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写作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54997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读完郑小驴的小长篇《去洞庭的途中》,最突出的感觉:陌生。
  其实,这种感觉一直伴随着我对郑小驴的阅读。
  在郑小驴早期的小说中,这种“陌生”或许还不那么自觉,因而,给人的感觉还有些飘忽,有时候是一种奔突的力量,有时候是一种凌厉的气息,有时候是一种漫长的忧伤……但反复阅读《去洞庭的途中》之后,我觉得,这种“陌生”在其写作中已初步稳定下来,尽管还会不断扩容,但可以比较笃定地说,这种“陌生”已成为他写作的自觉。
  2
  就《去洞庭的途中》而言,这种“陌生”首先体现在“人物”上。
  实际上,经由20世纪80年代的转向,在个体大于整体、瞬间大于永恒、震惊大于体验的现代、后现代美学原则中,“人物”本就是个“陌生”词汇。在相对成功的现代、后现代书写中,“人物”不过是一种心灵缩影,一种信息符码;在失败的所谓现代、后现代写作中,“人物”则更加不堪。郑小驴当然是在现代、后现代氛围中开始写作的,但在《去洞庭的途中》,他却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对“人物”的尊重与热爱——在一定程度上,这可视作对现代、后现代美学原则的反拨。他在“后记”中如是回忆自己创造人物的过程:“那段时间,脑海终日浮现出小说中各色人等。像耐心描绘一组人物工笔画,随着写作的深入,人物逐渐血肉丰满,面目清晰,神情各异,最后竟有了自己的声音和腔调。”他还如是表达自己对笔下人物的感情:“笔下的那些人物,却并未随着完稿而消失、远离我,反而更加频繁造访梦境。未曾有小说会如此纠缠我。”可见,他对自己的人物是真爱!
  值得注意的是,作家很少写人物形貌,只是在命运交叉中展示其行状,或者说,只是将人物放在社会关系的交点上,任其“自由”行动。这种相对客观、间离的写法,却产生了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效果。以小鹿为例。关于这个人物,严格来说,小说中只有一次写到其容貌,就是开篇时作为快递员的小耿去她住处取东西时“看到”的她。此后,这部小说中最为美丽、最为纯粹、最为不幸,也最为人所心痛的主要人物,就如同蒙上了面纱一样。然而,奇怪的是,尽管她蒙上了面纱,有意识地疏远了我们,但通过其人生遭际,我们却更生动地感受到了她的存在,甚至“看到”了她每时每刻的容貌。比如,当她放弃老家舒适的工作,偷偷告别父母,一个人独闯京城时,我们似乎看到了她清亮、执着的眸子,看到了她为北方的风所吹拂的南方的秀发。再比如,《幻想症》一章中,为骗子王竟先骗色骗财,精神抑郁,人生无可挽回地走向失败之时,朋友同情她,为她介绍了一位平庸但却可靠的小公务员,一番应酬,告别之时,不期而至的冷风令她突然打了个寒噤,这位小公务员借机把外套裹在她身上,并向她倾吐爱意,她一方面为这温情所感动,另一方面又知道自己绝不会爱上他,竟一下子蹲在地铁口的积雪上号啕痛哭……这一刻,我们不仅看到她内心那如雪的苍凉,甚至看到无情的皱纹正侵蚀她那尚且青春的面庞。
  关于小说人物,在“后记”中,作家说自己是在“耐心描绘一组人物工笔画”。“工笔”这个词,其实已经透露了作家的写作秘密,即重视细节的经营,重视细节的真实,让人物在一笔一画的“细节”中动起来,活起来,使之能够在梦境中造访作者,最好还能够造访读者。果然,在与笔者微信聊天时,郑小驴又提到了亨利·詹姆斯的一段话:“予人以真实之感(细节刻画的翔实牢靠)是一部小说的至高无上的品质……如果没有这个优点,别的优点全都变成枉然。”这段话,清楚地把作家的美学原则展示了出来——真实感、细节刻画的翔实可靠。我相信,郑小驴最近一个时期的写作,就是这个美学原则的产物。这也是他的小说在当下以一种异质性的方式存在,给人以陌生感的原因。
