云气涨漫,林树隐现”的意境。横点阔笔为山为树,对比虚空,创造幻化的“云山”境界。后人揣摩分析其作画是“顷刻云烟生满纸”的速成画,这也是“米点”运用的特点,点笔需气势连贯,笔意相连,迹散神聚。“米点”看似单纯,却含有丰富的墨法变换,以水墨积染融合了多种墨法,使画面墨色润泽、浑朴、鲜活、清新。
  “二米”对后世的影响,如“山川出云为天下雨”之类题材,离不开取鉴米法。如元代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丛树的灵动笔法和墨点运用,表现出云树苍苍、疏密有致,描绘了富春江一带的秋景。在借鉴前贤的画理画法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他的画家如明代的沈周、陈淳、董其昌、查士标等都从不同角度取法了米家用墨。
  纵观米芾开派,与其讲其艺术本身的成就达到如何的高度,倒不如说其在文人画美学观念的开拓和实践的结合方面影响更为深远。“米氏云山”在绘画实践上体现了落墨自然,不拘成法,在艺术上追求“天趣”、“巧取”、“生意”、“神采”、“借物写心”的情趣,为水墨写意山水画拓展了新的思路,它的启迪意义,似乎超越了“米氏云山”本身的艺术成就。这也恰恰反映了当时文人审美观念的艺术追求和向往。
其他文献
计算机是理想的自动化技术工具,它提供了崭新的控制手段,使生产过程自动化向更深一步发展。本文概要介绍用微型计算机替代常规仪表在工业退火炉温控方面的应用。 Computer i
糊染源自于我国传统手工印染中的浆料防染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糊染的材料得到不断的改进,糊染的艺术表现种类也更加多样.特别是染料性能的改进,不仅色种丰富,而
历史的正页和负页就构成了历史的全部,社会的正态与病态并存就构成了社会的常态.确实,人们在创造着历史,不过人们常常走错历史大门,社会的变迁常常不是人们预先计划好的,甚至
体育教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教学宗旨是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让学生在拥有强健体魄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人格素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
我们报导了用电阻式 SQUID 器件样品所进行的实验。实验证明,在0.01~0.52K 范围内,这种器件既可作为原级噪声温度计使用,也可作为次级电阻温度计使用。电路中的电阻器是用一种
目的:研究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在人喉鳞状细胞癌(LSCC)及正常喉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LS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检测64例LS
熟悉中国艺术的人都知道,中国山水画有一个时空的概念,它包涵着诸多的信息,而其中的时间不一定是确指某个特定的时刻,而是从宏大的时空对之进行把握和关注,从宇宙运行的规律、从人内在的心灵对之进行体验。我们这个时间既来源于具体的物理(自然)时间概念,也来源于我们社会的历史时间,更深层次的来源于人的情感时间(经验时间,这个经验时间也包括集体的无意识时间)。中国的山水画通过时间的追溯与刻画,从而完成了对作品主
本文通过对塔形工件形状的分析,针对在加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解决,使得该类型的工件简化了加工方法,提高了加工精度,保证了很好的几何尺寸
苏珊·朗格认为,人类的符号能力势必创造出服务于情感表现的一种符号,于是艺术应运而生。黄格胜出生于广西桂北农村,这里既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又有古老神奇的壮乡苗寨。他爱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选择它,描绘它,歌颂它,是情感使然,是对乡土深沉的热爱,更是对养育他的这一方水土的强烈责任感。他有一句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无情莫作画,作画莫无情。”广西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经画家的提炼和笔墨表现,形成了强烈的个性语
在基层新闻单位工作的记者,要想写出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作品来,一个重要的基本功,就是要跳出本地的小圈圈,学会从全国的大气候上思考问题,也就是要胸有全局。胸无全局,尽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