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毕业生就业法律教育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师资配置不合理及法治教育缺失等种种原因,造成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一方面有意或无意的违反法治社会的诚信原则,突破法律与道德底线,另一方面在面对用人单位肆无忌惮地挑战法律的权威时,毕业生们又很少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本文罗列了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分析了加强毕业生就业法律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法律意识
一、引言
近十年来,在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办学和高校大幅度扩招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由普通高等院校按新机制和新模式创办的独立学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至2010年7月12日,全国已有独立学院322所(教育部数据),在校生近189.7万人,承担了三分之一的本科生培养任务,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湖北省现有独立学院31所,学生共计23.5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20.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择业就业环境与政策发生巨大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择机制完全走向市场化,就业率成为考核一个学校办学效果与专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在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独立学院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一方面部分不法分子利用毕业生急于求职,缺乏防范的现实情况对学生进行欺诈;另一方面,毕业生为找到满意的工作,违背合同原则,随意毁约,给学校及用人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法律指导,增强其法治意识,保障其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及美誉度,对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和体制完善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二、目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存在法律指导缺失的 现状 及对毕业生就业造成的不利 影响。
(一)当前独立学院学生法律知识现状与教育机制
为了解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法律知识掌握的基本情况,本小组以所在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为中心单位对武汉市的相关独立学院开展了毕业生就业法律知识问卷调查和就业过程中常见法律问题交流座谈会。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其中成功回收794份,有效问卷782份。问卷共涉及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常见法律陷阱等诸多方面,经过统计,我们得出了相关结论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汇总,在问及毕业生自身是否认为自己有一定的就业法律知识时,只有32.2%人认为自己所具备的法律知识足够满足个人需求;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不公平待遇时,有24.5%的人选择忍气吞声,有72.1%的人选择向学校或者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申诉;在认为学校是否有必要为毕业生开设就业法律指导课程时,有83.4%的人认为有必要,有13.3%认为无所谓。总的来看,毕业生普遍对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匮乏,同时又有强烈的意愿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进行维权的意识。
三、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法律指导缺失的成因分析。
当前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缺乏就业法律知识的指导,难以适应“险恶”就业市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目前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指导的思想和教育教学安排有着一定的联系:
首先,从目前高校就业工作的职能看,就业指导内容即使是国内一流大学也仍局限于落实就业政策、树立择业观念,求职技巧培训等方面。客观来讲,以上这些内容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适应了当时的形势发展需要,而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已经显得不够完善,有些不适应。
其次,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对就业法律指导课程的重视不够,将就业法律指导课程与其他课程结合在一起甚至直接不开设相关课程。法律知识在众多专业课教学计划中所占比例极少,学生得到法律知识的渠道非常有限。对于绝大多数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法律知识的课程仅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一门48学时,8个章节的公共课,其中法律基础只有2个章节,是总篇幅的25%。从其篇幅内容上看,只是对浩瀚的、专业化法律知识整体上的一个表象的简介,深入到其中就业方向的知识几乎为零,只是其中民法的侵权行为部分有相关的涉及。而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往往是出自思政教育方向的学者,并没有得到系统的、专业化的法律知识教育或培训,并不能深入详细的讲解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法律知识要点,授课老师也往往此部分的内容一带而过,形式化的进行一下讲解。因此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不可能从该门课程中得到就业方面的法律指导。
再次,部分涉及就业政策的课程——《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和就业指导》课程设置靠前且课时很少,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与支持。在独立学院中,大多数学生将公选课定义为“必逃课”,而大多数高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将《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和就业指导》课程设定在大二甚至大一开课,其本意在于让学生立足实际,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但是由于开设课程时,大多数学生认为自身距毕业还有很长的时间,所以对该课程并没有太大的重视。即便少数学生重视了课程的学习,但是从结课到学生毕业之间有两年的时间。这期间很多学生早已将就业指导课程中所讲授的知识抛之脑后了。就业指导课最终可能并没能“指导”到学生的就业工作。
最后,没有系统理论的就业法律指导方面的教材。我团队在武汉市出版城、当当网等图书发行发布机构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与走访,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方面的书籍。而令我们感到欣慰和意外的是,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三本指导农民工劳动就业的相关著作。当前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法治社会就业的弱势群体,得到了应有的关注,而拥有知识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却成了“真空”群体。为大学生提供一本适合当前就业现状的教材有重要的意义。
