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xy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 2016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5~70岁,平均38.2岁。损伤及截骨节段:T11 1例,T12 4例,L1 6例,L2 7例。5例有神经损害症状,按Frankel分级为D级。均行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术前、术后半年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采用Suk标准评价截骨融合情况,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7.6个月。手术时间160~285 min[(190.0±42.6)min],术中出血量500~800 ml[(610.0±134.3)ml]。术后半年Cobb角[(5.5±1.6)°]与术前[(40.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obb角[(6.2±1.5)°]较术后半年无明显丢失(P>0.05)。术后半年及末次随访时VAS[(3.1±1.3)分、(2.7±0.7)分]和ODI(7.5±5.1、6.4±2.5)较术前[(7.6±2.4)分、68.7±10.4]均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半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骨面均达到骨性融合。术前存在神经功能损害的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Frankel评分均改善至E级。术中出现硬脊膜破裂2例,胸腔积液1例,未出现神经损害、感染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随访过程中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异位骨化发生。

结论

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既可达到伤椎与相邻椎体的骨性融合又避免脊柱短缩,能够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缓解疼痛及改善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尿道内镜手术治疗下尿路异物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1998年1月— 2018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下尿路异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4例;年龄6~68岁[(27.1±16.3)岁]。异物位于膀胱12例,尿道16例,膀胱并尿道3例。异物进入体内方式:自行置入23例,他人置入1例,医源性6例,不明原因1例。患者均行经尿道手术治疗,并根据异物种类、大小、
目的探讨微创单一锁定钢板结合多平面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3年1月— 2017年8月陆军第81集团军医院收治的51例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采用闭合牵引复位或微创切口开放关节直视下复位后单一主力锁定钢板结合多平面螺钉置入治疗骨折(研究组),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7.5±9.9)岁。骨折Rüedi-Al
髋臼骨折的Letournel-Judet分型系统应用十分广泛,但仍存在分类囊括不全、分类概念混乱等不足,不能有效指导治疗。侯志勇教授基于髋臼三柱构成理念,提出了改良髋臼骨折分型系统,详细阐述了该分型的分类方法,但该分型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尚缺乏数据支撑。对此,笔者纳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近5年收治的影像学资料较为完备的463例患者,由4名创伤骨科医师按改良髋臼骨折分型
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按不同损伤分级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2月— 2016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238例陈旧性胸腰椎OVCF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189例;年龄63~78岁,平均66.8岁。骨密度T值为(-3.8±0.3)SD。损伤节段:T7~T9 35例,T10~L2 171例,L3~L4 32例
目的比较直接前方入路(DAA)和后外侧入路(PA)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7月— 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医院收治的6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42例;年龄60~90岁[(76.1±7.6)岁]。左股骨颈骨折36例,右股骨颈骨折31例。骨折Garden分型:Ⅲ型18例,Ⅳ型49例。均于伤后72 h内采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和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3年1月— 2015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19~62岁[(36.9±1.6)岁]。齿状突骨折Anderson和D'Alonzo分型:ⅡA型5例,ⅡB型8例,ⅡC型22例,浅Ⅲ型6例,未被分型5例。患者术前脊髓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
由于中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及规范的各级创伤中心,导致创伤救治水平低于发达国家。陕西省目前也未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及规范的各级创伤中心。笔者分析陕西省地理、人口、社会环境等特点,以陕西省人民医院创伤中心(Ⅰ级创伤中心)为平台,探讨陕西省创伤救治体系及各级创伤中心建设的构想,明确各级创伤救治中心各自的硬件设施、团队结构、救治流程、质控目标,确定各级创伤中心专业化创伤团队的培训、管理制度
目的探讨侧卧位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无痛椎体强化术治疗合并内科重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4年4月— 2017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合并内科重症OVCF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70例;年龄59~99岁[(78.5±13.2)岁]。3节段骨折11例,2节段骨折9例,单椎体骨折77例。均采用侧卧位单侧入路无痛椎体强化术,术后康
建设高效运行的创伤中心是降低创伤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笔者以余姚市人民医院创伤中心为例,结合所取得的初步成就,从创伤中心建设所必需的创伤中心运行模式、空间和硬件需求、院内创伤救治团队、创伤救治流程、创伤数据库和核心能力培养及创伤救治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总结,为基层创伤中心建设提供借鉴。
脊髓损伤一直是困扰医学界一大难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脊髓损伤后"微环境失衡"是造成神经难以修复的主要原因。脊髓损伤后微环境失衡具有时空特异性,需要精准调控不同时期微环境的变化,明确不同干预措施的治疗时间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目前对脊髓损伤治疗的时间窗界定模糊且笼统。笔者主要介绍脊髓损伤的药物、手术、康复及细胞移植治疗时间窗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建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