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百色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的现状,从培养创新性应用人才的角度出发,对该专业的教学方式和培养方式进行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改革措施,以推动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人才;改革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对应用统计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应用统计学专业在近年来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应用统计学专业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统计学在各行各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科学研究、经济、生物、医药、环境、工程、管理、 社会、工农业生产是统计学应用的主要领域。通过调查,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的技能强,就业率较高。因此为适应新的形势,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统计学专业优秀人才显得十分迫切。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通过对百色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对应用统计学专业专业的教学方式和培养方式进行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为原则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提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模式,对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建立一套合乎实际、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目前应用统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部分院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定位覆盖面较大,培养“全才”,缺乏特色;还有一些院校定位较高,培养“英才”,不切合实际.事实上,学生非常关心本专业的就业去向,很想知道自己在毕业后“自己会干什么,能干什么”,因此,目前该专业的一些学生入学后对未来很迷茫。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在校内完成,以课堂讲授为主,理论 课程偏多,忽略了该专业的应用性,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较差。
3.教学方式陈旧
当前,课堂教学仍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教师为主, 向学生传授理论,忽略案例教学,缺少多媒体辅助教学,没有使诸如SAS、SPSS等软件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4.见习、实习基地不稳定
长期以来,由于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以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就百色学院而言,目前只与百色市统计局、百色市调查大队、百色市投资公司等少数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导致学生见习、实习地点分散,教师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实习效果不佳。
三、统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原则
1.遵守“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能力”的原则
要适应社会对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就要拓宽统计学应用的领域,使得我们的毕业生能 满足各主要应用领域对统计人才的需求。主要强调 统计学专业的数学基础决不可以削弱,这也是数学 系统计学专业学生区别于经管系统计学专业学生的 主要特征,同时也是本专业学生受市场欢迎的主要 原由。宽口径则是适应当前本科通才教育特征的办 学理念,主要拓宽统计学应用的领域,适应社会对 人才的需求,使得我们的毕业生能满足各主要应用 领域对统计人才的需求。
2.重视培养统计思想及统计应用和操作能力
如果应用统计学专业只重视数学基础和各种统计方法的数学推导,把统计学课程作为数学课程来教授,缺乏统计思想的培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将使 得学生不知道如何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恰当的统计问题,也就不会利用统计理论和统计软件去具体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构建创新性应用统计学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1. 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要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 应用、强能力”的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与概率论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相关 知识和计算机分析数据,解决若干实际问题,具备数据处理 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 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 管理工作,在科研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 理工作,或在教育部门从事统计教育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对于这一类人才而言,毕业之后大部分是在实际部门从事经济统计和其他经济 管理工作。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 统计方法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查研究、分析 和预测和参与政策咨询和决策的能力等。 “强能 力”是指所培养学生较强的获取知识和进行知识 创新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等,如统计应用写作、计算技术应用等。
2. 围绕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问题。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根据培养 目标定位, 统计学专业人才应具备基础科学和人 文科学、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统计科学、计算机应 用及实践知识等, 与此相适应, 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按统计学 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的模块选修课程、实验实践课。应用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可考虑如下设置:
(1)通識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 大学计算机等基础素质类课程。
(2)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 程等,为后继的统计学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3)统计学专业课程: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随机 过程、抽样调查、应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
(4)统计软件类课程:包括计算机新技术与软件介绍、 SAS、SPSS等应用统计软件课程,使学生掌握使用统计软件 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
(5)实践类课程.包括统计调研与分析、专业见习、专业 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此类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课堂教学与训练,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和 统计学理论基础。在统计学基础与专业课中,结合 课程内容,利用统计软件辅助教学,将计算机训练 贯穿于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加强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与指导,给予学生充足的上机操 作训练,使其能熟练编程和使用工具软件、统计软 件及管理软件等。通过专题教学、社会调查、统计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数学建模和数学实 验课程作为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突破口,吸纳 更多的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 学建模竞赛、校内建模竞赛。这一切不仅培养了学 生综合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了教学模式和 内容的不断更新,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
五、总结
像百色学院这样地方院校的应用统计学专业要办出特色,取得成效,必须深 入分析社会需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 要的人才为目标. 探索和实践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任重道远,我们应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体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彰显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闫立梅. 统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 职业时空,2013,2(9):72-73.
[2]王宏仁等. 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 赤 峰 学 院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2015 9(31):254-255.
[3]刘宏建等. 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2,31 :16-17.
[4]朱宇兵. 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6 :22-25.
