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育改革视域下加强高校学生课堂参与感路径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e8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参与式教学中,因为学生必须共同努力解决难题,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兴奋度,提高了他们的合作与协作水平。学生表现出了更多的兴趣,并且非常渴望学习,他们学习的动力也在增加。他们很高兴在小组中讨论任务,直到他们找到解决方案。课程也变得更加有趣,从而减轻了学生学习的恐惧和压力。
  [关    键   词]  教育改革;高等院校;学习参与度;课堂参与感;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35-0232-02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个体,特别是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但是,许多高等院校由于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教学中仍然采取传统教育措施,结果压抑了高等院校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创造性。在学校环境中,单调和重复的教学使学生的创造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此,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学生常常感到学习动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参与式教学有效促进了高等院校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但是,在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中,部分教师未能有效理解参与式教学,使得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感不强,参与式教学不深入,极大地影响了参与式教学的效果。鉴于此,探究教育改革视域下加强高校学生课堂参与感路径显得十分必要且迫切。
    一、参与式教学概述
    在21世纪的课堂教学中,要求教育者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其策略包括创客教育、项目学习以及参与式教育等。其中,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参与式教学一般是在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来实现的,进行合作学习时,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可以加大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由于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平等参与”,因此,参与式教学的提出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责任使他们的课程有趣,让学生以有趣的方式更好地学习。因此,为了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参与,他们在计划课程和准备材料时必须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
    传统教学和参与式教学既相同又不同。相同之处在于传统教学和参与式教学都隐含着创造力的运用,以促使学生产生新的思想。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教学往往是通过相对系统的标准来评估的,而参与式教学通常是根据上下相关的标准来评估的;传统教学追求可重复性,而参与式教学通常强调学生的独特性,甚至强调其特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将参与式教学看作是传统教学的一个子集,它以与学生的兴趣相交的方式,深入地融合了科学和艺术的思维,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同时,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提升,又反过来促进了参与式教学成果,因此,在参与式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感是教学的核心所在。
    二、高校学生参与感不强的影响因素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践证明,当学生对环境感到自在时,他们往往更愿意参与课程学习。因此,教师应通过干预和提高合作的积极性来促进学生积极地合作学习,这种合作通过动机因素对学习投入产生积极影响。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高校并没有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如何学习、是否学习、是否形成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的主体地位远没有得到落实。最突出地表现为:第一,课堂教学缺乏明确的学生达成目标,一节课最终让学生收获什么,教师心里不清楚。教学过程飘忽不定,下课前往往忽视目标成绩测试;第二,没有组织有效的活动部分供学生学习。一般来说,教师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在那里授课,偶尔也会让学生回答问题作为装饰。学生没有进入教学情境,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学习;第三,教师讲得太多,不让学生学习、不让学生思考、不让学生讨论;第四,不顾学生的学习情况,盲目地完成预设的教学过程。例如,有些话题学生并不完全理解,但是教师会继续讲下去。
    (二)教师课堂交流技巧不足
    教育是使学生的行为、性格、技能和知识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教室是学校的主要教学场所,希望学生获得并发展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对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起着关键作用。在这方面,课堂交流对学习过程的成功非常必要。教师有责任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在课堂上建立社交互动。在参与式教学中,这些互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参与度。高等院校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授课,在这类网络教学中少了教学学习过程中的谈话,部分教师甚至拒绝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因此,学生只能被动地“倾听”,使得学生游离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之外,缺乏必要的学习参与度。
    (三)没有实现广泛参与和科学设计
    参与式教学是通过合作学习来实现的,因此,需要广泛地参与和科学的设计。这种教学模式通常嵌入正式学习环境中的社会文化实践中,非常强调高校学生的合作与成长。无论是学习空间还是学习机会,在网络教学中都很难为学生提供参与有意义的合作学习的机会。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一些非常专业化的课程,例如生物、制药、医学、机械等,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但是,受限于网络平台的场所、环境和环境的承受能力,高校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不高、参与感不强。没有让高校学生有机会使用真正的工具进行相关专业实践;不能进行公开探索而是死记硬背;没有机会与他人交流。
    三、加强高校学生参与感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对合作有积极信念的学生似乎表现出很高的合作学习动机,而对合作有消极信念的学生则表现出对合作学习过程的低动机。在这种理论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参与式教学的期望因子,学生的内在价值是参与式教学的价值因子。其中,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者可以成功执行产生结果所需的行为的信念;内在价值是指学习者从事某项工作的原因,包括内在兴趣和学习内容的重要性。自我效能感和内在价值对个体学习中的学习行为具有积极影响,这些变量也对参与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过程产生积极影响。而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是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必要前提。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于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和内在价值,因为认为与他人学习有用的学生更有可能成功地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而且,他们倾向于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此外,对合作学习抱有积极信念(即兴趣和重要性)的学生更有可能对合作学习中的任务给予积极的评价。自我效能感主要对行为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内在价值主要对合作学习的情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因为自我效能感会积极影响学习和表现的持久性,对自己合作学习的能力更有信心的学生更有可能积极参与任务并有更好的表现,例如在合作学习中的努力和专注。内在价值也是提高行为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对情感参与度有直接或间接的积极影响。由于情绪具有影响行为的动机,情感参与对路径模型中的行为参与具有积极影响。
