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w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多么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
  一、创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胡锦涛在“十六大”的讲话中提出“以人为本”的治国策略。同理,学校教育也应该以学生为本。许多活生生的教学事例说明:严厉、呆板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他们只能一味地听教师的话,按教师的要求去做。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培养出有主见、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如此,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要想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至少要做到下面两点:
  1.教师扮演的角色要发生转变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教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2.要充分尊重学生
  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自己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自己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这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成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
  有批判才有创新。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教师说“不”,敢于向教材说“不”。在一节语文课中,笔者板书“告诉”的“诉”字时少写了一点,当时没有注意到。这时,一个女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写的‘诉’字错了。”笔者一愣,认真一看,果然错了。再一想,这正好是训练学生敢于批判的好时机,于是,笔者没有故意说我是想考考大家的眼力或者轻描淡写地给它加上一笔就完事,而是郑重其事地对学生们说:“我今天非常高兴,因为这位同学给我指出了一个错误,使我及时地改正了错误。”说完,还向这位学生鞠了一个躬,学生们都鼓起掌来。从此,笔者所教班的学生就渐渐地敢于向教师质疑,敢于向书本质疑了。
  三、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例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讲到烈火在他身上燃烧,生命危在旦夕时,笔者向学生发问:“邱少云为什么一动也不动?”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有的说:“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有的说:“邱少云遵守战地纪律……”有的说:“邱少云是真正的英雄。”只要他们说出了充足的理由,笔者对他们大胆积极的设想都给予肯定。另外,教师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合教师意愿的看法,也不要马上给予否定或批评,而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讨论,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笔者在上《假如我会克隆》作文课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想克隆点什么?”很多学生都说诸如“我会克隆人、动物”之类的话。可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假如我会克隆,我会克隆您。”这个答案出乎笔者的意料,是马上否定他的看法,继续我的教学?还是抓住这一时机,进行探讨呢?笔者选择了后者,引导学生针对“为什么要克隆我?”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您爱护我们。”有的说:“您关心我们。”有的说:“您比我们的父母还好……”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各抒己见,每一种见解都是那样新颖独特,这在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四、大胆挖掘教材空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或是在结尾,或是在中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悟。学生的创造力往往就在对课文的空白大胆想象和描述中迸发出来的。如在教完《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后,笔者启发学生:战斗胜利后,战友们会对邱少云怎样呢?请为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学生们顿时兴致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从战友角度说的,有从连长角度说的,有从朝鲜人角度说的,还有从邱少云亲人角度说的……。多么丰富鲜活的想象呀!在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补充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感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作者单位:414600湖南省湘阴县南湖中学)
其他文献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调动学生思维、想象、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动力就越大,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明显。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靠后天的培养、教育所形成的。在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诸多因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
期刊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处处皆数学。数学《新课标》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在实施新课程中,笔者紧紧围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来开展教学,致力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下面浅谈笔者在教学
期刊
【摘要】唐代两位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与王翰的同名诗作《凉州词》,都以边塞内容为题材,都以军营生活为对象,也都抒发一腔激烈之情。两诗尽管有如此多的相同之处,而艺术个性和风格又各有千秋。本文试从题材、景物和表现手法这三方面来分析其相同之处,从题旨、格调和感情抒发的凭借这三方面来分析其不同之处,以此来辨析两者的异同。  【关键词】王之涣 王翰 凉州词 异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期刊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思维活动,写作建立在自己日积月累的知识、经验和想象的基础之上。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为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无处着手而感到苦恼,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常常为学生的作文内容贫乏无味、词不达意、思维混乱而伤透脑筋。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激发写作欲望  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写作也不例外。有了兴趣,学生就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从这可以看出,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 学生读写水平现状分析  各地学生读写能力参差不齐,就拿笔者所在学校来说,小学生父母多数都是农民,既没时间、精力也没有能力教育、辅导子女,再加上居住的条件和学习环境差,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意识,大
期刊
和谐是一种境界。作为教师应致力于构建和谐课堂,让课堂从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变为师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经验重组、释放活力、展示成长的空间。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是知识发现的引导者,是对话的启发者,是学习的指导者,是学业的评价者,是教学信息的重组者。因此,在整个和谐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努力创设
期刊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中年级的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在三年级能不能顺利的起步作文,二年级的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在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基本训练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和能力。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本的美德,这就是爱心教育。  参加工作8年了,笔者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这个人人怕当孩子王,更对婆婆妈妈的班务工作退避三舍的形势下,努力用自己最大的耐心来做班主任工作,用自己的爱心来浇灌学生,实践证
期刊
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在教学中妙教能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堂中引领出来,让学生兴致勃勃,学而不倦,而多读又可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记忆,能培养学生拼读能力和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做到多读和妙教相结合,将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编儿歌教学  在教学拼音时,笔者根据不同拼音字母分别编成不同的儿歌进行教学,这样教师易教,学生乐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中掌握知识。如在教学单韵
期刊
由于材料作文具有灵活性、新鲜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更能发挥考生的主动性,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比较热衷于材料作文。然而由于审题立意难度的增加,对考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因此正确地审题、立意就显得分外重要。这里介绍几种立意方法,借此帮有此困惑的学生拨开材料作文的层层云雾。  一、辨别材料类型,确定思维走向  高考作文提供的材料可分为单项材料和多项材料两类。单项材料的审题相对单纯。而对于多项材料,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