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情缘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3月1日,当一位英俊、帅气、身着戎装的军人,千里迢迢从吉林省四平市某部队赶到陕西省西安市东郊,专程探望他的汉族“阿爸”“阿妈”时,人们才知道,在电通老总沈玉新辉煌业绩的背后,还深藏着一个故事。
  那是许多年前的一次西藏之旅——
  2009年4月,沈玉新自驾游来到那个令人神往、美若天堂的西藏日喀则市的吉隆县乃村。茫茫草原,皑皑白雪,几个天真可爱的藏家孩子正在嬉笑玩耍。游人的到来,让孩子们停止了打闹,一双双黑亮的大眼睛朝他们张望着,有些胆怯,但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欢喜与善良。
  沈玉新走过去,把随身携带的干粮和部分用品分发给孩子们。瞬间,孩子们的激情被点燃,相互簇拥着,虽然语言不通,但孩子们那清澈如湖水、闪烁如钻石般光泽的黑眼睛却在告诉他,孩子们是何等的高兴,孩子们以他们的方式迎接着他们的到来。在这个交通闭塞、物资匮乏的雪域高原,孩子们视他们为天外来客,充满着欢喜和好奇。
  突然,他的衣襟被一只小手拽着、拽着,一直拽到了一处简陋的毡房里。毡房里有她的阿爸和阿妈。
  这个小女孩儿才四五岁,不会汉语,可她却毫无戒心地把沈玉新当作亲人拽到了自己家。她天真无邪的心灵里,一定是感受到了那汉族叔叔的善良与真诚。也正是她的一拽,才成就了日后的一段藏汉情缘。
  得知家里来了贵客,在外放牛的小哥哥也飞奔着赶了回来。这个不满12岁的少年,扑闪着一双黑亮的大眼睛,用不太标准的汉语结结巴巴地说:“叔叔,你能给我们全家照一张相吗?”还告诉叔叔,他叫嘎米顿珠,多好听的名字啊!沈玉新不假思索地回答着:“可以啊,不过,现在洗不出照片的。”小男孩儿恳请地说:“没关系,叔叔。等你回去把照片寄来,好吗?”边说边写下地址,那双黑亮亮的大眼睛充满了期待。
  是啊,有谁能拒绝这钻石般珍贵的眼神呢?沈玉新满口答应。回到家,一刻不敢耽搁,第一件事,就是快速洗好照片,按照地址邮了过去。他还特意寄去了一些好吃的、日常用品以及学习用品等,并鼓励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嘎米顿珠拥有了人生第一张全家福。之后,他们便有了鸿雁传书的往来;之后,沈玉新每年都会邮寄钱物资助这个贫困的家庭。
  2015年,尼泊尔发生7.7级地震,震波殃及西藏多处村落,许多房屋倒塌,嘎米顿珠他们村也有4人死亡。沈玉新得知此消息,第一时间给他家邮去了被褥和生活用品,让汉藏情缘在雪域高原延伸。
  时间一晃就是好几年。有一天,嘎米顿珠突然来信说,他想去当兵,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沈玉新鼓励他,“想当兵挺好啊,去外面锻炼锻炼。”可后来才得知,嘎米顿珠的爸妈不同意,害怕他走了家里缺失了劳动力。无奈,嘎米顿珠只好出门打工,只能把参军入伍的志向深藏心底。
  第二年,在镇长的帮助下,终于说服了父母,19岁的嘎米顿珠光荣入伍,正式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他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远在西安的叔叔沈玉新。
  一个周六,嘎米顿珠正在补写政治教育笔记,班长突然喊他:“嘎米顿珠,你的爸爸和妈妈来看你了。”
  嘎米顿珠先是一愣,看到沈玉新夫妇时,他颤着声喊道:“阿爸!”沈玉新也眼含热泪,忙不迭地答应着:“嗳——!”
  从此,嘎米顿珠就改口称沈玉新为“阿爸”!
  部队纪律严明,沈玉新向指导员争取到三个小时的假期,便带着嘎米顿珠上街购买了上衣、短裤、鞋帽等,一边吃饭,一边嘘寒问暖,与他交流。当得知他所在的部队是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时,沈玉新为他骄傲和自豪,教育他一定要听党的话,好好干,不要辜负了英雄的美名。
  嘎米顿珠笑眯眯地说:“阿爸,我记住了。”他告诉沈玉新,新中国成立前,他们家几代人都是农奴,之后才过上了幸福生活。过去通往他们村子只有一条小道,所有的日用品都要靠肩挑背扛,也没有自来水。现在好了,政府为他们修了路,还安装了自来水管。他说:“我当兵,就是要不忘党恩。所以,我想申请入党!”
  為了让嘎米顿珠多了解一些党的知识,沈玉新回到西安后,很快就给他邮去了《共产党宣言》等书籍;在得知嘎米顿珠希望进一步加强汉语知识学习后,又多方努力,为他购买了藏汉大辞典……
  在这个汉族“阿爸”的鼓励下,嘎米顿珠非常努力,在部队的头一年就荣获了“优秀士兵”的荣誉称号;第二年,又光荣地从士兵转为士官。嘎米顿珠的成长和进步,沈玉新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啊!