    (二)教师专业成长
    在参与式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感,教师除正常的语言交流外,还需要进行一些非语言交流,例如眼神交流、肢体语言和手势。实际上,非语言交流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因为非语言交流可以说出更多的话。非语言交流是指诸如眼神接触、身体外观等交流。当学生意识到课程或特定活动的期望时,教师的非语言交流会激发学生的思维。课堂上的非语言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体验。
    交流知识或意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接受者的理解力是合作学习中需要的沟通技巧。如果希望学生发展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教育工作者可以与他们讨论数字化、网络化和开放性社会中的核心问题,指导他们寻求解决方案,应对新时代出现的问题。为此,必须确保教育工作者发展能力,使他们的经验适应开放和网络化的环境,同时获得一系列新的能力。教育工作者只有依靠经验并同时利用新技能来丰富其经验,才能在开放和网络环境下胜任现代教学的角色。
    (三)科学的活动设计
    要使参与式教学充分发挥其促进平等和扩大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的潜力,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感,应密切注意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进行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活动的科学和学生合作学习的实现,具体建议如下。
    每门课程的教师向学生介绍小组作业中要进行的活动;提供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和教学策略的摘要,特别是关于合作学习和同伴辅导的参考;研讨会在幻灯片和多媒体材料的支持下举行;在线课程中插入了与课程中使用的相同的材料,以便无论参加与否的学生都可以连续访问信息,并可以在特定论坛中与教师讨论;教师在研讨会上指出每个学生在小组工作中必须追求的目标,并区分宏观目标:认知和元认知,情感和关系。认知和元认知旨在通过使用科学领域的典型术语,识别相关信息,进行比较,通过对信息和数据进行比较,对知识的认识来适当地促进描述性语言的使用。情感和关系目标涉及获得对话和积极倾听的能力。此外,在研讨会中,教师指出了组成工作组以及准备在线活动所必需的步骤。在线工作组实际上是在课程中期开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获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元素。考虑到大学的背景,小组由学生自己根据共同的利益独立组成,但遵循教师的建议,即:每个小组不超过五位成员,向教师提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确定属于自己组的名称属性;确定一名将担任协调员的学生和一名将编辑最终作品的学生。
    四、启示与展望
    综上所述,实现高校学生课堂教学参与感的有效路径,需要明确指出学科实践和概念。确定核心实践至关重要,在许多合作学习活动中,这些实践将映射到所需的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使用促进不同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同的做法,找到机会说明活动内容如何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例如,为高校学生提供與专家或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将合作学习活动纳入在线课程中,以便训练学生进行合作、积极倾听、知识和技能共享。
    参考文献:
    [1]朱玉全,姜少英,李丁皓,等.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对学生第二课堂参与效果的影响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5890-5892.
    [2]罗彬.临界质量模型对提高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9,6(81):148-149.
    [3]祁晶.基于英语类APP语用环境下的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实证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9,29(4):90-92,105.
    [4]史文喆.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课堂焦虑与课堂参与度相关性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8.
    [5]杨翊,姚军,李瑶.基于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以天津某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3):109-110.
  ◎编辑 原琳娜
其他文献
高职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也得到了广泛关注,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改变,市场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就业率较低,因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逐渐加大了对成人教育的关注,特别是医学成人教育管理,更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基于以上情况,针对医学成人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简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在文化视野下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进行思考,注重职业上的自主性,探讨其群体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内在的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相关因素与对策.方法:于我院担任护理“双师型”教师的护师中随机抽取10例,使用调查问卷评估护师的压力程度,统计压力源事件,并提出缓
[摘 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科技在各个领域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在教育行业中奠定了信息化教育与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从而为教育之路带来飞跃式的进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因为这些网络新媒体等科学技术的出现受益不浅,让高校学习更加科学化、高效化与智能化。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智慧管理在各个方面百花齐放,为教学管理带来了智能化、信息化、便捷
随着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得以显著发展,而高职舞蹈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使得信息化教学具有较大
学风建设是高校实施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和有效保障,训导师制是我校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贯彻落实“闽大观”的重大举措,训导师工作助学风建设有其必要性
[摘 要] 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是高职院校实施预科教育的首要任务。而机械地引导学生说、练是难以实现此教学目标的。立足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在组织高职少数民族预科生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实施任务教学,以明确的任务调动学生说国家通用语言的兴趣,并使其在体验任务的过程中,积累国家通用语言经验,积极表达,真正地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打好语文学习基础。以“环境介绍”任务为切入点,从
近年来,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其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一个健康且积极向上的身体,是完成一切生活、工作、学习的保障.因此,实现全民性的终身体育,迫在眉睫.特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为大学生创造以人为本的学习和成长环境.阐述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