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家里很穷, 我妈却培养了9个博士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o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家族的崛起需要至少三代人的努力,但高家的成功崛起却成功体现了知识的力量。知识能够带给一个家族最珍贵的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底蕴的积累,虽然平房简陋,但是走进去排列整齐的书籍却是让人赏心悦目,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困顿的处境不应该是堕落、甘于平凡的借口,石头缝里的小草仍然可以生得翠绿生机。在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上,战斗才是积极前进的主题,和贫穷战斗,和平凡战斗,才能够不枉来这美好的人间走一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虽然人生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但是那仅剩的一二足以作为信念支撑着举步前行的人们。
  1942年,杨桂莲出生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杏寨乡辛坊村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父亲早早地就离开了人世。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由于母亲常年卧病在床,杨桂莲不得不很早就辍学在家,照顾着母亲,照顾着弟弟妹妹,瘦弱的她就成了这个家庭的顶梁柱。
  而“辍学”也就成了杨桂莲一生的遗憾,但就是这样一个穷苦的农家女人,却培养出了九个博士!其中最出名的便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
  在早期的采访视频里,高福曾向记者说过,学生时代之前的家里真的很穷。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穷苦的家庭在父母的努力之下,培养出了九个博士。
  高福的父亲高存喜和母亲杨桂莲的结识是一场惺惺相惜的特别故事。1957年,十五岁的杨桂莲遇到了和自己境遇相同的高存喜,年幼丧父,独自支撑着家庭的两人因为坚强的共同品质被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在之后的六十余年生活中都极尽全力地经营着来之不易的完美家庭。
  虽然生活穷苦,高存喜却尽力地做好一个木匠该做的所有工作,支撑着家里大大小小的开销支出,而杨桂莲也坚持着务农贴补家用。不仅如此,在这个穷苦的家庭里,母亲总是最舍不得的一位,最好的饭菜永远都是留给孩子的,而自己则是吃锅底, 有时甚至是“刷锅水”。
  几十年的时间里,杨桂莲没有给自己添置过一件像样的衣服,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连续过了好几十年。但就是在这个穷苦的家庭里,一个母亲的伟大才在艰苦朴素的背景之下越发地彰显了出来。
  提到自己的妻子,高存喜的眼中满是赞美和钦佩之情:“她主内,我主外,教育孩子都是她做,根本不用我操心。我只负责多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我们家能有今天,主要就是她的功劳。”
  带着当初被迫辍学的遗憾,杨桂莲将知识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虽然不要求他们的考试成绩有多好,但是杨桂莲最忌讳的就是孩子们读书不用功。“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是杨桂莲整日挂在嘴边警醒孩子们的一句话。
  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杨桂莲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多读书,不要轻易浪费时间。张弛有度的学业管理给了孩子们自由的空间去发挥自己对学习的热度。
  而现在那些周末日程甚至比上学日还满的新时代小学生们,不难想象,在这两种群体里,后者抵触学习的比例一定会更大一些,变成了适得其反的结局。
  高福的妹妹高平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还说到:“无论做什么事,善良是前提。我们这一家博士就是因为牢记母亲的向善教诲,路才越走越宽。”
  除了对于生活的坚韧态度和对学习的认真惜时态度上,母亲杨桂莲留给孩子们最珍贵的就是一颗向善的心了。
  杨桂莲陪伴孩子们租房子在县城学习时,房东是两位老人,特殊时期的他们连饭都吃不饱,善良的母亲时常将自家的饭食分享给老人,并且还在后来照顾了这两位老人的身后事,给两位老人送去了他们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丝温暖。
  人心向善,这个世界便也会对他给予足够的温柔和包容。虽然前半辈子的自己遭受了人间少有的艰苦,但是后半辈子的自己却用尽了所有的力量给到身边的人以温暖,并且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教育下一代身为一个人该有的珍贵品质。
  因為是朴素的农家妇人,所以一切的身体力行就成了杨桂莲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选择包容过去,积极迎接未来的人,未来也一定会给他以完美的剧情。
  高存喜和杨桂莲总共养育了六个孩子,两女四男,其中高福、高山、高峰是三位博士,高禄和高山也都分别培养了一个博士孩子。
  高平虽然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那么出色,但是她的两个孩子也都是出色的博士,如果再加上高福和高峰的妻子,那这个山西小县城出来的家庭里就一共有九个博士了。这样盛大的家族背景哪怕是找遍山西省也找不到第二家了吧?
  虽说统计表明:一个家族的崛起需要至少三代人的努力,但高家的成功崛起却成功体现了知识的力量。知识能够带给一个家族最珍贵的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底蕴的积累,虽然平房简陋,但是走进去排列整齐的书籍却是让人赏心悦目,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作为家族最杰出的孩子,高福院士用母亲教给他的坚忍不拔挺过了六年前带领团队去支援西非“埃博拉”的一场硬仗,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就,更让中国的医疗团队在国际上得到了更高的认可。
  如果说母亲教给他的是简单的上善若水,那么支援西非时的对于国家和人道主义的救援良心,就是后来自我深造学习时获得的关于“善良”的升华。
  上天不是万能的,所以他创造了母亲,将启蒙的重任也同时加在了母亲的身上。一个正直坚强的母亲的形象是孩子们最好的榜样,这与学识无关,但却是要学习一辈子的重要课程!
  母亲的身形虽然单薄,但是蕴含的力量却是不可度量的,是春日里的鸟语花香,是夏日里的雨后凉爽,是秋日里的万里无云,更是冬日里的温暖篝火,无处不在的陪伴,归根结底就是扛过艰难给孩子们以积极快乐!
