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各种言语与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直觉性、综合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语感的主要特征。郭沫若同志曾指出:“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有对言语的敏感。……这种敏感的养成,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要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语感尤为重要。
  一、以读为本,引发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涵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墩锐的感受,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中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吟诵之功,道理就在此,宋代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背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的尔”。清代作家姚鼐说:“大抵文字须熟练乃妙,熟则利病自明”。由此可见,朗读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教学《穷人》一文时,我重点抓住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与她和丈夫的对话这两个部分指导朗读,首先让学生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自己试读,再把自己的体会和同桌交流,然后小组读、分角色读,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不同的语气变化,并抓住关键词句真切感受桑娜和渔父的美好品质。
  二、“心”临其境,熏陶语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邻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粮油变得高度有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心向,调动教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可以通过声像画面,为学生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感,就能使学生不由自由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都是图文并茂的,利用挂图,插图,投影,剪贴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教学中,不仅可以充分运用画面再现情景,而且注重静止的画面增添动的感觉,让学生静中看到动,从有限的画面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
  如学生在学习《四季之美》一文时,我通过一组表现四季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四季之美,学生在叙述过程中,已经初步体验到了四季的美与美在哪里。另外通过一段带视频的诵读播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祖国大地春之明媚、夏之热烈、秋之沉静、冬之妖娆,受到了语感的熏陶。
  又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篇情感极为强烈的课文,在教学 “痛失父亲”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入情入境:“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和妈妈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此时……”,这段话留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心”临其境,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把小作者雷利母女俩痛不欲生的情景表达得淋漓尽致,大家情不自禁地进入失去父亲的悲痛之中,不少女同学甚至失声痛哭,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三、推敲品析,锤炼语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得以提高的关键环节。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揣摩比较中感悟用词的准确性。
  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减、换、调、加等形式引导学生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涵的意义,从而使学生有所感悟。
  如教学《珍珠鸟》中“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这句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珍珠鸟的活泼、可爱,我把“探”换成“伸”让学生进行比较:“同学们,大家试着演示一下,看看哪个更好?为什么?”学生通过演示、比较,很快就明白“探”有四下张望的意思,而“伸”仅仅是将头伸出,“探”更能准确表达珍珠鸟的活泼、可爱。
  2.品析领会中体验语句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还要把语言品析和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作者起伏的情感。
  如《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有一句是“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读这一句,体会巴金爷爷为什么要重活一次。学生经过品读、交流,得出两个层次的理解:(1)巴金谦虚、奉献的崇高品质让人佩服;(2)我们要以巴金为榜样,努力学习,珍惜时间,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此透彻感悟的基础上,学生的感情都溢于言表了。
  四、注重实践,强化语感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言: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如我在讲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时,将课上的十五分钟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作一回诗人,也来“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学生的热情很高,写得非常投入,有的一边写一边窃笑,大概认为自己写的哪里是诗呀!有的写完一句就低吟一遍,认为通顺了再写下去。学生心中的诗是什么样子的,就大胆的写成什么样子吧!来感受一次“古诗文”创作的喜乐,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从一首首稚嫩的诗行中,我们看到了智慧和创造的灵光在闪亮。
  每天坚持让学生进行课前两分钟说话练习,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朗诵比赛,让学生在说中强化语感;指导学生练习扩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影评等,让学生在练中强化语感。
  总之,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 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益。语感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创设条件,讲究方法,加强训练,就一定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他文献
独立学院秘书课程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由于秘书学课程不仅具有加强的理论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需要改变以往的课
以青岛农业大学作为具体案例,以叙事研究的方式描述学校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发展环境,梳理学校员工、校友对学校精神传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学校文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和技能性,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索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作文教学应
在实施除险加固设计时应依据设计工作大纲,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设计内容、深度以及采用的规范、规程等,参照编制小型病险水库加固技术指南选择常用的加固方案、计算方
思想政治课承载着德育教育的重任,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承载着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使命.政治课应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切实发展的基础,而语文的学科特殊性更是注定了无论是对本身的教学促进还是对长远的教学意义来说,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进程中都有做好法制渗透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所以,在我看来,让每一位工作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明白法制渗透的重要意义比研究如何法制渗透更为重要。每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的改变都是一次意义非同寻常的教育意义的促进,更为全面的培养民族的未来从来都是教育真正伟大原因。  关键
摘要:在设计数学教学情境时,可充分挖掘数学史料,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数学情境,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接受思想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设情境教学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或结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有效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直以来,初中政治教学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政治学习的效率低下,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初中政治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的成绩,但距离我们的要求还
摘要:后进生时刻围绕着农村初级学校的教学,从我几年来的教学体会到,后进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  关键词:初中数学;后进生;转化问题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 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