  笔者做这样的判断,是有文学史依据的。说得极端一点,对新时期以后的文学而言,与现实主义密切相关的真实感等文学原则是一份被背叛的遗嘱,也就是说,由于对现实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极端排斥,在8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当代文坛,与现实主义有关的一切文学概念、说法几乎都被本能地隔离了,却很少有人研究其遭遇困境的“文学”原因。在笔者看来,其最为直观的原因就是细节的匮乏——一部作品,只有宏大的构造和高蹈的远景,而缺乏足够的细节,无异于海市蜃楼,溃散是早晚的事情。更加可惜的是,由于现代主义是以一种急切的方式进入新时期中国文坛的,作家、评论家们往往注意其哲学面向,却忽视其文学面向。其中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真实感”的流失,因而90年代后的一些所谓现代主义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犯了与其反对的现实主义前辈一样的错误:理念过剩、细节匮乏。实际上,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就会意识到,真实感、细节真实几乎是一切大作家、大理论家——不管是现实主义的还是现代主义的——共同珍视的写作法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对于90年代以后的中国当代文坛而言,关于真实感,关于细节真实的文学要求,是一份“被背叛的遗嘱”。不过,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一些优秀的中青年作家开始重新启用这份文学遗产,郑小驴即代表者之一。
  细节真实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其是构建文学楼宇的基础元素,不仅在于其是营构文学氛围的必要手段,还在于其是人物情感与精神世界最为精密可感的传输器,更在于其是时代信息的加载者与破译者。有时候,一个成功的细节,胜过无数烦冗的铺叙——这与一张百元大钞胜过一大把钢镚是一个道理。这些优点,在《去洞庭的途中》有较好的体现。还是先以小鹿这个人物为例。第一章《北归》中,小耿侮辱了小鹿后,小鹿找到一个机会进入卧室,并关上了门。小耿怕她呼救,冲过去踹门。正在这个时候,小鹿养的一只鹦鹉大喊“救命”。恼羞成怒的小耿扯碎鸟籠,逮住鹦鹉,鹦鹉发出凄厉的哀鸣。令人不解的是,这个时候,好不容易摆脱了危险的小鹿竟为了这只鹦鹉放弃抵抗,从卧室中出来了……乍看到这里,我有点儿疑惑:作家怎么会犯下如此低级的失误呢?难道一只鹦鹉的安危重于自己的安危?然而,继续阅读,就会发现这里的“失实”是作家有意设计的,一方面是为了制造悬念,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揭示小鹿的生命故事——这只鹦鹉,是小鹿在北京遭遇严重情感和精神危机后买的,既是她唯一信赖的“伙伴”,故而她宁可不顾自己的安危也要保护它。因而,这个细节一方面“预告”了小鹿的人生遭际,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小鹿所处的,是一个人不如鸟的世界。再琢磨一下,这个细节还告诉我们,经历小耿侮辱的强刺激后,小鹿又开始陷入迷失。而这又为她之后的所作所为埋下了伏笔。比如,当小耿胁迫小鹿来到地下车库,用黄胶带封她的嘴时,她竟说出市公安局长想包养她的话。“失真感”再次袭来——一个被公安局长看上的女子恐怕不会这么宅吧?因而,这仍是作家的“伪造”,是作家有意营造的一个“失真的现场”,让我们提前窥察小鹿的精神分裂,窥察其幻想症,因而关注其身份与命运。   这样的细节,不仅立体了小鹿的筋骨,丰满了小鹿的血肉,而且滋润着小说中所有的人物,使之“活”出自己的故事,“活”出自己的命运。