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民事诉讼法中的自认制度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ppa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认制度,作为民事诉讼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在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解决纠纷效率,实现双方当事人有序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自认制度在我国经历了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历程,可在具体司法实践中还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本文将从自认制度的一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简略分析,使自认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自认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69-01
  一、自认制度的立法现状
  自认,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即在具体的庭审中,对于对方的但并不利于己方主张予以承认的诉讼过程。自认制度是民事诉讼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在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解决纠纷效率,实现双方当事人有序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并逐步完善我们国家民事诉讼法中的自认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当事人陈述,必须经查证属实后才能予以认定,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判决的基础。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第92条规定了一方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及第二款对于涉及身份关系、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应当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的事实,不适用前款自认的规定,第三款自认的事实与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在英国法中,自认分为正式的自认和非正式的怎么。推定、正式的自认与裁判上的知悉都属于不需要提提出证据的情况,而非正式的自认只能作为传闻规则的例外。[1]
  在美国,1975年2月生效的《美国联邦证据规则》是一部比较完善的证据法典,该法典条规定:“文字录音以及照片的内容须以证据所针对之人的证言或者在厅外录取的证言予以证明,或以其他的书面自认予以证明,不需说明不提出原本的理由”,这条规定并未把被告人的承认当作传闻对待,而是作为证据使用。[2]
  二、自认条件的构成
  对于自认的主体,当事人享有天然的自认权利,对于其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应为被代理人的利益作出自认,否则应视为无效;而对于诉讼代理人,应有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一般授权不应产生自认的法律效果,例如在庭审中,被代理人未出席,电话要求诉讼代理人承认对方的请求,因未出具特别的授权委托书,应为无效;在程序上,当事人或者是诉讼代理人需向法庭书面或者是口头提出,包括答辩词等等;内容上,必须是对相关事实的承认,如果涉及非本案争议焦点或者是与本案无关,则不能构成自认;此外,对于自认的后果是对己方不利的,等等。
  三、目前自认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自认制度法律建设不健全。2012年修改的新《民事訴讼法》并未明确规定自认制度,而且在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部分提到自认制度,并未完整的规定自认制度的成立条件、自认的撤销及再次自认、调解和和解中的承认能否构成诉讼中发自认、对于双方当事人和法院的约束以及承认自认的完整系统法律后果,在以上方面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了一些阻碍,不利于双方当事人及法院及时解决纠纷,不能提供系统的法律依据。
  (二)诉讼构造对自认制度的阻碍。建国后借鉴前苏联的诉讼构造,发展并长期坚持了诉讼职权主义,人民法院在整个诉讼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导致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的陈述包括自认很难被法庭采纳,法庭在部分时候不能合理的听取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质证,不能科学高效的实现自认的合理价值与作用。
  (三)实践中对自认制度中当事人虚假恶意自认的惩戒力度较小。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第六条规定,诉讼中,一方对另一方提出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且不符合常理的,要做进一步查明,慎重认定。查明的事实与自认的事实不符的,不予确认;此外规定要求严格适用自认规则,如果一方对另一方提出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且不符合常理的,要做进一步查明,慎重认定。这只是对虚假诉讼的规定,但对于虚假恶意的自认并未作出全面详细的规定。因此在限行规定中只是要求慎重认定,而在实践中一方当事人对于己方不利的事实,出于多种考虑甚至会作出虚假的、恶意的自认,这种行为不仅不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及时化解矛盾,反而会对法律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甚至严重扰乱正常的诚信体系,损害司法公信力,透支整个社会的信用额度。因此,建立必要的惩戒制度势在必行。
  四、完善我国的自认制度
  (一)完善立法。借鉴国外关于自认制度的相应规定,结合我国实际,立法机关制定出适合中国特色的自认制度,其中包含自认制度的构成要件,对诉讼参与人和法院的约束,以及和其他程序的关联关系等等进行详细规定。这将不仅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了诉讼效率,更节约了相应的司法资源,切实提高了司法的公信力。
  (二)民事诉讼构造的改革。不断发展的中国,亟需建立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的民事诉讼构造,职权主义已不能很好的解决出现问题,需逐步向当事人主义发展;此外不断强化庭审的功能,以庭审为中心,加强自认的实际效果,逐步完善自认制度。
  (三)提高恶意虚假自认的违法成本。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对于虚假诉讼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时更希望出台关于自认的规定,针对实践中仍有不少当事人恶意虚假的自认,应提高其违法成本,通过将其计入个人诚信档案等等措施制裁恶意虚假的自认,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
  2013年修订了民事诉讼法,2015年最高法院出台了相应的司法解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民事诉讼实践中的不断发展,同时自认制度也在实践中不完善到逐渐完善。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更提醒我们,需要与时俱进,适应需求。完善法规,才能提供法制支持,健全法制,才能促使依法治国大步先前!
  参考文献:
  [1]廖中洪.民事诉讼法·诉讼程序篇[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刘洋.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9-10.
  作者简介:韩旭升(1994.12-),男,汉族,山西晋中人,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2016级法律硕士
其他文献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未(Ellis,1994),后得到迅速的发展。但对于我国大多数学习第二语言的人而言,过去我国根本不具备或全无Krashen所说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因此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可以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意义的学习环境,Krashen所要求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有可能在网络环境下得
This essay involves demonstrating how family feelings militate against public spirit in China. To achieve this goal, I have identify the dross and harmful effec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百姓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此相对应的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迫切,广场文化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很多城乡的广场文艺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不但有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了促进了城乡公共文化的建设,文章主要阐述了当前形势下,丰富广场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如何丰富广场文化促进城乡公共文化的建议给予了合理化建议,希
摘要:我国物权法第182条规定了房、地分别抵押时的处理规则。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在获得普遍地推行之前,我国登记机构分散不一,房屋和土地的登记部门分属不同部门,因此导致实践中频频出现房产和土地分别设定抵押权的情况,通过辨析《物权法》第182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分别抵押;统一登记;优先受偿次序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
【摘 要】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学习语文首先要读。"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读"可以加深识记的牢固程度;"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读"可以提升文学素养。笔者认为,语文学习中的"读"课采取如下策略:激发"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读"的习惯;掌握"读"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读  一、"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如今在世界各国,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广泛运用非语言交际的知识,对我们外语课堂教学将产生深远影响。 Nowadays in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te
【摘 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 "乐学之下无负担"。  【关键词】课堂教学 激发 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数学中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很多,再加之原有教材割断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些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沉闷、呆板。随着课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事业单位发展重视人才的建设,其中激励机制的运用是构建专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方法. 通过该方法的运用,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r
期刊
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同步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该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加以运用,可以打破传统“学科型”教学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弊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溶于一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转变学生被動学习的状况,提高学习效率。  以专业培养目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