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法律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法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培育。特别是近年来,先后推出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几部重点调整就业领域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律规范,使就业方面的“法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培育和优化。就业“法治”环境的逐步形成,使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指导工作成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选择。实现充分就业,并通过提高就业质量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大学生的公平就业就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各地各高校以学生为本,扎扎实实做好六项服务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加强监管,切实维护好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因此,与时俱进,拓展完善高校就业机构工作职能和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刻不容缓。高等学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应当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开展就业法律指导工作帮助广大毕业生了解就业相关法律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求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少走弯路,切实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法律指导,是提高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迫切要求,也是减少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的有效手段以及确保大学生就业后走稳走好的重要支撑.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法律教育,学校必须迅速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同时,要合理确定法律教育的重点,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 高校就业指导要树立正确的指导观念, 转变过去的重技能轻法律意识培养的观念,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就业择业结合起来,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得到必要的保障,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从而达到提高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提升学院整体形象和社会认可度的最终目的。
五、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法律指导的有效途径探索。
从就业工作实践来看,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屡遭侵犯主要原因在于防范意识不够。因此,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工作应当提前介入、重在预防,涵盖学生就业求职全过程。在了解了当前独立学院就业法律指导工作的缺失的原因之后,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独立学院的就业法律指导工作。
(一) 强化权职,重视工作。要真正落实有效的独立学院就业法律指导工作,就必须在独立学院中形成自上而下的重视。必须落实“就业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开设独立的就业法律指导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和地方可适时、适当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项目。此项目实施的目的在于针对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诸如侵权、违约等接受咨询,并帮助被侵权毕业生制定适当维权方案,从而维护其就业合法权益。在法律援助项目实施中,可以学校就业部门为依托,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资源优势,聘请具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教师或在校学生作为志愿者,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针对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问题为毕业生提供义务法律援助服务。具体工作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形式:开通热线咨询电话接受咨询;设置专门的电子信箱接受电子邮件咨询;接受同学当面咨询;开通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服务网站;提供法律建议及维权方案,帮助学生实现维权。
(二) 为让学生树立良好态度,调整课程时间。将就业法律指导课程与其他科目分离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可以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这一学生求职期间进行简短有效的课程教育,向学生说明学习该课程的实际意义与重要意义。只有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主动配合课程学习,才可以真正的保证这一课程的实际意义。同时,在这一时间段为学生开设就业法律指导的课程可以保证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仍对相关法律知识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从而保证的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对相关法律陷阱与误区具有防范知识,从根本上避免了侵权现象的发生。
(三) 编写具体有效的课程教材。针对当前文化市场中相关教材缺乏的现状,编写针对独立学院甚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法律指导教材势在必行。同时,在教材编纂的过程中,必须避免枯燥的申明法律条文与常识这种教师不愿讲学生不爱看的教材形式。在综合了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与时代现状之后,在参阅了诸多参考文献与指导书籍之后,我团队成员无意在新华书店发现了著名作家刘墉所著的《我不是教你诈》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以辛辣的笔锋与风趣的语言受到了广大青年人的追捧。该书以一个具体事例,附加深入的分析与说明,让读者从具体事例中了解到日常生活中需要防范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便有了防范之心。我团队成员按照该书的模式尝试撰写一篇关于违约金收取的骗局,并附上分析文字一篇,并下发至我学院07级某专业班级同学阅读。结果收到该班级学生的普遍好评,很多学生表示受益匪浅。若按此模式编纂出教材用于法律指导工作,必定有十分优秀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王忠华:《关于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2、 梁正翰,庄新豪:《就业指导与法律教育——探寻大学生和谐就业之路》,《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3)
