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窗口外的南方(节选)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苏,生平第一次在早晨被公鸡的打鸣声叫醒,鸡鸣确实是明亮的虽谈不上悦耳也不至于反感,想起平日定闹钟被惊醒时的无奈和恼怒不免有些好笑。欣喜于睁眼的时候看到一个敞亮的农村,早饭后像“漫游者”一样在小苏村独自闲逛。各处低矮的院墙隙间长满不同色调的苔藓,藤蔓的植物攀援在赤红色的墙壁上,有些诗意的忧郁。随处可见的鸡鸭鹅为这个安静的村落添了几个音符,它们的归宿是主人的肠胃,却也在“活着”的时候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至少这村庄间的小路是属于它们的。小苏村不大,几分钟的功夫就能走到村庄边上,但它有自己的地标建筑——小苏基督教堂,耸向天空的十字架和尖顶的建筑樣式是哥特的味道。外观各异高低错落的民居不免给这个村庄烙上时代的发展痕迹,亮面瓷砖包裹的三层洋楼与青砖盖顶的人字型矮屋已不仅仅是形式的不同,更多是认识、观念、行为的不同。小苏的命运和绝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守着老院老房以及心中的执念和无奈。好在,这天是清明节,他们大多从县城、从外地赶回家,在庭院中架起大铁锅烧鸡宰鸭,摘菜做饭很是热闹,有几户人家差不多宴请整个村子的人一起吃饭,乡情暖暖大概就是这样吧,可能只有在这样的日子这样的时刻才不会让小小的小苏在安静中显得寂寞。
  我用在自己老家转经的步调和速度围绕小苏顺时针行走一周,看到的景观与众多人描写和讲述中的小苏并无二致,驻足村子前的菠萝地,几个晒得黝黑的小孩子光着脚追逐打闹嬉笑,脖子上银质的十字架在太阳的照射下明晃晃闪眼,他们都是主的孩子,可能有一天他们也会离开这里走向远方,但他们终究还是这块红土地放飞的风筝。他们冲我羞涩的微笑说着我听不懂的话,除了还以礼节性的微笑我不知道该和他们说什么交流什么,一种讲不清道不明的心绪促使我抽身而逃,以更快的脚步回到朋友家。龙眼树下的桌子上放着几个半黄的菠萝,礼孩以他多年削菠萝的熟练经验把美味递到我们手中,不沾盐水的菠萝有菠萝原生的自然味道,对我来说已是美味,菠萝的“老”食客们却嫌弃今年的菠萝难吃,索性拿着弯刀去屋后的菠萝地找更加新鲜的。拎着现砍的菠萝从菠萝地出来不免有些匪气,想想平日各自的身份,又觉这样的行为尤为可爱。
  啃着菠萝晃悠在吊床上吹风、闲聊、发呆——小苏的日常——城市生活中极为难得的体验,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会不时的翻看手机,牵引我们的依然是小苏之外的东西,好像它们才是真正割舍不下的。朋友躺在吊床上翻书嘴中念叨这样的风吹着真舒服喜欢这样的风,以后回来养老好了我顺嘴应和,可是回不来了啊,故乡就是用来离开的,他的语气自然平静。如果说我对朋友对小苏有一个定义性的形容词,那就是真实自然。这些年来,很多的人离开自己农村的家外出求学打拼,在城市立稳脚跟再回乡时,总会怀念旧时的生活感叹曾经的风景,多赞美多抒情甚至煽情。但事实上,离开以后再回去的他们对农村已经不能真正的习惯,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很强的意志力去选择改变一种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他们与家乡与家乡的人感情很好但表现出有些客气的假,清楚的虚伪与割舍不下的乡情掰扯着离乡人内心的挣扎。好在,小苏村在,小苏人的老家和故乡就还在。我母亲也是农村的孩子,可是她现在不仅没有父母也没有老家和故乡,大片的工业园区和高耸的烟囱虚无掉了她记忆中的一切,旧貌换新颜的讽刺在于现在的经济繁荣硬生生割断了跟母亲同样经历的人对农村的念想。安静时想想,那完全是魔幻般的现实感觉,一座村庄的消失与一片工业园区的崛起似乎是在几分钟内完成的,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将会遭遇什么样的生活?又谱写什么样的命运呢?看起来不错的土地补偿款又会维持多久的喜悦和欢颜呢?虽然小苏看上去有些破旧、杂乱,在我看来这是自由和诚实,这里有我们现在强调的自然,哪怕是村口的垃圾点也不存在整齐干净中的自取其辱,或者说没有任何东西比垃圾、比田地里的腐枝烂叶更自然,只是我们忽略了它作为自然的根本属性而冠以脏乱差的审美判断。为何要求连垃圾都是美的呢?在要求自然的同时远离自然,人类自身的悖论。
