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苏,生平第一次在早晨被公鸡的打鸣声叫醒,鸡鸣确实是明亮的虽谈不上悦耳也不至于反感,想起平日定闹钟被惊醒时的无奈和恼怒不免有些好笑。欣喜于睁眼的时候看到一个敞亮的农村,早饭后像“漫游者”一样在小苏村独自闲逛。各处低矮的院墙隙间长满不同色调的苔藓,藤蔓的植物攀援在赤红色的墙壁上,有些诗意的忧郁。随处可见的鸡鸭鹅为这个安静的村落添了几个音符,它们的归宿是主人的肠胃,却也在“活着”的时候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至少这村庄间的小路是属于它们的。小苏村不大,几分钟的功夫就能走到村庄边上,但它有自己的地标建筑——小苏基督教堂,耸向天空的十字架和尖顶的建筑樣式是哥特的味道。外观各异高低错落的民居不免给这个村庄烙上时代的发展痕迹,亮面瓷砖包裹的三层洋楼与青砖盖顶的人字型矮屋已不仅仅是形式的不同,更多是认识、观念、行为的不同。小苏的命运和绝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守着老院老房以及心中的执念和无奈。好在,这天是清明节,他们大多从县城、从外地赶回家,在庭院中架起大铁锅烧鸡宰鸭,摘菜做饭很是热闹,有几户人家差不多宴请整个村子的人一起吃饭,乡情暖暖大概就是这样吧,可能只有在这样的日子这样的时刻才不会让小小的小苏在安静中显得寂寞。
我用在自己老家转经的步调和速度围绕小苏顺时针行走一周,看到的景观与众多人描写和讲述中的小苏并无二致,驻足村子前的菠萝地,几个晒得黝黑的小孩子光着脚追逐打闹嬉笑,脖子上银质的十字架在太阳的照射下明晃晃闪眼,他们都是主的孩子,可能有一天他们也会离开这里走向远方,但他们终究还是这块红土地放飞的风筝。他们冲我羞涩的微笑说着我听不懂的话,除了还以礼节性的微笑我不知道该和他们说什么交流什么,一种讲不清道不明的心绪促使我抽身而逃,以更快的脚步回到朋友家。龙眼树下的桌子上放着几个半黄的菠萝,礼孩以他多年削菠萝的熟练经验把美味递到我们手中,不沾盐水的菠萝有菠萝原生的自然味道,对我来说已是美味,菠萝的“老”食客们却嫌弃今年的菠萝难吃,索性拿着弯刀去屋后的菠萝地找更加新鲜的。拎着现砍的菠萝从菠萝地出来不免有些匪气,想想平日各自的身份,又觉这样的行为尤为可爱。
啃着菠萝晃悠在吊床上吹风、闲聊、发呆——小苏的日常——城市生活中极为难得的体验,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会不时的翻看手机,牵引我们的依然是小苏之外的东西,好像它们才是真正割舍不下的。朋友躺在吊床上翻书嘴中念叨这样的风吹着真舒服喜欢这样的风,以后回来养老好了我顺嘴应和,可是回不来了啊,故乡就是用来离开的,他的语气自然平静。如果说我对朋友对小苏有一个定义性的形容词,那就是真实自然。这些年来,很多的人离开自己农村的家外出求学打拼,在城市立稳脚跟再回乡时,总会怀念旧时的生活感叹曾经的风景,多赞美多抒情甚至煽情。但事实上,离开以后再回去的他们对农村已经不能真正的习惯,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很强的意志力去选择改变一种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他们与家乡与家乡的人感情很好但表现出有些客气的假,清楚的虚伪与割舍不下的乡情掰扯着离乡人内心的挣扎。好在,小苏村在,小苏人的老家和故乡就还在。我母亲也是农村的孩子,可是她现在不仅没有父母也没有老家和故乡,大片的工业园区和高耸的烟囱虚无掉了她记忆中的一切,旧貌换新颜的讽刺在于现在的经济繁荣硬生生割断了跟母亲同样经历的人对农村的念想。安静时想想,那完全是魔幻般的现实感觉,一座村庄的消失与一片工业园区的崛起似乎是在几分钟内完成的,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将会遭遇什么样的生活?又谱写什么样的命运呢?看起来不错的土地补偿款又会维持多久的喜悦和欢颜呢?虽然小苏看上去有些破旧、杂乱,在我看来这是自由和诚实,这里有我们现在强调的自然,哪怕是村口的垃圾点也不存在整齐干净中的自取其辱,或者说没有任何东西比垃圾、比田地里的腐枝烂叶更自然,只是我们忽略了它作为自然的根本属性而冠以脏乱差的审美判断。为何要求连垃圾都是美的呢?在要求自然的同时远离自然,人类自身的悖论。