在小说最为核心的人物史谦身上,这种细节的力量,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当事业幻灭、爱情幻灭、家庭幻灭后,他一直努力压抑着的报复的意念就如脱缰野马一样,一发而不可收。经过精密筹划,他一方面安排小耿在洞庭湖区追踪、控制岳廉,另一方面带着顾烨去西藏,去双湖,他想先在西藏双湖这个神圣与危险合一之地了结与顾烨的情债,再去洞庭,这片情欲荡漾的水域,清算他与岳廉的恩怨。因而,他与顾烨的西藏之行,充满怨念与杀气——顾烨也感受到了。就在这样的路上,在这爱恨交织、生死不明的路上,一系列有意味的细节扑面而来,把人物、把我们,带进了这种绝望、哀伤的气息中。比如,第24章《受戮》中,史谦与顾烨在去双湖的途中,夜幕中,遇上隧道塌方,不能前进,他们去隧道口查看塌方情况,却意外遇到一个临时屠宰场。由于杀戮太多,“脚下的土地被血染红,浸泡得松软”。作家如是写这时的羊:“绵羊陆续被抱下来,温顺地走向屠宰场。车上的绵羊已然明白接下来将发生什么,瑟瑟发抖着,发出阵阵揪心的哀鸣。”作家又如是写这时的顾烨:“她的手不知何时伸过来的,紧紧握着他的手心……”作家还如是写这时的史谦:“他将手电筒扫过去,看见一双双泪光闪闪的眼,每只绵羊眼里都噙满着泪珠。”在这接踵而至的细节中,任何语言都成了多余之物,我们只是感到一股弥漫的血气席卷了顾烨,席卷了史谦,也席卷了我们;同时,我们又感受到一丝慈悲的气息微弱却又倔强地生长着。在这样的血气中,好像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又没有一个人是不可宽恕的。实际上,在笔者看来,正是这个细节挽救了顾烨,使其濒临死地,却最终脱离死亡。
  小说中的“铁钉”,是一个更有力的细节,或者说,正是这个细节从内在逻辑上、从精神上、从象征层面上,把整部小说结构了起来,尽管这个细节在小说中出现得较晚——在第25章《雨中僧侣》中第一次出现,在第28章《铁钉》中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关于这个细节,作家用墨十分节俭。目睹杀戮之后,一场豪饮,半夜风雨。第二天清晨出发时,史谦发现自己的“牧马人”后右轮胎漏气,在小镇上一家修车铺修理时,这枚钉子才赫然出场:当史谦正胡思乱想时,修车人已经把扎破轮胎的铁钉拔了出来,朝他扬了扬手,扔进了工具箱。这是枚崭新的铁钉,有中指长,钉尖锃亮,异常锋利。史谦想不通这么长的钉子是怎么扎入轮胎的。他将铁钉捡起来,“装进了兜里,紧紧捏着,寒冷的意志侵入他的肌肤,让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
  就是这枚铁钉,让史谦放弃了去双湖,而决定带着顾烨去洞庭,与岳廉一起,来个了断。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去洞庭的途中,他与顾烨发生激烈争执,争抢方向盘时发生车祸,他与顾烨都身受重伤。大致同时,岳廉为了逃脱小耿的绑架,溺死于洞庭。因而,史谦与小耿见面时,一切都已不是计划中的情境。这时,这枚铁钉再次出现。在《铁钉》这章中,当一切都瓦解、幻灭后,他把最后一个谜底也告诉了小耿:自己没钱给他,只能给他一枚钉子——一枚他让小耿从自己裤兜中掏出来的钉子,一枚锋利的、决定他与小耿命运的钉子。
  或许,因为经由笔者转述,这个细节会给人以些微的迷离感:怎么可能会有人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枚钉子上呢?可事实上,史谦就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这枚意外出现的钉子上了——因为这枚钉子,他改变行程,从双湖赶往洞庭湖。正是这一改变,改变了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顾烨的命运——如果在双湖,她的死亡概率远大于去洞庭的途中;岳廉的命运——正是这一改变,加速了岳廉的死亡;小耿——如果没有这一改变,他的命运或许会好点?