  小苏的风是大海和菠萝的混杂味道,顺延乡道走去,就能看到安静的南海。在日落时来到小苏,也在日落时去了海边,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大海。海风腥咸的味道随着靠近海边愈加浓烈,海潮进退的痕迹留在细软的沙滩上,那纹路像是缩小的丘陵也像袖珍的沙漠。一整天的日照不足以在靠近海水的瞬间感到冰凉,抬头远望的瞬间看到所有的海水都向你扑面而来,涨潮时平静与缓慢的包围不至于感到可怖,无意识中的融入感被激活。远处传来的马达声提醒渔船的存在,海的子民飘洋远处,各种花色的贝壳搁浅在海边,捡捡扔扔表现看到海的兴奋,海水送上一坨坨木耳质地的海带色的藻类,游坚说不知道具体叫什么可能是海带的一种,且叫厚实的它是海带的阿妈吧。捞着裙子走在海边,不由想起读过的一篇散文《海然》。在海上漂泊一个多月后他用老练的文字写尽了海的可能性。耳边回想起蒙古族的杭盖乐队早年演唱的《海然海然》,虽然这是蒙古语“亲爱的亲爱的”译音,但胡日查略带沙哑的沉重低音与海的沉静在我脑际达成一种恰到好处的暗合。不远处,一位大姐拿着看上去颇为专业的工具在拾螺,腰间缠着尿素袋子缝制的护具,利用腰间的力量带动铁质的框型工具翻动海沙,翻开的海沙中可能会有海螺出现,大姐说收获多少全靠运气。大大小小的花螺不是很多,踏着海浪捡着螺聊着天,思绪早已飘飞。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在家中见过一种包在棉花中的小螺,家乡人叫它呗嘟(藏语音译),把它放在有眼疾的人的眼中治眼病,奇怪的是把它放在眼中不会感到丝毫不适,高原人用牛奶喂养它;还有一种形状较大海螺被称为呗哩(藏语音译),会在寺院的法事和祈福活动中听到用它吹响的佛号。灯塔闪烁的时候我们离开海岸回到小苏村,游坚大哥教我煮食刚从海边捡回的花螺,洗螺、煮螺、喝螺汤、吃螺肉、洗螺壳、码螺壳拍照,我好像又从记忆中建立了自己与海螺的关系,记得好友在自己的诗中这样写道:“纯银的雪片自肩膀抖落于雪域净土/六百万枚海螺堆积出众雪山”(德乾恒美诗作《拉萨》)吹响的白海螺以及对珊瑚、砗磲等海产品制成的首饰、装饰品的偏爱,无一不说明藏族人与海的建立的古老关联。他们说我此行不虚,体验了其他友人多次来到小苏却不曾经历的,心中暗暗高兴。
  一行人赶海归来又摸黑散步,小苏的夜很黑,手机的亮光足以刺伤它的眼睛。那种自然的纯粹的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黑暗中混杂着泥土和植物的潮湿气息,喜爱得有些兴奋。偶有的荧光是飞闪的萤火虫,以破坏者的形象捉到几只,捧在手心细细观察它一闪一闪的亮光,与天空中的星星相映成趣,也是在那一刻,才感觉到一种久违的真诚的快乐。想象着在黑暗中遇见童话中的精灵,捉摸着物质世界中那百分之九十左右的暗物质,夜是那么明亮的黑暗,似乎所有意向性的投射都会神秘成真。绕过小苏教堂回屋的时候,不觉总结起这次南行的收获,众多第一次叠加的心绪必然复杂,就像那弥漫的夜气。
  ——选自《东京文学》2016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杂碎是青海的美食,也是青海的飲食男女。在坊间,杂碎有两个诨名,一曰舌尖霸,二曰口腹宝。  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个人》这本书里,孔子和萨特两位智者都位列其中。一中一西两个人,在相同的饮食男女这个哲学命题上认识非常相似,结论高度契合,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令人点赞称奇。孔子说,食色性也。萨特说,吃饭就是交配。中国人色上相对保守,孔子是其代表,话语表达上也能看得出,显得委婉和优雅一些。中国人
期刊
春色渐新,梨花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草薰风暖摇征辔,凭澜此地闻天音。甬城茫茫,扁舟何许,夕阳已随姚江去。碧云犹叠山河壮,足迹深深清明行。仰看良渚河姆渡,天一阁前泪眼殊?岭南苍穹,银河星辰,我自南来东海行,踏绛龙王气,天畔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文章千古事,月涌姚江流。赋罢闻诗咏,乾坤日夜浮。遥忆三清尊,静候天音斩红尘。临海屈蟠依怪石,青笋零落点苍苔。牸牛将犊过,雄雉挟雌飞。山寺烟钟远,村墟