小苏的风是大海和菠萝的混杂味道,顺延乡道走去,就能看到安静的南海。在日落时来到小苏,也在日落时去了海边,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大海。海风腥咸的味道随着靠近海边愈加浓烈,海潮进退的痕迹留在细软的沙滩上,那纹路像是缩小的丘陵也像袖珍的沙漠。一整天的日照不足以在靠近海水的瞬间感到冰凉,抬头远望的瞬间看到所有的海水都向你扑面而来,涨潮时平静与缓慢的包围不至于感到可怖,无意识中的融入感被激活。远处传来的马达声提醒渔船的存在,海的子民飘洋远处,各种花色的贝壳搁浅在海边,捡捡扔扔表现看到海的兴奋,海水送上一坨坨木耳质地的海带色的藻类,游坚说不知道具体叫什么可能是海带的一种,且叫厚实的它是海带的阿妈吧。捞着裙子走在海边,不由想起读过的一篇散文《海然》。在海上漂泊一个多月后他用老练的文字写尽了海的可能性。耳边回想起蒙古族的杭盖乐队早年演唱的《海然海然》,虽然这是蒙古语“亲爱的亲爱的”译音,但胡日查略带沙哑的沉重低音与海的沉静在我脑际达成一种恰到好处的暗合。不远处,一位大姐拿着看上去颇为专业的工具在拾螺,腰间缠着尿素袋子缝制的护具,利用腰间的力量带动铁质的框型工具翻动海沙,翻开的海沙中可能会有海螺出现,大姐说收获多少全靠运气。大大小小的花螺不是很多,踏着海浪捡着螺聊着天,思绪早已飘飞。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在家中见过一种包在棉花中的小螺,家乡人叫它呗嘟(藏语音译),把它放在有眼疾的人的眼中治眼病,奇怪的是把它放在眼中不会感到丝毫不适,高原人用牛奶喂养它;还有一种形状较大海螺被称为呗哩(藏语音译),会在寺院的法事和祈福活动中听到用它吹响的佛号。灯塔闪烁的时候我们离开海岸回到小苏村,游坚大哥教我煮食刚从海边捡回的花螺,洗螺、煮螺、喝螺汤、吃螺肉、洗螺壳、码螺壳拍照,我好像又从记忆中建立了自己与海螺的关系,记得好友在自己的诗中这样写道:“纯银的雪片自肩膀抖落于雪域净土/六百万枚海螺堆积出众雪山”(德乾恒美诗作《拉萨》)吹响的白海螺以及对珊瑚、砗磲等海产品制成的首饰、装饰品的偏爱,无一不说明藏族人与海的建立的古老关联。他们说我此行不虚,体验了其他友人多次来到小苏却不曾经历的,心中暗暗高兴。
一行人赶海归来又摸黑散步,小苏的夜很黑,手机的亮光足以刺伤它的眼睛。那种自然的纯粹的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黑暗中混杂着泥土和植物的潮湿气息,喜爱得有些兴奋。偶有的荧光是飞闪的萤火虫,以破坏者的形象捉到几只,捧在手心细细观察它一闪一闪的亮光,与天空中的星星相映成趣,也是在那一刻,才感觉到一种久违的真诚的快乐。想象着在黑暗中遇见童话中的精灵,捉摸着物质世界中那百分之九十左右的暗物质,夜是那么明亮的黑暗,似乎所有意向性的投射都会神秘成真。绕过小苏教堂回屋的时候,不觉总结起这次南行的收获,众多第一次叠加的心绪必然复杂,就像那弥漫的夜气。
——选自《东京文学》2016年第6期
我用在自己老家转经的步调和速度围绕小苏顺时针行走一周,看到的景观与众多人描写和讲述中的小苏并无二致,驻足村子前的菠萝地,几个晒得黝黑的小孩子光着脚追逐打闹嬉笑,脖子上银质的十字架在太阳的照射下明晃晃闪眼,他们都是主的孩子,可能有一天他们也会离开这里走向远方,但他们终究还是这块红土地放飞的风筝。他们冲我羞涩的微笑说着我听不懂的话,除了还以礼节性的微笑我不知道该和他们说什么交流什么,一种讲不清道不明的心绪促使我抽身而逃,以更快的脚步回到朋友家。龙眼树下的桌子上放着几个半黄的菠萝,礼孩以他多年削菠萝的熟练经验把美味递到我们手中,不沾盐水的菠萝有菠萝原生的自然味道,对我来说已是美味,菠萝的“老”食客们却嫌弃今年的菠萝难吃,索性拿着弯刀去屋后的菠萝地找更加新鲜的。拎着现砍的菠萝从菠萝地出来不免有些匪气,想想平日各自的身份,又觉这样的行为尤为可爱。
啃着菠萝晃悠在吊床上吹风、闲聊、发呆——小苏的日常——城市生活中极为难得的体验,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会不时的翻看手机,牵引我们的依然是小苏之外的东西,好像它们才是真正割舍不下的。朋友躺在吊床上翻书嘴中念叨这样的风吹着真舒服喜欢这样的风,以后回来养老好了我顺嘴应和,可是回不来了啊,故乡就是用来离开的,他的语气自然平静。如果说我对朋友对小苏有一个定义性的形容词,那就是真实自然。这些年来,很多的人离开自己农村的家外出求学打拼,在城市立稳脚跟再回乡时,总会怀念旧时的生活感叹曾经的风景,多赞美多抒情甚至煽情。