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次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次
  “中国制造”将在我国第36次南极科考中大显身手
  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在我国极地科考中大显身手。在我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即将启动之际,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贵州詹阳重工10月6日下午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举行交车仪式,由双方共同研发的“南极2”号极地全地形车将奔赴南极,助力南极科考。
  1046.3公斤
  1046.3公斤!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公开测产
  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10月21日至22日首次公开测产。经测产专家组评定,第1丘实收面积468.48平方米,实收毛谷882.8公斤;第2丘实收面积711.52平方米,实收毛谷1363.0公斤。按照标准含水量13.5%折算,分别折合亩产1034.4公斤、1058.3公斤,平均亩产为1046.3公斤。
  3353米
  3353米!我国井下定向钻进孔深再创世界纪录
  10月22日,从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获悉,该院应用自主研发的大功率定向钻进技术及装备在神东煤炭集团保德煤矿进行钻孔工程示范,日前完成了主孔深度3353米的沿煤层超长贯通定向钻孔,再次创造了我国井下定向钻进新的世界纪录。
  23项
  23项科技创新成果创造湿陷性黄土地区大桥纪录
  大桥采用多种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和新装备,获得23项科技创新成果,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研创新桥梁。近日,高163米、亚洲湿陷性黄土地区同类桥型第二高墩、甜永高速公路天宁沟特大桥合龙。
  5578米
  西北油田5578米超深井钻井技术钻出亚洲陆上最深油气田
  10月14日,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重点探井顺北11井二开顺利钻穿二叠系完钻,创444.5毫米井眼钻井5578米最深和365.1毫米套管下至5578米最深、套管重量543吨最重3项国内纪录,标志着该公司超深井钻井技术持续领先国际,为顺利开发亚洲最深的顺北油气田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
  300千米
  国内首架四座电动飞机首飞成功航程300千米
  10月28日上午,随着一阵轰鸣声,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四座电动飞机RX4E飞机冲破风雨,在辽宁沈阳财湖机场首飞成功。 四座电动飞机RX4E飞机是由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全新研制的新能源通用航空产品,飞机翼展13.5米,机长8.4米,起飞重量达1200公斤,续航时间1.5小时,航程300千米。后续随着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航时航程可进一步提升。
  289.769米
  “玉兔二号”巡视器于10月5日15时43分完成月夜设置,进入休眠。第十月昼期间,巡视器根据整体规划进行移动,目前累计行走289.769米。
  10亿吨
  10月25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对外发布称,长庆油田在甘肃庆阳勘探发现了储量10亿吨级的庆城大油田,庆城油田目前已建成百万吨级生产能力。
  7000万
  环卫作业机器人,或有望成为人工智能创新领域的下一个风口。近日,一批智能小型环卫机器人在长沙首秀。而不久后,我国将有近7000万智能小型环卫机器人,在全国各城市上岗,成为城市“毛细血管”的“清道夫”。
  18个
  据英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近日报道,科学家创造了一种名为环碳(cyclocarbon)的分子,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成像。该分子是由18个碳原子组成的环。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
  南极
  “雪龙2”号首次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北京时间10月24日14时51分,“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载着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从东经148度42分由北向南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雪龙2’号首次穿越赤道,从北半球进入南半球,是前往南极的‘成人礼’。南极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那里有我们的期望和梦想,我们将团结向前,去探索、去收获。”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徐世杰说。
  海洋
  “海洋六号”船完成2019年深海大洋科考任务返回广州
  历时122天,航程近35000千米,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10月23日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深海地质第8航次和中国大洋第55航次科考任务返回广州。
  本次“海洋六号”船实施了西北太平洋重点调查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实现了多波束水深地形全覆盖,获取了富稀土沉积物地球物理信息和地质样品,为深海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及新资源评价奠定了基础。
  科考
  “科学”号起航赴西太平洋执行共享航次
  近日,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驶离青岛,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9年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共享航次。
  本航次搭载了来自中科院海洋所、声学所、南海所、深海所、广州地化所,以及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12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44位科学家参加科学考察,搭载的4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涵盖了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地质等多个学科领域,预计航期80天。
  卫星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号卫星
  10月5日2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高分十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微波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通信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
  10月17日23时2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医疗
  国内首台碳离子治疗系统获批注册上市
  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发布消息称,由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及其控股公司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碳离子治疗系统”日前已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该产品安装于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是国内首台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的国产碳离子治疗系统。
  蓝绿藻
  香港科技大学团队揭示蓝绿藻被病毒杀死的机制
  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团队近日揭示了环保细菌蓝绿藻被一种名为噬藻体的病毒杀死的机制,这项新发现有望提升蓝绿藻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未来将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
  据科大研究人员介绍,蓝绿藻在海洋中进行光合作用为海洋生物提供氧,地球逾20%的二氧化碳经由蓝绿藻吸收。然而,全球每天有近一半的蓝绿藻因被捕食或受病毒感染而死亡,其中噬藻体病毒每天杀死全球总量约五分之一的蓝绿藻。该项研究成果已于科学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煤污染
  超临界水蒸煤:从源头杜绝烧煤污染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郭烈锦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历经二十年科技攻关,研发出“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系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俗称“超临界水蒸煤”,成功将煤炭化学能直接高效转化为氢能,从源头上根除了硫化物、氮化物等气体污染物以及PM2.5等粉尘颗粒物的生成和排放。