其他文献
我多想  看着你,什么也不用说  那流经我岁月的悲歌  低吟着我风霜雨露的昨日  不必试图听懂那歌词的意  也不要不懂那旋律里的调  这样  你可以看懂我深刻的完整  更可以感知我曼妙的美好  这样  你可以听懂我笑声里的沉默  如同我听懂了你幸福里的迷惑  请扣紧我的十指  我依然害怕得想要退缩  这不是我音调里的旋律  却是我歌词里应有的大意  因为  我肯定不是你完美的公主  我却会是你生命
期刊
燕子一来,春天就热闹了。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带来了春的信息,春的歌声。它站在我家瓦屋的檐上,冲着长天一叫,一声声春天的旋律就响进了大人小孩的心窝。大人们伸伸一冬天坐僵了的懒腰,正要出屋,小孩子们早撒开腿窜出去了。  屋外暖和了,阳光不只温煦,颜面也比冬天鲜亮了许多,洒在墙背上、地面上已经有些晃眼了。燕子更多了,成群搭伙地逗乐,这只斜刺下来,那只竖穿上去,还有的纵裁横剪,院子里欢声不断。  这当
期刊
柴京云,男,1957年8月生人,汉族,祖籍山西大同, 研究馆员。现任中国曲协快板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大同市曲艺家协会主席、云海曲艺社艺术总监,1992年被大同市总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3年被大同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7年被大同市总工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1995年、2000年被大同市直属机关委员会评为优秀党员。  2021
期刊
七月十五捏面鱼,八月十五吃月饼。  小时候,每到了阴历七月十五前,母亲总是要想办法给我们捏面鱼儿的,那时白面少,或者不是少,是少之又少。村后的梁上种一片小麦,稀稀拉拉的,放眼放去,看到的全是地里的石头和麦穗上面尖尖的针芒,而麦穗小得真是可以忽略不计。小麦产量低,在那些原本就贫瘠、石头多的梁地种上一些,也是做个样子。不过我们还是对那一片小麦充满期待的,白面的香味足以让我们的少油寡水的梦里飘过苦涩的笑
期刊
大同地处北方寒冷地带,无霜期短,蔬菜种植受到季节性的限制,人们为了解决淡季吃菜的难题,便自己动手把旺季收获的蔬菜,经简单加工,用小坛或小缸之类的器皿装置,放入一定量的食盐及其他调味品,腌制成各种各样的风味小菜,用来调剂蔬菜淡季的一日三餐。从加工方法上讲,家制腌菜主要以腌渍为主,酱渍的较少。腌渍品根据食盐含量的多少和明显的风味特点可分为:呈咸型、微咸香味型、糖醋型和偏酸型四个类型。  呈咸型   呈
期刊
分辨季节最鲜明的,莫过于颜色了。仿佛在一夜之间,大自然就迈着从容且坚定的步伐,从夏季走进了秋季。令我们不由地感叹:这季节轮回就如人生一样。不经意间,我们也告别了青年,步入了中年。  猛然抬头间,我忽然发现:一棵树上,已分明出现了两种颜色。最上面的是耀眼的黄,在阳光照射下,那黄色露出灿烂的笑容;最下面的是绿色,仿佛在努力地,留住夏天热烈的眼神,让人们再次感受着夏天的奔放。  就在秋天接过夏天接力棒的
期刊
大同令我相见恨晚,后悔曾匆匆路过而没驻足。但世上不会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今日大同,又添了新姿色。   不夜红  大同是古都,一般人都知道。  而这古都自战国北魏赵武灵王建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若单说其城墙初筑,还可向前推至4000多年,因而名列中国九大古都之一,这一般人都不大知道。及至高度现代化的今天,这古都却古得分外新意迷人,更是一般人所不知了。我是今秋一个傍晚飞抵大同的。一登上夜色中的古
期刊
塞北苦寒地,却盛产莜麦。优质的莜麦磨出优质的莜面,做出风味浓郁的莜面饭。  塞北的人们是离不开莜面的。莜面窝窝,莜面囤囤,莜面块垒,莜面拿糕,莜面饸饹,各具特色。  而莜面饺子是莜面饭中的一朵奇葩,说奇葩丝毫没有贬义,只是由衷的夸赞。  在塞北地区,白面饺子属高大上,又富又白又美,山药粉玻璃饺子玲珑剔透。而莜面饺子,应该是低配优质,性价比最高。  莜面饺子的重点不在皮子上,而在于瓤儿,也就是饺子馅
期刊
一夜好觉,晨醒的大同人,以什么早点犒劳辘辘饥肠呢?似乎想也不用想,去吃刀削面。  同样以面食出名,太原的面排在前面的是剔尖儿和揪片儿。一大片糊状面,摊在青花盘里,用蘸过水的筷子拨面,一下一下,像是摆动着胳膊跳舞。盘里的面快拨入锅,仿佛“面树”上剔下的一般,细细溜溜,是为剔尖。  大同的面,居首位的一定是刀削面。一大坨揉好、醒好又劲道的面团,搁在木托儿上,用特制的片状削刀,对准面团儿,瞄准大铁锅,上
期刊
接到大同作协主席任勇先生的电话,要我给他和作家石囡、周智海合作所写的纪实报告文学《火山黄花季》写点东西。虽然力有不逮,我还是义不容辞地接受了。第一,大同黄花主产地云州区(2018年前称大同县)是生我养我的物质故乡,也是精神故乡。第二,2020年我去云州采访脱贫致富典型,在许堡乡就巧遇了他们三位,我想了解他们是如何用生花妙笔反映当地黄花产业的现实,及如何使群众脱贫致富的。第三,我与任勇先生相识已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