  这次,嘎米顿珠是怀着感恩之心,专程来看望他的“阿爸”“阿妈”的。
  责任编辑:子非
其他文献
母亲去世太早,刚与爸爸结婚一年多,生我时难产,折腾了两天两宿,生我后的第13天竟离我而去,我脑海里根本没有记忆的影像,只能从父亲的回忆中得知,母亲很漂亮,是蒙古族姑娘。  我只能从爸爸多年后的讲述中了解到母亲弥留之际那次微笑的点滴,是存在我脑海中唯一的有关母亲容貌的信息。  那年二月初二的早晨,这位刚刚做了母亲的妻子,昏昏沉沉,醒醒睡睡,两天两宿难产的折磨,病痛煎熬,刚强的母亲与死神已整整又搏斗了
期刊
清明节的晚上,我特别想父亲。父亲是1992年年底猝然离世的,距今已有28年了,如果还在世的话已经76岁了,应该是一个白发老人。  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严格上讲,父亲是一位重病的卑微者。父亲不到30岁,一次,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外出捕鱼,划船时,不小心前额重重地砸在桥门上,导致里面长期淤血,而生了脑瘤,失去了干重活儿的能力。虽然在他35岁那年,家里变卖家产去杭州给父亲医治,但由于当时医疗技术所限,
期刊
水是一面具有洞穿性的镜子。  一滴自然之水的诞生与繁衍必然会经历一次复杂的机缘巧合,需要一些时间与事物的契合碰撞,一系列的起承转合,譬如一朵云与另一朵云的孕育,一次雨水直线式的坠落过程,又那么恰好地相遇在一条波澜不惊的河面上。一滴水与另一滴水的相遇,乃至汇聚一身,便是水流。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它的透明澄净与光影交杂,可以想象一滴水从云层之中伶伶俐俐地降落下来,它穿透云、穿透风、穿透尘埃,穿透一切从空中
期刊
水从雪域高原顺着天地的脉络蜿蜒而行。这是河流的源头,它把沿途的生命唤醒,也呼唤每一滴落雨,第一股清泉,每一条溪涧,并汇成了一条江,一条河,一片海。它们聚集成一个喧嚣的大家庭,拥有了许多共同的烙印和记忆,又永不停歇地向前奔流。流着流着,又分出许多支流,就像一棵树,蔓延出许多枝丫一样。  我顺着河流,一次次踏上这片土地。  我还是不太习惯于它的新名号——泉州市台商投资区。它与泉州市新行政中心隔着后渚那
期刊
雨,瓢泼似的,鼓槌般敲打着房屋和地面,惹人牵挂。  早晨,我走在沙市中山路上,风一阵紧似一阵,街面若隐若现,雾气弥漫,路旁青草微晃,树枝慢摇。东西走向的中山路略显苍老,南北接洪家巷、觉楼街、共和巷、巡司巷、杜工巷、青阳巷等二十多条街巷,恰似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的道道皱纹。  据记载,全球以孙中山命名或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的道路达360条。而沙市中山路,始建于1932年,1934年竣工,为纪念孙中山先
期刊
竹园是一座村庄的名字。唐代柳宗元有诗云:“道人庭院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悟本性,有竹园。  鸡啼声后,竹园的人习惯了吃井水,而且是吃西边林姓的那口古井的水。古井和那几个黑衣老婆婆特别亲密无间,亦和洗衣的中年妇女无话不谈。古井是一种古典的美和记忆,更是一种传承。鸡啼的第一声,六婆和三婶最机灵,她们“噌”的一声起来,简单洗漱一下就去挑水了。挑水和她们的走路声像音乐,是铁器和木头的交
期刊
成年的乌柏树,树皮松树般开裂,看起来很难与美丽沾上边。  对乌柏树,我还有一种畏惧,因为在它的大树干上,有时还会出现一种能让皮肤起包的毛毛虫。这样一种看似令人生厌的树种,却能堂而皇之地占据农民珍贵的土地,立于田间地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讨厌,我也很少去关注乌柏树。  一天,父亲带上我一起去地里翻番薯藤。正值仲夏,只见乌柏树上一片片近似卵形的叶子,尽情舒展身姿。它们交错叠加,簇簇相堆,以自己柔嫩
期刊
青春的文字里,有你的背影。  今夜,仍懷恋那段虚拟的日子。念切当年迷茫,内心,曾经向你无数次地奋笔疾书。翻阅情窦的日志,有过迷乱的糗事,有过幼稚的冲动,但不会忘记,那带着瓦檐下的水滴顺着旧草帽下的小辫,淋湿了一个支支吾吾的留白的故事。  从此,再没有从此。
期刊
小年一过,儿子、儿媳、女儿抽空请假回家就忙着购置年货,他们逛一次街就是一次大搬家。牛肉、羊肉、兔肉、鸡肉、鱼虾、米、油、菜,奶茶饮料,白酒甜酒,水果,见啥买啥,年货办得非常丰盈。儿女们提前对年夜饭做了周密安排,而且给我们老两口列出了菜单,要求荤素搭配,样样得有。我和老伴儿特别高兴,专门做了糜子面粘糕、炸了油饼、蒸了羊肉包子、捏了面果子和荏果子、蒸了花卷馍。儿子、女儿说,年三十晚上让老爸老妈整十几个
期刊
那一缕春风,懂了一片柳叶的心思。  那一池春水,解了一縷春风的爱意。  那一场相拥漾起的春潮啊,谋划了一个个春梦。  不是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