但事实上,离开以后再回去的他们对农村已经不能真正的习惯,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很强的意志力去选择改变一种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他们与家乡与家乡的人感情很好但表现出有些客气的假,清楚的虚伪与割舍不下的乡情掰扯着离乡人内心的挣扎。好在,小苏村在,小苏人的老家和故乡就还在。我母亲也是农村的孩子,可是她现在不仅没有父母也没有老家和故乡,大片的工业园区和高耸的烟囱虚无掉了她记忆中的一切,旧貌换新颜的讽刺在于现在的经济繁荣硬生生割断了跟母亲同样经历的人对农村的念想。安静时想想,那完全是魔幻般的现实感觉,一座村庄的消失与一片工业园区的崛起似乎是在几分钟内完成的,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将会遭遇什么样的生活?又谱写什么样的命运呢?看起来不错的土地补偿款又会维持多久的喜悦和欢颜呢?虽然小苏看上去有些破旧、杂乱,在我看来这是自由和诚实,这里有我们现在强调的自然,哪怕是村口的垃圾点也不存在整齐干净中的自取其辱,或者说没有任何东西比垃圾、比田地里的腐枝烂叶更自然,只是我们忽略了它作为自然的根本属性而冠以脏乱差的审美判断。为何要求连垃圾都是美的呢?在要求自然的同时远离自然,人类自身的悖论。
小苏的风是大海和菠萝的混杂味道,顺延乡道走去,就能看到安静的南海。在日落时来到小苏,也在日落时去了海边,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大海。海风腥咸的味道随着靠近海边愈加浓烈,海潮进退的痕迹留在细软的沙滩上,那纹路像是缩小的丘陵也像袖珍的沙漠。一整天的日照不足以在靠近海水的瞬间感到冰凉,抬头远望的瞬间看到所有的海水都向你扑面而来,涨潮时平静与缓慢的包围不至于感到可怖,无意识中的融入感被激活。远处传来的马达声提醒渔船的存在,海的子民飘洋远处,各种花色的贝壳搁浅在海边,捡捡扔扔表现看到海的兴奋,海水送上一坨坨木耳质地的海带色的藻类,游坚说不知道具体叫什么可能是海带的一种,且叫厚实的它是海带的阿妈吧。捞着裙子走在海边,不由想起读过的一篇散文《海然》。在海上漂泊一个多月后他用老练的文字写尽了海的可能性。耳边回想起蒙古族的杭盖乐队早年演唱的《海然海然》,虽然这是蒙古语“亲爱的亲爱的”译音,但胡日查略带沙哑的沉重低音与海的沉静在我脑际达成一种恰到好处的暗合。不远处,一位大姐拿着看上去颇为专业的工具在拾螺,腰间缠着尿素袋子缝制的护具,利用腰间的力量带动铁质的框型工具翻动海沙,翻开的海沙中可能会有海螺出现,大姐说收获多少全靠运气。大大小小的花螺不是很多,踏着海浪捡着螺聊着天,思绪早已飘飞。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在家中见过一种包在棉花中的小螺,家乡人叫它呗嘟(藏语音译),把它放在有眼疾的人的眼中治眼病,奇怪的是把它放在眼中不会感到丝毫不适,高原人用牛奶喂养它;还有一种形状较大海螺被称为呗哩(藏语音译),会在寺院的法事和祈福活动中听到用它吹响的佛号。灯塔闪烁的时候我们离开海岸回到小苏村,游坚大哥教我煮食刚从海边捡回的花螺,洗螺、煮螺、喝螺汤、吃螺肉、洗螺壳、码螺壳拍照,我好像又从记忆中建立了自己与海螺的关系,记得好友在自己的诗中这样写道:“纯银的雪片自肩膀抖落于雪域净土/六百万枚海螺堆积出众雪山”(德乾恒美诗作《拉萨》)吹响的白海螺以及对珊瑚、砗磲等海产品制成的首饰、装饰品的偏爱,无一不说明藏族人与海的建立的古老关联。他们说我此行不虚,体验了其他友人多次来到小苏却不曾经历的,心中暗暗高兴。
一行人赶海归来又摸黑散步,小苏的夜很黑,手机的亮光足以刺伤它的眼睛。那种自然的纯粹的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黑暗中混杂着泥土和植物的潮湿气息,喜爱得有些兴奋。偶有的荧光是飞闪的萤火虫,以破坏者的形象捉到几只,捧在手心细细观察它一闪一闪的亮光,与天空中的星星相映成趣,也是在那一刻,才感觉到一种久违的真诚的快乐。想象着在黑暗中遇见童话中的精灵,捉摸着物质世界中那百分之九十左右的暗物质,夜是那么明亮的黑暗,似乎所有意向性的投射都会神秘成真。绕过小苏教堂回屋的时候,不觉总结起这次南行的收获,众多第一次叠加的心绪必然复杂,就像那弥漫的夜气。
——选自《东京文学》201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