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开放中推进更高水平双循环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5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后,党中央再次指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国由既往“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内为主、内外互促”的新发展格局,是疫情叠加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下中国应对国际不确定性、避免产业链断供的必要举措,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增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开放发展的内在需要。作为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和完善。
  内循环为主是大国经济的共有特征。中国独特的市场优势、制度优势及技术发展优势是打造国内大循环的独特优势。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及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同时,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意味着中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推进新政策出台及实施进程。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通过完善国内市场环境、升级优化产业链、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等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增强产业链安全可靠性,实现国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是打通内循环的基础性公共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使不同地区与行业协调推进标准、规则、政策统一,有效破除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与市场分割。要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需积极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统筹完善城乡社会民生保障机制,并结合人口老龄化趋势等消费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新的消费领域和经济增长点,提高供给质量和品质。



  与此同时,强调国内大循环并不意味着要减少国际循环,相反,中国国内循环提升将助力更加强大的国际循环。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如同自行车的两个车轮,两个车轮都要转动得足够快才能提速增效,一个车轮快,一个车轮慢,是达不到目标的。在国际经济下行背景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在做大做强内循环基础上,更好发挥内循环对外循环的拉动作用,同时以外循环刺激内循环提质升级,形成“双循环”双轮驱动战略。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外资外贸常年对我国税收的贡献率超过25%,直接间接就业超过2亿人,其中8000多万为农民工,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依然要引导外资发挥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带动作用。近年来,从“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中国对外开放已从早期融入阶段进入制度型深化开放阶段,并将随RCEP落实、自贸区深化发展、中欧投资协定批准落实及逐渐向加入CPTPP标準靠近而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重组加速,产业链或将本土化、区域化、短链化、分散化布局。随着新技术发展及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对外开放也将在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上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创新分工,重构在全球产业链地位,从而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实现更加强劲更可持续的发展。
其他文献
40多年来,不论从什么角度看,中国的发展都堪称奇迹。2020年底,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的70%,后疫情时代,中美差距会加速缩小。大国经济规模排序和相应的经济版图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利益相关者的种种不适、疑虑乃至惊恐。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困难局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然而,忽略人均和结构水平的总量规模易于使人产生幻觉、误解或误判。更何况,中国还要解决好自身由中等收入阶段跨越到高收入阶段特有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国家自主创新的主体。国有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进入新时代,对国有企业在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突破“卡脖子”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共生共榮的创新生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支持创新的文化以及氛围,更好发挥国有经济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需要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增长的必要条件是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而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经济的均衡产出决定于需求,因此经济的健康状况取决于优质需求。所谓的“优质需求”,指的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边际效用的消费需求,和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预期收益的投资需求。投资的预期收益越高,不良贷款出现的概率就越小,银行危机爆发的概率也就越小,因而经济就越健康;消费的边际效用越高,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就越高,因此
期刊
如何理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以为应从三方面理解:第一,为什么?即在目前这个阶段提出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成因是什么。第二,是什么?即对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应如何理解。第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在哪里?一、新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成因  先讲为什么。从国际环境分析,外需不足长期化将使我国必须主动调整供求结构关系,提升供给的适配性,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
“十四五”开局以来,由新一代数字技术驱动的经济、社会和产业变革正在提供巨大助推力,成为新发展格局下重要的增长亮点,为突破生产率增长的天花板和内需市场的持续升级创造条件。其也在不断助力跨行业、地区的创新合作,进而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转型。  我们看到,在经历技术创新、市场改革、疫情冲击等诸多洗礼之后,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加速,正在由点及面、由局部应用迈向全面的数字化转型阶段。埃森
我国科技发展经历了以引进吸收、规模效应为主的中级发展阶段,正在进入以原始创新、基础研究为主的自立自强阶段,一流人才是原始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定性因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延攬一流人才并让其充分发挥作用,是我国科技界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但是要做到却绝非易事,存在不少阻力因素。笔者的研究表明,阻碍中国科技
来自《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表明,与工业革命前相比,目前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将近1摄氏度。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可能比工业革命前高出2摄氏度,也有研究认为可能会高出4-5摄氏度。这将对整个地球的生存环境造成冲击,例如加速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疾病传播风险等,也会给经济、社会造成损害。不过,社会各界对于这个损害到底有多严重,还存在一些分歧,进而对是否应该为碳中和付出短期的经济代价存在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爆发的复杂情形。为此,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对突发事件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理论指导,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化风险的有效治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全人类的前途命运和子孙后代的福祉造化而努力奋斗。一、构建人类命
一、如何继续深入推动未来的改革开放大业  如何深入推进未来的改革开放,把握好改革开放的方向,在实践中取得切实的效果?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时的情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战斗号角,提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是改革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还不是十分清楚。那么如何确定改革开放的目标呢?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总
笔者在《略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体会》一文中在这方面做过系统分析,包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内容、思想来源和客观依据,以及重大意义三个部分。  依据当前的国际形势,需要进一步指出,以加强这方面的理论宣传,推进这方面的实践。  当前国际形势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这是二战后发生的一次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严重的疫情。这次疫情充分证明:作为人类生活的最重