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语文课堂的感动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仿佛与生俱来、不学而能,因为构成它的语言基础是我们的母语。人们天天浸渍在语文中,渐渐淡化了语文情怀。而为了分数,老师们更多关注学生语文技能的训练:写作技能,表达技能,务求学生烂熟于心,却渐渐忽视了语文最重要的功能:人品的熏染。一字一词总关情。一段段文字中,蕴涵了一个民族的品格,一个人应具有的社会道德、处世方法。它会教给我们拥有善良、勇敢、坚强、乐观,教给我们认识和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那么,教师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转变教育观念,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全体学生既能收获知识技能,又能真切的感受文中人文精神,在设计《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我进行了尝试。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新教材人教版七年记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为我们展示了名人的生活风貌,揭示了名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意在以名人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引导并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音乐巨人贝多芬》向我们展示了贝多芬作为常人、超人和伟人这三个层面的真实形象,他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不耐烦、生气、感动、叹息、软弱;有超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也有作为伟人的惊人的艺术才华以及他用整个生命来实现自己的音乐理想,他是面对苦难的英雄。可以说,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执着,有坚强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的表现。让学生在音乐与文学的熏陶中感受到美的力量,体悟到音乐巨人不朽的旋律中的丰富内涵。在教学中,我把理解贝多芬的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学重点,把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进而理解“心里的音乐”的深刻内涵作为文章难点。
  在教学中我注重在三个方面加以引导,力求把人文的熏染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中。
  1 在创设情境中努力提供情感体验的空间
  “学生的头脑不是被添满的容器,而是需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是点燃火把,让其燃烧。为了让学生尽快走入文本,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同学穿越时空,跨越国界去认识一位作曲家,他4岁时就能把父亲弹过的曲调原样弹奏出来,25岁时就被人们尊为大师,他少年得志,春风得意,而命运却跟他开了最残酷的玩笑,作为音乐家的他开始逐渐失去听觉,面对厄运,该何去何从?下面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到他的乐曲中去寻找答案。”
  随后放映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选段,悲怆却又蕴涵磅礴力量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进入到贝多芬的世界中,达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
  随后我设计了“初识贝多芬”、“走近贝多芬”、“感悟贝多芬”、“书写贝多芬”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由近及远地认识贝多芬,在活动中更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独特心理感受和对生命的深切感悟。也在活动中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
  2 在培养能力中注意丰富情感体验
  给孩子一份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在教学中,我注意在“给”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在“给”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贝多芬”这个名字,耳熟能详,但对于这个人,学生们也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对面不曾识”,所以在课前,就让学生们通过网络、书籍,广泛查阅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在“初识贝多芬”中请同学畅谈对贝多芬的音乐成就有哪些了解。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又为学生对贝多芬所拥有的辉煌,与之相伴的苦难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走进贝多芬”这个环节中,借助文本,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通过自主阅读,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讨论交流中逐步认识到生活中的贝多芬首先是个凡人,拥有常人的喜怒哀乐,同时他又有其伟大的一面,坚强、执着、即使苦难加身,孤独寂寞,也不放弃对音乐的爱。让学生在深入感知“真实的好灵魂”的同时,也涤荡自己的内心世界,审视自己的人生意义所在。
  3 在读写中升华情感体验
  如果语言是一架钢琴,那么在语言的弹奏必然回引来人们心灵的共舞。在学生对贝多芬有了一定认识后,我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贝多芬”在文中寻找触动自己心灵的语句,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并分析喜欢的原因,以此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理解正是“音乐人生”和“苦难历程”才最终造就了这样一位巨人,也造就了这位巨人独特的个性。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来说,他们推崇有天赋,有杰出成就及有独特身世的伟人,他们对这一类人有一种崇拜,一种模仿,一种心理渴求,所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断,进行朗读训练,在读的过程中揣摩人物的精神的气质,把“感性的朗读”与“理性的思考”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最后通过学生创作诗歌、歌词、颁读写等多种形式,以读促写,来书写对贝多芬的感悟,从而真正走入人物的心灵。直到今天,我还清晰记得一个内向、羞涩、从不举手的女孩站起来为同学读自己为贝多芬写的小诗,我说:“贝多芬用坚强书写了自己的传奇。老师发现通过这节课,你正在学会勇敢。”女孩会心的笑了,我知道这节课真正走入了孩子的心中。
  “每一句话里都有一颗心”,如诗如画、如舞如歌的语文世界,它需要语文教师精心的引导,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寻找那份感动。在感动中陶冶学生的心性、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升华学生的内心世界。
其他文献
现在好多初中学生一学到平面几何的证明就感觉几何证明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我们的基本解题工具,主要是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要用上这些工具,就往往要添加辅助线。怎样添辅助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靠想象与创造,在一次检测中有下面两道题:  问题1:边长为2的等腰三角形ABC内有一点O,过O作OD⊥AB,OE⊥BC,OF⊥AC,垂足分别为D、E、F,那么O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之和为 。  问题2:向△ABC外
期刊
【摘 要】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学习历史课程,是青少年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途径。所以,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想灵魂,加强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成为新时期中学教育改革的
期刊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与“学”的关系是一个讨论的重点,对于“教”与“学”的关系所阐述的观点有许多种,但无论是何种观点,最终还是落在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上。  在国外,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实验者装了一台电脑,无人看守。开始的时候,村子里的孩子对这个新鲜事物既好奇又害怕,但很快就发现了鼠标的奥妙。等实验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小山村时,很惊奇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出台以来,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目前,各种新的学习方式已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尤其是自主学习方式。在阅读课堂上实施自主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
期刊
【摘 要】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从取材到编排都是紧密围绕中学生的实际生活而展开的。从道德品质到心理健康,从法制法规到我国国情,无不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多方面采集贴近学生生活的经典故事,深入浅出,寓知识、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于经典之中,会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和作用。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经典故事就是点燃学生思想智慧和道德品德的火焰。  【关键
期刊
【摘 要】 教师在具有较宽知识面的同时,对文化要有较高的素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当然来自于积极主动地广泛获取新知识,从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总结,才能具备较高的文化敏锐性。在教学中,教师的较高文化素养表现在比学生有更深邃的理解、分析,了解的内容更广博、更全面。要达到这一点,就要不断积累、添充、更新知识,真正成为一泓清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知识,不被书本所限、不被课堂所限。一位合格的英语教师,要想在素质
期刊
【摘 要】 如何让学生正确对待数学课,让他们主动亲近数学,提高数学成绩呢?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的使用价值,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 亲近数学 运用数学 培养兴趣 提高成绩  日常教学中,常常有不少小学生不喜欢数学课,甚至害怕学习数学,数学成绩不理想。这让许多数学教师挠头而烦恼。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
期刊
教研组是落实学校工作、开展教学研究、进行学科教学管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阵地。教研组教研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可以延伸个人视野,提高个人能力。无论是一份教案、课件,某种新的导入法、新教具,还是重难点的突破法,都是全体备课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教师的团结协作,特别是对教法的探讨,对学法的安排,教后小结与反馈,就变得十分必要和重要。这种协作不仅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
期刊
导学案的设计是新课改理念下教学重要步骤之一。“导”为“指引”的意思,“学”是核心,“案”为设计的意思。导学案中问题的设计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的关键,这些问题可以直接揭示出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他们积极的思维,从而发掘出学生的潜能,而且教师也可以对当堂存在的纰漏进行有效的补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导学案问题的设计必须适应各类型的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
期刊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启迪学生思维,训练和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在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本人根据教学实践,从实际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课堂提问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这两方面谈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  1 实际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1.1 引入新课激疑问。新课教学的开始,要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