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教学设计的点滴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P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落实教学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教学设计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可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已成为大家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以下谈谈我对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设计的思考。
  一、教学设计应具有整合、互动、开放的特点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过于强调预设、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师生的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新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实现结论与过程、认知与情感、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有机整合,在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应紧紧围绕目标,让学生通过探索获得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又离不开教师,两者缺一不可。教案不仅要体现教师的如何教,而且应体现学生的如何学,只有师生之间的知识互动、情感互动、思维互动,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应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生产、社会等知识开放,将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与学习环境看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单向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向师生交流、互动开放,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及体验和感受;在教学方法上,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由给学生知识向自己获取知识转变,应从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转变;在问题的设计上,应从答案唯一、解法唯一向条件、问题、解法和结果的不限定转变,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设计应体现出实效、创造、反思的特点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实效。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情境的创设、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等,必须重实效,要摒弃与现实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方法和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学设计过于强调程序化,忽略了课堂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事实,扼杀了教学的创造性。新课程使老师灵活发挥的空间增大。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的综合性与弹性加大,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资源的丰富都为广大物理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发挥舞台。因此,教师教学设计的过程应成为对教学的理念感悟和创造的过程。
  教学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的和提高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学设计不只是上课前的构思,而且应在上课后不断地反思、补充和完善,从而使教学设计展现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完善于教学之后的自我矫正、自我完善的动态思考中。
  三、教学设计应联系学生实际,把握问题起点
  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拓宽,速度加快,同样学生学习的渠道也拓宽,且学生对新事物的汲取在很多方面往往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尚未涉及的或课本中的物理原理,学生可能已经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学生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属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哪些物理知识学生已经具备了生活经验?哪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和试验场景?哪些物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引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这样既能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能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精心设计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为中心的“传递—接受”的注入式教学。新课程标准主张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合作—探究”的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相互矛盾的事件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原理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为提高探究的质量、合作的效益,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精心设计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了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思考、猜想、动手、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提出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四性:一是趣味性。问题要有趣味且科学,能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二是探究性。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合作探究才能获得结果,且要符合目标要求,具有科学探究才能获得结果,还要符合目标要求,具有科学探究的价值。三是开放性。问题的结果不是唯一的,让学生在相互启发、探讨过程中拓宽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四是层次性。问题能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合作与探究,并都能获得不同的成功与体验。
  2.讲究实效。教学设计要求实效,没有实效的活动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每个环节、每一项活动设计都应注重实效。例如该节课是否要进行合作探究活动?如果要进行需要通过什么途径?会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不用是否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将全班教学、小组合作与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提出不同的问题与建议,提高学生的能力。
其他文献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各种力量,加强各种力量的协调配合.森林防火工作单元化管理模式,拟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模式化思考方法,对引发森林火灾火
背景与目的:由肾血管和(或)肾实质病变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按解剖部位可分为肾血管性和肾实质性,而肾实质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首位原因。在我国目前的各类慢性肾实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 优化 教学设计 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要对课堂教学设计不断创新。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落实课改,融合、渗透新课程理念的先行举措,是实现地
西班牙的当代杰出的哲学家、佛学家、跨文化研究的先驱雷蒙·潘尼卡先生指出:“智慧说,我并不与精明同一。智慧要求有洞见、技能和才智。” 《辞海》对“智慧”一词的解释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而当前我们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他的核心素质。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构建充满智慧的活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能动学习的过程。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参与。虽然经过几轮的教学改革,但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课堂教学中缺少学生的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没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情况。我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与调研,针对物理课堂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下面几点建议。  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巴尔扎克说过,问题是开启一门
近年来全国许多省份先后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新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但是对于刚刚步入高一的新生,我们应该怎样去把高中物理知识教授给他们,让他们从容面对新的挑战?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高中衔接时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
同志们:今天我有幸参加“平江起义五十七周年纪念大会”和平江起义纪念馆的隆重开馆,感到无比的高兴。在五十七年前的今天,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同志为首的一批中国共产党
物理教学中有许多习题并不是一种思路、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善于分析、归纳、总结,寻求多种方法解决一类问题,充分发挥“例题模型”的作用。本文通过例题寻求解决两球相互作用问题的多种思路。  在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两个半径都是r的小球A和B,质量分别为m和2m,当两球心间的距离大于L时(L比r大得多),两球间无相互作用力;当两球心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L时,两球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恒定
摘 要: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任务和目标之一。教师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感受物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其次要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彻底改变“教师是课堂主人”,和“一切服从于教师”的错误认识,使学生成为课堂和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作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兴趣培养 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