[5]张浩敏. 完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2016,8:45.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人才;改革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对应用统计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应用统计学专业在近年来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应用统计学专业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统计学在各行各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科学研究、经济、生物、医药、环境、工程、管理、 社会、工农业生产是统计学应用的主要领域。通过调查,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的技能强,就业率较高。因此为适应新的形势,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统计学专业优秀人才显得十分迫切。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通过对百色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对应用统计学专业专业的教学方式和培养方式进行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为原则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提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模式,对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建立一套合乎实际、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目前应用统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部分院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定位覆盖面较大,培养“全才”,缺乏特色;还有一些院校定位较高,培养“英才”,不切合实际.事实上,学生非常关心本专业的就业去向,很想知道自己在毕业后“自己会干什么,能干什么”,因此,目前该专业的一些学生入学后对未来很迷茫。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在校内完成,以课堂讲授为主,理论 课程偏多,忽略了该专业的应用性,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较差。
3.教学方式陈旧
当前,课堂教学仍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教师为主, 向学生传授理论,忽略案例教学,缺少多媒体辅助教学,没有使诸如SAS、SPSS等软件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4.见习、实习基地不稳定
长期以来,由于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以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就百色学院而言,目前只与百色市统计局、百色市调查大队、百色市投资公司等少数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导致学生见习、实习地点分散,教师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实习效果不佳。
三、统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原则
1.遵守“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能力”的原则
要适应社会对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就要拓宽统计学应用的领域,使得我们的毕业生能 满足各主要应用领域对统计人才的需求。主要强调 统计学专业的数学基础决不可以削弱,这也是数学 系统计学专业学生区别于经管系统计学专业学生的 主要特征,同时也是本专业学生受市场欢迎的主要 原由。宽口径则是适应当前本科通才教育特征的办 学理念,主要拓宽统计学应用的领域,适应社会对 人才的需求,使得我们的毕业生能满足各主要应用 领域对统计人才的需求。
2.重视培养统计思想及统计应用和操作能力
如果应用统计学专业只重视数学基础和各种统计方法的数学推导,把统计学课程作为数学课程来教授,缺乏统计思想的培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将使 得学生不知道如何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恰当的统计问题,也就不会利用统计理论和统计软件去具体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构建创新性应用统计学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1. 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要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 应用、强能力”的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与概率论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相关 知识和计算机分析数据,解决若干实际问题,具备数据处理 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 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 管理工作,在科研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 理工作,或在教育部门从事统计教育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对于这一类人才而言,毕业之后大部分是在实际部门从事经济统计和其他经济 管理工作。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 统计方法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查研究、分析 和预测和参与政策咨询和决策的能力等。 “强能 力”是指所培养学生较强的获取知识和进行知识 创新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等,如统计应用写作、计算技术应用等。
2. 围绕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问题。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根据培养 目标定位, 统计学专业人才应具备基础科学和人 文科学、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统计科学、计算机应 用及实践知识等, 与此相适应, 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按统计学 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的模块选修课程、实验实践课。应用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可考虑如下设置:
(1)通識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 大学计算机等基础素质类课程。
(2)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 程等,为后继的统计学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3)统计学专业课程: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随机 过程、抽样调查、应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
(4)统计软件类课程:包括计算机新技术与软件介绍、 SAS、SPSS等应用统计软件课程,使学生掌握使用统计软件 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
(5)实践类课程.包括统计调研与分析、专业见习、专业 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此类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课堂教学与训练,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和 统计学理论基础。在统计学基础与专业课中,结合 课程内容,利用统计软件辅助教学,将计算机训练 贯穿于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加强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与指导,给予学生充足的上机操 作训练,使其能熟练编程和使用工具软件、统计软 件及管理软件等。通过专题教学、社会调查、统计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数学建模和数学实 验课程作为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突破口,吸纳 更多的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 学建模竞赛、校内建模竞赛。这一切不仅培养了学 生综合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了教学模式和 内容的不断更新,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
五、总结
像百色学院这样地方院校的应用统计学专业要办出特色,取得成效,必须深 入分析社会需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 要的人才为目标. 探索和实践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任重道远,我们应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体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彰显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闫立梅. 统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 职业时空,2013,2(9):72-73.
[2]王宏仁等. 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 赤 峰 学 院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2015 9(31):254-255.
[3]刘宏建等. 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2,31 :16-17.
[4]朱宇兵. 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6 :22-25.
[5]张浩敏. 完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2016,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