期刊
我要带你走进的这片森林,更接近于我少年时期的生活本真。因为我的祖辈们都是居住在这片森林里的,从幼年记事开始,我就是这片森林里的一个分子,一个自然的存在。  拉尔宁的森林,或者说是坐落在一片原始次生林里的这个村庄,叫拉尔宁。关于拉尔宁这个名称,无从考证,我所知道的,只是它的归属很有源渊,曾是宗喀十三族之一的隆奔族所辖一系,其领地主人是拉科官人桑杰尼珠,《塔尔寺志》曾记载,正是这位桑杰尼珠出资修建了塔
期刊
那时,我家刚建设了一个土夯的庄廓院,坐落在远离村庄的两个小山怀抱之中,宁静而恬然。山脚下,有一条灌溉用的水沟,从庄廓西边墙根穿过。那是一个麦苗正绿油菜飘黄的下午,当家人在劳作之后,坐在屋里小憩时,大片大片的乌云黑压压地从西边的天空翻滚而来,顷刻间布满晴朗的天空。风猛烈地吹过,一些刚长成的树叶,也在未及金色的辉煌时,便纷纷惨然落地。看得出,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  父亲、我和弟弟,連忙拿起铁锹,赶到院
期刊
初秋的山里静极了。  一场过山雨刚刚洗浴后的田野里,到处都弥漫着青草味的气息,风吹过,路边的小叶杨细小的树枝哗哗作响,仿佛有人轻轻地在耳畔絮语。独自一人行走在这高天厚土的旷地里,似乎能听得见自己轻浅的脚步和暗自喜悦的心跳。  阳光从云层间泼洒而来,这闪耀着七色光斑的瀑布从天幕之中倾泻到大地上,使人身上暖洋洋的。刚刚转过一个弯道,蓦然间,我看到眼前的乱石丛中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走近细细一看,原来是
期刊
蜗居在钢筋混凝土狭小空间里的城里人,眼看着周围的土地被矗立的高楼据有,视线逼仄,空气污染,噪音喧嚣的处世环境,时常向往乡下清静安逸的日子。  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因饥饿到田地里生食蔬果,却不用担心有害成分的伤害,尤其联想起了和大人们一起烧野灰的情景。  青藏高原的河湟谷地,三十年前的农村,几乎所有的村庄都要靠烧野灰来弥补庄稼的肥力。每一处山坡洼地,只要有草木茂盛的草皮,都是烧野灰的最佳原料。那一堆堆
期刊
高高的越城岭,莽莽苍苍。无数个峰峦,拔地而起,直插蓝天。山与山之间的峡谷中,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一直向上延伸着,望不到边际。一群山里汉子,挑着锅碗瓢盆,背着行囊,行走在高高的山路上。也许是累了,也许是为了打破山中的寂静,他们中,有人忽然唱起歌谣:  为人莫当放油郎,一年四季走他乡。  赚得几个钱和米,情妹上了别人床……  这是一群放松油的男人,为了生计,他们相邀背井离乡,来到湘西南越城岭的大森林中
期刊
灵魂有了天堂,就不在乎脚下的地狱。  ——题记  出行  青海省。海北洲。刚察县。哈尔盖乡。环仓秀麻寺。  久买智华四喇嘛在一个阴风凄凄的早晨出发了。  那是一个不确定的早晨,不确定的钟点,时间被岁月的光和影分割成无数条块。他们就站在某一个条块之上,或条块之间。  他们出门便忘记了老主持的交代。他们讨厌老主持的碎舌头,除了经文,满口废话。智慧需要教导吗?  藏红色长袍和藏红色脸庞。久买智华四喇嘛像
期刊
当我们打开中国地图的时候,会发现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崛起的青藏高原之上的青海省,怎么看都像一只大写意的“兔子”。假若我们从空中遥望地球,称为世界屋脊的美丽神秘的青藏高原,连绵高原,傲然迤逦、超凡脱俗。“动若脱兔”,这个词语便生动地在我脑海中生长起来。但我们从地质结构看,她为中国内陆竖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这道屏障遮挡住了风沙,遮挡住了干旱,温和湿润了江南水乡,才会有今天这样的风光绮丽。但这道天然屏障
期刊
在大年初九,我陪弟弟一家人去圆通山动物园游玩,时值初春,上午的阳光已将景区照耀得格外明媚,气候宜人,让人感受到春城的温暖如意。  在景区门口的左侧,我看到游客服务中心门上挂着一块牌子“樱花邮局”,上面标注着日语和英语,只见有一盆粉红的樱花摆在服务台上格外引人注目,走近一看才知是个手工制品,但做工精细足可以假乱真。其实赏樱花是昆明人的一大乐趣,"圆通花潮"是昆明胜景之一,阳春三月,在一年一度的樱花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