至少,他不会成为史谦(他的“雇主”)的命运的裁决者。其实,稍微想想,这个细节的说服力就会浮现出来:在极端情境中,人们不总是把希望或绝望寄托在那些细小的事物上,而很少寄托在那些宏大的事物与概念上吗?因为,在正常情境下,人们依靠、消耗的,就是这些宏大的事物与概念,而极端情境中,这些宏大的事物与概念,往往已然化为碎片,因而,平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小事物反而具有了神秘的宏大意义。比如,对史谦而言,原来给他以力量、希望、信心的宏大存在,比如财富、家庭,都已不復存在,因而,他只能依靠路途中目睹的偶然事物,决定自己的命运,比如一度吸引他和顾烨的海市蜃楼,一度让他无比哀伤的待宰羔羊,最后,是这枚钉子……
  当然,这枚“铁钉”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传达了一种生活的真实,一种心理的真实,一种情绪的真实,而还在于它传达了一种精神的真实,因为它提供了一种隐喻或象征,暗示了一种症候或归宿,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枚“铁钉”才是这部小说中的“上帝”——它钉住了每一个人!史谦、顾烨、岳廉就不用多说了,从终极的意义上说,他们的放纵与癫狂,使他们面对这枚“铁钉”的审判时,无话可说。可小耿呢?他本来与这一事件毫无关联,可就是因为贫穷,因为年轻,因为冲动,就被史谦给盯上了,不得不接受“铁钉”的审判。更无辜的是张舸/小鹿,一个多么美丽、多么纯粹的姑娘啊,她已然受尽了人间的屈辱,只想孤隐南方小城,一个人悄悄地活着,可就因为小耿被史谦盯上了,命运发生转折,她就也被小耿给盯上了,再次遭受伤害……想想就让人觉得心疼,觉得不公,可这就是命运的连环,就是“铁钉”的审判——在一个放纵欲望的时代,又有谁能独善其身呢?!
  3
  我们已经借人物与细节,初步展示了郑小驴小说的陌生性,但这种陌生性之所以能够上升到美学原则的高度,还因为作家对人物功用的认识,即作家并不是单纯地为写人物而写人物,而是将人物作为时代信息的存储者与解码者来写,因而使其小说人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去洞庭的途中》主要塑造了张舸(小鹿)、史谦、顾烨、岳廉、小耿五个人物形象,这些形象,虽未达到以一抵百的典型高度,却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携带着密实的时代信息,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碰撞,让我们看到所生活的社会在一定范围内、一定层次上的样态。小耿,无疑是这个社会的底层,出身洞庭湖区农村的他,原本好学上进,如果不是因为父亲中年患上了尿毒症,说不定他已上了大学,虽然清贫,但却一定不会走上强奸、劫持、杀人的死路——小说一再将小耿犯险的过程与其父亲的病情联系起来,就是为了强化其命运与家庭的关系。   张舸(小鹿)又何尝不是如此。她的家境、禀赋比小耿强得多,她原本可以在家乡小城拥有一份不见得发达但却一定稳固的工作,也可以拥有一份不说甜蜜但却一定踏实的爱情,但为了理想,她拋弃这些,奔向北京。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里与家乡一样,不仅没有理想,没有真相,甚至更糟,因为这里的物质更强大,欲望更恣肆,情感更稀缺。因此,她不得不步步后退,一直退得自己六神无主,一度癫狂。
  与张舸相比,顾烨的境遇似乎更好,生活优渥,行动自由,可实际上,她仍然幻灭了,因为,在享有了物质的丰足乃至餍足之后,她竟找不到生活的感觉、艺术的感觉、爱情的感觉了,因而,使自己沉溺于轻浮、放浪的情感游戏中,为自己、史谦、岳廉带来凛凛杀机。其实,顾烨的故事可以与张舸的对读:前者因放弃理想而堕落,后者因坚守理想而疯狂——不一样的选择,结局却一样:失败!因而,其对时代的拷问就更加峻急——在物欲空前的时代,出路何在?