  水利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日前成功实现大江截流,黔江水流改由已建成的左岸泄水闸平稳下泄。水利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是珠江流域治理开发与管理的里程碑,标志着大藤峡工程二期建设正式启动。大藤峡工程所处的黔江河段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河道流量大,河床深切,截流处最大水深约26米,截流设计流量2430立方米每秒。目前各项技术指标在国内主要江河水利枢纽截流中名列前茅。
  發动机
  国内推力最大可复用液氧甲烷发动机变推力长程试车成功
  从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蓝箭航天)获悉,10月26日,国内推力最大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顺利通过变推力长程试车,试车时间200秒。
  此次试车重点考核了发动机推力调节方案的可行性,意味着国内首次突破双低温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技术和高精度低温调节器技术,为可重复使用火箭返回奠定技术基础,同时也有助于火箭飞行弹道优化和火箭起飞前的故障诊断。
  测控船
  中国远望3号“小飞机”海上首飞试验成功
  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获悉,我国远望3号航天远洋测控船于10月9日下午在太平洋上成功进行了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小飞机”的释放与回收海上首飞试验。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所属的远望号测量船,在维修改造中新安装了多套测量与控制设备,多频段、多体制测控设备对岗位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设备日常维护、指标测试检查、精度检测等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探测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微型“血栓探测器”
  10月11日,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冯章启教授课题组原创的微型“血栓探测器”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并已完成动物临床医学评价,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上。
  据论文第一作者李通博士介绍,课题组长期研究生物电子材料与纳米器件,此次他们采用一种厚度仅有200微米的高效柔性纳米纤维材料,它能够精确感受压强变化,再以电压形式表现出来。
其他文献
3600年前  3600年前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扩散  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獲悉,该所孔庆鹏研究员团队与兰州大学董广辉教授团队合作,联合研究发现距今3600年前,由中国北方粟黍农业人群迁徙导致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扩散,这个群体的遗传贡献显著影响了现今藏族人群基因库的形成。  200多种  “发现”号下潜10次获得200多种海洋生物样品  中国科考船“科学”号正在对马里亚纳海沟南侧系列海山进行
期刊
【谣言NO.1】  往胸口上打一拳,可以打掉装在心脏血管里的支架,所以支架安装非常不牢  谣言类别:科学常识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心脏支架与血管壁紧紧贴牢  支架手术是针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手段,支架置入过程中,通过球囊扩张使支架与血管壁紧紧贴牢,支架会慢慢和血管长在一起,成为一体。拳打或拍打等外界震动及身体活动等不会对支架有影响,更不会让支架在血管里跑来跑去。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重视以及创客教育的火速发展,各地科技馆纷纷结合自身优势,不断探索适合本馆自身特色的展览模式。本文主要以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现行的“创客+展览”模式为例,通过分析目前科技馆展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简析创客教育对丰富科技场馆展览教育及作品展览对弘扬创客精神的相互作用,并以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当前科技馆行业在展览教育方面提供一些经验。  科技馆作为未成年人校外科学教育的重
期刊
45颗  我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  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二号工程的第四颗备份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可靠服务,并增强星座稳定性。  7千米  自主研制系留浮空器飘至海拔7千米 创世界纪录  为服务第二次青藏科考,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自
期刊
材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新材料的使用及性能的开发已经成为各个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的突破口。与传统材料相比,其优异的性能和特定的功能是发展信息、航天、能源等高新科技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各个方面都较好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拓扑相变”为例浅谈了物理学对于新材料发展的影响,为科技的创新和进步提出了相应的参考依据。  众所周知,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科技的发展与材料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
期刊
【谣言NO.1】  圣女果是转基因食品  谣言类别:科学常识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圣女果是野生的樱桃番茄进化而来,是“原生态”的西红柿  圣女果起源于南美洲,以前人们把它当作花来养。我国西红柿可能是由欧洲或东南亚传入,当时的西红柿就是和圣女果类似的形态,而现在普遍种植的西红柿实际上就是这些小西红柿驯化选育出来的,所以,圣女果就是“原生态”的西红柿,那些大个头的西红
期刊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迎来了一波留学生归国的热潮。回国是那时候留学生们心中的第一选择。数学家华罗庚用一封“致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表明了当时很多学有所成的科学家回国报效的决心。  1950年至1951年间,有大批的留学生回到中国。这个年轻、富有激情与创造力的群体以留美的理工科学生为主,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领导者、高能物理领域的开拓者。然而其中有一个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回来的中
期刊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许国旺入选2019年“世界最具影响力100位分析科学家”榜单。该榜单由英国The Analytical Scientist杂志根据世界范围内的提名和层层遴选确定,共有4位来自中国的分析科学家上榜。  方晓红 入选2019年“世界最具影响力100位分析科学家”榜单  方晓红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发展高灵敏度的生物医学分析新方法、单分子水平研究DNA/
期刊
日本  Japan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研发出一种可拉伸、可水洗的超薄有机太阳能电池,这种超柔性电池有望用于可穿戴设备。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所和东京大学以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合作研发出一种超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这种两面均涂有弹性体的超薄电池不仅可拉伸、可水洗,还能保持高达7.9%的光电转换率,即便在水中浸泡2小时,光电转換率也下降  很少。  也就是说,将这种电池贴在衣服上随意搓
期刊
澳大利亚  Australia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发现,眼部也存在免疫细胞。这一发现有望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新生血管性视网膜病变提供新疗法。研究人员发现,具有抗病功能的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存在于人的视网膜中。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訊》杂志上报告说,视网膜中的调节性T细胞可以修补受损的视网膜血管。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增强了调节性T细胞的活性,使早产儿视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