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涅克教育技术思想评析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a1a1a1a1a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主要是解读海涅克的一篇文章《教育技术的正确研究》(The Proper Stud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在深度解读文章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批判性思考。
  关键词:技术;管理;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1-0192-03
  Abstr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interpret Heineke's article "The Proper Stud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put forward some critical thinking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icle's views.
  Keywords: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教育技術之正业(the proper study of instructional te
  chnology)写于1984年,是为修订其专著《技术和教学的管理》(technology and the management of instruction)而作,是作者将专著发表以来引发的讨论统一在一个概念框架下所做的一次努力。
  一、海涅克在文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评述
  (一) 致力于重建教育技术学的概念框架——教育技术的根基在于技术
  创设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是海涅克工作的重点,教学技术已从单纯地帮助教师改变授课质量变成像英国开放大学那样的大型机构运转,超出了传统教育科学的范畴。将教育技术独立于教育和教育机构,有助于从不同的视野考查理论、研究和实践。在考察了技术对其他行业(如商业和工业等)的重大影响后,作者深深的体会到一个技术化的社会即将到来,教育将从工艺走向技术,技术将改变教育的基础设施,影响教育的各个层面,而如果将教育技术局限于教育的子集,则会给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局限。
  教育系统中的课程教学权力下放给教师,教师和教学材料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任何企图打破这种共生关系的做法都会受到教育机构的抵制。他们抵制这种权力结构的暗自改变。教师决定何时使用何种教学材料,甚至决定是否使用技术,课程与教学相分离;教育系统奖励的是教师个体行为而非系统行为。
  在明确提出“技术是基础”后,作者阐释了技术的定义与特征。海涅克认为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ibraith)和著名社会学家贝尔(Daniel Bell)对技术的定义特别适用于教学技术领域。加尔布雷思(1967)认为“技术是系统化地应用科学的和其他有组织的知识,来完成实践的任务”。贝尔(1973)认为“所谓技术是指将人类的经验依照高效逻辑进行规律性整理,或是控制自然以利用其力量获得物质财富。”教学技术就是“把关于人类学习的特定知识应用到教和学的实际任务当中去。”教学技术就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特别地、系统地安排,这些活动是设计,用来把我们有关学习的知识以一种可以预见的学习目标呈现。”作者比较赞同霍本(1965)的观点:“教育的中心问题不是学习而是对学习的管理,教——学关系包含于学习管理之中。”教学是对学习的管理,教学管理与工程学相像,是对构成复杂组织的各种人、机器与程序方法的统筹安排。传统教育假设课程和教学是相互联系但又彼此独立的,课程的计划和实施是彼此独立的;教学发生在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时;而教育技术的基本假设是它相信教学是可以穿越时空的,教学和课程可能是一体化的,之所以目前还做不到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基础相对缺乏,随着技术功能的逐渐强大、复杂、稳定,教育技术可以管理教育的各种变量,包括教学人员。
  作者反对将技术的概念过分泛化或者狭隘化,进而提出了技术的5条特征:
  可复制性(批量生产,从服务少数人到服务所有人);
  可靠性(可控制,以免出错,减少差异);
  算法决策(将教学决策同对学习过程的理解联系起来,主要指软技术);
  传播和控制(任意时间、地点均可用,使对教学结构的重塑变得可能);
  规模效应(可导致控制规模增大,促进教学机构的变革);
  具备上述特征的技术可提升其应用于教育的成本效益,这样教学就能摆脱技艺的属性向可复制性、可靠性发展,将教师从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甚至相当程度上替代教师。通过类比技术在其他行业引起的巨大变化,海涅克认为技术终将改变教育,将改变教育的技艺特性,改变教师的劳动密集型工作。通过工业流水线般的工程化管理,对劳动的精细化分工可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只有在基于技术的系统中才能使劳动专业化充分发挥,将群体累积智慧整合进技术过程得以系统的推广应用,才能更好的提高成本效率;教师劳动分工可以提高效率,使教师跟上实践革新,还会给老师更多的个别化教学时间。
  (二) 教育技术的重点在开发和应用研究,而不是基础研究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应用性行业,它关注的是方式目的而不是因果关系探求。作者认为应该秉持积极的应用技术系统提升教学效果的视角,而不是单纯的实验研究设计。孤立的对媒体使用效果的研究意义并不大,作者提倡做基于自然主义的研究,一个以决策为导向,注重情境独特性的探究领域,更多的从事基于实际问题的发展研究。
  在技术研发、创新推广中,作者认为,我们把太多时间花在了告诉实践人员他们应该做什么上面,而对影响决策的条件却关注不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会把我们带入一个更具自然主义意蕴的探究领域。“一种技术之所以能够幸免于被抛弃的命运,是因为有对技术所持之信念、技术性能内在持续不断的改进,鼓励继续开发的组织结构以及一个允许新技术充分发挥其最佳性能的外部环境”。   二、由海涅克文中观点及写作思路引发的思考
  (一)技术和教师都是手段
  从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角度,教师和技术都是手段,面对教育问题是从教师角度还是技术开发应用角度,都不失为问题解决的办法。去除人的价值中心地位,通过教师教学不见得是最好的方式。教师和技术并不是二元对立的,教师对待技术也不是截然排斥的,对技术革新会有不同的反应。正如伊利所说:技术不是对自然的利用开发,而是将自然和人类精神融合成一个新的能够超越两者的东西[1],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寻求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方式,教师也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现实情况下,老师具有决策权,他根据自己的思路决定是否采用技术。教师和某种技术之间存在共生关系,如教师和书本之间、教师和幻灯投影之间,这时技术仅仅是教师作用的补充,但当技术的使用影响到教师主体地位时,可能会遭到老师的反对。教師和技术在课堂中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与更深层次的教育目标相关,与社会对教育培养人才的特殊需求相关,很显然作者的思想有很强的工业流水线印记,在一些反对技术控制的后现代思潮中也会遭受更多谴责。
  诚然,技术不仅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同时也塑造着世界。如今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大数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当教育技术从属于于技术是否会引发新的问题?因作者提出技术的五个特性,随着技术的广泛介入容易导致对学习的官僚政治的集权控制地位的增强[2]。从属于技术后,教育技术人员和教育机构的决策人员就能自觉的建立联系吗?会不会出现技术和教育两张皮的现象?