3、 许晶,马永霞:《试析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法律问题》,《教育与职业》,2008,(8)
4、 鲍冠艺:《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的新视野》,《赤峰学院学报》,2009,(3)
5、 朱军、谢芳:《毕业生择业就业法律教育问题的探讨》,《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法律意识
一、引言
近十年来,在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办学和高校大幅度扩招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由普通高等院校按新机制和新模式创办的独立学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至2010年7月12日,全国已有独立学院322所(教育部数据),在校生近189.7万人,承担了三分之一的本科生培养任务,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湖北省现有独立学院31所,学生共计23.5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20.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择业就业环境与政策发生巨大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择机制完全走向市场化,就业率成为考核一个学校办学效果与专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在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独立学院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一方面部分不法分子利用毕业生急于求职,缺乏防范的现实情况对学生进行欺诈;另一方面,毕业生为找到满意的工作,违背合同原则,随意毁约,给学校及用人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法律指导,增强其法治意识,保障其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及美誉度,对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和体制完善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二、目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存在法律指导缺失的 现状 及对毕业生就业造成的不利 影响。
(一)当前独立学院学生法律知识现状与教育机制
为了解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法律知识掌握的基本情况,本小组以所在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为中心单位对武汉市的相关独立学院开展了毕业生就业法律知识问卷调查和就业过程中常见法律问题交流座谈会。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其中成功回收794份,有效问卷782份。问卷共涉及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常见法律陷阱等诸多方面,经过统计,我们得出了相关结论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汇总,在问及毕业生自身是否认为自己有一定的就业法律知识时,只有32.2%人认为自己所具备的法律知识足够满足个人需求;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不公平待遇时,有24.5%的人选择忍气吞声,有72.1%的人选择向学校或者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申诉;在认为学校是否有必要为毕业生开设就业法律指导课程时,有83.4%的人认为有必要,有13.3%认为无所谓。总的来看,毕业生普遍对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匮乏,同时又有强烈的意愿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进行维权的意识。
三、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法律指导缺失的成因分析。
当前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缺乏就业法律知识的指导,难以适应“险恶”就业市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目前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指导的思想和教育教学安排有着一定的联系:
首先,从目前高校就业工作的职能看,就业指导内容即使是国内一流大学也仍局限于落实就业政策、树立择业观念,求职技巧培训等方面。客观来讲,以上这些内容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适应了当时的形势发展需要,而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已经显得不够完善,有些不适应。
其次,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对就业法律指导课程的重视不够,将就业法律指导课程与其他课程结合在一起甚至直接不开设相关课程。法律知识在众多专业课教学计划中所占比例极少,学生得到法律知识的渠道非常有限。对于绝大多数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法律知识的课程仅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一门48学时,8个章节的公共课,其中法律基础只有2个章节,是总篇幅的25%。从其篇幅内容上看,只是对浩瀚的、专业化法律知识整体上的一个表象的简介,深入到其中就业方向的知识几乎为零,只是其中民法的侵权行为部分有相关的涉及。而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往往是出自思政教育方向的学者,并没有得到系统的、专业化的法律知识教育或培训,并不能深入详细的讲解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法律知识要点,授课老师也往往此部分的内容一带而过,形式化的进行一下讲解。因此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不可能从该门课程中得到就业方面的法律指导。
再次,部分涉及就业政策的课程——《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和就业指导》课程设置靠前且课时很少,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与支持。在独立学院中,大多数学生将公选课定义为“必逃课”,而大多数高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将《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和就业指导》课程设定在大二甚至大一开课,其本意在于让学生立足实际,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但是由于开设课程时,大多数学生认为自身距毕业还有很长的时间,所以对该课程并没有太大的重视。即便少数学生重视了课程的学习,但是从结课到学生毕业之间有两年的时间。这期间很多学生早已将就业指导课程中所讲授的知识抛之脑后了。就业指导课最终可能并没能“指导”到学生的就业工作。
最后,没有系统理论的就业法律指导方面的教材。我团队在武汉市出版城、当当网等图书发行发布机构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与走访,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方面的书籍。而令我们感到欣慰和意外的是,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三本指导农民工劳动就业的相关著作。当前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法治社会就业的弱势群体,得到了应有的关注,而拥有知识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却成了“真空”群体。为大学生提供一本适合当前就业现状的教材有重要的意义。