  岳廉的情况更有意味。作为一位才华与野心兼具的作家,从才华的角度看,他本应能超越这个时代的物欲,从野心的角度看,他则应能抓住这个时代的物欲,可实际上,他既未能远离这个时代的物欲,更未能驯服这个时代的物欲,反而萎化为物欲时代的一朵“恶之花”。
  从小耿这样的社会底层,到张舸这样的准中产,再到顾烨这样的都市多金女,最后到岳廉这样的游走于各色人等,尤其是小资与中产中的二线作家,通过这几个人物,作家为我们勾勒出了当代中国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空间,并通过这个空间凸显时代。其立意可见一斑。
  当然,作家关注的,不只是这种外在的溃败,更是心灵的溃败。
  史谦的溃败,就是这样的溃败,一种双重的溃败。小说第9章《流放地》,其实是史谦的“前传”——写他80年代末的大学生活,写他美好的青春与爱情,写他9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的坚守,写他的清贫与理想。看着史谦与汪玲梦一般的爱情,我们很难想象,事业成功后,他会背叛汪玲;看着他对边远山区小学生黄秋的痛惜,我们很难想象,汪玲与他决裂后,他会背叛理想,甚至人性。有了这样的“前传”,我们才能理解顾烨对于他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顾烨对于他——尤其是产下一子后——不仅是家庭的重建、生活的重建,甚至还是理想的重建、人性的重建。可悲的是,一切已然无可挽回地溃败了。此前,是他背叛了妻子(汪玲)、背叛了女儿、背叛了家庭、背叛了爱情、背叛了理想,这次是妻子(顾烨)背叛了他,家庭背叛了他,事业背叛了他——他再次回到了因果循环的原点。对于这一悲剧,他愤怒不已,不止一次“批判”,最典型的是他念念不忘的歌手赵已然的话:“那个时候,没有妓女,没有毒品,没有黑社会,没有毛片,1988年,永远过去了,人类最后一个纯真年代。”——这就是史谦的态度!
  笔者以为,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作家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赋予了小说一种更为深厚、复杂的力量:是呀,史谦们是怎样从白衣飘飘的80年代走到今天的呢?正是这样的态度和问题,使张舸(小鹿)、小耿、史谦、顾烨、岳廉等人物的故事,具有了人性的深度,自然也具有了时光的纵深感。
  然而,笔者以为,史谦(甚至作家)却过于美化了80年代。实际上,如果从社会史的层面看,在80年代理想与人性的诗意光辉之下,涌动着的就是骚动的欲望,而且更为可悲的是,在其后不长的时期内,我们又无原则地放逐了人性与理想——更不要谈更高层面的价值了,而只留下了物质,只放纵了欲望。这一点,在史谦身上表现得很明显。不过,他善于忘记自己物欲的一面,而突出自己理想的一面,即他总是用理想的80年代批判物欲的80年代。这其实是提醒我们,小说中所有人物,尤其是张舸(小鹿)、小耿的悲剧,有更深刻的根源。至少,我们对当下中国的反思,不能离开对80年代的反思。在我看来,这一文学重任,只能由70后、80后乃至更年轻的作家来完成,因为对50后、60后等80年代的当事人乃至始作俑者而言,这是向死而生,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我们还是回到作品上来,《去洞庭的途中》已然触及了这个问题,但却未能深入下去,因而,影响了人物的丰富性,影响了空间的开放性,甚至也影响到了作品色调与情绪。不过,好在跋涉已然开始!
