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设计与策略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5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导入中要启问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而对于导入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让学生有想去解决问题的欲望。
  1.1导入一般是复习旧知,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适当的进行反馈调整,因而教师少不了要提问。我们在提问时,对于复习旧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提些面向大众,能让中下学生多回答的问题,如多问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算什么,为什么之类的,一方面让全体学生加强重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同时要设计一些有一定灵活性的问题给优生去思考,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学习兴趣。我相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当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以后,他们的创造力无疑会得到最充分的开发。如我在新授课复习前,总会设计几个有关上一节课的学过的重难点面提的问题,让一般或中下的学生来说,有问题的再请优生给予帮助,补充。
  1.2导入有时就是直接情景引入。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在情境引入时教师就可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提问,跨学科多角度进行设问。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提问,当学生还在“发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思维处于“困惑”之时,因此教师的设问可以着眼于学生可能出现的迷惑处设置问题,新知与旧知的不同处,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么简便的规律是什么等等,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就能自主的进行思考,探究,体现问题的价值。如果提问没有抓牢这些要害,提得过宽,过泛,就会白白浪费掉很多保贵的时间,同时也让教师难以扭转进程。如我在一年级教学《连加》一课时,创编小故事的同时,在黑板上创设了一幅很漂亮的情境图。在森林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2只小鸟,树下草地上有4只小鸟,树顶上空还有3只小鸟。此时教师把问题设计成:图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你是怎样写算式的?直接抓住主题,避免了学生说一大堆还没讲到点子上。再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第五册)“时间和数学(一)”这一节课时,我创设了一个“飞飞的生日在12月16日,每当周六、周日的时候,只要爸爸休息或妈妈休息,他们就会带飞飞出去玩,这不12月份到了”的教学情境,情境呈现后,然后我设计了“飞飞会想些什么呢?”的问题,提问一经提出马上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一方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是一个包含了很多小问题的大问题,这个大问题一般要利用一定的数学知识或方法,经历一个过程来解决,因而具有了很强的挑战性。另一方面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较易在学生中产生共鸣,问题直指要寻找共同的休息日这一教学活动,因而后面的教学学生就会很想去尝试探索解决了。
  2.课堂中要问好度
  课堂提问的实施更是一个关键,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否则的话,学生会产生疲劳效应,或畏俱心理,丧失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设计时要处理安排好提问的密度。只讲不问的满堂灌早已被人们所摒弃,而以问代讲,一问到底的满常问是否就好呢?问少了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问多了,学生的思维又过于紧张。因此处理好提问的密度是至关重要的,疏密有致方能张弛得体。教师要问得有节奏,问与答之间有适当的时间间隔,间隔太短,学生对问题缺乏充分的感受知和足够的思考,学生思维容易过表面化,或卡壳,冷场,间隔太长,又使教学显得松散、拖拉。问与答的距离应视问题的难度而定。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学生在学习圆的面积一课时,当复习完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推导出来后,可提问:你认为可以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的面积来求呢?怎样求呢?提出这个问题后,就要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和相关的材料,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学生就会转化出很多种图形得出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3.注意反馈形式的多样化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通过科学的评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对于每一个问题,都要做好相应的反馈策略,来共同为实现有效解决问题做好铺垫。因而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评价:多元反馈策略,即在教学中改变“你答我评”式的提问形式,形成师生、生生、自我的纵向和横向的多元反馈评价体系。这当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例如教师可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在本节课中,你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哪些是你自己处理的?哪些问题的解决你需要得到帮助?你作出过什么决定?这些决定起了什么作用?这代表了你的最佳成果吗?你怎样评价自己的表现?通过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
  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要问得有水平牢牢抓住学生易分散的心还是不容易的,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的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要智慧性的层层设疑提问,促思益智,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但同时对于课堂提问,教师还要把握问题的趣味性,问的时间和空间,让问题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让问题成为学生获得成功的导火索,从而让我们的课堂也焕发出生命的乐感!课堂提问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收稿日期:2011-08-12
其他文献
研究性学习是开展教育改革以来最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改革,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甚至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以回应素质教育的时代呼唤。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开展初中音乐研究性学习;如何有效地解决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是很值得探究的。   1.改变学习方式,培养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初中音乐研究性学习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它不同于研究型课程
期刊
拓宽中学生课外阅读,无疑是当前中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对“读什么”、“怎么读”这两个主要问题把握不够准确,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在课外阅读方面虽然下了很多功夫,而仍然于语文能力的培养无甚裨益。造成课外阅读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主要症结所在,还是由于这些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不知不觉陷进了某一“阅读死角”
期刊
大家都知道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起来力量大 )。在教学中也同样如此,集体备课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下面我来谈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我们是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的。  1.集体备课的程序  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听课跟踪→课后反思交流  1.1个人初备搜集资料  1.1.1每位老师初备某一个单元的课,不同年级的老师针对某一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对英语词汇的教学采用每课学几个单词的分散学习记忆方式,不利于词汇的积累,词汇量更难以迅速增加,这严重制约着学生学英语的速度。而新编教材又增添了许多单词、短语,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词汇,这是一个须当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趣味性;情感性;科学性     胡春洞教授曾说:“从语言方面看,语音、语法、词汇三者之中,词汇的学习困难大,是主要矛盾”。在“心理优势论”中,张思中老师也
期刊
1.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尝试着用如下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是自己阅读各类杂志书报,把时文美文或富有哲理的文章印发给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把中外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特征讲给学生听,以抛砖引玉,推波助澜。如讲“守财奴”这一典型人物,就列举巴尔扎克笔下的欧也妮葛朗台“当法器出现的时候,他‘似乎已经死去几
期刊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以积极的心态去研读,进而认知世界、汲取营养、发现问题、提高能力。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之初都想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对本科目的学习兴趣,但相对于化学课上新奇的实验,物理课上奇妙的现象,语文阅读似乎并不占优势。但是我们毕竟有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作基础,只要能够做到因势利导,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读书的目的
期刊
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另外,对
期刊
【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谈了享受生命语文的乐趣,从与行共享:1、享受语文阅读的乐趣。2、享受语文探索的乐趣。3、享受语文创造的乐趣。4、享受语文熏陶的乐趣。5、享受语文积累的乐趣。  【关键词】享受;语文;乐趣  Enjoy the life language pursue whole and plentiful Ying  Lu Qiao- yan  【Abstract】This text is
期刊
学生作文写什么内容,决定于作文教学引导;作文教学向什么方向引导,对学生的精神向什么方向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我们经常训练和升学考试的作文题目来看,就足见我们的作文教学是桌子底下放风筝——出手就不高。“花”、“母爱”、“爸爸的生日”、“守望”、“心灵的鸡汤”、“心灵的选择”、“挑战自己”、“快乐”、“幸福”“乐趣”、“风景”、“品尝”、“拥有”、“宽容”、“生命的芬芳”、“我能行”等等,这些题目把
期刊
1.知识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课本中有许多生活常识,这些字里行间的生活常识也正是作家们丰富阅历的结晶。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把书本上丰富生活常识传授给学生呢?让学生对生活产生兴趣,对语文产生兴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也要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诠释课本,教与学生。但这些生活常识在教学中常常会被教师忽略。例如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课《同志的信任》中写道“灯下,他郑重地打开纸包,按照那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