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何其芳与艾青围绕《画梦录》的论争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_yue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其芳与艾青曾经围绕《画梦录》发生过一场论争,因影响较大,学界多有关注.艾青的《梦·幻想与现实——读》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评价具有唯美主义幻想内容的《画梦录》,所得结论何其芳并不认同.何其芳公开发表《给艾青先生的一封信——谈和我的道路》,既是对艾青的答辩,也表露了他当时复杂的文人心态.何其芳当时在延安无论从思想还是创作都逐步向革命主义转变,他迫切需要证明自己从唯美主义走向革命主义的道路是正确的、连续的.艾青对他奔赴延安前的《画梦录》的否定自然引发何其芳的论争.二人论争后并未陌路,而是在思想与人际关系上分分合合,这也说明此次论争的影响深远.
其他文献
文化权力的级差使得科技典籍从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的译介遭遇各种贬损:术语的类比式归化抹煞了译本的民族身份,文本内容的过度意译遮蔽了原作的语言特质,有效副文本的缺失隐去了原作的历史痕迹.《内经·素问》各典型译本的历时演进所逐渐沉淀出的“丰厚型异化”策略契合了后殖民译论直面差异、彰显异质、推崇杂合的时代主张,有效地克服了上述问题,使译本逐步趋于权威和经典化,对我国科技典籍的外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范烟桥的众多诗学文献中,《同川诗萃》是探究其旧体诗学宗尚的入口.吴江地区乡邦文献辑录传统和范烟桥佐其父修《同里志》的人生经历,深刻影响了《同川诗萃》的编纂心理,体现出鲜明的以人存诗、以诗存人的诗史意识.其中记载的袁氏家族更与范烟桥有着莫大的诗学因缘,是考索范氏诗学细节的关键.袁氏师法沈德潜“格调说”,范烟桥经由其师金松岑的枢纽转接之力,承其遗风;而对南社风流的企慕,又使他受到陈去病、柳亚子提振唐音的影响,诗学进一步趋于宗唐.他的诗论与沈德潜多有相似之处,堪称格调派的异代嗣响.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理论关系进行重构.理论分析认为,城市化通过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等禀赋结构变迁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等生产结构变迁,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利用1997—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对理论观点进行实证检验,通过采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等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支持本文的理论假说.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公共危机治理的理想模式和必然选择.已有研究从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的视角对公共危机协同治理进行探索,本质上是在探讨多元主体互动过程和整合程度,最终落脚点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规范与网络,即社会资本.从社会资本三个核心要素出发,采用案例研究法,对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进行描述与分析,发现浙江省疫情防控呈现社会信任充足、关系网络丰富、互惠规范健全等社会资本存量足的特征,归纳社会资本对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影响机制,一是合作机制,以信任推进多元主体联动;二是承载机制,以关系网络实现主体权责
基于湖北农村土地金融创新的绩效评价,探索其发展的着力点和核心价值导向,从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村经济实体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规范逻辑分析法,结果显示:湖北省农村土地金融改革创新呈现稳健发展趋势,共享发展占据核心地位,创新发展贡献显著,而协调发展、整体成效、工作措施支撑力不足,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提出了要强化土地金融创新的核心功能,并以农村土地金融认知和土地融资增收提升为价值导向,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防范农地抵押风险,提高农地信息化水平,完善农地融
智慧物流平台是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的具有数据连接和价值创造的虚拟平台,可通过核心数据交互实现价值挖掘与创造.在此平台中,智慧物流上下游企业的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及配送等环节数据都将存储在平台中,以供平台分析、整理和挖掘,实现物流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但智慧物流平台化发展存在诸多挑战:物流企业各自为战,缺乏统一协同发展理念;普遍物流企业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相关人才缺口较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因此要加强宏观政策支持,引导物流企业智慧化、平台化转型.同时微观企业要加快现代化转型,保障智慧化、平
先秦秦汉时期的文体概念“传”存在多元指称现象.同名为“传”的传文书、经传和史传均在先秦时期萌芽,虽各自独立发展,但都与“传”的字义语用密切相关,其概念演变表现出感性认知特征.由于文体概念的使用群体发生变化,三者在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的同一话语场域中交互碰撞,引发了进一步的语用迁移.“传”的这种多元指称与语用迁移状况,反映出先秦秦汉作为“前文体理论时期”的诸多特点,也凸显了该时期的文体实践对于魏晋文体理论觉醒的历史意义.
根据宪法,国家机关在各自职权范围内有实施宪法的义务.但不同主体对于如何实施宪法的理解可能会存在分歧.因此,“协调”就成了宪法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机制.与西方宪法实施过程不同,中国宪法实施中的协调机制并不完全依附于法律机制,而是存在于更广泛的政治系统中.法律实践中的宪法问题主要通过非对抗性的内部协商机制解决.而且,在正式的法律程序之外,政治系统也发挥了重要的协调功能.这种超越法律程序之外的政治协调主要依托执政党的各种组织进行.整体而言,宪法实施的协调机制本身是一种超越法律系统的,甚至可以说是横跨法律与政治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学”的部分学者认为自然辩证法是实证主义的叙事方法,是唯心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理论变奏,指责自然辩证法不具有革命性.这种误解的根源在于将自然辩证法局限为“自然界的辩证法”,忽视恩格斯强调的“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及人的实践,从而陷入了人与自然界、自然界与社会历史二元论的逻辑窠臼.探寻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形态,阐明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性与历史性,揭示自然辩证法指明资本主义社会历史限度的革命旨归,是重新理解自然辩证法革命性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一些办学历史相对较久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在集中聘任较多数量的青年人才时实行“新轨制”,表现出了类似的评价偏好、标准与程序,在校内形成了新旧轨混合式师资框架.在这一过程中,对“新轨制”青年人才进行评价成为大学组织治理中的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通过改变对青年人才的评价方式,产生了多样化的实施效能,回应了大学内外部的治理关切.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健全评价设计,调整治理关系;改进评价偏好,优化治理过程;拓展评价视角,深化治理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