  (二)从结构的角度,行政学的视角分析问题
  教育领域由于技术的广泛介入和深入影响而引发范式转换。原有范式框架内讨论技术及教学应用的越来越多,而作者认为需要在一个新的范式内重构教育系统。作者认为新的范式改变开始会集中在技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集中在对于“系统”的兴趣上。“有机性”(organism)是时代科学发展的主导性隐喻。系统观点很好地反映了教育的“有机观”并成为教学中范式转换的来源[3]。
  随着教学技术越来越复杂可靠,需要重新设计一种教育系统。系统设计的教学过程来支持教师还是课程开发层次?而作者认为是课程开发层次的,他“认为教育技术工作人员应该参与到课程开发的团队中来,教育技术需要在目标确定、课程计划、教学实施团队等一起工作;教学设计团体和实施者在同一框架下工作,承担责任。这样评价变成了公共过程的共同的责任,而不再只与教师个体有关。”[4]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技术的解决方案都只是手段,持一种目的导向的而不是手段导向的思维方式。
  1967年的欧克博奇(okoboji)会议主题“系统方法和操作研究”对作者触动很大,深受霍本和芬恩的影响,并成为他们学术思想的追随者,采用系统的观点引领技术化的教育系统。
  海涅克认为如果教育技术从属于教育可能会给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局限,因此他试图构建一个全新的基于技术的教育系统,而不仅是对现有结构的细枝末节的修补。作者从教育系统结构视角分析,如教育决策是如何做出的,我们要是进行技术革新,应该从哪层面做工作才是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也与作者曾经关注教育行政学领域/教育技术政治学领域相关,同时若具备了系统的思维方式,势必会从体制结构方面进行问题解析。
  结构决定功能,主张从改变现行的权力关系、体制限制,从奖惩机制、权力关系分配等视角主张改变教师的作用,是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正如单纯进行教师培训可能导致的局限性一样,这种思路本身也有一定局限。自上而下的指令式行为未必能在长久、繁杂的实践中有多少效果,在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教师是起主要作用的人,技术不是自然而然发生作用的,怎样有效利用技术、发挥技术的效用?人是灵魂,提升人的专业素质是内生的方法。
  此外作者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类比手法,类比的双方是否具有条件的相似性?教育区别于其他领域的显著特点是其面临的对象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学生,而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和塑造并不是短期完成的,而是具有相当时间跨度的系统行为,这与医患关系、与工商业中的货币和商品交换不同。笔者一直考虑的是“应然”与“实然”的关系问题,“应然”虽然超越于“实然”,却不是通过抽象的理论推论找到的,而是通过批判现实、追求具有可行性的“改造”中找到的。我们的理论研究结论往往是根据研究者的对象模型而构造得出的对现实中关系的抽象,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对象可能是错综复杂的并受多种条件制约,我们往往在讲网络提供的海量的资源,网络课程对学习者的优势等等,可是外在于人的信息和人之间发生关联毕竟需要内部、外部条件的。课堂中的教学使学习者很容易处于一种知觉场中,并且少有外部噪音的干扰,学习者大多具有和老师所讲内容相联系的心向,而且在以群体为单位的课堂中学习者所获得的远不只是教师教授的知识。而在基于技术的课程里,虽然有指导教师的参与,但是没有很强的学习动机的学生往往是很难自觉同化课程内容的。
  或许安德鲁·芬伯格的观点更具中庸性和适切性:“在在线教育的实际经验中,技术根本不是一种预先确定的事物,而是一种环境,是一个教师必须栖居于其中并使其活跃动起来的空洞的空间。”[5]“一个发达社会的教育技术可以通过教育的对话来形成,而不是由以生产为导向的自动化的逻辑来形成。”[5]
  三、结束语
  作者从专业发展角度提出了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一些见解,构建了教育技术发展的一种未来蓝图,但他的观点还是引来了很大的非议和争论。我在想:“是不是因为作者超前了他的时代太多?以至很难被我们所理解?”即便如此,在阅读行文的过程中,还是会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的震撼,不觉为作者的警觉和敏锐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所震撼。或许有太多的细节需要我们继续去思考,如技术引进课堂后怎么样建立课堂生态?作者对芬恩研究中对“负熵”的引进给予了很大肯定,但理念的背后需要我们从更多层面进行探讨,如技术引进后对人的心理等诸方面的影响;技术和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即技术对有效的学习条件的互动;教师的信息素养,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动机的维持,以及基于技术环境的评价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此时还是以美国莫伦达(Molenda)在一次采访中对海涅克的简要评价作结:“他对教育技术有伟大的想法,并坦率地将这些想法表述了出来,尽管有些想法略有瑕疵。他教给我要从大处着眼,尤其要认识到奖励系统会影响人们的选择。[6]”
  参考文献:
  [1]Donald P. Ely(1995).The James P.Curtis Distinguished Lecture Series[P].Technology is the answer:But what was the question?