  4
  最后,我还想说说写作的难度问题。即郑小驴的小说之所以给人以陌生感,而且这种陌生感之所以能够上升到美学原则的高度进行讨论,是因为郑小驴选择了一条有难度的写作道路。这种难度,当然与人物有关——有经验的作家都知道创造人物的困难,一个人物,如果不能在作家脑子里“孕育”起来,走到纸上,肯定轻飘飘的。这种难度,当然与细节有关——没有细节,或者细节匮乏的小说,无异于一座千疮百孔的建筑,是无法让人物在里边生活的。这种难度,当然与结构有关——一篇不讲究结构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一则“故事”。这种难度,当然与语言有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我想说的却不是这些。我想说的是现实感,一位好作家的现实感问题。
  有一段时间,我沉浸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分野与优劣问题,更具体地说,是考虑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问题。后来,我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说是一个伪问题。因为,相对于这两者,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即现实感问题——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如果没有现实感,那只能是伪现实主义或伪现代主义。
  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是因为我觉得90年代以来制约中国当代文学的一大弊端就是现实感的逃逸。现在往往把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先锋文学视为纯文学的代表,可想一想,先锋文学中蕴含着怎样的意识形态能量——那可是形式的哗变!没有这种哗变,先锋文学的价值将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同样的写法却很难掀起波澜的原因。遗憾的是,90年代以降,我们越来越忽视“现实感”这个文学基本问题,相应的,我们也越来越不重视文学的“形式感”问题。稍作回顾,就会发现,纯文学的边缘化与纯文学中人物、话语减少几乎同步。这是现实感流失、公共性不足的内因。与这种流失相伴的,自然是形式的弱化。比如,由于人物减少,我们的文学慢慢就“喜欢”上了单线条叙事。再比如语言,不仅同一位作家不同作品中的语言有同质化的问题,就是不同作家的作品中也有语言同质化的问题——这与作家趣味、视野高度封闭有关,而本来,作家是为人们发现乃至“发明”生活、情感、世界的人。
  我说这些,是想说明,郑小驴的写作,是重建现实感的写作,是意图重新打开封闭的文学空间的写作。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使他在人物塑造、小说结构、细节、语言等多方面付出巨大,也收获颇丰。说老实话,在《去洞庭的途中》,我们已经看到不同的人在生活了,也听到不同的声音在对话了,也就是说,我们已经看到一个生长的世界——尽管还不够饱满、立体。但别忘了,对郑小驴来说,才刚开始呢!
  重建现实感的过程,也是作家重建自我的过程。阅读《去洞庭的途中》时,还是能够感觉到作家身上多种思想、情感的纠结、搏斗,尤其是想把作家拘泥于文学/生活惯性的思想、情感与刺激、督促作家走向更多维世界的思想、情感之间的纠结、搏斗,当前者占上风时,小说叙事就低沉、郁闷乃至灰色些,而当后者占上风时,小说叙事就昂扬、舒展、敞亮些。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尽管这部小说是写人心溃退的故事,但我在赞赏作家冷静的眼光与凛冽的笔触时,却又格外感激他为自己也为我们留下些许希望,感激他让张舸(小鹿)从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感激他让史谦的女儿在史谦万分困顿之时给他发来一则温情的短信,甚至感激史谦没有斩尽杀绝,因而使浩渺无边的洞庭湖水又有了一些洗涤的意味、救赎的意味。因为,这些光亮虽弱,但却一定会生长,为作家和我们,照亮一个更饱满的世界。
  2019年3月30日改定
  (鲁太光,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伟长要我写些文字,写写他,我知道这是迟早的事。说说伟长,我很乐意。首先,这件事情关系到另外三位文学批评家(尽管其中的两位更愿意自称是诗人、其次才是批评家),他们是张定浩、黄德海和木叶,伟长是这个四人组合的最后一个,他们曾经是难以置信的梦幻组合,至少,在我的眼中是这样。现在,伟长暂时离开了,虽然,他们还经常在一起。  对伟长,其次,我要专门说说“潜能”这个概念,赛义德有过精彩论述;还有“接触”与“互
期刊
一  小说家路内在《慈悲》中写了一种气味,它从一家苯酚厂散发出来,随风弥漫于整个工厂,让人“在冬天脑袋都在发胀”①。它具有极强的穿透性,“苯酚车间在宿舍的东南边,夏天刮东南风,苯的气味向着江岸飘去。冬天刮风下雨,所有人都紧闭窗户。宿舍很破,苯的气味仍然从窗缝里钻进来”②。这气味只是工厂众多味道的一种,还有工厂机器停休时,扑面而来的原材料味道,那是臭骨头腐烂的臭味,“腐尸的气味,从原料仓库飘出来、蒸