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法律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法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培育。特别是近年来,先后推出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几部重点调整就业领域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律规范,使就业方面的“法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培育和优化。就业“法治”环境的逐步形成,使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指导工作成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选择。实现充分就业,并通过提高就业质量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大学生的公平就业就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各地各高校以学生为本,扎扎实实做好六项服务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加强监管,切实维护好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因此,与时俱进,拓展完善高校就业机构工作职能和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刻不容缓。高等学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应当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开展就业法律指导工作帮助广大毕业生了解就业相关法律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求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少走弯路,切实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法律指导,是提高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迫切要求,也是减少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的有效手段以及确保大学生就业后走稳走好的重要支撑.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法律教育,学校必须迅速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同时,要合理确定法律教育的重点,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 高校就业指导要树立正确的指导观念, 转变过去的重技能轻法律意识培养的观念,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就业择业结合起来,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得到必要的保障,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从而达到提高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提升学院整体形象和社会认可度的最终目的。
五、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法律指导的有效途径探索。
从就业工作实践来看,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屡遭侵犯主要原因在于防范意识不够。因此,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工作应当提前介入、重在预防,涵盖学生就业求职全过程。在了解了当前独立学院就业法律指导工作的缺失的原因之后,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独立学院的就业法律指导工作。
(一) 强化权职,重视工作。要真正落实有效的独立学院就业法律指导工作,就必须在独立学院中形成自上而下的重视。必须落实“就业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开设独立的就业法律指导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和地方可适时、适当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项目。此项目实施的目的在于针对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诸如侵权、违约等接受咨询,并帮助被侵权毕业生制定适当维权方案,从而维护其就业合法权益。在法律援助项目实施中,可以学校就业部门为依托,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资源优势,聘请具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教师或在校学生作为志愿者,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针对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问题为毕业生提供义务法律援助服务。具体工作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形式:开通热线咨询电话接受咨询;设置专门的电子信箱接受电子邮件咨询;接受同学当面咨询;开通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服务网站;提供法律建议及维权方案,帮助学生实现维权。
(二) 为让学生树立良好态度,调整课程时间。将就业法律指导课程与其他科目分离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可以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这一学生求职期间进行简短有效的课程教育,向学生说明学习该课程的实际意义与重要意义。只有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主动配合课程学习,才可以真正的保证这一课程的实际意义。同时,在这一时间段为学生开设就业法律指导的课程可以保证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仍对相关法律知识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从而保证的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对相关法律陷阱与误区具有防范知识,从根本上避免了侵权现象的发生。
(三) 编写具体有效的课程教材。针对当前文化市场中相关教材缺乏的现状,编写针对独立学院甚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法律指导教材势在必行。同时,在教材编纂的过程中,必须避免枯燥的申明法律条文与常识这种教师不愿讲学生不爱看的教材形式。在综合了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与时代现状之后,在参阅了诸多参考文献与指导书籍之后,我团队成员无意在新华书店发现了著名作家刘墉所著的《我不是教你诈》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以辛辣的笔锋与风趣的语言受到了广大青年人的追捧。该书以一个具体事例,附加深入的分析与说明,让读者从具体事例中了解到日常生活中需要防范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便有了防范之心。我团队成员按照该书的模式尝试撰写一篇关于违约金收取的骗局,并附上分析文字一篇,并下发至我学院07级某专业班级同学阅读。结果收到该班级学生的普遍好评,很多学生表示受益匪浅。若按此模式编纂出教材用于法律指导工作,必定有十分优秀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王忠华:《关于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2、 梁正翰,庄新豪:《就业指导与法律教育——探寻大学生和谐就业之路》,《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3)
3、 许晶,马永霞:《试析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法律问题》,《教育与职业》,2008,(8)
4、 鲍冠艺:《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的新视野》,《赤峰学院学报》,2009,(3)
5、 朱军、谢芳:《毕业生择业就业法律教育问题的探讨》,《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