  [2]Clarke, R.E.(1984)."Where's the beef?": A reply to Heinich,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Journal, 32(4),229-232.
  [3]Robert Heinich(1970). technology and the management of instruction[M].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4]Robert Heinich.Is there a field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5][美]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62.
  [6]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online.interviews[DB/OL].http://www.gsu.edu/~wwwitr/.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玉林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结合“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的办学定位,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以学校综合改革为契机,积极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不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持续推进颇具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整合政府、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外部资源,实现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校内和校外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一核心、七平台、四
期刊
摘 要:人大教授陈伟曾痛批学生会是大学最阴暗的一角;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剑指学生会官场乱状;而今中山大学百名干部“论资排辈”、成航职院,四川理院干部“权威”事件又对大学精神进行绝对讽刺。为何无论怎样实行内部改革都只是空喊口号,剑指偏锋?作者猜想:中国当代学生会制度存在着严重局限性,寻其规律,方能革新。文章首次采用统计学实验方式,结合相关性算法思想以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为引例,例证此类院校学生会制度局
期刊
摘 要: 提出了“MATLAB与系统仿真”课程中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多向融合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为突破现有课堂教学方法的局限,方案从教学方式、第二课堂、多学科关联知识应用等多方面,坚持以任务驱动形式促进其多向融合。实践表明,所提改革方案可显著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勇于探索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能力,有效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多向融合;MATLAB  
期刊
摘 要:先进典型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和载体。目前,传统模式的先进典型学习太过注重典型的宣传,而忽视先进典型精神的学习,同时,先进典型的宣传也主要是通过报纸、座谈会、网站等单向式宣传为主,这种方式缺乏互动式的典型宣传和讨论,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判知对广大学生的教育效果,致使先进典型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新媒体具有承载量大、立体化、速度快、覆盖广泛、互动性强的特点,充
期刊
摘 要:现代大学书院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对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适应书院制学生党建工作的新特点,体现书院制学生党建创新的原则,应从创新组织考核制度、创新党员评价体系、创新党日活动形式、丰富党课教育模式、拓展党建工作队伍等五个方面,探索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关键词: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党建;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对知识进行评论能把知识的更深层次内容揭示出来。知识之间的关联、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理论知识的优缺点等都隐含在知识当中,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掌握好它们,这就需要大学物理教师们通过知识评论将这些更深层次内容揭示出来。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掌握好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从而使综合能力得到培养,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过分析具体实例,探
期刊
摘 要:在高校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当作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来抓。文章通过对巢湖学院理工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探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旨在为高校理工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为识别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文章使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全国19所高校的6000多份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论表明:6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生活幸福,其中,社会安全感、对社会的信任感、个人自信、希望感、亲友支持度等因素都会正向影响幸福感,而物质主义倾向则会产生负向影响。另外,211/985类学校中家庭弱势感以及学历增加会降低学生幸福感,但其他学校中这种现象不明显。  关键词:有序Logi
期刊
摘 要: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我院本着将“资助”和“育人”相结合的出发点,总结出“一二四一”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一即“一个基础”。指在资助工作中首先应完成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二指“两个保障”。即作好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确保各项助学金科学合理评选、发放;四指“四个延伸”。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做好诚信教育、在受助党员学生中做好责任教育、在全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做好心理
期刊
摘 要:随着各高校对“双创”教育认识的加深,“双创”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面对目前各高校在推进“双创”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文章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学生角度入手,分析问题并对“双创”教育及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双创”;参与意识;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1-0035-03  Abstrac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