期刊
汪曾祺对沈从文的解读,是从198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汪曾祺准备为沈从文要出的选集写个后记,将其主要作品系统地重读了一遍。这一重读沈从文的行为导向了两个结果:第一是汪曾祺不久后表了《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此后他持续对沈从文作品和为人进行解读,这一行为延续到1990年代末(以1997年的《梦见沈从文先生》为止),汪曾祺陆续发表十余篇解读沈从文的文章。第二个结果,是这一次重读触发了汪曾祺的创作冲动,“
期刊
主持人季进:在本栏目以往发表的导语和论文中,我们一直试图突出翻译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一再申明,“翻译问题”所指涉的绝不止于译文和原著的关系,而是囊括了从生产到阅读,从流通到消费,从宣传到教育,从文化认同到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翻译不是由此及彼的透明的過程,推动文学翻译的也绝不仅仅是纯粹的文学或学术力量。诚如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翻译之耻》(The Scan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科技、文学与“生产者”  1961年7、8月间,沈从文在《抽象的抒情》一文中这样写道:“文学艺术创造的工艺过程,有它的一般性,能用社会强大力量控制,甚至于到另一时能用电子计算机产生(音乐可能最先出现)。”①我们惊诧于作家对未来写作的洞见,因为“用电子计算机产生(创造)文学艺术”的预言在50多年后的今天不仅成为现实,而且人机之间的互渗、互动、互补逐渐成为一种常态,人工智能写诗、小说,
期刊
1976年,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自信地写道:  计算机下棋今天还未能达到象棋大师那样的水平(1997年IBM公司的“深蓝”计算机已经战胜了世界超级象棋大师卡尔希波夫——译者注),但它足以与一个优秀的业余棋手相媲美。更准确地说,计算机程序足以与一个优秀的业余棋手相媲美,因为计算机程序本身对使用哪一台计算机的计算机来表演其技巧是从不苛求的
期刊
《写在文学史边上》收录了金理在现代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十余篇论文,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第一篇《章太炎语言文字观略说》不仅梳理了章太炎语言文字观的形成脉络、学理依据与改革实践,勾勒出与章太炎语言文字观密切相连的文化观、历史观,并论析了这一语言文字观在新文化运动中遭遇的挑战、讨伐以及微妙的“神和”,透过行诸纸面的文字表述中的裂缝,依稀照见了隐藏于纸背、不仅仅属于个人而属于一代处于艰难探索中的知识分子的“心
期刊
在近十年的创作过程中,梁鸿已然完成了从学者到作家身份的转型。从具有纪实色彩的“梁庄系列”到如今文学性浓厚的《四象》,梁庄作为其文学书写的载体,始终承载着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梁庄之所以能够酝酿为独特的叙述空间,并不断被加工和塑形,不得不追溯到梁鸿当初选择离开书斋,重返乡村的一次文学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梁庄》的2014年版附录中,梁鸿补入了一篇名为《艰难的“重返”》的自述,这被她看作一
期刊
每位作家的阅读史都构成了创作的前史。阅读作为物我回响的交流过程,阅读者不断与阅读资源产生对话,发出诘问,最终在阅读中回归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由此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经验世界。阅读史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位作家的知识构成与审美趣味,诠释着作家的创作内容。“读书、生活,对于要从事文学事业的人来说,这是两种最基本的准备。”①路遥一直以扎根大地的态度深入生活、书写生活,“生活”业已成为研究路遥的关键词。除此之外,
期刊
引言  几千年未有之巨变在近代中国发生。在这天崩地裂的历史转变期间,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贵族之家”面临着怎样的时代困惑,他们又将如何應对?曹禺借《雷雨》控诉大家长的罪恶,揭示“圆满”的不可能与难逃的“无常”宿命,指向生命哲学的思考。巴金笔下的“家”表达传统文化高塔对年轻人的压迫戕害,反映新旧文化的碰撞。张爱玲笔下,颓败的贵族之家浸透人性苍凉。路翎与杨沫的小说文本重叠着“进步”“革命”和“国家”三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